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之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漢宣帝),為何要滅霍光家族?

苛就辰葉玖銑


霍光乃漢室四朝老臣,侍奉漢武帝劉徹,輔佐漢昭帝劉弗陵,立廢漢廢帝劉賀,伴駕漢宣帝劉病已,在大漢朝堂工作近半個世紀,為漢室的安定和發展立下不朽功勳,被尊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以皇帝級別的葬儀陪葬於武帝之茂陵,本應世代同享哀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霍光去世兩年後,漢宣帝卻將霍家一族滿門抄斬,那麼漢武帝之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漢宣帝),為何要滅霍光家族?

有書君認為霍光家族成員深居朝堂要職,干預政事讓漢宣帝無法施展抱負,不能真正親政,於國漢宣帝除外戚毒瘤,必須除惡務盡,不留後患。於家漢宣帝髮妻許平君為霍光之繼室霍顯所害,必報殺妻之仇。於法霍氏家族意圖謀反,必誅以正朝綱。

一、於國漢宣帝除外戚毒瘤,必須除惡務盡,以絕後患。

自古外戚專權干政是懸在皇帝頭上的一把利劍,霍光家族在漢宣帝時已不僅僅是重臣更是外戚。一心想回歸漢室劉家天下的漢宣帝面對如此強勢的外戚集團,不得不痛下決心,搬開頭上利劍,除去大漢朝堂這顆巨大的毒瘤。

霍光家族的強勢可以從他們的要職上見分曉,霍光外孫女上官氏為皇太后,是漢宣帝名義上的母親,霍光女兒霍成君為宣帝第二任皇后,霍光的兒子、孫子、侄孫、女婿等有的掌控兵權,有的掌控信息通道,有的掌握皇帝車馬行蹤……

霍光對漢朝天子忠心耿耿不假,為大漢社稷盡忠報國有功也不假,他在世時,他的妻子、兒子、孫子、女婿等人可能還會聽聽這大家長的話,可霍光去世了,他的後代未必如霍光一樣忠於漢朝天子,忠於職守,而且他們權勢熏天,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長期富貴和權勢,使霍氏家族徹底腐化。

這霍光一離世,繼室霍顯便日益驕橫跋扈,為所欲為,常常帶著女兒們出入長信宮如入無人之境,最可恨的是霍顯認為太子劉奭是來自民間不當立,便指使女兒霍成君欲要毒死太子,干預國家的立儲問題,而且心狠毒辣,好在太子奶媽忠心護主,一切吃食必先嚐過,一切用物親力親為,才免遭毒手。

而霍光長子霍禹私自擴建宅弟超過規定大小,又利用掌控軍權在朝中結黨營私,培植黨羽,連家奴都仗勢欺人,打到魏相府上去了。

霍光孫子(後過繼給霍去病)霍山是尚書令,經常扣押舉報他們的奏摺,並通知霍禹打壓政敵,以致漢宣帝都聽不到民聲,反而讓霍山監控皇帝和官員的交流,知道朝中一切動向,皇帝的一舉一動盡在霍家掌控之中,著實讓漢宣帝防不勝防。

霍光家族成員一個個深居要職,遍佈朝堂每一個重要角落,完全掌控了漢天子的軍隊和政府各個要害部門,成了漢宣帝的親政攔路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何況漢宣帝又是一個有理想、有才華、有能力的皇帝,怎甘心當傀儡,令他人擺佈?

於是漢宣帝把霍禹升為大司馬卻擼了軍權,霍山則被漢宣帝的廣開言路架空,霍家一族中的女婿們都調離京師,下放到外地任職,在京師和宮禁的軍隊與霍家關係密切的人,都設法調離原職。

漢宣帝做好這些佈局,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讓霍氏家族成員工作崗位進行調整,遠離軍政要職,表面升了官,實權卻全沒了。

漢宣帝出招穩準狠,霍氏家族猛一醒來,已失先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漢宣帝欲除外戚霍光家族,為的是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的是大漢江山固若金湯。

二、於家漢宣帝髮妻許平君為霍光之繼室霍顯所害,必報殺妻之仇。

漢宣帝與霍氏家族的過節起源於“故劍情深”,霍光繼室霍顯仗著霍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立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為皇后,漢宣帝卻對在苦難中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許平君情深意重,他對霍顯這個無理要求做了一個曲線救妻策略,以讓大臣的幫著找一把以前用過的劍,達到立許平君為皇后的目的。

