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朱高熾,朱瞻基,朱祐樘,朱厚照,朱常洛天不予壽?

遲到了多年570


確切地說古代的皇帝都不長壽,歷史上四百餘位皇帝的平均壽命不過四十歲。朱高熾、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照、朱常洛的壽命就古代皇帝平均值而言屬於一個正常的均值。

但鑑於明朝有活過70歲的朱元璋、65歲的朱棣,我們來分析下為何題主所說的這幾位帝王皆不能長壽的原因。


其一、遺傳病,這一點在像素之前的問答中有為大家做過分析,為何明朝自朱棣後,歷代君主為何大多活不過40歲的原因。這來源於遺傳病,其源頭來於朱棣、徐皇后。這便造成了明朝自朱棣後,皇帝大多不長壽的原因,題主所說的朱高熾、朱瞻基、朱佑樘、朱厚照、朱常洛,他們哪個不是在朱棣、徐皇后之後?


其二、身體孱弱且政務繁忙,朱高熾、朱瞻基、與朱佑樘三位是公認的身體孱弱。如朱高熾就因為身體肥胖,甚至恨過時候需要有人攙扶著才能走動;朱祐樘為宮女所生,差點被萬貴妃所殺,為太監所救,藏於冷宮之中養到六歲,甚至等到明憲宗發現之時,瘦弱的朱祐樘連胎毛都沒剪過,生活條件有多惡劣就不用細說了,如此條件下身體又怎能不孱弱呢?

此外,又因為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皇帝需要做到事事親躬,天下的政務都壓在皇帝的身上(這裡敲知識點,只有到了明朝中後期,那個時候的權力才在內閣,所以那個時候皇帝就算不上朝也沒事,至於前期這是不可能的,皇帝要做到事事親躬)。這些孱弱的皇帝們面臨著繁雜的政務,加之朝堂內外的明爭暗鬥讓他們受到精神壓抑,長此以往繁雜的政務加精神之上的折磨,外加身體本就孱弱,這便是為何朱高熾、朱瞻基、朱佑樘壽命不長的原因。


這點可以在朱瞻基啟用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的方式來減輕皇帝的工作壓力就可看出明朝前期皇帝政務之繁重。不過這裡就不得不說朱瞻基此舉也給大明王朝留下巨大的隱患,為明後期宦官擅權的隱患。


其三、朱厚照與朱常洛屬於意外身亡,我們先來說朱厚照吧,朱厚照如前面介紹的三位皇帝一樣也是一位明君,在國家大事上屢有建樹,對內平定寧王、安化王叛亂,輕遙減賦;對外親征韃靼,保證國家邊境的安定。

但,朱厚照在英明神武的背後則是貪玩好色,正德十五年便是因為自己駕小船捕魚,不慎跌入水中,引發了肺炎。後來因肺炎爆發吐血身亡。

至於朱常洛的死更是奇葩,其與朱高熾一樣在位沒有一年,因為好色的原因吞食紅丸,最終暴斃身亡,這便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紅丸案”,朱常洛之死沒什麼好說的,所謂的紅丸在當代被稱為靈丹妙藥,而在如今我們看來這便是一個慢性自殺的毒藥!


像素說


導讀:明仁宗朱高熾執政不到一年,47歲去世;明宣宗朱瞻基執政十年,38歲去世;明孝宗朱祐樘執政十八年,36歲去世;明武宗朱厚照執政十六年,31歲去世;明光宗朱常洛執政不到一年,因紅丸案38歲去世。大明王朝帝王普遍壽命較短,如果剔除洪武萬歲朱元璋(71歲)、明成祖朱棣(65歲)以外,明朝其他十四位帝王平均受命在40歲左右晃盪。而清朝296年的國祚帝王只有十二個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至於題主中說的這幾位帝王不能長壽,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大明王朝國祚276年曆十六帝,題目中的這五位帝王嚴格來說都不是昏君。雖然都有一定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開創仁宣之治;明孝宗朱佑樘執政十八年,人稱弘治中興;明武宗朱厚照和明光宗雖然都貪玩好色,但是在文治和抗擊韃靼方面都有一定的貢獻。這幾位帝王都不長壽的大概原因可以分為三類:1、政務繁忙、防範政敵耗費了過多的精力早亡,以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為代表;2、身體先天就比較弱,加上成為一代明君的壯志雄心不斷操勞國事導致英年早逝。這種情況以明孝宗朱佑樘和明仁宗朱高熾為代表;3、在國事之餘貪玩好色,並且迷信長生吞吃紅丸丹藥最終駕鶴西遊。代表帝王明武宗朱厚照、明光宗朱常洛。


