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清軍裝備,真的比晚明軍隊還差嗎?

熊石198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要說比明軍差,這倒不至於,但絕對先進不到哪裡去。

我們挨個來比:

第一,大刀、長矛、弓箭

這些冷兵器這麼多年沒有什麼變化,清末和明末都是一樣的。

甚至清末弓箭製造技術還比較粗陋,沒有明代那麼講究。

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很多清軍已經裝備了火器。

第二,火繩槍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清軍主力軍隊,大約有一半裝備火繩槍。

但是,這種火槍相對於明末的鳥銃,沒有本質的區別。

它們基本結構相同,火藥沒有進步,火槍的基本性能也是一樣。

頂多清軍裝備了一些大口徑的火繩槍,抬槍之內,比明軍的大口徑火槍稍微強大一點。

但大口徑火繩槍的精度太差,實戰主要用來壯聲勢。

第三,火炮

就火炮技術,清末沒有進步反而製造水平有所退步。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火炮基本都是明末紅衣大炮的仿製品。

因清末國家腐敗,軍工製造部門效率低下,人浮於事,大炮製造還不如明末。

實戰中,清軍大炮因製造問題,精度很差,射程近,裝藥一多還容易炸膛,炮毀人亡。

所以炮戰中,清軍士兵往往只能使用較少的火藥,射程和威力就更差了。

第四,軍艦

其實以上三種武器,除了火炮和洋人有一定差距以外,其他差距還是有限的。

但軍艦方面,滿清和英國佬相差極大。

滿清廣東水師的軍艦還不如明末,只能說是武裝民船,上面放置一兩門火炮或者乾脆是大口徑火繩槍而已。

這些軍艦甚至無法遠洋航行,都是平底,噸位小,速度慢,裝備武器少。

在英國大型戰艦面前,這些水師不堪一擊。

清軍水師最大的戰船隻能載炮30門,載員一百多人,小船載炮四到六門,載員一二十人。而英軍的最大的軍艦載炮74門。

義律甚至不允許英國大型戰艦攻擊廣東水師,認為這是“有辱大英帝國海軍的榮譽,勝之不武”。

由於火炮和軍艦不是洋人對手,洋人區區幾千人的一支艦隊,從廣州一直殺到渤海灣,竟然無人能擋。

在攻打定海的作戰中,洋人開炮僅僅九分鐘就獲得大勝。

大家注意,清末的武器雖然比明末沒有差距,甚至還略有先進。但明朝末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是200年前的事情。

當年鄭成功和荷蘭鬼在臺灣開戰,雙方的火器沒有太大差距,是同一個水平線。然而,200年後,荷蘭鬼當年的火炮早就放入博物館了,而清軍還在使用。

200年時間不進步,自然要被人胖揍了。


薩沙


鴉片戰爭的清軍,裝備肯定比明軍好,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並沒有多大進步。

先說明軍。

明朝末年,明軍的裝備已經半近代化。

槍械有當時比較先進的火繩槍。火炮有先進的紅衣大炮。



這些武器比當時歐洲落後五十年左右,但還沒有代差,仍然有可能戰勝西方軍隊。

再說清軍。

鴉片戰爭中的清軍。

火槍依然是火繩槍。

火炮,依然是紅衣大炮的水準。


清軍最倚重的利器,抬槍,不過是一種超大號的火繩槍。虎蹲炮,還是戚繼光的發明創造!

