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一任大汗是誰?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曾祖父

對於蒙古人最早的大汗,歷代以來學者們都有不同的觀點。錢大昕在解釋《元史·太祖本紀》時就說到:“……屯必乃子葛不律寒嗣”,這裡所說的“葛不律寒”在《秘史》中稱作“合不勒合汗”,所謂的“合汗”實際上也就是“可汗”的意思,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在《秘史》中記載:

“元之先世,部眾未盛,至葛不律,始自稱合汗”

《多桑蒙古史》的作者多桑則認為,第一位被記載為大汗的人應該是“伯升豁兒”之子‘屯巴該’。這裡說明一下,‘屯巴該’其實是“屯必乃”的誤讀。多桑雖然沒有交代該史料的出處,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說法主要還是來源於《史集》中;箭內亙說:“相傳蒙古之合罕,自合不勒始”。韓儒林則認為:“屯必乃子合不勒汗(又譯葛不律寒)被推舉為首領,管轄了全蒙古百姓。他是蒙古部第一個稱汗的首領。”

除了以上的記載之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史料都記載合不勒汗是最早使用可汗稱號的人,而且還統治著所有的蒙古人。

蒙古第一任大汗是誰?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曾祖父

雖然在《元史·宗室表》中記載到成吉思汗七世祖“既擎篤兒罕”才是真正第一個稱汗,並統治全蒙古的人。但這一說法多有政治因素,並不可信。

村上正二對海都稱汗的事情則分析道:“海都所依靠的是他的叔父納臣及其親家八刺忽部的幫助,於貝加爾湖東建立起了強大的部族國家,從此以後,孛兒只斤氏逐漸統治了其他的蒙古部落”。實際上在成吉思汗的六世祖海都時,蒙古各部族已經組成了第一個聯盟體。

總的來說的話,對於“誰才是蒙古人的第一任可汗”,現在總結下來的話有兩個觀點,一個是‘合不勒汗’,另一個則是‘海都汗’。雖然這些都有據可考,但是在筆者看來,合不勒汗之說更為可信一些。為何呢?理由如下;

蒙古第一任大汗是誰?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曾祖父

在遼代時期,蒙古高原上的眾多部族都受到了遼朝的直接統治。當時乃蠻部與克烈部是蒙古高原上實力最強的部落。王(汪)汗的祖父馬兒忽思和其父忽兒札忽思都有相應的汗號,是遼國扶持起來的“草原貴族”。其中馬兒忽思是在大安五年(1089年)被遼國任命為阻卜諸部長。乃蠻不得納兒乞失一太陽和阿尼阿惕也有汗的稱號。

相比之下,成吉思汗的三世祖合不勒汗時恰逢金朝初期,蒙古部這時才有汗號。所以這顯然是與蒙古部族的崛起息息相關的。而蒙古部的強大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蒙古部在合不勒汗時期,建立起了部落聯盟,因此在《秘史》中就有記載道:“眾達達百姓,合不勒皇帝汗管著來”。

這裡的“眾達達”又譯為“普達達”,其蒙古語為“合木黑忙豁勒”,表示的意思為“全體蒙古”。當然了,這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因為那個時候合不勒汗所管轄的地區只有乞顏部和泰赤兀部以及一些附屬於他們的一些小部族,但像札答闌、朵兒邊這樣強大的部族並沒有在其中。但是,在《秘史》中的一些誇張說法似乎也說明了,之前蒙古人並沒有像合不勒汗那樣的控制多個氏族的大汗。至於有些人所說合不勒汗建立了名為“合木黑忙豁勒”政權的說法,實際上是對《秘史》中原文的誤解。

蒙古第一任大汗是誰?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曾祖父

其次,在《史集》中記載道:‘因為在“阿勒壇汗”的心目中,合不勒汗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委任,所以他想同他建立起聯繫,試圖在雙方之間開闢出一條團結友好的道路,於是便開始派遣使者去邀請他。’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合不勒汗已經算是聲名遠揚之人了,他在蒙古高原地位得到了強大的金王朝的重視併成為其扶持和拉攏的對象。與大遼國相比,金朝對蒙古高原各部的統治力大大削弱,面對興起的乞顏部,泰亦赤兀聯盟,金朝只能利用塔塔爾等部落來加以牽制。因此,在金朝初年的時候,合不勒汗始有汗號是可信的。至於其他人的汗號,並不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而是後來的追贈,追記。

參考文獻:

  1. 《多桑蒙古史》
  2. 《秘史》
  3. 《元史》
  4. 《元史·宗室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