政務繁忙、防範政敵耗費了過多的精力早亡,代表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都是燕王系,也就是說隨著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這兩位皇子皇孫才有帝王命。如果單單作為藩王世子,可能不會這樣短命。但是在朱棣以藩王起兵逆天改命硬扛建文帝時,包括朱棣、朱高熾這父子兩個自己心裡都沒底。但是不抗爭只能等死,說白了也是死撐。好在最後朱棣成功上位,但是其中的驚懼、焦慮乃至絕望的情緒是免不了的,尤其是朱棣帶兵出征,北平被大軍圍困都是世子朱高熾在支撐、反擊。長期在這種情況下壓抑生活朱高熾一介文人如何能不憔悴,這是其一。

其二朱棣稱帝后雖然看在皇孫朱瞻基份上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但是對漢王朱高煦態度曖昧。這不但讓漢王朱高煦對皇位虎視眈眈,也讓太子朱高熾心緒不寧。這種情況一直到高祖駕崩傳位給明仁宗朱高熾為止,長達幾十年始終繃緊神經不敢有絲毫出格這是怎樣的煎熬。皇太孫朱瞻基也是同樣的處境,長期處於焦慮、壓抑的生活狀態。雖然皇爺爺朱棣喜歡自己(在朱棣看來皇孫朱瞻基最像自己),但是如果皇位傳給了叔叔漢王朱高煦還怎麼能輪到自己?

其三、朱高熾身體肥胖虛弱,甚至在稱帝后虛弱時都需要有人攙扶(也許有肥胖人常見的三高、心臟病等)。而太祖朱元璋的廢除宰相、攬權的行為也把大部分政務都壓在了帝王身上。所以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還面臨著繁重的政務,這種壓力遠遠大於明朝中後期的帝王(明朝中後期權力都在內閣,所以帝王動輒就不上朝也沒事)。所以長期精神壓抑外加繁重的政務,造成這對父子受命不長。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因為政務壓力太大,這才用處內閣和司禮監票擬和披紅職權確定後才有所改觀。雖然減輕了帝王的工作壓力,但是也開啟宦官擅權的不歸之路。

身體先天就比較弱,加上成為一代明君的壯志雄心不斷操勞國事導致英年早逝。代表人物明孝宗朱祐樘、明仁宗朱高熾

我們說過明仁宗朱高熾不像父親朱棣一樣是馬上皇帝,文人出身的他肥胖、身體弱。而明孝宗朱佑樘的經歷更為傳奇,幼年的悲慘生活連不通家庭的孩子都比不上。所以身體一直就不壯,加上這兩位帝王都有成為一代明君的念頭所以勤於政事耗費了太多精力。明仁宗朱高熾想給天下人看看,自己要比漢王朱高煦更適合做帝王。朱佑樘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開創弘治中興。甚至比朱高熾更應該稱仁宗,明孝宗朱佑樘幾乎沒有缺點作為帝王只有一位老婆。

明孝宗朱佑樘出身卑微,母親紀氏只是皇宮女官。憲宗偶爾寵幸,紀氏懷孕。這可惹惱了善妒的萬貴妃,先派人去殺紀氏。紀氏人緣好,來人回報說是腹內長瘤不是懷孕。紀氏偷摸剩下朱佑樘後,萬貴妃再次派太監張敏殺掉皇子。而張敏偷偷的把小佑樘偷偷的藏起來,和被廢的吳皇后一起偷偷的在冷宮裡養到六歲。等明憲宗發現並立朱佑樘為太子的時候,瘦弱的朱佑樘胎髮未剪都拖至地面了。這種情況下朱佑樘的成長環境惡劣(壓抑、冰冷吃的又差),正在長身體的朱佑樘怎麼可能身體強健?正是這段經歷,明孝宗朱佑樘只娶一位張皇后沒有任何嬪妃。

明孝宗多難的童年使得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加上長達十八年的勵精圖治才開創了弘治中興的局面。所以在明代帝王中後世對明孝宗的評價極高,認為只有漢文帝、宋仁宗才能和明孝宗朱佑樘相比。

所以無論是明仁宗朱高熾還是明孝宗朱佑樘,都是先天身體條件比較弱。再加上繁重的政務(尤其是明孝宗沒有別的愛好,幾乎把所有的經歷都用在政事上),所以兩位帝王都不能長壽。


貪玩好色遇到意外駕崩的明武宗朱厚照和迷信長生吞吃紅丸暴斃明光宗朱常洛

這兩位帝王都有特點: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獨子,一方面國家大事上屢屢有過人之處:在位期間對內平定寧王叛亂、安化王叛亂,減免賦稅;對外親征韃靼取得應州大捷,有力的保證了國家邊境的安定。另一方面則是貪玩好色,經常不上朝在豹房居住。

