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總瓢把子”單雄信被砍頭的時候,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張俊


隋唐末年,天下紛亂。英雄輩單雄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單雄信為人豪爽、義薄雲天,作為綠林九省“總瓢把子”。那麼單雄信為何砍頭之時,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今天,筆者來探討下。

為解救天下蒼生與為難之中,單雄信於一幫志同道合之人,在賈柳樓結義為生死兄弟,單雄信排行老五,江湖人稱“單五哥”。一幫兄弟盤踞與瓦崗寨,以李密為首領,但李密昏庸無能且生性好色,凉了眾家兄弟的心,兄弟無奈是各奔東西。

軍師徐茂公認為,李唐下的秦王李世民是為明主變去相投;而單雄信與李唐有殺兄之仇,一心想為兄報仇,便投奔洛陽王——王世充,洛陽王重其才能便將女兒嫁給單雄信。秦瓊、程咬金及眾為好兄弟無落可去,便去洛陽尋找單雄信,一幫兄弟是把酒言歡好不快活。

但是好景不長,經過徐茂公的遊說,秦瓊等人考慮過後便辭別單雄信投奔李世民。單雄信知道人各有志不能勉為其難。只是這時他與徐茂公結下了怨仇。

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洛陽城破單雄信被捕,一心求死拒不降唐。臨行刑之前,李世民讓秦瓊去調派糧草去了,因為若秦瓊在場必會為單雄信求情,但自古以來忠義難以兩全,秦瓊無奈只得遵從。

其實單雄信內心最為看重、最敬佩的就是秦瓊,認為此人忠肝義膽且有將帥之才,所以臨死之前最想見的人就是秦瓊。

輪到敬斷頭酒之時,賈柳樓結義排在單雄信之後的皆是自飲。筆者認為可能排在單雄信之前的只能敬酒就是自飲,排在單雄信之前的才能讓單雄信喝酒就是送行酒。那麼理當為單雄信送酒的有四人,大哥具考察當時不屬於李世民一方的,不便出面,二哥已被派出去押送糧草,剩下的只有兩人。

程咬金為人忠厚、孝順,簡單來說就是老好人,與這樣的人相處是毫無壓力的,再說了此二人並無過節,所以單雄信見其送酒便一飲而盡。但是等到徐茂公來送酒是單雄信是據不喝酒,只吃其肉為什麼呢?

筆者認為,首先倆人有過節,早已割袍斷義。徐茂公見不肯喝酒知道五弟是放不下心中的仇恨,說道:“五弟為人豪爽怎能有酒無肉。”隨即割下身上的肉為其壯行,這樣的做法使單雄信放下心中的芥蒂。

因為徐茂公知道自己確實做的不對,但不能忘了心中所存在的大義——讓天下百姓安和,這也是眾家兄弟所追求的,只能放下“小義”。最終,倆人是淚流滿面冰釋前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筆者認為不是單雄信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是種種原因造成的當時的局面。單雄信為一代人傑,一生堅持不侍二主,這是當時的忠君思想所約束的,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家仇。

那麼如果李唐沒殺單雄信家人,單雄信是否是歸降呢?


無筆


在隋唐演義中,單雄信是個悲劇人物,作為九省的綠林總瓢把子,曾經是何等的風光,但後來因為寧死也不降唐,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他為人仗義疏財,很講哥們義氣,這位義薄雲天的漢子,被綁到了法場上後,眾兄弟輪流過來敬酒,而他卻只喝了程咬金敬的酒,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又細細看了一遍隋唐演義。

一、程咬金敬酒

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程咬金拿著一個大海碗,走到他的面前,從酒缸裡舀出一碗酒,遞到他的嘴邊,單雄信想也沒想,就把酒喝了,然後問程咬金,二哥在哪,他所說的二哥就是秦瓊。

賈柳樓結義時,在四十六位兄弟中,秦瓊排行第二,徐茂公排第三,單雄信排第五。眾兄弟之中,單雄信最看好就是秦瓊,他和秦瓊,在江湖上一直被人並稱為,忠義無雙秦叔寶,義薄雲天單雄信。