清軍比明軍強的地方在於,清軍的火器更多,火器部隊在軍隊中的佔比也更高。一般在40%以上,有些甚至超過60%。

但是從武器技術水平來講,鴉片戰爭中的清軍,與兩百年前的明軍,處於同一水平,並沒有本質不同。

也就是說,鴉片戰爭清軍的火器,比西方落後至少兩百五十年!不被吊打才怪呢。


上將噯福斯


這個說法肯定是錯的!清軍在當時不僅裝備了大量的火槍,甚至裝備了抬槍。這種槍雖然笨重了點,射速也比較捉雞,但是射程卻超過同期英軍的水平。

這是在火藥品質無法改變,槍膛冶煉技術沒法提升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這種方式,目的是增加火槍的射程。根據實況測試,這種抬槍大約可以達到220~250米左右的射程(同期英軍的滑膛槍大約只有180米~200米射程),而普通火槍只有大約80~100米的射程,足足增加了近三倍射程。因此,這種槍雖然不完美卻也算是一種相對進步的發明了。

我們都知道,子彈的動能公式是½mv²,由此可見子彈的威力取決於子彈脫離槍口的速度。火槍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火藥在槍膛裡爆炸,然後產生超高氣壓推動子彈在槍膛里加速直到脫離槍,子彈達到最大速度並射出,然後在慣性作用下打向目標。

根據物理公式計算得知,火藥對子彈做功的能量公式是½at²,a是火藥做功的加速度,t是子彈在槍膛里加速的時間,由此可以推出子彈的出膛速度取決於火藥的爆炸威力以及槍膛的距離(槍膛越長加速時間越長)。所以呢,要麼增加火藥威力要麼增加槍管長度(兩樣都增加也可以),都可以實現增加火槍的威力

清朝時期,受限制於製作工藝,他們的冶煉技術有限,無法像歐洲那樣生產足夠強度的槍管,一旦增加火藥的裝量很可能直接造成炸膛,在無法增加火藥爆炸力的情況下,就只能通過增加槍管長度了,這便是抬槍的由來。


優己


明朝1644年滅亡,一鴉1840年,過了200年,清朝火器相比明朝肯定有“進步”,但能說明什麼,你總得和你同學比成績,而不是和“以前的”自己比。

言歸正傳,來看看清朝火器水平比明朝到底“進步”多少,以下內容摘自鴉片戰爭專著——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一、火藥水平

至鴉片戰爭,清軍制造的火藥,仍然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作坊或工廠生產。

二、火器水平

清軍使用的火槍火炮是仿造明末改進的“洋槍洋炮”,相比英軍落後二百年,也就是說,一鴉中的清軍火器水平和200年前明末相比基本是一個水平。

清軍的火器普及率較明末有所提高,但由於質量沒有提升,都是射程精度很低的鳥槍和抬槍,清軍需要2-5只槍才能趕得上英軍1支槍。


火炮的忘記截圖了,後續補上,不過照書中介紹,清軍的火炮就是明末“紅夷大炮”,在康熙之後基本處於停滯階段,僅僅也就是數量多

三、戰船

除了火器,戰船的差距更大,出於滿洲統治者的私心,清軍的艦船更是出現嚴重的倒退。

有人會說,明英戰爭英國派的二流艦隊,但不幸的是,鴉片戰爭中英國派的是N流艦隊。


總結:一鴉中清軍整體科技水平和明末相比基本處於一個水平,如果要說提高也僅僅是數量的增加而沒有質量的提高,而這一切都是由於滿洲統治者“立國太不正”,長期處於“被迫害妄想症”的私心造成的。


懦夫救星X


這自然是個謬論,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不僅僅火器優於明末的火器,而且在對火器的運用上也是要比明軍高超。明末的火器陣型多為車陣,而且也只有北方邊軍才能做到,對於中原南方的軍隊,可以說是雖習火器,但是在實戰中的運用卻是亂七八糟。清朝基本上從康熙平三藩之後,國家大形勢基本就比較穩定了,出於對火器的依賴,軍隊上出臺了很多關於火器運用的戰法,而且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傳教士的幫助下,清軍的火器可以說又進行了一次改革。對紅夷炮有了更為確切的分類,把一些火門槍和實戰性不高的實驗性火器都取締了,統一的用上加農炮、臼炮和火繩槍。在火槍的使用上,清軍也採用了與西方相同的方陣戰術

