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禍亂之根源:賈詡

東漢末年局勢動盪,諸侯混戰,最後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亂世出英雄,用來形容這個時期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我們喜歡的人物武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典韋......文有諸葛亮、龐統、荀彧、周瑜......總之這一時期的文臣武將實在太多了,而每個人又都有其出眾的方面,讓人讀來回味無窮。要說誰對三國的影響最大,也許你會認為是曹操、劉備、孫權他們,畢竟他們是三個集團的老大,對局勢影響起決定性作用,但是,我想要首推賈詡這個人,聰明又被稱作“毒士”的賈詡。

三國禍亂之根源:賈詡


始亂長安

賈詡,字文和,曹魏開國元老,最後位列三公,配享魏文帝太廟。賈詡最擅長的是隨機應變,而這也是他在亂世之中得以生存並位高權重的主要原因,當然他的計謀也是超級厲害,當屬於三國頂尖那一批謀士。雖然如此,似乎並不能說他對三國影響最大,原因要看他都做了什麼事。少年時,賈詡並不出眾,不像其他著名謀士名聲遠揚,一開始出仕在董卓的部下。董卓敗後《三國志.呂布傳》“布自殺卓後,畏惡涼州人,涼州人皆怨”,想要趕盡殺絕,而賈詡是涼州軍一員,應也在名單上,而這時擁兵數十萬的李傕、郭汜等想要解散,回到鄉下隱姓埋名生活,這個時候賈詡說了一段話,至關重要《三國志.魏書.賈詡傳》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賈詡獻策其實應該是為了自保,他一個文若書生如果落單那肯定是要玩完的,但是因為如此,才加速了漢王朝的滅亡。

三國禍亂之根源:賈詡


投靠曹操

當時的漢王朝經過十常侍之亂、董卓之亂剛剛平息,雖然漢室傾危但總算是隨著董卓的死能夠相對平和一段時間,即使恢復不了漢室以前的輝煌,但至少不至於那麼快的衰落下去,漢朝的天子應該還是會有些權威的,畢竟是名義上的統治者,依然還是有很多忠臣的。只是經過李、郭二人進犯長安之後,局勢就完全的變了,漢朝的天子再沒有了一點的威信,佔領長安後賈詡就藉故離開了,轉而投奔了張繡。在官渡之戰曹、袁對峙之時勸張繡投奔了曹操。

三國禍亂之根源:賈詡


支持曹丕

賈詡眼光毒辣,在曹操立嗣之時,許多人看好曹植,因為曹植才名方盛,他卻選擇站在曹丕一方,曹丕問他該如何?《三國志.魏書.賈詡傳》:詡曰:“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後曹操問賈詡立嗣之事的看法時,賈詡不答,曹操復問為何不答?乃說“我正在思考袁紹、劉景升二人”,曹操乃笑。於是曹操遂立嗣曹丕為接班人。曹丕想要征伐吳、蜀之時,問於賈詡,賈詡的建議是先治理好國家,國富民強之時統一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曹丕不聽其言,後大敗而歸。

三國禍亂之根源:賈詡


賈詡對三國這一時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李傕、郭汜當時真的解散了,不說三國局面會不會形成,但是其時間是必定要往後推移的,說不定歷史還真的會沒有了三國,而變成了另一段歷史;再者他輔助三國之中最強的魏國,幫助曹丕上位,試想如果曹植上位了又會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其實,在那個天下大亂的時期,能保住自己的人就已經非常人了,何況他又能夠屢次做對他最正確的判斷,雖然這些事對天下來說未必是好,但是他成就了自己。廈門大學著名教授易中天對賈詡的評論為:“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三國時期的形成也許就是因為這個聰明的賈詡,所以說賈詡賈文和是對三國時期影響最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