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孟達,一戰輕鬆斬殺徐晃,他的軍事能力如何?有沒有魏五子的水平?

請別對我說no


孟達的單挑水平很渣,他的武藝在三國時代屬於末流水準,遠遠不能與五子良將相提並論。



徐晃是中了孟達的暗箭,不治身亡。

咱們來看一下孟達的戰鬥履歷。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回中。

回目: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張郃在宕渠被張飛擊敗後,曹洪命他率兵去取葭萌關。

當時葭萌關的守將是孟達和霍峻,得知張郃來攻,霍峻想堅守;孟達卻堅持要出兵迎戰。

孟引軍率兵出關,與張郃交戰,“大敗而回”,完全不是對手。

當時在曹魏陣營中,徐晃的武藝僅次於許禇,與龐德相當,高於張郃。孟達這兩下子,連張郃都頂不住,豈能與徐晃相抗?

孟達還曾經與劉封有過交鋒,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九回中。

回目: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孟達投降曹魏以後,還想拉上劉封,就給劉封寫了信,勸他一齊投魏。

劉封大怒,扯書斬使,率兵來戰孟達。孟達領兵出迎。兩軍陣前,劉封大罵孟達“背國反賊,安敢亂言!”,孟達回罵:“汝死已臨頭上,還自執迷不省。”

劉封大怒,揮刀直取孟達。兩人戰不三合,孟達抵擋不住,敗陣而走。

而徐晃也曾與孟達也曾經對戰過,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各率大軍對陣。曹操派徐晃出馬挑戰,劉備則派出義子劉封迎戰。

徐晃與劉封交戰,劉封“敵晃不住,撥馬便走”。

孟達完全不是劉封的對手,而劉封卻根本抵擋不住徐晃,可見徐晃的武藝遠遠在孟達之上。

但武藝再高,也防不住暗箭傷人。

本來平息孟達反叛是司馬懿的任務,徐晃是準備率兵去到漢中支援曹真的,結果在路上卻遇到司馬懿這個貓頭鷹。相商之後,司馬懿讓徐晃做先鋒攻打孟達,被孟達在城上躲在牆垛後暗箭射中額頭,部下搶救回營後,不治身亡。

如果孟達與徐晃正常陣前對戰,估計連一個回合都扛不下來,就會被徐晃一斧剁掉。


饞嘴肥貓鏟史官


孟達跟本不夠名將資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投機分子。

孟達本是劉璋舊部,因劉璋與張魯作戰,認為劉備與自己同宗,請其協助對付張魯,結果正中劉備下懷,劉璋部下張松、法正及孟達均已暗中投靠劉備,後劉備迫降劉璋,自領益州牧,孟達成了功臣。後關羽兵敗荊州,守上庸的劉封與孟達未預施救,被劉備追責,劉封處斬,孟達畏罪投靠曹魏。


孟達

孟達投降後,在曹丕時受到重用,為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一體稱為新城,孟達為新城太守。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此時已到了曹丕死,曹睿為帝的時期了,孟達不為曹睿所喜,面臨失寵,又畏懼蜀漢大軍壓境,所以暗中送信諸葛亮,想再投靠蜀漢,得到諸葛亮同意。結果事不密讓司馬懿得知,率軍日夜兼趕到新城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孟達被折殺。

徐晃

孟達是個老牌軍閥,有一支長期控制在手的軍隊,但決不是什麼名將。他最大優勢就是長期經營上庸這一要地,魏蜀兩方均視為爭奪對象,他在關鍵時刻扮演牆頭草的角色,最終還是司馬懿威風,把他給徹底解決了。

曹魏之五子良將為哪些: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個個都是為曹操打天下開疆拓土立過赫赫戰功之將,遠不是孟達之輩能比的。至於武力值,可以用徐晃來比較。