像這樣長槍手在前,三排或四排火槍手在後,後面還有弓箭手做輔助,這樣的陣型可以說還是蠻符合時代潮流的。另外,清軍還有專門對抗騎兵的空心方陣

這一點說實話是要比大明強的(雖然我也不想承認)。而且在雍正年間,清軍在和準格爾的一次戰鬥中失利,為了不輸給裝備俄式火器的蒙古人,清軍也進行了一次軍事改革,此後清軍的軍隊中不只有火繩槍,也有了來自西亞和中亞的燧發槍,而且火繩槍的規格也是比明代的日式鳥銃要先進的多的土耳其火繩槍,另外就是火炮也像俄國的加農炮靠攏,這次改革的成果一直持續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可以說比明末的火器要先進100多年。

當然了,比明末先進不代表比英軍先進,19世紀的英軍在經歷的一個世紀的殖民地爭奪戰後已經變得遠戰近攻都不在話,下士兵的心理素質極高,而且有工業革命的加成,火藥質量優越,火槍火炮都是機器製作,其氣密性要比清軍的腐敗的手工作坊質量要高出幾十倍。如此一來,清軍在火力上自然是不及英軍,而長期靠火力優勢壓制農民起義的清軍因為缺乏近戰的實戰訓練,軍隊的勇氣和戰鬥素質自然又是沒法和英軍相比,被打敗那就是必然的了。不過明末的明軍大多也是這副德行,沒什麼戰鬥意識,真正能打的也就那麼幾支將軍親兵,不然的話,南明也不至於瞬間就被清軍推掉了半壁江山。


火器工坊


晚清的火器,大大落後晚明,證據來了。

晚清將領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曾在鳳翔府城樓上和平涼府挖出明代遺留火器,“尚存開花炮子二百餘枚,平涼府西城見有大洋炮上撰萬曆及總制胡等字,餘皆剝蝕。” (引自左宗棠,《左文襄公書牘》卷十三《復總理衙門書》)

左大人在見到明代開花炮子時,即感慨了一句“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左宗棠發此感慨的原因即此時左宗棠一直致力於將西方先進的火器及開花彈的技術引入中國並可以自行製造。當他看到明代已有開花彈時,即感慨為什麼三百年間火器技術未獲得長足發展?



西湖邊的耕田人


不能這樣比,我感覺最靠譜的比法是橫向比較!明軍在晚明時期武器使用和西方相差不大,而過了兩百多年的清末武器基本沒有變化,而同時代的西方武器已是突飛猛進的進步著!

下面我就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和英軍武器裝備使用做一個橫向對比:

一、火槍使用: 清軍鴉片戰爭時期使用的鳥槍,其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繩槍,此後幾經改良,成為主要單兵火器之一。 鳥槍是一種前裝滑膛火繩槍。發射前須從槍口裝填火藥,再塞入彈丸,以火繩為點火裝置。根據《皇朝禮器圖式火器》的記載,清軍鳥槍 的種類達58種之多,大同小異。其中裝備最多的是兵丁鳥槍。 兵丁鳥槍用鐵製成,槍長2.01米,鉛彈丸重1錢,裝填火藥3錢。射程約100米。射速為1至2發/分鐘。

英軍此時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兩種軍用槍:一是伯克式 (Barker)前裝滑膛燧發槍。其點火裝置為磨擦燧石。槍身長1.16米, 口徑為15.3毫米,彈丸重35克。射程約200米。射速為2至3發/分鐘。 該槍約1800年研製成功,後裝備部隊。二是布倫士威克式 (Brunswick)前裝滑膛擊發槍。點火裝置為擊發槍機撞擊火帽。槍身長1.42米,口徑為17.5毫米,彈丸重53克,射程約300米,射速為3至4發 /分鐘。該槍約在1838年起陸續裝備部隊。