霍光當時有上官皇太后掌管後宮,自己的主張漢宣帝又言聽計從,對此事反應不強烈,而霍顯卻十分震怒,她必須讓自己的女兒登上皇后的寶座,明的不行,她就用起陰損之招,時逢許皇后懷孕臨產,霍顯找到御醫淳于衍許給她榮華富貴和大量錢財,並威脅她,一家性命都在此一舉,淳于衍在許皇后的滋補湯中放入慢性毒藥,許皇后產後不久去世。

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年後,太原首府陳遂奏報,淳于衍在太原落網,對霍顯指使毒害許皇后一事供認不諱,漢宣帝怒不可遏,恨之入骨,在宮中大叫要殺了霍顯替許平君報仇!

漢宣帝歇嘶底裡的喊殺聲,讓宮中震怖不已。很快,宮中的百官們就都在傳,說當年許皇后之死是霍夫人指使御醫所為,陛下氣瘋了要殺人。

殺妻之恨,不共戴天,何況漢宣帝與髮妻結於苦難之時,在苦水中一起浸泡,兩人相互扶持,患難與共,現在得知真相,必將把犯案之人捉拿歸案,於家,丈夫有責任保護妻子,就算是平常的百姓,妻子被害,為其申冤為其報仇雪恨,是天經地義之事。何況有情有義漢宣帝呢?

三、於法霍氏家族意圖謀反,必誅以正朝綱。

霍顯得到女兒霍成君傳來的消息,心裡盤算著,漢宣帝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不如讓兒子女婿們奮力一搏,或許還有機會,便召集大家密謀反叛,本就對漢宣帝有一肚子意見的霍顯、霍禹、霍山、霍雲,深知謀殺皇后是滅族之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來個魚死網破,準備逼宮。

霍顯更是惡中膽邊生,乾脆像當年對昌邑王那樣,效仿舊案,先廢了漢宣帝,立霍禹為帝!

霍家聯絡各個女婿,做好一切佈署,霍顯到皇宮求見太后,想以太后的名義先罷黜漢宣帝,卻被早已得知消息的許舜以太后身體欠安需要靜養為由擋在了宮外。霍禹去拜見霍皇后同樣沒見到人,其實一切盡在漢宣帝掌控中。

漢宣帝早就派張安世、韓增分別帶領軍隊將霍家宅邸包圍得嚴嚴實實,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霍氏家族一網打盡了。

霍雲、霍山、範明友見大勢已去,無力迴天,在被捕之前自殺。霍顯、霍禹、鄧廣漢被一一捉拿歸案。霍禹被腰斬,霍顯及霍家的女兒、女婿等有姻親關係的,皆被處死。霍光家族被誅滅,只留下霍成君一人,皇后之位被廢,毫無生趣的苟活於世,12年後,自殺離開人間。

按照漢朝法度與漢律,霍氏家族中霍顯謀害許皇后在先,後又鼓動家族成員謀反篡位,是要被誅殺九族的!只有對違法者實以刑罰,才能以正朝綱!

多行不義必自斃!霍氏家族的被誅於國漢宣帝是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於家是霍顯心狠手辣毒殺許皇后,引來殺身之禍,於法霍顯犯案後不知悔改,妄想謀反篡位,以致連累霍氏家族一齊被誅,實在是害人害己,自作孽不可活!

漢宣帝滅霍光家族,是霍光家族成員咎由自取,漢宣帝對功過是非拎得清,看得透,所以對霍光本人仍尊重有加,陪葬茂陵,奉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並沒磨滅他的功勳,足見漢宣帝寬廣的胸襟,公正寬容的品性,善待功臣的修為,這是歷代帝王望塵莫及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其實算下來,霍光與漢宣帝都屬於西漢時期的衛霍集團,這裡面的衛霍自然指的是衛青與霍去病,而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劉病已是衛子夫皇后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

有的人認為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想要清除衛霍外戚,這個是很沒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要清楚外戚,沒有辦法將劉據也一併清除,另外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得到器重,也是因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