劉封與徐晃交戰過兩次,一次誘敵祚敗,一次是真敗。真敗的那次兩人交手也就是數合之間。

劉封與孟達交手一次,關羽死,孟達降,劉封原是聽了孟達的唆使才未救關羽的,此時萬分悔恨,率兵攻打來專挑孟達對戰,孟達出迎僅三合被劉封所敗。


劉封

孟達這等武力值比徐晃相差何止數倍,拿什麼跟五子良將相比。至於說一戰斬殺徐晃更是笑話。

徐晃歷史上真實的死因是因病亡故。小說中有所不同,說是孟達再投蜀漢司馬懿率軍快速到達,其中徐晃為先鋒直到城下,孟達看見張弓搭箭,正中徐晃額頭,徐晃不治身亡。這也不能說孟達算什麼名將,只是死前意外射殺了一位名將。


湘水微波


正史裡徐晃是病死,和孟達沒關係,即使在《三國演義》裡,徐晃也是被孟達暗箭所傷,論真本事,孟達比徐晃可差多了。

孟達無論是在正史還是演義裡,都是以牆頭草出名。他原本是劉璋的部下,後來和張松、法正一起合謀做了劉備的內應。張松在事成前被劉璋所殺,法正跟著劉備以後得到重用,也算是修成正果,只有孟達,在劉備手下又當了一次叛徒,投降了曹魏。而在曹魏孟達也不安分,最後試圖再次叛變時被司馬懿所滅。

孟達不光人品不好,武藝也是平平,在《三國演義》裡孟達只出戰了三次,都是失敗而回。

第一次是張郃攻打葭萌關時,孟達不聽霍峻的勸告,自己率軍出戰,結果被張郃殺的大敗而回。這一戰沒有說孟達和張郃打了多久,但是顯然孟達武藝不如張郃。

第二次是在孟達叛變劉備以後,劉備命劉封前來攻打孟達,孟達和劉封打了三個回合以後敗走。不過從劉封追的時候被夏侯尚、徐晃兩路伏擊看,孟達可能是詐敗誘敵,所以不能作為參考。

第三次則是孟達試圖再次叛變時,被司馬懿圍在城裡。申耽、申儀率軍來時孟達以為救兵到了,出城以後才發現這是來要他命的。城中李輔、鄧賢又倒向了司馬懿,人困馬乏的孟達奪路逃跑時,被申耽突襲所殺。

從這三戰結果來看,孟達的武藝稀鬆平常,比張郃要差的多,不過不好判斷差距有多大。

而魏國的五子良將是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

這五人裡,徐晃曾經和許褚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表現明顯優於二十合敗給馬超的張郃,是武藝最高的一人。

張遼曾經和張郃交過手,兩人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基本可以算同等級的武將。

而張遼、樂進都曾經和淩統打五十合戰平,應該說水平也是接近。

只有于禁,在對馬超時八九合就敗下陣來,表現要比張郃差,明顯是最差的一個。

所以孟達唯一有希望能打一打的,大概也就是于禁了。不過於禁雖然被關羽水淹七軍打了一個全軍覆沒,不過當初也曾經領兵擊敗過張繡,其綜合能力比只會叛變的孟達強的多。

所以孟達在《三國演義》裡不過是一個除了善於叛變之外一無是處的小人,距離名將差距了十萬八千里。


不沉的經遠


《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中寫到諸葛亮首次出師北伐,畢竟是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為此也是做足了準備,故在北伐之初,蜀軍連克曹魏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使得曹魏朝野震動,人心惶惶。時曹魏新城太守孟達得知蜀漢大軍一路連戰連捷,加之憶起自己本是蜀漢舊臣,於是便萌生了歸漢之意,欲率新城之軍聯合諸葛亮共圖北伐大業。