程咬金聽單雄信問起秦瓊,於是告訴他,二哥押運糧草去了外地,原來徐茂公知道秦瓊講義氣,而單雄信有恩於他,怕處決單雄信時,他會接受不了,會生出事端,所以特意以押送糧草為名,安排他去了外地。

因為他送糧的地方在百公里開外,就算他得知消息,也很難趕回來了。單雄信聽了,為不能見秦瓊最後一面,深感遺憾,雖然他心中有很多恨,但對程咬金的卻沒有。

老程這個人是個大老粗,整天大大咧咧,也沒什麼心眼兒,他們弟兄的關係一直還可以,據說老程還當著單雄信的面,大罵了他那些忘恩負義的兄弟,讓單雄信聽了還有點小感動,因此就喝下了他敬的酒。

二、徐茂公敬酒

老程敬完酒後,徐茂公又走了過來,他含淚叫了單雄信一聲五弟,端起酒來很傷感地地說,喝了這碗酒,來世他們還做兄弟。

單雄信對徐茂公有一肚子意見,當徐茂公把酒端過來時,他把頭高高地昂起來,唸了一首詩:走遍天下游遍洲,人心怎比水長流,都說桃園三結義,哪個相交到白頭。

讀完這首詩,他很痛心地質問徐茂公,為什麼要將叔寶和咬金帶走,甚至連羅成都不留給他,都怪自己瞎了眼,認徐茂公當兄弟。

原來,當初瓦崗兵敗,徐茂公投了唐營,王世充為了留住單雄信,讓自己的女兒拋繡球招親,故意將繡球拋給他。

而單雄信和李唐有仇,李淵不僅誤殺了他哥,還血洗了二賢莊,將他的老婆孩子都殺了,他也想借王世充的力量找李淵報仇,所以就娶了王世充的女兒,投靠了王世充。

秦瓊、程咬金和羅成當時無處可去,聽說單雄信在洛陽,就來投奔了他,得到三人,單雄心本滿心歡喜,可沒想到,在徐茂公的勸說下,秦瓊等人又改投了大唐。其實,秦瓊等人投唐的真正原因,是不恥王世充的為人。

徐茂公見單雄信如此怨恨自己,又想起他們兄弟在瓦崗聚義之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情形,心中很是難過。

於是在地上撿起一個瓦片,從自己胳膊上割下一塊肉,遞到單雄信的面前哭著說,今日有酒,又豈能無肉,自己雖不能隨他而去,但這塊肉請他吃了,這樣他們倆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單雄信聽了,低頭咬起那塊肉,嚼了嚼嚥了下去,徐茂公再次勸他投降,單雄信堅持說忠臣不侍二主,徐茂公這才悽然而去。

三、羅成敬酒

當羅成過來敬酒時,單雄信直接一口痰吐在地上,他之所以不喝羅成的酒,是因為羅成實在讓他寒心,羅成在洛陽病重之時,他親自給羅成端湯喂藥,對羅成照顧得是無微不至,還把他的妹妹單冰冰許配給了羅成。

沒想到,他獨闖唐營之時,卻被羅成生擒活捉,讓他顏面盡失,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都說小白臉子,沒有好心眼子,此話果然不假。

別說他對自己,就是對他的乾爹定彥平,又何嘗手下留情,他從定顏平那裡偷學來,單槍破雙槍的秘訣,結果老將軍也死在他的槍下。

羅成敬完酒後,就擲出令牌,下了處決命令,當單雄信人頭落地,眾英雄齊刷刷地跪了下去。

據說,單雄信臨死前,曾詛咒羅成不得好死,後來,羅成遭李元吉和李建成陷害,在紫金關外身陷淤泥,被劉黑闥的手下萬箭射死。

其實,羅成並不像單雄信說的那麼壞,羅成和單雄信,自從受程咬金挑撥,在秦母的壽宴上打架以後,兩個人看對方一直都不順眼,所以單雄信才只記羅成的壞,他當初悉心照顧羅成也是有目的,是想留住羅成對付李唐。你感覺羅成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小小嬴政