明武宗朱厚照經常到處遊玩,在正德十五年自己駕小船捕魚。在拖拽漁網的時候船體失衡跌落水中,雖然被救但引發了肺炎。在返回京城後不久住址祭祀時吐血身亡,享年三十一歲。而另外一位帝王明光宗朱常洛更是奇葩,在位沒有超過一年變吞食紅丸,暴斃身亡。所以這兩位帝王早亡是因為意外,明光宗朱常洛的身亡更引發了明朝著名的紅丸案。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從明太祖朱元璋到崇禎帝朱由檢,明朝一共有16個皇帝,這些皇帝中大多數都壽命很短,且子嗣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皇帝為什麼都短命

  第一,明朝的制度,明朝的皇帝,只要不是昏庸的,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朱元璋,這哥們做皇帝的時候每天批奏摺要批到2-4點。然後按現在的時間算5點鐘就要開始準備早朝,如此工作壓力不死人就假了,這也是朱元璋自己弄的,過度的君主集權了。

  第二,明朝的皇帝大多想長壽長期服用所謂丹藥,而這些丹藥是什麼不用多說吧。

  明朝皇帝身體素質普遍不好,可能是導致早逝的原因。成化不到30歲,就嘆息“老將至”;孝宗即位前身體就不好(可能是先天不足);嘉靖、隆慶、萬曆三代的身體都不好,所以導致蝸居深宮不出;泰昌、天啟的身體更是差到極點。

  奇怪的是,同樣是朱家子孫,太祖系統的藩王卻大多很長壽。出自太祖的親王、郡王,活到七八十歲的很常見,有的甚至生育上百個兒子,可見明朝皇室並非天生身體不好。

  問題在於,成祖朱棣可能傳下了某些遺傳疾病,導致永樂一系子孫普遍身體不好。我們來看看永樂一系留下的子孫數量和其中成年的人數,就可略知一二:永樂有兩個兒子封為藩王,一人因造反被除國。

  永樂系統的皇帝生育能力不高,後代大多夭折,許多後代也只能維持一代,說明這個家族可能真的有遺傳疾病。聯想到永樂出征途中突發疾病致死,可能是某種心腦血管疾病。洪熙、宣德、天順的死亡都很突然,可能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

  為何皇帝不上朝國家照樣運轉

  1376年,司法部副部長茹太素給朱元璋打了一份報告,長達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讓秘書王敏念給他聽,都念到6300多字了,還不知道要說啥。

  朱皇帝實在受不了,當場找人把茹部長狠揍了一頓。

  第二天又讓王秘書接著念,從第16500字到結尾,茹太素提了5條工作建議,這些建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朱皇帝採納了其中4條。

  事後朱元璋苦笑說:“當大臣不容易,當皇帝又容易嗎?我需要的是接地氣、解難題的意見建議,可明明500字就能說清楚,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沒用的,真耽誤事。”

  一直有人對朱元璋暴打茹太素有看法。

  對下屬一不合意就動手,作風確實簡單粗暴,但瞭解背景後,對事情的理解會更全面。

  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新政權面臨大量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內外形勢都很嚴峻。

  所以,不長壽。。。。。。



敲門磚是土做的


都別搶,我來答。

雖然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一個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會折損自己的壽命。養生不一定是為了活得長,主要還是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朱高熾是一個擁有“肥胖症”的人,他體重很高,我估計得有300斤以上。畢竟他走路需要兩個人攙扶,此外的他的腳似乎也有一點問題。

仁宗體肥重,且足疾——《明史·朱高煦傳》

朱高熾繼位時已經四十六歲,這個年紀的身體談不上健康,也談不上完全衰弱。但身體的各項機能肯定都在逐步下降,而朱高熾又是一個體重嚴重超標的大胖子。肥胖症屬於一種慢性代謝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體內的代謝太慢了,而攝入的熱量又過多,就形成了脂肪。

這種病一般跟遺傳有關,當然也可能朱高熾自己就是一個原發性患者。畢竟他的父親朱棣以及其它宗族兄弟似乎都遠沒有像他這樣體重超標,肥胖症極容易引發我們熟知的三高或冠心病。所以朱高熾的猝死大概率就是和他過度肥胖有關。

他的兒子朱瞻基則在三十八歲就患病去世,這個年紀去世確實算是英年早逝。畢竟正是一個人應該大幹一番事業的年紀,有閱歷,有經驗,有精力,算是一個人的黃金年紀。從史書記載來看,朱瞻基生前並沒有表現出身體的疾病,也沒有遺傳父親朱高熾那樣的體重。

或許大概可以排除朱瞻基是因為遺傳的原因病逝,所以最大的可能應該是勤勉的工作致使身體慢慢出現了一些隱疾。畢竟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的國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些都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

朱瞻基臨死前留下遺言說:

朕以菲薄,獲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懼,弗克負荷,蓋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澤未洽於天下,心恆愧之。

可見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朱瞻基對於自己的治理還不算很滿意,這些當然都是謙虛的言辭,以激勵後世子孫。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可能和個人的體質有關係,朱元璋廢除丞相後,每天都要超負荷的處理國事和奏摺,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之一。