如果漢武帝真的要清除衛霍外戚,是不可能讓霍光成為顧命大臣的,不可能將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交給霍光的,主少國疑,那麼霍光顯然是大權在握的。

漢昭帝只活到了二十一歲就病逝了,因為漢昭帝無子,所以就從漢武帝的孫子裡面去找,找到了昌邑王劉賀,劉賀是原來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劉髆的母親是李夫人,舅舅是李廣利與李延年。

為什麼霍光要選擇這個劉賀為皇帝,這個不大好說,因為史書沒有說明這個問題,但是劉賀只當了二十七的皇帝就被廢,史書給出的理由是劉賀做了太多的壞事,高達一千一百多起。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按道理說這個劉賀這麼壞,霍光應該之前就知道了,既然知道了,怎麼又會迎立他為皇帝,然後又廢黜他這個皇帝呢?畢竟廢黜這個皇帝的風險還是十分之大的。

個人覺得有一種可能,霍光廢黜劉賀,就是為了迎漢宣帝為帝的,但是在漢昭帝病逝的時候,霍光不太合適迎立漢宣帝,畢竟他是造反的戾太子劉據的孫子,所以霍光就先立劉賀,之後再廢劉賀,再迎漢宣帝。

霍光死後,漢宣帝之所以要滅霍光的家族,這個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霍光的兒子們要造反,所以就被滅全族了,但是霍光並沒有被受牽連,而且在麒麟閣十一功臣裡,霍光仍然名列第一。

由此可見,霍光家族被滅,主要原因還是霍光子孫出現了問題,如果霍光家族像金日磾家族那樣低調從事,也想七世不衰的。


歷史簡單說


漢宣帝屬於大氣晚成。

說白一點,在市井混過的皇族,遠比霍家子弟更具備政治能力。

漢宣帝:



漢宣帝從小生活在監獄中,耳染目睹的都是如何生存,如何戰勝敵人的技巧,出獄之後又見識了民間疾苦,娶得平民女子,再接受正規教育,個人能力非常出眾。

被霍光選擇為皇帝后,漢宣帝牢固做了三件事情以確保自己的地位:

一、假意奉承霍光。甚至霍光老婆殺害原配許平君,霍光女兒多次想毒殺兒子劉奭,漢宣帝都隱忍不發,以求暫避鋒芒。

霍光繼妻霍顯:



二、為祖父戾太子劉據追諡,同時派人查詢廢帝劉賀動向。就是向天下宣佈,自己才是漢武帝正牌嫡子劉據唯一子孫。

三、常宿昭帝廟。漢宣帝的皇帝法統來自於叔祖父漢昭帝,所以在霍光掌握政權時期,漢宣帝常夜謁漢昭帝廟,跪坐祈福至天亮,從而掌握了政治主動權。

霍光死後,漢宣帝終於控制了政權,霍光老婆兒子發覺毒殺許平君事洩,也就企圖乘漢宣帝夜謁漢昭帝廟時發動政變,挾持漢宣帝后另立皇帝。漢宣帝發現後雷霆一擊,族滅霍家,並廢霍成君。

霍成君:



在這裡要說明,霍光繼妻顯出身低微,是霍光原配的媵女,甚至連姓都沒有記錄,後因兒子的原因被霍光扶為繼妻。所以霍顯、霍顯兒子霍禹、女兒霍成君均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德不配位,終遭族滅幽閉。


四川達州


漢宣帝劉詢作為一個廢太子劉據一脈的骨血,他能夠活著長大成人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而其能夠從民間順利繼位成為帝王,就更是一段傳奇的歷史,這不得不說其運氣使然,而其中除了幕後臺前幫助他的人之外,更應該感謝的還是霍光,作為西漢託孤重臣,霍光可謂是權傾朝野,權勢驚人,因此才有了他拍板迎立昌邑王劉賀,而在其成為帝王僅僅27天又將其給廢黜的大事件。

如此可見霍光權勢非同一般,所以成為帝王被霍光處處掣踵,可是漢宣帝還是很感謝霍光的,畢竟如今的帝位可是霍光的拍板,而霍光以退為進的試探之後,再加上劉詢處處對其尊重,因此也算是相安無事。