在演義裡面,單雄信是隋末的綠林好漢,在一幫結義兄弟裡排行第五,是個很有信義的人物,而且他武功也極好,受到兄弟們的敬重。他曾經是山西的一個富裕的莊主,但是因為結交了諸多兄弟,又因為程咬金等人被抓,所以和官府做對,無奈造反。在此之前,秦瓊落難的時候,他也曾經多次幫助過,甚至幫他擺脫了被關押的災禍。總之,這個人很講義氣,多次幫助過很多兄弟。


後來他們先去了瓦崗,後來瓦崗的眾兄弟又向李密稱臣,但是眾兄弟拼命搶來的東西,卻被他換了老婆,於是單雄信覺得不爽,就棄他離去,投奔了王世充。此人早就聽了他的名氣,為了拉攏他故意將繡球拋給他,然後將他招為了女婿。其實他還有一個哥哥,當年被李淵誤殺,因此兩家結下了大仇。本來這種仇就不好解,再碰上單雄信這樣極重情義的人,更是難以解開。單雄信也知道王世充不是個能成事的人,但他只有自己難以報仇,只能依附王世充,期待未來在戰場上擒獲仇人,將其擊殺,好報當年殺兇之仇。

後來瓦崗的其他兄弟也陸續離開,他們來了找到單雄信後,不久就覺得此人難成大事,為了自己的前途,紛紛離去,都去投奔了李世民。後來兩軍對峙,單雄信統兵前來應戰,而李世民則派出羅成帥軍抵擋。羅成此人不但單挑厲害,還破懂兵法,隨便使了個詐,多久俘虜了單雄信。秦瓊也是個很看重情義的人,他之前受到過單雄信的諸多恩惠,這些恩情心裡記得清楚,所以他很想救五弟。但是李世民是知道他們的淵源的,於是就讓他去運糧,將他支開。


不久後,單雄信被綁起來,臨刑前,李世民為了考驗眾人的忠心,於是讓他們去給單雄信敬酒送行。

第一個上去的是李勣,結果單雄信痛罵他一頓,說他當年把些好兄弟都給帶走了,連秦瓊這樣的好兄弟都沒給留下,羅成都被拐跑了,關鍵是你投奔誰不好,還投奔了自己的仇人。所以單雄信對李勣恨極了,而李勣也自知理虧,想到當年眾兄弟在一起多麼暢快,於是割了肉給他吃,說來生再做兄弟。

第二個上去的是羅成,結果他根本不喝,開口就大罵。其實羅成確實不夠意思,當年單雄信對他非常好,他生病了人家一直照顧,更把妹妹都嫁給了他,可他卻帶兵和自己作對,還設計俘虜自己。羅成慚愧,於是憤憤離開。


最後一個是程咬金,因為被砍頭的不是他,所以他覺得沒啥大不了的,端了一碗酒,很瀟灑地說:來吧,喝了就上路,來生殺個痛快!結果單雄信還真信了,連喝兩碗,然後就被砍了頭。

為何只和程咬金的酒呢?因為他覺得這個兄弟最是憨厚,沒心機,他說的話也敞亮。但是他卻不知道,當年他和羅成的仇恨,就是這傢伙挑唆的,這是個蔫兒壞的人!


小鎮月明




答:單雄信是個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

明代詩人楊清是單雄信的曹州老鄉,曾有感於這位前朝英雄人物事蹟,作有一首《詠單雄信墓》,感慨抒懷,詩中有“飄泊殘魂土一丘,斷碑千古共松楸”之語。

把單雄信定位為綠林“總瓢把子”,是小說《隋唐演義》虛構,稍後出現的《說唐》、《興唐傳》等也就一脈相承,在這一人物設定下,不斷添枝加葉,使之更加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在演義小說中,單雄信英武神勇,聚嘯山林,雄霸江湖,講情義,重然諾,豪俠仗義。