況且朱元璋早年間馳騁沙場,身體想必也受到極大的損耗,但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朱元璋還活到71時高齡,這其中確實有各自體質的不同在產生作用。

至於明孝宗朱佑樘則比較好理解了,他去世的時候年僅三十六歲,可以說是由於年幼時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再加上繼位以後超負荷的工作量,最終拖垮了他的身體。明孝宗是廣西紀姓土司紀妃偶然得到明憲宗的臨幸才生下來的唯一的兒子。

當時由於萬貴妃權傾後宮,在紀妃還沒有生下朱佑樘的時候,就險些被萬貴妃扼殺在胎中。幸虧得到宮女太監們的保護,才免於被打掉。紀妃在冷宮中產下朱佑樘後,萬貴妃立馬派門監張敏去把朱佑樘溺死,但在張敏的保護下,朱佑樘被秘密送到已經被廢除的吳皇后那裡偷偷進行撫養。

在這種東躲西藏猶如打游擊戰的情況下,使得朱佑樘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補給,所以當明憲宗見到這位唯一的後代時,朱佑樘羸弱的身體不免讓這位父親暗自愧疚。18歲的朱佑樘繼位後,面對一個已經國力日漸凋敝的帝國,他勤於政事,開創了“弘治中興”,一定程度上使得明朝又步入了正軌。

據說有一次仁壽宮起火,朱佑樘一夜未眠,第二天還跑到朝堂上去跟大臣們請假,也算是一個奇景了。因此不難怪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評價他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雖然明孝宗英年早逝,但在位時間卻長達十八年。

他的兒子朱厚照則死的相當正常了,因為他是在南征寧王朱宸濠的回程中,跑到長江去遊山玩水。經過清江浦的時候,朱厚照看到江面上波光粼粼,兩岸山清水秀,頓時起了一陣玩心,架著小船到江面上遊玩,還撒網捕魚。

結果在收網捕魚時,小船失去平衡,朱厚照由此跌入水中。由於不會遊戲,嗆入了許多江水,雖然最終被救上船,但因為受涼引發了肺炎,回到北京時身體已經極度虛弱。這應該和他早年沉溺於豹房縱慾過度有關,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正月十四日,朱厚照強撐這身體在南郊主持大祀禮時口吐鮮血倒地,勉強拖了兩個月後,最終不治而為,享年三十一歲。

一月天子朱常洛死於紅丸案,他的死是有爭議的,在當時就已經有人懷疑是鄭貴妃下毒導致朱常洛死亡。當時他繼位十天以後就開始一病不起,至於是什麼病已經無從考證,當時的太醫們主張慢慢調理。

不過不知道朱常洛從哪裡聽說鴻臚寺曾有仙藥送來,所以一再要求內閣首輔方從哲進攻仙藥。方從哲原先不同意,但是禁不住朱常洛三番五次的催促,最終同意讓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仙藥,至於這個仙藥究竟從何而來,在當時也是一個疑案。

但鴻臚寺丞李可灼自己說這是他在峨眉山採藥時神仙所贈予,能治百病。起初朱常洛服下紅丸後,據說當時身體確實有了好轉,但在服下第二粒藥丸後,當晚就猝然去世,享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當時震動朝廷的紅丸案。

應該說這其中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身體的因素,但前者的可能性更高吧。而鄭貴妃和朱常洛之間那種緊張的關係也不得不讓深深的懷疑。

總之感覺朱元璋家的基因不太好,除了朱元璋、朱棣、嘉靖和萬曆這四個人活過五十歲以外,其它皇帝基本上都是三十多歲就嗝屁了。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大明王朝立國將近300年有16個皇帝,但這16個皇帝除了極少數皇帝之外,大部分壽命都不怎麼長。明朝的皇帝與滿清相比,平均壽命確實要短不少。

整個大明王朝中最長壽的恐怕就是第1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他40歲的時候當上皇帝,當了30年皇帝,最後70歲去世。而明成祖朱棣在65歲的時候去世,這兩個人可謂是最長壽的皇帝了。其他的皇帝中感覺也就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兩個人壽命長一些,其他的皇帝壽命都不怎麼長。

第2個皇帝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他是被朱棣趕下臺的,他到底是生是死誰也不知道,所以沒法知道他確切的壽命。後面的皇帝中朱高熾只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不過他壽命比較長,活到了48歲。其他的皇帝大部分都是三四十歲就死了,從現在看絕對算的上是英年早逝。這當中還包括幾個意外死亡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檢。

明朝皇帝的壽命如此之古怪,所以有很多人推斷明朝的皇帝的基因似乎有點問題,很容易卡在38歲這個坎上。因為很多皇帝確實是死在38歲上,假如能夠度過38和39歲這個難關的話,一般的皇帝大部分就能活到五六十歲。因為在社會上,39也確實是一個大難關。不過明朝皇帝中確實沒有特別長壽的,不像清朝有乾隆那樣恐怖的,直接活到了89歲。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簡單來說,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就比較短。

時間超過兩百年的帝制王朝當中,明朝皇帝的壽命是偏短的,十六位皇帝的平均壽命是42歲多,別說比後面的清朝少了十一歲,就是比之唐朝和宋朝也少了六歲多,也只有相距千年以上的漢朝和晉朝被明朝壓了一頭。

以明朝時的醫療水平,為何皇帝的平均壽命還要比唐宋低那麼多呢?