由此可以看出,與英軍相比,清軍鳥槍在型制上的缺陷是:槍身太長(裝藥、填彈和射擊均為不便);點火裝置落後(風雨天效能極差)。而在性能上,又有著射速慢、射程近這兩大致命傷。如果我們以射速、射程的參數對照,大致可以推論:兩支兵丁鳥槍不敵1支伯克式槍;而1支布倫士威克槍,可頂5支兵丁鳥槍。如果再考慮到由製造工藝而引起的射擊精度這一要素,這種差別恐怕還得加倍。

二、火炮使用:

由於在18世紀內,西方火炮樣式並無重大變化,至19世紀鴉片戰爭時,與英軍相比,清軍火炮在樣式及機制原理上大體相同,兩者的差別在於製造工藝引起的質量問題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鐵質差。

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冶煉技術改觀,鐵質大為提高,為鑄造高質量的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原料。清朝的冶煉技術落後,爐溫低, 鐵水無法提純,含雜質多,鑄造出來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演 放時很容易炸裂,自傷射手。清軍針對此問題主要採用兩策。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軍的火炮極為笨重,數千斤巨炮,威力反不如西方的小炮。二是使用銅作為鑄炮材料。由於當時銅資源缺乏,銅炮十分罕見,視為利器。此外,對於已經鑄成氣孔氣泡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 清軍則減少火藥填量,這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2、鑄炮工藝落後。

英國此時在鑄造上已採用鐵模等工藝,並使用鏜床對炮膛內部切削加工,使之更為光潔。清朝此時仍沿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又未對炮膛進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彈射出後,彈道紊亂,降低了射擊精度。英方此時因科學的進步,對火藥燃燒、彈道、 初速度等方面已進行研究,火炮的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比較合理。而清方對火炮只是仿製,不懂得身管/口徑比例,以及火門位置在火藥燃燒中的實際意義,結果,許多火炮的比例不合,絕大多數火炮的火門口開得太前、太大。

3、炮架(炮車)和瞄準器具不全或不完善。

炮架(炮車)是調整 火炮射擊方向和高低夾角的器具。清軍對此不甚重視。至鴉片戰爭時, 清軍的許多火炮沒有炮架,只是固定的。一些炮架只能調整高低夾角而不能左右活轉,限制了射擊範圍。已設的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製成, 演放後,炮架震松,難以使用。讓人吃驚的是,清軍的許多火炮竟無瞄準器具,或只有“星斗”(用以確定射擊方向)而沒有“炮規”(用以確定高低夾角)。士兵們主要靠經驗來瞄準。

4、炮彈種類少,質量差。

英軍此期使用的炮彈有實心彈、霰彈、 爆破彈等品種;而清軍只有效能最差的實心彈一種,且有彈體粗糙或彈徑偏小的缺陷。 此外,清軍火炮在管理上亦同鳥槍,並無定期造換制度。由於平常並不使用,許多露天擱置在炮臺、城垛等處的火炮,日曬雨淋,炮身鏽蝕。至鴉片戰爭,這些火炮的使用年限大多已經很長,清初鑄造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前明遺物。若不蒸洗試放,誰也不知能否使用。

三、火藥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火藥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皆為黑色有煙火藥, 其主要成分是硝、硫、炭。然而,同樣是因為質量問題,使中、英在火藥上的差距大於前面所提的火炮。這裡面的關鍵,乃是科學與工業。

1825年,歇夫列裡在經過多次實驗後,提出了黑色火藥的最佳化反應方程式: 2KNO3+3C+S=K2S↓+N2↑+3CO2↑

據此,在理論上,硝、硫、炭的配組比率以74.84%、11.84%、11.32%為最佳火藥配方。英國按照這一方程式,配製了槍用發射火藥(硝75%、 硫10%、炭15%)和炮用發射火藥(硝78%、硫8%、炭14%)。這兩種配方被西方各國確定為標準的火藥配方。除了科學帶來理論上的進步外,工業革命又帶來了機械化的生產。英國此時的火藥已在近代工廠中生產,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的火藥,起源於煉丹道士的偶爾發現,這就使中國的火藥理論一開始就蒙上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帷幕,妨礙對其理化現象作科學的分析。此後火藥的發展,主要憑藉經驗的層積,鮮有理論上的層層揭示。 至鴉片戰爭時,清軍制造的火藥,仍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業作坊或工場生產。 戰前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所採用的火藥配方是硝80%、硫10%、炭 10%。這是這一時期內我們能看到的唯一配方。而這一配方中的含硝 量過高,容易吸潮,不便久貯,爆炸效力低。