秦叔寶出差潞州,感染風寒,得病差點客死異鄉,單雄信鼎力相助,不但使他渡過難關,還殷殷眷顧,愛護有加,義贈海量金銀。

單雄信在賈柳店和秦叔寶、程咬金等四十六人一起在結義,對眾兄弟肝膽相照,義氣深重。

就連和自己有過過節的羅成,也不計前嫌,摒除成見,當羅成在洛陽病困潦倒,同樣悉心照顧……

一句話,單雄信對眾兄弟義氣深重,那是沒得說的。

但是,賈柳店歃血結義時,牛鼻子徐茂公就發現單雄信的血是青色的,和眾兄弟的融不到一塊去。

即單雄信和眾兄弟走的不是一條路。

單雄信的哥哥在楂樹崗被李淵當成賊人誤殺,單雄信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因此,眾兄弟都投唐,惟獨他投王世充,併成為了王世充的東床駙馬。

秦王李世民領眾瓦崗兄弟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勢蹙待斃,單雄信即抱定了殺身成仁的思想,單騎獨踹唐營。

這個時候,眾瓦崗兄弟因為都欠他的情,誰也沒法拉得下臉跟他對抗。

沒辦法,李世民派從劉武周陣營投降過來的降將尉遲敬德出陣,終於把單雄信生擒。

李世民再三勸降,無奈單雄信以降則日後無顏在泉下與兄長相見為由拒絕。

李世民於是下令將他斬首。

斬首前,眾兄弟一一來給他勸酒。

先是徐茂公。

單雄信恨他來洛陽拐走了秦叔寶、程咬金、羅成,罵他是個人面獸投胎,不飲。

接著羅成。

單雄信罵他是無恥小奴才,忘恩負義投唐寨,不飲。

……

最後是程咬金。

程咬金很壞,一上來不勸酒,破口大罵眾兄弟無情無義,罵徐茂公和羅成等人是狗肺才,罵夠了才說:“單五哥喝我這杯酒,來生變個奇男子,把這些無情無義的狗兄弟一個一個生剝活剮。”

最後這句話說到了單雄信的心裡去了,說:“這一句話兒真爽快,叫賢弟把酒斟上來。”

看,程咬金就是耍花招、損人抬己,才哄單雄信喝下斬頭酒的。

不過,必須要說的是,賈柳店結義之事是不存在的,而程咬金、秦叔寶等人在瓦崗與單雄信只是泛泛之交。

真正和單雄信有過命之交的人其實是徐茂公,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初唐名將李世勣。

為什麼這麼說呢?

瓦崗起事前,單雄信和李世勣是一對血氣相投、誓同生死的好兄弟。

後來,他們一同跟隨帶頭大哥翟讓一起上瓦崗起義。

止不過,隨著翟讓死、李密敗亡,兩人一個投唐、一個投鄭,為形勢所迫,分隔開了。

李世民攻破洛陽後,因為單雄信是抗唐的死硬分子,決定將之處死。

眾瓦崗舊友,只有李世勣為單雄信求情,並原以自己的所為功勞來贖單雄信一條活命,然而失敗了。

李世勣只好備了好酒好菜到監獄裡為單雄信送別。

李世勣紅腫著淚眼,是這樣對單雄信說的:“你明天就要死了,按照當年我們的誓言,我不應獨活,但倘若我們倆都死了,誰來照顧你的妻兒老小?”

單雄信無語。

李世勣抽刀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遞給單雄信,說:“你吃了這塊肉,讓它跟隨你入土,也算我沒有違背當年的誓言。”

可以說,李世勣真夠哥們!


覃仕勇說史


說起單雄信絕對是隋唐之中數一數二的漢子,可惜最終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臨行之前,李世民讓單五爺的一眾好友前來送行,一一斟酒給單五爺。要說李世民也是個用心險惡之人,他要看看這些五爺的昔日好友面對故友是如何表現,藉此看看誰是忠心誰是假意。

不過這裡面少了一位,那就是秦叔寶,李世民不能讓秦瓊見單雄信,因為他知道秦瓊與單雄信的關係,也知道秦瓊是個忠心不二之人,因此李世民沒有為難秦瓊,這也成為單五爺臨死前的一件憾事,他不斷問程咬金,二哥(秦瓊)怎麼還不來,好在老程鬼點子多,借話題岔開此事,讓單雄信安心上路。

在這些昔日好友之中,單雄信唯獨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為何這樣?因為他太失望、太傷心了。