政變原因可以排除,因為唐朝的政變頻率遠比明朝要搞,死於非命的皇帝有好幾個,而明朝只有建文帝朱允炆(26歲)一個。明代宗朱祁鈺(30歲)勉強可以算,他是病中被迫退位,明英宗巴不得他直接病死,對他的救治完全不上心,如果他還是皇帝,應該還能拖久一點,甚至有說法認為他的身體後來好轉了,明英宗派親信太監把他幹掉。

遺傳原因也可以排除,因為沒有記載表明明朝皇帝患有某種遺傳病,而且皇室開枝散葉,又不好近親結婚,死在遺傳病上面的概率很低。

話說回來,明朝的確不缺暴病而亡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一次落水,撈上來不久就掛了;明光宗朱常洛一次放縱,在位一個月就掛了;明熹宗朱由校也落水過,撈上來以後還活了兩年,他的死跟落水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的。

再加上一個上吊的明思宗朱由檢,明朝非正常死亡的皇帝有六位,在一個方面拉低了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當然,明朝那些正常死亡的皇帝壽命也怎麼長就是另一方面的原因了。

除明太祖朱元璋活到71歲、明成祖朱棣活到65歲以外,明朝再無活過50歲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離得最近,活了48歲了,但這位爺很早就邁入了肥胖群體,朱棣在靖難之役時就跟次子說世子身體不好,你要努力之類的話,這時候朱高熾才二十多歲,之後又飽受父親猜疑的心理壓力、監國處理政務的工作壓力,能熬到48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至於明宣宗朱瞻基和明孝宗朱佑樘,一者是全盛之主,一者是中興之君,工作壓力極大,估計是累的。明武宗和明光宗上面說了,武宗的死也沒有陰謀不清楚,反正誰也不會傻到把陰謀寫在紙上,能從字裡行間腦補出來應該都是能寫一部小說的大神,明光宗則全是因為提心吊膽久了(老是擔心被父親搞死),一朝放縱太狠,又吃錯了藥,結果完了。


平沙趣說歷史


明朝的皇帝自明成祖朱棣之後普遍英年早逝,明仁宗朱高熾活了47歲、明宣宗朱瞻基活了37歲、明英宗朱祁鎮活了37歲、景泰帝朱祁鈺活了29歲、明憲宗朱見深活了40歲、明孝宗朱祐樘活了35歲、明武宗朱厚照活了30歲、明穆宗朱載垕活了35歲、明光宗朱常洛活了38歲、明熹宗朱由校活了22歲。即便在位超過四十年的明世宗朱厚熜也只活了60歲、明神宗朱翊鈞甚至還不及明世宗、只活了57歲。換言之,除了自殺的崇禎帝朱由檢,永樂之後明朝沒有一個皇帝活過了60歲,活過50歲的也只有兩位!不少皇帝二三十歲年紀輕輕便一命嗚呼了……

有人將此歸結於了中國古代醫療條件的不足。誠然,中國古代的醫療條件絕對比不了現代,可皇帝享受的都是彼時最好的,怎麼會比普通老百姓還要“短壽”呢?這明顯是站不住腳的。政治鬥爭的原因?明朝從來沒有出現過“弒君”的事情,即便建文帝, 他是否真的死了,到現在依然是存疑的!更別說是這麼大規模的英年早逝了,這種說法同樣站不住腳。那麼,為什麼明朝皇帝大多英年早逝呢?

遺傳性疾病可能

從明朝皇帝大規模英年早逝這一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遺傳性疾病。如此成規模地家族性聚集趨勢,不得不讓人往遺傳性疾病方面考慮。再對比明太祖其他各支的後裔,不乏長壽者、也鮮見如此大規模地英年早逝。由此我們可以大概得出一個結論,明朝大宗帝系很可能在明成祖或明仁宗身上便出現了來自於母系的一些遺傳性疾病。從明成祖的去世年齡和征戰一生來看,他患有這類疾病的可能性相對要小很多,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隱性遺傳病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一點,明仁宗的生母仁孝皇后徐氏同樣屬於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45歲。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應證了前面說到的問題,很可能明仁宗遺傳了來自於生母徐皇后的某些遺傳性疾病,從而將這種致病基因傳給了後來明朝的所有皇帝。這也解釋了為何明朝自永樂之後那麼多皇帝英年早逝。這種說法雖然未必就一定是真,至少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濫用藥物