霍光雖然是權臣,卻也是點到即止的,可是其妻子卻有意讓她們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所以就毒殺了臨產的皇后許平君,而許平君是和漢宣帝相識於微末的結髮妻子,兩人感情很好,可是這一事件,令得劉病已極為的惱怒,可是如今羽翼未豐,也就處處忍讓了。

幾年後,霍光去世,而漢宣帝也逐漸的將權利收歸,如此霍氏家族的威勢下降,而霍光的妻子是一個不知進退的人,她享受了多年不可一世的權勢,而今認為漢宣帝忘恩負義,霍光一死,卻動了她們霍氏家族的各方面權利,讓得既得利益嚴重受損,因此就想要發動政變將漢宣帝推翻,自己家族當政,而其兒子成為帝王,如此保證霍家的權勢。

霍氏叛亂,卻被漢宣帝先下手為強,強勢鎮壓,朝中朋黨也被一網打盡,因此霍氏家族因為謀反而落得個被滅的慘淡下場。

漢宣帝劉病已是一個英明果決的帝王,也是一個善惡分明的人,霍光的妻子一再觸及其底線,先是毒殺皇后許平君,再是謀反篡權,她的行徑可謂是大逆不道,是沒有進退自知的,憑藉著家族的功勞和權勢再而三的不可一世,而今落得家族盡滅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有一個女人在默默的支持,娶的賢妻事事順心,而娶得不懂得進退,處處張揚的妻子則是家族災難的開始,霍光就是最好的明證。


歷史風雲天下


我們先來說說霍光的發達史,霍光的發達和一個人密切相關,那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是漢武帝時代抗擊匈奴的名將,他能夠站到歷史的舞臺上與衛氏家族的顯赫一時有密切關係。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衛子夫是一個傳奇,她出身極其貧寒。她的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的僕人,和姓衛的男子生了幾個孩子,霍去病的生母衛少兒就是第二個女兒,是衛子夫是姐妹。衛少兒與在平陽侯府做小吏的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後來霍仲孺回家娶妻生下了霍光。而衛氏家族裡還有一個很傑出的將領,也就是衛媼的一個兒子衛青,他其實是衛媼與一個姓鄭的小吏私通後生的兒子。所以衛家和霍家也是有點混亂的,與普通大家族是完全不一樣的存在。只有漢武帝這樣不做尋常事的皇帝才會重用這樣有才華有能力,但是出身混亂的子弟。


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寵臣,霍去病死後,愛屋及烏,漢武帝就把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留在了自己身邊,霍光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才,他本人從德行角度看,挑不出什麼毛病,輔佐了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代。雖然權傾一時,霍光從未動過謀權篡位的念頭。



但是有一件事情,霍光家族是徹底惹怒了漢宣帝,那就是漢宣帝的皇后之位人選。漢宣帝在民間的結髮妻子叫許平君,夫妻兩人感情非常好,可是權傾一時的霍氏家族也想保持永遠的榮華富貴,他們不允許外人染指皇后位子,必須把霍家女兒霍成君放到皇后的位子上,皇后許平君就成為了霍家人眼中釘和肉中刺。霍光的妻子指使女醫官將臨產的許平君毒死,將自己女兒成功扶上了皇后的位子。之後還是不滿足,試圖毒死許平君的兒子太子劉奭,後未遂。這一切已經觸怒了漢宣帝。但是霍光是漢朝的功臣,漢宣帝並沒有滅族霍氏家族的念頭。


霍光死後,霍氏家族權力不斷下降,但是他們不知道進退,數十載來,已經養成了身居高位的心理態勢,無法承受權力退卻後的普通生活,於是謀權篡位的計劃誕生了,最後遭到滅族的災難。霍光雖然是個賢臣,但是他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後代,家族結局令人唏噓。


科壇春秋精選


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很早就被立為太子。後來在漢武帝晚年,巫蠱事件之中,劉據自殺身亡。劉據自殺後,他的兩個兒子也同時遇害。當時,劉據已經有了一個孫子,名叫劉病已,也被抓到監獄裡。漢武帝后來赦免了劉病已,劉病已由其祖母養大成人。