先說徐茂公,當年與單雄信的交情莫逆,但此時此刻兄弟情全都沒用了,單五爺不喝他的酒,怒他哄騙秦瓊和程咬金投靠李世民,罵他虛情假意,因此他不喝徐茂公的酒。

繼而是羅成,端酒剛到單雄信面前,單五爺一腳踢翻,破口大罵。羅成不服氣,還想動手,可是被徐茂公等人勸解住了。試想當年,羅成一家老小到洛陽,全靠人家單五爺鼎力相助,又是金又是銀,還建了三賢府,羅成受了單五爺多少恩惠,可最終卻翻臉無情。其實細看隋唐,羅成是個小人,高傲的性格和所作所為最終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可等程咬金把酒端過來時,單雄信看著這位昔日的好兄弟,真心難過了,這群人之中,唯有叔寶和程咬金才算是真正的兄弟,他不恨這倆人,雖然心中有埋怨,但是也不願意傷了昔日的手足情。加之程咬金一番肺腑良言,回憶起當年賈家樓四十六友聚義的一幕幕場景,他大口喝下程咬金的酒,而且一口氣連飲三倍。唯一割捨不下的是二哥秦瓊,可惜到死無緣相見。

喝罷程咬金三杯酒之後,五爺怒目圓睜,大叫唐兵快些開刀,爺要上路。最終,一刀而過,單五爺魂歸天際,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其實當年若不是李淵射殺單雄信的大哥,也許單雄信就不會保著那個不自量力的王世充。其實在他心目中,是知道王世充最終不會勝過李世民的,但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因此橫下一條心與李唐家族抗衡。李世民也有愛才之心,多次賠罪相勸,但是毫無作用,最終也不得不殺單雄信。

當然,這些故事多見於後世演義,正史並無詳細記載。但不論如何,單雄信蓋世無雙的英雄氣概還是值得欽佩的。


大獅


單雄信曾經是“大隋九省”的總瓢把子,相當於隋朝時期的黑道老大。後來和秦瓊、徐茂公等賈柳樓46友加入了反隋武裝義軍——瓦崗寨。

瓦崗寨起初在大德天子程咬金和翟讓領導下很牛逼,可謂“攻必取,戰必克”。

可是隨著“貴族出身”的李密加入瓦崗軍,瓦崗軍的領導層出現了裂痕。

原來李密的能力比原“領導”翟讓能力強,所取得的戰績大都是李密的功勞。(老程不算,他就是個草包掛名的皇帝,真實歷史他就沒做過大德天子,都是演義胡編的)。

李密很快架空了翟讓,翟讓主動讓賢,但過了不久在部將的慫恿下,翟讓後悔了,想收回權力,李密不幹,於是李密設計用弓弦勒死了翟讓。

瓦崗軍內訌,直接導致了起義軍接連失敗,最後被李世民領導的唐軍消滅。

秦瓊、徐茂公、羅成等好漢歸服了李世民麾下,而當時單雄信卻投奔了另一農民武裝“領袖——王世充。



▲單雄信

單雄信為什麼不和眾兄弟一起投靠李世民呢?

原來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在隋朝為官時,曾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單道。雖然是誤殺,當時作為黑道老大的單雄信覺得臉上無光,但一直沒機會為哥哥報仇。

後來李淵做了太原留守,單雄信更沒機會殺李淵了,隨後社會動亂,單雄信就把仇恨記在了心中。

瓦崗軍失敗後,雖然眾兄弟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作為殺兄仇人的兒子,單雄信是絕不會投降他的。不但如此,單雄信要幫助王世充消滅李世民,一來是為哥哥報仇,二來是報答王世充的知遇之恩。

不用說,眾兄弟各為其主,自然戰場上成了死對手。

分析其中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彼此的前程和利益。誰也別說自己多麼高大上。兄弟之間互掐的像烏眼雞。有一次,單雄信在偷襲李世民大營時失手,被唐軍生擒活捉。



▲單雄信、秦瓊

李世民想收降單雄信,卻被單雄信拒絕了。單雄信一心求死,當時徐茂公和李世民考慮要儘快殺掉單雄信,為的是防止夜長夢多。但是想到秦瓊和單雄信是莫逆之交,秦瓊肯定不答應,於是二人用計,假借需要秦瓊押送軍糧,把他遠遠支走了。

秦瓊臨走時對單雄信說,“五弟且等我幾天,我完成任務回來向秦王做保救你出去,”

等秦瓊一走,徐茂公把單雄信綁縛了刑場。

徐茂公為何要著急殺掉單雄信呢?單雄信可是徐茂公的救命恩人!