明朝皇帝“嗑藥”是出了名的,史籍有明確記載的明光宗死於“紅丸”、明熹宗死於“仙露飲”。由此可見,明朝皇帝“嗑藥”恐怕並不是個案。中國古代的丹藥、包括明熹宗喝的所謂“仙露”,大多是用硃砂、黑鉛等物質與許多大補藥物一起煉成。硃砂是什麼?汞化合物!黑鉛是什麼?鉛化合物!汞、鉛是什麼?重金屬!雖然丹藥中汞、鉛的含量很低,但長期服食或者在身體虛弱時服食,同樣是可以致命的。明朝皇帝染上這種“愛好”,等於是丟掉了半條小命,不是嗎?有怎麼可能長壽?

這還只是一個方面,明朝不少皇帝鍾愛房中術也是眾所周知的,最著名的莫過於被人懷疑死於“馬上風”的明穆宗了。為了尋求“情調”和刺激,明朝皇帝中不少都有服食春藥的習慣,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本就縱慾、再加上長期服食春藥的催動,明朝的皇帝們想不死恐怕都很難!除此之外,明朝妃嬪們為了爭寵,往往也喜歡使用含有春藥成分的燃香、香料勾引皇帝,如此一來,就算皇帝不服食春藥,也“吸了二手菸”,更加會“縱慾過度”,這或許也是明朝皇帝普遍英年早逝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皇帝天下唯我獨尊,還會有生活壓力?這裡所說的生活壓力並不是指柴米油鹽,而且政治生活領域的壓力。明朝的文官集團是種什麼樣的存在眾所周知,恐怕沒有幾個明朝皇帝沒有被文官集團“騷擾”過!為了一個立儲,明神宗居然和文官集團對著幹了十幾年!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的心情能有多舒暢。再加上政務、勾心鬥角,明朝皇帝們的日子恐怕並不那麼好過。久而久之,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年紀輕輕送了性命,恐怕也不是什麼讓人覺得特別詫異的事情。

綜上所述,明朝皇帝之所以集群式的英年早逝,很可能與遺傳性疾病和“嗑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政治方面的壓力更是加重了這些疾病,讓明朝皇帝們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久而久之,英年早逝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最後強調一遍,明朝沒有“弒君”!明朝皇帝沒有一位是“非正常死亡”,甚至包括建文帝都不一定是。所以,“弒君”之說純屬子虛烏有,明朝的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恐怕還沒有“弒君”的能力,那些個酒囊飯袋的“錦衣囚徒”藩王就更加沒有能力“弒君”了。更何況,這麼大規模的弒君,就算在亂世也是相當罕見的!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朱元璋40歲建立大明,當了整整30年的皇帝。由於崛起於隴畝,完成了無數人夢想而不可及的逆襲,從一個叫花子變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人生70古來稀,自己正好活到了70歲,當屬無遺憾了!


但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大明最長壽的皇帝。

朱棣同樣猛人一個,也是中年崛起,完成了從一個藩王逆襲為大明皇帝的不可能,並最終活到了65歲。但是比起當了皇帝之後的身心煎熬,65歲崩於北征歸來的途中,也算是一種幸福和榮譽,因為軍人最高的榮譽就是馬革裹屍。


但是朱棣同樣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大明第二長壽的皇帝。

後世唯一意識到自己只有活著才能擁有一切的大明皇帝是嘉靖。嘉靖同樣是藩王逆襲成為皇帝的。最初他被內閣那幫老頭選中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為非他莫屬,而是因為他年幼便於控制。但是恰恰是這個少年的權謀心術超越了歷代帝王。

他正是用內閣文官們最擅長的禮議,反轉逆襲牢牢握緊了權柄。在緊抓權力的同時,最困擾嘉靖的是如何延壽。

因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明朝的皇嗣普遍短命。自己的父親和兩個叔叔都是二三十歲便死去了,自己的大哥夭折,否則這個機會不會留給自己。自己生養了20多個孩子,最終活下來4個兒子,而且3個走在了自己前面。

煉丹修道,以求長生不老,成為了他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各類奇奇怪怪的丹藥,如紅鉛、含真餅子,等等。差點逼得宮女們把自己變成歷史上第一個被宮女刺殺的皇帝。


但儘管付出了這樣大的代價,嘉靖也就只活到了60歲,這或許是成功的,因為她是明朝歷史上第三長壽的皇帝。

那明朝其他皇帝為什麼會命不久常呢?除去3個超過60歲的,剩下的平均下來30多歲。

首先,這一切似乎和朱高熾多少有點關係。朱高熾著一脈的皇嗣身體素質總體不太好,承受不了高強度的政務。


朱高熾天生體胖,虛弱無力,走路都需要人攙扶。朱棣也曾經對朱高熾的身體表現出了高度的擔憂。

但是很顯然朱高熾的身體是因為某種先天疾病導致的,而非單純不愛運動不節食導致的。雖然在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這究竟是哪一種先天疾病,但很有可能是帶有非顯性的家族遺傳性的。