手工業的生產方法,使清方無法提煉出高純度的硝和硫,藥料的雜 質成分高;又無先進的粉碎、拌和、壓制、烘乾、磨光等工藝,只是靠 舂碾,結果火藥的顆粒粗糙,大小不一,往往不能充分燃燒。

三、艦船

對照中、英武器裝備,差距最大者,莫過於艦船。

英國海軍為當時世界之最,擁有各類艦船400餘艘。其主要作戰軍艦仍為木製風帆動力,似與清軍同類,但相較之下,有下列特點:

1、 用堅實木料製作,能抗風濤而涉遠洋;

2、 船體下部為雙層,抗沉性能好(當時中國人稱“夾板船”),且用銅片等金屬材料包裹,防蛀防朽防火;

3、 船上有兩桅或三桅,懸掛數十具風帆,能利用各種風向航行;

4、 軍艦較大,排水量從百餘噸至千餘噸;

5、 安炮較多,從10至120 門不等。

此外,誕生於工業革命末期的蒸汽動力鐵殼明輪船,也於19世紀30年代起裝備海軍。儘管此時的輪船噸位小,安炮少,在西方正式海戰中難期得力,在海軍中也不佔主導地位;但因其航速快、機動性能強、吃水淺等特點,在武器裝備落後的中國沿海和內河橫行肆虐。

清軍的海軍,時稱“水師”,主要有兩支:一為福建水師,一為廣東水師。其他沿海省份,亦有執行水師任務的鎮、協、營,如浙江的定 水師鎮,盛京的旅順水師營等等。然清軍水師的任務卻非出洋作戰,而是近海巡緝,守衛海岸。“天朝”的水師並不以哪一國的艦隊為作戰對象,其對手僅僅是海盜。

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清朝水師算不上是 一支正式的海軍,大體相當於海岸警衛隊。 正因為如此,清朝水師的主要兵力,並不是在艦船上或為艦船服務的勤務分隊中,而是駐守於沿海、沿江的眾多炮臺、城寨、要隘。許多海防要地,如廈門、虎門、舟山等,其陸上防守全由水師負責。

從數量上講,清軍水師艦船也有數百艘之多;從種類上講,清軍戰船樣式亦達數十種;但是,其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船小。清軍最大之戰船,其噸位尚不如英軍等外級軍艦,清軍安炮最多之戰船,其火炮數量也只相當於英軍安炮最少之軍艦。

從中國當時的造船業水平來說,中國此時也造出過比戰船更大更堅固的遠洋商船。這裡就涉及到“部定則例”。 清朝的戰船樣式大體是在乾隆年間固定下來的,並用“工部軍器則例”、“戶部軍需則例”等條規確定其樣式和修造軍費。這就自我限制了戰船的發展。各地沒有更多的錢去製造更大更好的軍艦。

為了保持水師 戰船對民船的某種優勢,清朝又反過來規定民船的大小尺寸,限定民船 出海時火器、糧食、淡水的攜帶數量。這麼一個循環,嚴重滯礙了中國的造船業、航海業的進步。 即便是如此落後的水師師船,其完好在航率仍是很低的。例如,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大小戰船242艘,除去修理未竣、應屆修期、 被風擊碎者外,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48.8%。又如,浙江定海水師鎮共有戰船77艘,遭風擊碎、修理未竣者達30艘,在航率僅 61.2%。