漢武帝去世後,漢武帝的小兒子劉弗陵即位,大權掌握在大將軍霍光的手中。劉弗陵身體並不好,在當了十三年皇帝之後,劉弗陵去世,去世的時候並沒有留下子嗣。霍光為了能夠繼續掌權,選擇了漢武帝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之子昌邑王劉賀為帝。但是,劉賀到了長安之後,卻並不願意聽從漢武帝的擺佈。最終,劉賀在做了二十七天皇帝之後被霍光廢黜了。霍光廢黜劉賀,也是事出突然。當時,他並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當時,漢武帝的兒子還有一個在世,這就是廣陵厲王劉胥。霍光不願意一個成年君主在位與自己爭權,所以沒選擇劉胥。漢武帝的三兒子燕剌王劉旦的兒子也還在世。但是,劉旦曾經反對霍光,霍光也不能容忍劉旦的孩子當皇帝。選來選去,霍光選中了來自民間的劉病已,還給他改名為劉詢,他就是漢宣帝。

漢宣帝即位後,霍光立即表示要歸政於漢宣帝。漢宣帝雖說不到二十歲,但是畢竟從民間長大,知道人情世故。他明白,霍光的歸政不過是做做樣子。假如自己接受了霍光的歸政,劉賀就是自己的下場。於是,漢宣帝說自己還年輕,需要多學習,天下事還要由大將軍做主。當時,除了祭祀等事情之外,漢宣帝幾乎什麼都不管。他也十分怕霍光,見到霍光“若芒刺在背”。一直等到六年後,霍光去世,漢宣帝才真正掌握了政權。

漢宣帝親政後,漢宣帝和霍氏家族之間的矛盾也逐漸開始顯現。在霍光去世後,朝廷的要害部門依然把持在霍氏家族的手中。霍光的女婿範明友擔任度遼將軍未央衛尉,任勝為助吏中郎將羽林監,鄧廣漢為長樂衛尉,趙平為散騎騎都尉光祿大夫負責屯兵事宜,霍光之子霍禹為大司馬,霍光的外甥女婿擔任光祿大夫給事中,霍光的孫女婿王漢為中郎將。親政後的漢宣帝逐漸開始收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先後剝奪了霍家人的領兵之權。

霍家子孫並不甘心就此交出權力,在他們看起來漢宣帝此舉完全是忘恩負義之舉。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霍家人眼看著漢宣帝的逼迫越來越嚴厲,於是霍家人試圖發動一場政變關鍵時刻,漢宣帝先下手為強,粉碎了霍家人的陰謀。霍光的全部子孫,無一倖免,都被處死。因受霍家謀反而被殺的人多達數千家,整個朝堂為之一空!漢宣帝親政後,絕對不會允許朝廷之中還有自己不能控制的勢力。霍光經營朝堂數十年,盤根錯節,影響巨大。漢宣帝要想真正掌握政權,也必須清除掉霍光的勢力。


野叟雜談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是西漢時期第10位皇帝。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其祖父便是“戾太子“劉據,劉據因被人誣陷行巫蠱之術毒害漢武帝,起兵誅殺誣陷自己之人,後被漢武帝鎮壓,導致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此時劉詢尚為襁褓中的嬰兒,後來雖然被赦,但只是庶人一個。


劉詢能取代昌邑王劉賀,即剛剛被髮掘的海昏侯,脫離不了霍光的提點。因此常用宣帝思報大將軍之恩的說法。但是在霍光死後,劉詢就以謀反位理由下令誅滅霍氏全族,期間種種不免引人深思。 劉詢即位之時,也是霍光一族權勢達到頂峰之時,霍光的兒子霍禹和霍光哥哥的孫子霍雲都是中郎將,霍雲的弟弟是奉車都尉侍中,統領胡越兵。

霍光的兩個女婿是東西宮的衛尉,掌管禁軍。可以說霍氏一族手握重要兵權。劉詢朝中沒有任何可以憑藉的勢力,較之以諸侯王身份入主長安、有眾多昌邑舊臣輔助的劉賀更顯得勢單力薄因此,如何處理同霍光的關係,干係到劉詢的人身安全。讀到這裡,大家能明白為何劉病己要滅霍光家族了吧?!不除掉自己也許就要像以後的漢獻帝一樣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一、劉詢小時候

劉詢原名劉病已,如果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做《烏龍闖情關》的話,你對此人應該印象很深刻,孫耀威演的劉病已還是不錯的。不過那終究是電視劇與歷史還是有所出處的。