這種先天遺傳可能正是從朱高熾開始的。朱高熾的死因在《明實錄》上記載的是“無疾驟崩”。也就是順沒病,莫名其妙突然死的。也就給野史朱瞻基謀害說增加了想象空間。

但是由於他死前三天還在忙於政務,通宵達旦。所以極有可能是由於過度疲勞引發心梗等病而死。

而且這樣的病症在古代被誤認為“無疾驟崩”是很正常的。類似的還有萬曆皇帝朱翊鈞,也是身體肥胖,腿腳不便,最後病故。情況和朱高熾很類似。

朱高熾的親兒子朱瞻基更能說明這一點,本應年富力強,38歲就暴病而亡了。還有朱佑樘,情況也類似。


其次,權力鬥爭導致的被文官集團或閹黨的謀害。

朱厚照和朱由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兩個原本身體素質相對都還是可以的,都是落水以後生病不愈死掉的。

《明實錄》對朱厚照的抹黑是可以就看得到的,他不符合文官們對傳統皇帝的認知。他在落水前,就曾經發生過莫名其妙的失蹤。他和文官集團的矛盾不可化解。

而朱由校原本只是一個被皇帝這個職業耽誤的木匠,理論上可以活得簡單活得更久。但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從朱由校父親朱常洛死於莫名其妙的“紅丸案”時,背後實際上就有後宮女人聯合太監和文官集團爭奪皇子的影子。這些究竟是誰害死朱常洛和朱由校真不好說,但是最終責任歸結給了魏忠賢。

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倆,很長時間內都成了各種勢力的傀儡,他方唱罷我登場。朱祁鈺30歲便病死了;而朱祁鎮兩次做天子,也不過活了37歲。


再次,無節制縱慾和過度使用春藥,也耗盡了明朝的這些皇帝。

最典型的朱見深、朱載垕、朱翊鈞、朱常洛,這些皇帝實際上最終都是死在春藥上。這些就不詳細寫了。

明朝後宮流行阿芙蓉、參茸、鉛丸,皇宮中配出來的丸藥在京城市面上最高能賣到10萬兩一枚。可見在當時皇室的影響下,民間的風氣也相當開放,明朝中後期民間的浮縻之風日盛,和藥丸的流行也脫離不了關係。


炒米視角


明朝的皇帝普遍不長壽,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活到七十歲,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六十五歲,還有就是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五十八歲之外,其他的均是英年早逝,沒活過四十歲的就有十位,就連上述說的這5位,除了朱高熾其他的均沒超過40歲。

明朝皇帝不長壽難道是巧合?就像我老家說的出“少年亡”那我們就來仔細的分析一下明朝的皇帝為什麼普遍出現英年早逝的情況?

肥胖皇帝朱高熾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朱棣子嗣不多,一共有四個兒子,還早早夭折一個,那說起來實際上只有三個,朱高熾雖然是嫡長子,按說他如果沒有什麼大錯的話,那他就是太子的人選呀,可是朱棣並不喜歡他,他在自己老爹面前怎麼做都不對,存在感又不強,朱高熾不是那種資質平庸的人,也算是有些能力,他不受老爸喜歡的關鍵原因,主要是自己太過於肥胖,三百斤的大胖子啊,平時都靠別人攙扶走路,走兩步就開始氣喘吁吁,朱棣覺得要是把皇位傳給他,沒過幾天他一命嗚呼了怎麼辦?所以一直在傳位的問題上糾結不己。

但是糾結到最後,朱棣還是把皇位傳給了他,因為他只有三個兒子,可選擇面比較窄,次子朱高珣做事不穩妥,目中無人,自爺爺朱元璋那開始就不喜歡他。再反觀朱高熾人家雖然胖點,但是沒有什麼大毛病啊,而且在關鍵的時候還能表現出沉穩和大氣,朱棣預料的不錯,朱高熾上位不到一年便一命嗚呼,這一切源於他自己的肥胖引起的併發症。

朱瞻基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被明成祖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1425即位。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之變。次年,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議,停止用兵交趾。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繼續實行仁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朱瞻基在位也僅僅十年,1435年去世時也才三十八歲。

朱佑樘

朱佑樘是朱見深第三子,但是由於早年受到朱見深寵妃萬貴妃的迫害,朱佑樘是朱見深唯一僅存的兒子,由於年幼經歷坎坷,給他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顛簸流離,東躲西藏的日子,讓他的身體也很不好,幾乎是骨瘦如柴來形容,曲折的經歷,是指使他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他也只活了三十六歲,雖然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皇帝,但他是一個好男人,因為它是大明歷史上唯一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1]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但是他在後期只顧尋歡作樂,不理朝政,甚至外出遊玩,有一次在遊玩的過程中不慎落水,作為北京人的他不太懂水性,致使水直接嗆入肺,引起肺炎。沒過多久也一命嗚呼終年31歲。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長子,他是明朝的第14位皇帝,在位僅一年就被廢。公元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稱“紅丸案”,時年三十八歲,廟號光宗,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慶陵。