說起單雄信是徐茂公救命恩人之事還要退回到“翟讓被殺”的時候。原來單雄信和徐茂公是老鄉,二人早就認識並同時加入了翟讓的瓦崗軍。換言之,二人後來都是翟讓的心腹將領。

當翟讓被李密勒殺後,隨行的單雄信和徐茂公被李密手下差點砍死,多虧了單雄信的好友王伯當出面阻攔,王伯當是李密的得力干將,和單雄信是至交,他跪求李密放過單雄信,單雄信乘機跪求再放過徐茂公,李密為了王伯當的面子,放過了二人,否則徐茂公就被當場砍死了。

徐茂公雖然很感激單雄信,他也想救出單雄信,但是徐茂公比誰心中都清楚,單雄信一日不死,李世民的安全一日無保障,收降無望,那只有讓他永遠消失,前途和友情相比,徐茂公選擇了前途。



▲徐茂公和單雄信

徐茂公倒了一碗酒,走到了單雄信面前,“五弟,喝了這碗酒再上路吧,今生不能做兄弟,來生再續前緣吧。”


單雄信看看徐茂公,冷笑一聲道:“你還知道我和你是兄弟啊?你眼中只有李世民,李世民才是你兄弟呢!誰喝你的酒!”說罷單雄信扭頭不理徐茂公。

徐茂公無奈紅著臉退到了一邊。

單雄信一眼看到了羅成,二人目光一碰,羅成端起一碗酒走向前,“五哥,兄弟一場,喝了這酒暖暖身,我們來生做兄弟”

不提兄弟還罷,單雄信一聽開罵了。“狼子野心小羅成,想當年你走投無路我好心收留你,為你蓋了“三賢莊”,誰知你和徐茂公相勾結,騙走了二哥秦瓊和四哥程咬金,你這沒良心的,殺義父丁延平,騙表哥秦瓊,我喝你個頭,你早晚萬箭穿身不得好死,你還是留著陰間自己喝去吧!

一通臭罵讓羅成臉上掛不住了,揮拳就要打單雄信。




▲羅成和單雄信

這時一個大嗓門叫道“五哥不喝你的酒也就算了,何必動粗呢!”

單雄信抬頭一看,是四哥程咬金端著一碗酒走了過來。羅成見此機會趕緊溜了。

“五弟,哥哥為你送行來了”程咬金大大咧咧的喊道。單雄信對程咬金還是比較有好感,畢竟老程有口無心,對誰也沒有花花腸子,說話直來直去,既不貪財也不勢力眼。

單雄信看看老程,老程見單雄信臉色好轉,心中有譜了“五弟別理這幫狐朋狗友,都是些忘恩負義的傢伙。李世民有權勢,兄弟們一個個給他拍馬屁,狗屁朋友”

老程罵完,接著說道“哥哥喝了我這碗酒,壯壯英雄膽,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到那時,兄弟們誰也不認識誰,殺他個地覆天翻,也出出這窩囊氣。”

單雄信一聽,這話我愛聽,現在這情況,斬不斷理還亂,他接過老程的酒一仰而進,手一揮,酒碗摔的稀爛。



▲程咬金

“四哥,再給我來一碗”老程趕緊回身端來了一碗,單雄信又是一仰而盡,同樣把酒碗摔碎了。單雄信渾身冒火,仰天長嘯,“來生誰也不認識誰,咱們殺他個痛痛快快!”秦二哥,來生再見。

據說單雄信若干年後轉世蓋蘇文,把唐朝攪得天翻地覆,殺死了許多瓦崗山將領,徐茂公死後,第三世他託生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反武則天失敗後,遺禍徐茂公,武則天把死後徐茂公挫骨揚灰,到此單雄信報了前世之仇。