常棣tandy


我來回答。 清軍買了許多武器還大部分是英國的,會差嗎?雖已老化,但先進的北洋艦隊會差嗎?美英徳先進大國生產的槍支大炮會差嗎?差的是好的領導者,差的是士氣,是思想!如下圖;清軍頭戴灰帽.手持大英步槍。要知道英國生產在那年代可是十分好的.不比俄美法日差,但卻因封建思想被古板。如新軍,這個該現代化的軍隊卻仍拿紅纓槍。 在鴉片戰爭中英軍一但衝鋒清國軍就退。可見士氣問題




沙雕戰士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裝備和明末時期沒有啥區別,甚至有些方面還不如明末時期,要知道,那會已經1840年了,距離明末已經過去了200年,在這200年裡面裝備水平竟然沒有多少提升,這種武備情況也真是讓人汗顏了。

首先是冷兵器,如刀、劍、長矛之類的,這些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都已經是淘汰裝備了,要知道還是在40年前,大約1800年的時候,在歐洲大陸,當時是拿破崙戰爭時代,歐洲的陸軍主流來說基本已經沒有冷兵器了,幾乎全部換上了槍炮。

那麼我們再看看大清國的火器裝備,基本都是火繩槍,大約裝備了一半的部隊,這種火繩槍相對於明末的鳥銃來說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要知道,早在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長蓧會戰的時候,織田信長就用火繩槍大破了武田家的騎兵部隊,當時大約是1575年左右,相對於英國的火器裝備,基本差了2個世紀的水準。

再說下大炮,當時的大炮還是用的明末仿製的西方紅衣大炮,而且製造水平較明末來說還有所下降,這種大炮穩定性不好,還經常炸膛,射程和威力就不用說了,整個鴉片戰爭期間清軍沒有擊沉英國一艘戰艦,是的,你沒聽錯,一艘戰艦都沒擊沉。

最後是重點,我們說下海軍。

很多人認為當時英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是出動了主力部隊,但是我翻遍了資料,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人家英國實際上派來的是一支不入流的艦隊。

當時還是英國風帆戰艦的時代,基本戰艦都是木製的,英國戰艦分為六等,一等是最好的戰艦,特點是火力猛,防禦好,但是速度較慢,一般配有火炮100門以上,有三層甲板。

二等戰艦可以看做是簡裝一些的一等戰艦,同樣火炮多,火力猛,但是速度比一等戰艦快一些,也有三層甲板。

三等戰艦配有64至76門火炮,兩層甲板。

其他的四五六等戰艦就基本不是屬於主力戰艦範圍,但是戰鬥力還是有的。

來中國作戰的前後有大約50艘戰艦,其中一等和二等戰艦沒有一艘,只有5-6艘三等戰艦,其他的,就不說了,當時戰爭結束以後都被英國人不是當做運輸船就是醫務船去用了,還有的做靶船用了,所以實際上是英國一支根本不入流的艦隊。

是英國人輕敵了嗎?還真不是,當時大清的戰鬥力就這麼弱,實際上整個戰爭期間,英國人損失的3艘艦船都是屬於意外事故,如暴風、觸礁啥的,沒有一艘被清軍擊沉。

這就不得不讓我想起了明初的鄭和艦隊,就拿鄭和艦隊的主力寶船來說,擁有8層甲板,火力上至少也有40-50門火炮,雖然相對於英國一等、二等戰艦火力差了點,但是裝甲更強,而且裝載的士兵也更多,打起來至少是不吃虧的。

所以,就大清當時那麼差的裝備水平,和英國人打,就可想而知了。


老威觀史


雖說當時清軍的鳥槍火炮,質量問題極多。但畢竟性能和製造工藝,比起明末時還算有進步。唯獨清軍一個關鍵兵種,比起明朝來,卻是毫無爭議的真落後——清軍水師!