說起叛主這事,對於孟達來說真可謂是家常便飯,昔日棄劉璋而降劉備,後又因不救關羽而果斷棄劉備而投曹魏,所以這次背叛曹叡而投諸葛亮,孟達也是非常的果斷,當時便派遣心腹之人前往諸葛亮大營傳達其歸漢之意,只可惜這件事最終卻暴露了。時曹魏名臣司馬懿料定孟達必反,故一面安撫孟達,一面急速行軍前往孟達的駐地新城欲將孟達擒獲,可惜當時的孟達過於自負,自以為手握重兵,覺得自己舉事定然成功,即使曹叡知其反也無濟於事,對於司馬懿要千里行軍至新城那更是沒放在心上,故終被司馬懿所滅。不過在司馬懿誅滅孟達的過程中,演義中寫道了這樣一段小插曲,時孟達正為自己的計劃而沾沾自喜,忽聞哨兵傳報有一路軍馬殺奔而來。孟達大吃一驚,急忙登城查看,原來曹魏名將徐晃已率領先鋒部隊來到了新城城下。時徐晃在城下大喊:“孟達反賊,早早受降”,孟達一聽,氣急敗壞,於是開弓便朝徐晃射去,沒想到這一箭還就那麼不偏不倚,正射中徐晃的額頭,而徐晃回營後因箭傷過重,當晚便去世了。這便是“孟達斬殺徐晃”的由來。

那麼歷史上的徐晃真是死於孟達之手嗎?翻看《三國志》,我們很容易便知道其實並無此事。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的徐晃於公元227年病逝,而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228年春,也就是說在諸葛亮北伐之前,徐晃就已經病逝了,而歷史上的孟達確實是公元228年欲追隨諸葛亮北伐而反遭司馬懿所誅滅,故孟達不可能誅殺徐晃。

話說歷史上的這位孟達,其軍事才能究竟如何呢?與曹魏五子良將相比又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孟達本為劉璋部將,昔日劉備取西川時,孟達不曾有衛疆而拒劉備之功,反而是投降了劉備。歸順劉備後,孟達頗有作為的一件事便是同劉封一起幫助劉備拿下了上庸三郡,後孟達與劉封同守上庸,昔日關羽北伐兵敗之時,劉封與孟達因拒不出兵援助而受劉備猜忌,時孟達惶恐,加之本與劉封爭權而不和,故所幸在關羽兵敗後率上庸軍民降了曹魏。孟達降魏後算是過上了安逸的日子,到曹丕執政時更是深得重用,官拜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時曹丕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並令孟達為新城太守,將鎮守西南的大任交付於他,只可惜孟達始終是一無信之人,辜負了曹丕對其的信任。縱觀孟達一生,其所立軍功不多,不過靠著“背主投敵”倒是一路官運亨通,反觀曹魏五子良將,個個赤膽忠心,所立軍功甚多,非孟達之流可比。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名將孟達?孟達也能稱之為名將嗎?反覆無常之輩,貪生怕死之徒,焉能以名將稱之。

他的軍事能力,與魏五子相比,就好比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曲河比江海,繁星比皓月,壓根就不在一個檔次。

孟達與徐晃,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兩個人,他憑什麼一戰斬殺徐晃?而且還是輕鬆斬殺?那是羅老爺子大筆一揮,憑空賦予他的功績。

對徐晃,陳壽給出的評價為“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顯然,在正史中,徐晃的軍事能力,妥妥的名列曹魏前幾名,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



至於孟達。我們可以來檢索一下,孟達的功績,或者說孟達的為人?