總結:上面所提到的上述幾位明朝皇帝無一善終,不是橫死就是英年早逝,要不然就是不明不白的死去,這和明朝的皇帝們喜歡沉迷酒色,盡情享樂有關,因此透支了身體,使自己的身體不堪重負,從而一個小病就能將其擊倒。


佳寧談歷史


大明王朝的皇帝普遍都比較短命,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活到71歲,明成祖朱棣活到85歲之外,其他的十四位皇帝平均壽命,只在四十歲左右。反觀後來的清朝,十二位帝王的平均壽命達到五十歲左右,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就死了,時年47歲。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38歲去世。明孝宗朱佑樘在位十八年,36歲去世。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十六年,31歲去世。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到一年,38歲去世。這五位皇帝在位時間長短不一,但壽數都比較低,要麼是登基時間極短,就猝然離世。要麼是少年天子,中年離世。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大明王朝的國祚延續276年,總共有十六位皇帝,上述說到的五位皇帝很大程度上看,在位期間還是比較有作為的,但是毛病也不少。這些帝王之所以不長壽,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國事冗沉,耗費了太多的精力,身體經不起消耗(朱高熾、朱瞻基)二、身體條件較差,又有雄心壯志,一心撲在國家建設上(朱佑樘、朱高熾)三、沉迷女色,追求長生不老身體積毒太深(朱厚照、朱常洛)。

先說明仁宗朱高熾,他登基時已經46歲,這個年紀也基本上算是步入老年時代了,身體各項機能已經開始衰退,再加上朱高熾本人又嚴重的肥胖症狀,連走路都需要兩個人扶著才行,身體新陳代謝緩慢,導致肥胖愈加嚴重,體型肥胖帶來了嚴重的三高症狀。所以,朱高熾的死很有可能跟肥胖帶來的疾病有很大關係。另外,朱高熾在還未登上皇位之前,就已經在朱棣的同意下,開始接觸和處理政務,登上皇位後就更忙了,過度操勞之下,身體情況就更差了。

再說明宣宗朱瞻基,他死的時候只有38歲,可以說是正處在一個人的黃金時期,不得不說還是非常可惜的。讓人奇怪的在於,他並沒有像他父親那樣,有身體肥胖的症狀,顯然就不存在遺傳方面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在登上皇位後,政務繁雜,在每天操勞之下,身體開始出現一些隱患,日積月累之下,身體逐漸崩潰。

再有就是明孝宗朱佑樘,他去世的時候只有36歲,他之所以會英年早逝,主要原因還是幼年時期差點被害,好在遇到貴人相助,東躲西藏好多年,小時候營養跟不上,年紀大了身體就偏向羸弱,以至於當時他父親明憲宗看到這個親兒子後,心裡都感覺到愧疚。這也沒辦法,誰叫憲宗寵愛萬貴妃,讓她權勢滔天,能夠撿回一條小命應該很不錯了。

至於明武宗朱厚照的死,那完全就是咎由自取,用現在話來說,自己作。在解決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後,在回京途中,看到長江江面上風景漂亮,非要劃個小船去下網撈魚,結果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不會游泳的皇帝掉落江中,嗆了好多水才被拖上來。由於驚嚇過度,身體又得了風寒,寒氣侵入脾肺,引起了肺炎,就算是有太醫精心醫治,還是沒有太大效果。回到京師後,朱厚照的身體已經是非常差了。有人可能會問,一次小小的落水,難道真就要人命了?也對也不對。正常情況下,壯漢或者年輕小夥子這種身體素質不錯的人,肯定是沒啥大問題,免疫力好啊!可是朱厚照喜歡女色,早年沉溺於豹房聲色犬馬,身體已經被掏空,身體素質相當糟糕,免疫力下降嚴重。拖了幾個月也不見好轉,最終也是回天乏術了。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的時間更短,不到一個月,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他坐上皇帝位不到十天,就病入膏肓。當時的太醫們束手無策,根本查不出什麼病,建議是慢慢調養。可是朱常洛不幹啊,他聽說鴻臚寺有人進貢了仙藥,想要試試看。首輔方從哲不敢試啊,萬一出問題了,他有幾個腦子擔待啊?架不住皇帝的三催四請,用了第一顆,也確實看到了點效果,結果在用了第二顆時,當天晚上就掛了。這就是震驚明史的“紅丸案”。按照人們的普遍看法,極有可能是朱常洛寵信的鄭貴妃對他下手的,因為整個事件都透露著蹊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