對於鴉片戰爭來說,清軍能否打贏,或者說能否爭取戰略主動權。水師的戰鬥力,才是重中之重。可放在鴉片戰爭前的大清水師身上,這事卻怎一個慘淡了得。

慘到什麼地步?當時清王朝的水師,主要有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兩支,賬面上的船隻數量也很強大,基本有四五百艘之多。但戰船水平卻是嚴重扎心,最大體積的戰船,船身長度也不過二十多米,裝載火炮只有八門。而且就這麼“袖珍”的戰艦,竟然連基本的保養都沒有。比如鴉片戰爭前的福建水師,大小戰船242艘,但能開出來招搖一下的,也就一百來艘。其他的都毀的不成樣子,只能放著當擺設。

如此慘淡水平,別說抗擊英國的近代艦隊,平日裡就連鴉片販子的走私船都抓不住。林則徐虎門銷煙以前,廣東沿海鴉片販子的走私船,都常見比清朝水師戰船大一號。每次大搖大擺在外海設場子賣鴉片,清朝的水師別說去執法,就連靠近也不敢。待到英國人悍然發動鴉片戰爭時,知道自己幾兩肉的大清水師,也基本縮了頭,只能靠沿海炮臺苦苦抵抗。

對這落後程度,當時的清朝官員們,也是一肚子苦水。比如閔浙總督鄧廷楨的原話“此向來造船部定則例如此”。我們是按照傳統的規定造的,這麼爛不賴我。那難道是中國水師造船的“傳統”比較爛?比大清水師早幾百年的晚明水師,必然憤怒表示不背鍋。

作為曾經在中世紀領先全球的強大艦隊,明朝水師雖然曾一度在十六世紀中葉萎縮衰敗,但經過抗倭戰爭的磨鍊後,卻終於滿血復活。以戚繼光《紀效新書》的記載,16世紀晚期的明朝水師大型戰艦,吃水通常都有一丈二,三十米長那是起步價。火力更相當兇悍,每艘船上單重型火炮就裝備十門以上,還不包括諸如虎蹲炮等輕型火力。無論體積還是性能,比起幾百年後的大清水師,那都是絕對的碾壓優勢。

也正是憑著這樣的碾壓優勢,萬曆朝鮮戰爭時代的明朝水師,不但曾有跨海攻擊日本本土的戰略規劃,更是在戰役尾聲時揚帆東進,在朝鮮露梁海面將七百多艘日本戰艦打進海里餵魚。如此揚威異域的霸道戰功,何止甩開鴉片戰爭前的清軍幾條街?

甚至,如果看看十七世紀上半葉的話,十六世紀時曾在朝鮮海面吊打日寇的明朝水師,竟也成了小兒科。當年吃水一丈二的大型戰船,更升級成了體魄巨大的“鳥船”。

這種戰船的體積通常達到四十米以上,裝載戰鬥人員三百多人,荷蘭商人繪製的《福州城圖》上,更給現代人留下了這款大殺器的風貌:創造性的雙層甲板,每一側都有雙層火炮,且都是重型火炮裝備。最大體型的鳥船更長達六十米左右,裝載三十六門重型火炮。

放在當時世界海戰領域,也是絕對的巨無霸級別。

如此強大戰艦,在清朝統一戰爭時,就叫清王朝吃到了苦頭,康熙年間時,清朝水師也曾仿製了幾艘,作為“封舟”出使琉球,把日本人都嚇得腿軟,好好長了一回國威。而且就連清朝官員張學禮也承認:大明朝留下來的這款“鳥船”,跟傳說中船堅炮利的荷蘭艦隊相比也毫無遜色,咱大清朝算是撿到寶啦。

可撿到寶之後呢?自從清朝康乾盛世起,清王朝的水師艦隊,就是一再縮減,待到鴉片戰爭開打前,更是慘淡的不成樣子。這樣的艦隊,就算倒退幾百年前,派去對決明朝艦隊,也是活活捱揍的命。抵抗英國侵略?那是百分百沒戲。

忽視海軍建設的苦果,就是清王朝接下來落後捱打的悲催歷史!後人常哀嘆,大清朝的故步自封,導致了落後捱打,可慘淡的大清水師卻告訴我們:大清朝哪裡是故步自封?好些方面,更是越活越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