——END——


秉燭讀春秋


故事發展咱們略過不提,單雄信不喝其他人的酒,原因不外乎如下:

1 李淵與單雄信有殺兄之仇,瓦崗散夥時,“眾兄弟”卻投奔自己仇人的兒子(雙引號能體現單雄信的心情);

2 李世民抓住單雄信,招降不成,要砍他,“兄弟們”卻不能把他救出去;

3 其他人多多少少做過單雄信所不齒的事;

其實,說到底,李淵殺其兄是誤殺,而單雄信無法解開心結,在關鍵的抉擇上選錯隊伍,最終導致殺身之禍(這應該就是感情衝破了理智)。其他人做的也沒有錯,那是很理智的選擇;那不是選擇感情或者利益,而是選擇生存或者死亡,除非退隱。

至於,單雄信只喝程咬金的酒,並非程咬金做的和其他人不一樣,而是程咬金說了一句話,來世該砍砍,該殺殺。對,就是因為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很真,是符合單雄信當時的心情的。

最後,單雄信可能也確實想喝點酒,哈哈哈哈哈哈哈


多多13112


寧學桃園三結義,莫學瓦崗一柱香。

其實並不是單雄信不喝其他兄弟的酒,而是他早就看出來除了程咬金人實在,其他人都是假惺惺,早在前期,單雄信的父親單雄禹鎮守東昌一帶的時候,李淵就攻打此地,擊殺了單雄禹。



後來李淵被誣陷後,在逃亡的路上又殺了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恐怕這個時候單家和李家早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了,尤其是單雄信和各位兄弟轉換陣營的時候,單雄信因為這一點投靠了王世充。



而且兵敗被抓的時候,秦瓊還請李世民善待單雄信,在刑場上,我們可以看看單雄信怎麼說的,徐茂公端來一碗酒對單雄信說:哥哥,對不起,不是兄弟和你為仇,而是王命難違,說完還假模假樣留了點淚。單雄信說:各為其主,不必婆婆媽媽。



縱使羅成上前端酒也悻悻下來。



而程咬金只說了一句,單二哥,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希望二哥下輩子做個大英雄,斬盡天下忘恩負義的小人。這句話說到了單雄信的內心,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只是未見秦瓊,未免遺憾。

文――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vlog旺旺


關鍵是單雄信被砍頭,完全出自自己的一幫好哥們之手,當然是曾經的好哥們,單雄信腦袋瓜被砍的時候把來送行的秦瓊、羅成等人的酒都拒了,為什麼喝程咬金的酒,只是因為程咬金話說的最真實中,只一句話:“要是有下輩子你把我們這些背信棄義的小人都殺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單雄信一想是這麼回事,這酒得喝,不過好賴沒留下性命,很多人都講“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燒瓦崗一柱香”,這話乍一聽是那麼回事,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真要認真的話這話就是兩句瞎話。

江湖弟兄,並無親兄弟的感情,單憑江湖義氣相投結在一起,雖然話說的硬,拜把子磕頭的時候都能夠信誓旦旦的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但說白了這是種利益結合體,而且就瓦崗寨來說,一幫弟兄看似有個共同的目標――反隋……


後面六個點是因為大家只是反隋,所謂不破不立,現在是隻說到了“破”,但大家沒有一個“立”的志向,也就是說拜把子的奮鬥目標也是個殘次品,這也成為了後來他們四十多個兄弟各奔東西的原因。

為什麼後來瓦崗寨的人都投奔了秦王李世民,因為李世民的奮鬥目標很好的解決了大家的出路問題,那就是反隋建立新朝代,到時候大家都上凌煙閣,喝酒聚會隨意。單雄信不投李世民,此人其實還是一個比較純粹的性情中人。

當他被自己的兄弟抓住,判了死刑,按照單雄信的內心獨白,這時候替他求情的兄弟都得跪滿地,結果就一人站了出來,面子上過不去,氣話就出來了――我今天就死這了,本來是想著讓在站的弟兄們臉上掛不住,結果大家對於這個犟種根本不感冒,單雄信“想死”的目的還真達到了,說白了,還是對江湖義氣看的太重,江湖義氣要是靠得住,豬都會上樹!