歷史上的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太子劉據的孫子,正常情況下劉詢是可以做皇帝的,可是悲劇的是。劉詢出生剛幾個月就發生了一起詛咒漢武的巫蠱之禍。



漢武帝對這場巫蠱之禍很是惱怒,他下令讓江充徹查,可是江充卻趁此陷害太子。搞得太子自殺,太子的兒子和女兒老婆都被殺,只剩下了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病已。

漢武帝將襁褓中的劉病已關入了天牢。

所幸的是,劉病已在監獄中沒有受到欺負反而被廷尉監邴吉保護。後來,漢武帝知道自己冤枉的太子,才下令放了劉病已,還讓掖庭撫養,說道掖庭看過《琅琊榜》的應該聽過這個部門,掖庭是古時候專門負責皇室宗族事務的部門。



或許是劉病已的爺爺當時的太子人緣好,掖庭令張賀也是太子的老部下感恩太子,所以對劉病已很好,就這樣劉病已在張賀的照顧下平安的長大了,原本想皇位什麼的也基本與自己無緣了,這輩子就像普通人那樣度過就好了吧。

當劉病已到了要結婚的年紀的時候,張賀就幫著五色結婚的人選,恰好張賀知道掖庭吏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也到了家人的年紀,張賀就做媒讓他們兩人結婚了,婚後兩人也是十分的恩愛,一年後就生了個胖小子。



二、安穩日子被打破

劉病已以為自己可以這樣平穩的過一生,可是沒多久,漢昭帝劉弗陵死了,接任皇位的是昌邑王劉賀,這人荒淫無道,做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廢掉了。而劉病已因為自己是皇室正統血脈,被選為了皇帝,劉病已就被接近了皇宮,改名劉詢。

劉詢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怎麼來的,所以他對霍光十分的尊敬,劉詢在西漢元平元年當上的皇帝,那年他17歲。他當了皇帝后,大家就開始要選皇后了,當時很多人都推薦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后。

可是劉詢一直喜歡的是許平君,而且許平君才是陪著自己度過苦難時期的人。問題是劉詢知道自己在霍光面前只不過是一個提線木偶。



話說,霍光權傾朝野,和霍光的女兒結婚對於自己皇位的鞏固是有利的,這樣的話就不會像劉賀那樣被霍光廢掉。其實霍光也是這樣想的,只有政治聯姻了自己的地位才會長久。

三、最浪漫的詔書

可是,劉詢似乎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他並沒有想要立霍成君為皇后。

他下了一封詔書大概意思如下:“我貧困的時候有一把隨身攜帶的舊劍,它曾經陪伴我朝朝暮暮,現在我十分想念它,眾愛卿可以幫我找到他嗎?”



大臣們也不是傻子,很明顯的感覺到皇帝就是在說自己眷戀貧賤時期的妻子許平君,所以大臣們就順杆爬,推薦許平君為皇后。話說這樣是悲哀啊,正牌妻子還要這樣才能被人想起推薦為皇后。就這樣許平君變成了皇后。

四、許平君之死

不用說霍光肯定很生氣。原本按照慣例,皇帝的岳父是要封侯的,但是當劉詢提出要封許廣漢為侯的時候,霍光提出了反對,最後只讓許廣漢當個“昌成君”。劉詢很生氣,可是他除了生氣之外並不能對霍光做什麼。

可憐的是許平君,許平君當上皇后後,霍光的老婆霍顯不死心,居然買通御醫,在皇后第三次坐月子的時候毒死了許平君。劉詢悲痛不已,但是沒辦法,只能封他為“恭哀皇后”。



五、霍家被滅族

許平君死了,霍光的女兒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皇后。可是成為皇后之後,飛揚跋扈,完全不想許平君那般。劉詢就故意不去管他,裝聾作啞,表面上對她百依百順但是卻沒有和她生一男半女。

公元前68年,霍光終於死了。劉詢在霍光死的第二年就加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立自己和許平君生的第一個兒子劉奭為太子。



霍光死了,可是霍光的老婆還是賊心不死,居然授意讓自己的女兒去毒殺劉奭。當然她沒有成功,可是最後霍光老婆簡直神經病要造反,劉詢終於忍無可忍滅了霍家全族。為許平君報了仇。



其實,霍家被滅族,一是霍光權傾朝野自以為是,為非作歹。二也算是為自己的妻子報仇。人啊,在得勢時候千萬別自以為是不然吃苦的總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子孫後代。

我是非說不凡,喜歡的話加個關注,點個贊吧!