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逃難到益州,投靠在劉璋的麾下。

適逢劉備入川,劉璋派孟達、法正去迎接劉備,此時,二人便暗許芳心,又倒戈在了劉備的麾下。

劉備得益州後,令孟達北上攻打房陵,此戰孟達確實勝了,而且還斬殺了房陵太守蒯祺。之後進攻上庸,劉備擔心孟達難以獨當大任,令劉封去統領了孟達的部隊。

適逢關羽樊城兵敗,曾要求孟達、劉封起兵救援,孟達力勸劉封,使其不發援軍。之後關羽兵敗麥城被斬,孟達恐怕劉備怪罪,攜四千兵馬北投了曹魏。

曹丕時期,對孟達非常重用,不僅封了侯爵,還讓他做了新城太守,令他與徐晃等人攻打劉封。

可是!孟達最終還是決定背叛曹魏,企圖再度歸降蜀漢。不幸事情敗露,被司馬懿所察覺,司馬懿火速行軍趕往新城,包圍上庸十六日。上庸告破,孟達被斬,頭首傳視京師……


以上!為孟達的所有事蹟。先投劉璋,然後叛投劉備,之後叛投曹魏,最後又想叛投諸葛亮。整個一反覆無常之典型,不能稱之為名將。

軍事能力方面,有效戰績僅僅攻破房陵一戰,與五子良將相比,還差的很遠。最後堅守新城,被司馬懿十六日攻破,盡顯其軍事短板。

如果讓他跟徐晃對陣,估計徐晃讓他兩千兵馬都不是問題。輕鬆斬殺徐晃,只能為做夢的時候,或者小說中才能有的情節。正史徐晃乃為病逝。


愛尚文史


借用費詩的一句話“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

不知道孟達何德何能,當得起名將這兩個字。至於五子良將,孟達只能拿頭給他們刷戰績了。

孟達跟著他好基友法正一起迎接劉備,結果劉備帶著法正,把孟達留屯江陵(對不起,就是看不起你),等到劉備進位漢中王,命孟達進攻房陵,結果房陵太守蒯祺被亂兵殺害,(軍紀不行啊)等到孟達進攻上庸時,劉備擔心孟達能力不夠,便派劉封去統管部隊。(劉備是真瞧不起孟達!)。

因為和劉封關係不好,再加上沒能及時救援關羽,孟達乾脆直接投降曹魏,因為曹丕剛剛繼位,又有虛容心做祟,曹丕很重視孟達這次的投城事件,於是封其為新城太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委以西南之任,曹丕對孟達真是好,同車而載,孟達表現的也是人模狗樣的,(達既至譙,進見閒雅,才辯過人,眾莫不屬目)。

可惜好景不長,七年後曹丕病死,孟達在朝中的好友桓階與夏侯尚都死得早,孟達做為一個降將,又是一方封疆大吏,這朝中沒人,不免心裡忐忑,於是又想歸蜀。

然而謀事不密,被申儀舉報,又軍事不備,(還想一個月修繕城牆,整軍備戰?)被司馬懿急行軍八日趕到,圍城十六日身死。

縱觀孟達戰績,實在是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除了得到曹丕賞識外可以說是戰五渣了。

至於三國演義裡孟達一箭正中徐晃,只能是羅貫中給孟達臉上貼金,徐晃只是正好病死,羅貫中不用白不用而已。(打劉封那回,是沾了夏侯尚,徐晃的光,沒想到死了還要碰徐晃的瓷,心疼我徐大將軍!)





小白又改名了


孟達其實就是一個“渣渣”。其軍事能力給五子良將提鞋都不配!然後,

(一)首次聽說孟達是“三國名將”,筆者還是表示很吃驚的。因為:

(1)無論是在正史上還是在演義小說當中,孟達在整個三國時期的表現就是一個“渣渣”而已。孟達的單挑武力值甚至都比不上李傕、郭汜(董卓的舊部)等人的。

(2)按《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第一,正是孟達和劉封等人的見死不救,關羽才最終兵敗麥城而罹難的;第二,正是孟達等人的反反覆覆,貽誤了戰機才導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敗的。

(3)孟達的最後結局是,被司馬懿抄了後路進退不得了。然後,孟達被自己的部下申耽(魏國將領)給生擒活捉的。

(二)在《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當中,孟達“一戰輕鬆陣斬徐晃”的情形。

(1)徐晃正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之一。然後,徐晃的武功是遠在孟達之上的。但是,按《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徐晃作為司馬懿的先頭部隊,來到孟達軍隊駐守的城池之下的時候,卻冷不防地被孟達一記冷箭,正好射在了徐晃的額頭上……

(2)按《三國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類似於徐晃一樣被無名小卒用弓(冷)箭射(傷)殺的也是有一些的。比如說,蜀漢五虎上將當中的關羽和黃忠二人,就是被東吳的將領馬忠用弓(冷)箭給毀了一世英名的……