歷史三日談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看瓦崗一炷香!

隋唐交際之時,天下大亂,風雲際變,群雄割據,自立為王。有這樣46個人聚義瓦崗結拜為異姓兄弟,生死同往,許下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血誓。這便指的是徐茂公、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羅成等46人。更是憑藉著瓦崗寨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動搖了大隋王朝的根基和江山社稷,成為了隋朝末年時期最有實力的一支起義軍。當一切的形勢都蒸蒸日上時,卻隨著李密的加入,攪亂了瓦崗寨的發展,最終眾兄弟創立的根基和勝利的果實被李密摘走。



最終眾多的兄弟跟隨了秦王李世民,但是單雄信由於其兄長早年曾被唐王李淵誤殺。自然死活不願投靠大唐,跟隨秦王李世民建功立業。於是單雄信單騎投奔了另一個起義軍領袖王世充。從此結拜兄弟們各奔東西,各為其主,戰場上少不了刀兵相見。單雄信憑藉著過人的軍事能力和忠心勇敢受到了王世充的重用和信任。

但是隨著割據勢力之間的攻伐不斷。慢慢天下眾多的起義軍開始被吞併和殲滅。最終中國北方地區形成了幾大割據勢力。河南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河西的唐王李淵,王世充聯合竇建德與大唐政權的展開了一場決戰。王世充和秦王李世民在戰場上見面了。進而單雄信和他的結拜兄弟們也在戰場上相遇了。



最終秦王李世民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王世充被打垮,竇建德被重創。而跟隨王世充的單雄信則被俘虜。單雄信被俘虜之後,曾經的兄弟們紛紛來勸降單雄信。但是單雄信一直無法放下心中的殺兄之仇。根本不願自己以身侍敵。幫助自己的仇人建功立業奪取天下。因此單雄信一心求死。與單雄信有著莫逆之交的秦二哥秦瓊苦苦相勸。但是單雄信卻不為所動。

徐茂公獻計秦王李世民。說秦瓊向來與單雄信交好。現如今單雄信已經不願投靠秦王殿下。勢必要儘早將其殺死。以絕後患。而殺死單雄信之前,必須要先將秦瓊支開。於是秦王李世民便命秦瓊去後方督促糧草。秦瓊臨走之前仍然去牢中看望了單雄信,讓單雄信等自己幾日,回來後自己會想辦法在替單雄信求情。



秦瓊前腳剛走,單雄信便馬上被押赴刑場。曾經的瓦崗寨將領前去送行,徐茂公先是端上了一碗酒走向前去。單雄信看也不看,怒聲呵道:想當初我待你如此深情厚意。敬重你的才學,現如今你卻忘記了曾經的結拜之交,一心投靠李世民,為其賣命,現在卻假惺惺的前來送行。無恥小人,何足立於我面前?”徐茂公自知無言以對,悻悻離去。


第二個來敬酒的是羅成。羅成走到單雄信面前,說道:“哥哥喝了我這碗酒再上路吧。”單雄信更是對其破口大罵:“想你羅成當年受我恩惠。我更是對你仁愛有加。你卻與徐茂公等人騙走了秦瓊和程咬金,殺害自己的義父。你這種無情無義之徒,早晚會被萬箭穿心而死!”

羅成剛要動怒想要動手打單雄信,接著被趕來的程咬金制止。一向光明磊落的程咬金端著一碗酒對單雄信說:“現如今這些人早已經做了秦王李世民的奴僕,忘了當初的結拜兄弟之情,單兄弟不必理會他們,請兄弟喝了這碗酒先走一步。18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到那時互不相識殺他個痛快。”單雄信深知秦瓊和程咬金是真的重情重義之人。對自己更是真心真意。於是結果程咬金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將碗摔得粉碎。


單雄信與程咬金同時仰天大笑。在那一瞬間,生死已超然物外。可惜一直心心掛念單雄信的秦瓊,此時還在押運糧草的路上。不知這裡發生的一切。

相傳後來單雄信轉世成了蓋蘇文。幾乎掀翻了整個大唐王朝,殺盡了瓦崗的眾兄弟。秦瓊和程咬金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