參考文獻:

《最浪漫溫情的詔書》陳梅


非說不凡


蓋宣帝之為君也,恃才而喜自用,樂聞人過以示察也,放於望之有味之合焉。明末清初·王夫之【讀通鑑論】

漢宣帝劉詢。父親是劉進。母親是王翁須。後宮嬪妃;許皇后、霍皇后、王皇后等。在位時間;公元前74-前49年。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陵寢;長安杜陵。性格;聰明剛毅、機敏多謀、刻薄、寡恩。漢宣帝劉詢當上了皇帝是僥倖的,但是人們在後來發現這位皇帝其實很不簡單。漢宣帝劉詢在登上帝位之初,他是沒有實際權力的,當時的朝政大小事務均由被霍光全面掌握。

劉詢的自身經歷和所在民間的因素與成長環境歷練了他, 促使他養成做事一貫低調,遇事隱忍不語的風格。本始元年既元前73年,霍光試探劉詢,說想還政給皇上。劉詢當時心裡非常清楚,霍光一說,而非真心實意還政於他。劉詢此時此刻勢力單薄,壓根沒有能力和霍光較量。所以就極力推脫,繼續讓霍光擔任原職主理國家朝政。為了不讓霍光對自己起疑心,為了讓霍光對自己更信任,劉詢向大臣們宣佈以後無論大小事務都要預先呈報霍光,由霍光轉奏給他。
隨後有大力褒獎了霍光一番,並對霍氏族人大肆獎勵。通過妥協、忍讓、委曲求全之舉,劉詢總算是暫時性穩定了朝局,鞏固了自己來之不易的帝王之位。


劉詢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隱忍退讓,讓霍光誤以為他膽小怕事。霍光心裡在想,劉詢這個親信都沒有的皇帝。更利於我霍光所控制。


所以;霍光在以後做決定的時候就不在徵求他的意見。做事也更加肆無忌憚起來,把自己當成了西漢王朝的最高統治者。


霍氏黨羽遍佈朝廷內外,對劉詢的後宮也不斷參與。劉詢登上帝位之後,想冊封結髮妻子許平君為皇后,立刻就遭到霍光的強烈反對。


因為;霍光是想把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嫁給劉詢,想得到皇后的位置。


但是大臣們還是支持劉詢立許皇后。所以霍光只好暫時作罷,但霍光窺視皇后之位之心是不會輕言放棄的。


許後原有一子,入宮後又有孕在身。在臨產之際,偶感身體不適,宣醫官入宮。而霍光的老婆趁機買通了醫官淳于衍,讓她在皇后的湯藥中摻入孕產婦禁用之物。


於是;這位命苦的皇后誕下一招商銀行之後,就一命嗚呼了。劉詢對皇后之死異常悲痛決心一查到底。不用我說,結果各位都懂。


所以;劉詢心裡自然清楚這必是霍氏一族下的毒手,所以只能將仇恨深深的埋在心底,臉上不露一絲的不滿。


就這樣;霍光之女霍成君就順理成章入宮繼任了皇后之位。而這位民間皇帝劉詢卻仍然不動聲色,繼續隱忍。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猜想霍光幾乎考慮到了所有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但他唯獨沒有想到,來自民間的漢宣帝劉詢在朝廷沒有任何親信或支持者,更沒有什麼勢力而言,但是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而此時的霍光卻以時日不多囖。


所以,在霍光的氣色傑佳的時候,漢宣帝從始至終一直都在隱忍,都在等待著。從來不與霍光發生任何言語衝突,給霍光授予最高的行使權力。

這位帥鍋皇帝就這樣隱忍了五年之後,霍光這位老人家,終於熬不住,病逝歸天囖。漢宣帝隨即展開了報復性攻擊。先是廢掉了霍光女兒的皇后之位,又接二連三解除了霍氏一族的軍權。隨後佈下一張大網,等待霍氏叛逆之徒。