所以說,孟達的軍事能力與五子良將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騎蝸牛走高速



孟達這個人可以說是三國當中不亞於呂布的反骨仔了。早年劉備進益州,他反叛劉璋而投劉備。後來關羽敗走麥城,他不發兵馬,後來害怕劉備怪罪轉而投奔曹魏。諸葛亮出兵北伐,他又要起兵反曹魏而投蜀漢。用費詩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無常反覆的叛國將軍,居然一箭射殺了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可以說讓人十分的驚訝。而有的人就聲稱孟達的能力其實不亞於五子良將,實在是可笑。接下來就從他如何殺死徐晃,孟達的武力,孟達的統帥能力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位叛國將軍孟達,讓大家對他有個直觀的感受,瞭解三國當中孟達的真實的能力。


首先分析一下孟達是如何殺害徐晃的。

當時的孟達背叛蜀國投身於魏國,曹丕任命他為新城太守,主政西南。其為的就是藉助孟達對於蜀漢的熟悉,從而洞察蜀漢的動態做好相應的防禦。可誰知道孟達給司馬懿來了一出叛國大戲,直接意圖謀反,無奈之下司馬懿就只能派軍剿滅。而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就不幸死在了孟達的一箭之下。

據《三國演義》描述:

達大怒,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魏將救去。城上亂箭射下,魏兵方退。而徐晃回到軍營以後,不久就因為傷勢過重而不幸身亡,終年五十九歲。

其實徐晃的死,跟孟達的武藝沒什麼關係,最多也就能透露出孟達的箭術還算可以。而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征戰一生,身先士卒。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居然死在了反叛如流水一般的二流武將孟達的手裡,讓人唏噓不已。


其次來分析一下孟達的武藝,不如五子良將。

其實孟達的武藝真心一般,也就是二流偏上的水平,遠遠算不上一流,也定然達不到五子良將的那種水平。

五子良將是指魏國的五位優秀的將領,他們分別是張遼,徐晃,樂進,張郃,于禁。就這五個人隨便拎出來一個,跟孟達單挑都能分分鐘教他做人。關羽曾經指著張遼對張飛說:“此人(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驕傲如關二爺都對張遼的武藝稱讚有加,足見其能力。


而就算是被孟達射殺,徐晃也並非凡塵。其也是戰功彪炳,殺敵無數的猛將,更是能夠與關羽大戰的狠人。在此相比之下,孟達就要遠遠遜色了,其除了一箭射殺徐晃之外。基本上再無斬殺一流武將的記錄,恰恰相反孟達在單挑去面對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時,還險些被殺,要不是豔顏和黃忠前往救援,他早就成為了張郃的刀下亡魂。

這就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他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可以說得上是一員二流武將,至於一流武將這道坎,以他的武力值還是差的太多,畢竟他在面對一流武將時,大多數都是落荒而逃。而即便是殺害徐晃,也只能說明他箭術還可以,無法說明其武力水平。綜合來看孟達的武力值最多也就是個二流,不可能再強大了。


最後再來分析一下孟達的統帥軍隊的能力,也不如五子良將。

其實也只能說是一般般,據《三國演義》描述劉備派遣孟達獨自率軍去取上庸,都不太放心,還要派劉封跟著他一塊去攻打。而孟達在後來的戰役當中也表現得中規中矩,勉強算是能獨自率領一軍的普通武將吧,以他的能力,攻城的話能力一般。而守城也就是能守衛一郡之地的郡守水平,在三國當中這樣的武將拎出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個,其能力肯定是比不過五子良將的。

先不提造就了白狼山之戰和逍遙津之戰兩次著名以少勝多戰役的張遼。也不提三國後期近乎於無敵的張郃,就單把被他殺死的徐晃拿出來,孟達的能力能力都比不過他。


其實徐晃被孟達殺害真的挺冤的,前一陣子他還在樊城地界和關二爺幹了個不分上下。當時關羽率領軍隊進攻樊城襄陽一線,放水淹了于禁,正是勢如破竹的勢頭。面對灼灼逼人的關羽,徐晃率領軍隊擊退了他的進攻,可以說他的統軍能力可見一斑了。可就是這樣一位悍將,居然死在了二流武將,叛國將軍孟達的一箭之下,真是可悲可嘆。

孟達和五子良將的能力誰更強呢?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