霍氏家族因不滿漢宣帝劉詢立許平君的兒子為太子,舉兵政變。但最終被已經控制軍政大權的漢宣帝武力鎮壓,就這樣一舉剷除了霍氏家族餘黨,霍氏全族老少無一倖免均殲之。

霍光作為一介輔政權臣,試圖用控制一個傀儡皇帝,已達到自己那不可告人的目的。霍光以為宣帝不會威脅到自己,結果漢宣帝劉詢卻選擇了忍氣吞聲而靜待時機。

所以說,霍光終究還是理想主義者。作為輔政大臣不為大漢王朝物色適合的帝位繼承人,而是一心想著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不顧國家之大局。

雖說曾權傾一時,但最終沒有善終而收場。歸根結底,霍光家族的悲劇是他自己一手釀造的悲劇。

霍光先後三朝為臣,前後輔佐了三朝帝王,本可以是功成深退,頤養天年,世世留名,但卻因為貪圖之心以至於全族盡滅的悽慘下場,我們不得不說貪圖權利害人又害己。


站在女性的觀點追憶歷史、瞭解歷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種歷史解讀情懷。


每天和你分享有價值的歷史觀點!請你留步給予關注,點贊,點評,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動力!愛你們……


歷史中簡堂趙劉果兒


霍光,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歷經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不包括廢帝劉賀);執掌中央大權近20年,權傾天下,能行廢立皇帝之舉。可說是西漢中期,最有權勢的大臣。世人將其與商朝名臣伊尹並列,可見其德行兼備。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漢宣帝以皇帝葬制的規格,安葬了霍光,並追諡其為宣成侯,比之蕭何;同時下詔書,褒獎了霍光數十年來,為西漢王朝所做的貢獻。


然而,霍光死後僅僅兩年,霍家就被滅族。這又是為何?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先要從霍氏家族的發跡開始。


霍光,漢王朝最年輕的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帶他到長安,任職郎官,後來又成為漢武帝的奉車都尉,專職保護武帝,由此獲得武帝信任。

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發生,太子劉據被迫自殺。武帝無奈,只得選中幼子劉弗陵為繼位人選。

武帝賜予霍光《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意在囑託霍光輔佐幼主,足可見對其信任有加。

最終,霍光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與左將軍上官桀,車騎將軍金日磾(di),御史大夫桑弘羊成為輔政大臣。


左將軍上官桀(霍光的親家)和桑弘羊想要獲得更多權利,向漢昭帝誣陷霍光不成(年僅14歲的漢昭帝,有著清醒的認識,如果他沒有早死,很可能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便同蓋長公主,燕王劉旦密謀造反。事情敗露,上官桀和桑弘羊被誅殺,蓋長公主,劉旦自殺。霍光自此大權獨攬。


可惜,漢昭帝21歲即離世,無子。霍光先擁立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為帝,但27日後,就以淫亂無道為由,奏請上官太后(霍光的外孫女),廢除了劉賀的帝位。由此可見,霍光權勢之盛。


公元前74年,霍光迎立武帝曾孫劉病已(前太子劉據之孫,巫蠱之禍的倖存者),即皇帝位,史稱漢宣帝。


劉病已雖是由霍光扶上帝位的,但二人之間,也有諸多隱患,經年累月,最終導致了霍氏家族被誅滅。


其一:此時的霍家,權傾朝野,黨羽眾多,皇宮禁衛也掌握在其手裡。襁褓入獄,年少遊歷民間,毫無勢力根基的劉病已,根本不能同此時的霍光抗衡。霍光成為劉病已掌握大權的最大阻礙。


其二:依照朝廷慣例,皇后許平君的父親應該封侯,而霍光極力阻止,最後封許廣漢為昌成君。


其三:霍光之妻霍顯,因為霍成君沒有當上皇后,買通女醫淳于衍,毒死了皇后許平君


其四:霍光死後,霍顯又想毒死太子劉奭。陰謀敗露後,公然起兵反叛,想要擁立兒子霍禹為帝。


叛亂很快被鎮壓,霍氏遭到誅殺。連帶被殺的有幾千戶人家,霍氏勢力被徹底根除。


不得不說,霍氏憑藉霍光的功勞,只要漢朝不滅,便可永享爵祿富貴。最終卻招致身死族滅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