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三國時期的吳蜀夷陵之戰不僅是歷史上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所描寫的“三大戰役”之一,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對於此戰劉備戰敗的原因,歷來頗多爭議。針對這些問題小編談一下自己的觀點,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一、目前有關劉備戰敗原因的幾種說法

據《三國志》等史籍記載,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敗得很慘:“劉備奔走”,“夜遁”,“僅以身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劉備慘敗夷陵呢?目前有很多種說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下列原因:

戰略決策失誤,違背了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

蜀漢內部意見不統一;

戰爭準備不充分;

蜀漢後勤保障不足;

蜀漢軍隊缺乏名將;

七百里連營,戰線過長,兵力分散;

劉備盲目自信,驕傲輕敵;

劉備舍船就步,放棄水軍,戰術上失策;

曠日持久,師老兵疲;

吳軍統帥陸遜足智多謀,部署周密。

上述看法都有一定道理,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蜀漢慘敗夷陵的主客觀因素,但小編以為這些並非是蜀漢失利的根本原因。且看小編分析如下:

劉備伐吳固然有違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但在孫權襲殺關羽之後試圖以武力奪回荊州,也完全符合諸葛亮制定的“跨有荊、益”以爭天下的總體戰略思想,從戰略上講這一決策是正確的;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古戰場

蜀漢內部認識不統一實屬正常現象,任何重大決策都難免存在不同意見,這不足以成為夷陵之戰慘敗的必然因素。而且,史籍未記核心謀臣諸葛亮的態度,正說明諸葛亮傾向於支持劉備伐吳;

從關羽被殺至劉備兵出秭歸足足有兩年之久,兩年的戰爭準備雖不充分,但也算不上倉促草率;

蜀漢水軍控制了夷陵城以西的水上通道,後勤保障基本無憂。且主力從江南進軍,其側後緊靠積極支持蜀漢的蠻夷部落,至少可以解決所需糧草;

蜀漢參戰的將領中固然缺少名將,但東吳參戰的將佐大多是此戰之後才出名的,從吳班、馮習、陳式攻佔巫縣、秭歸、夷陵和張南圍困孫桓於孤城等戰役看,蜀漢將軍們的表現其實並不平庸;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陸遜一戰成名

“七百里連營”的說法最多,不過所謂“七百里連營”僅僅是說從魚復縣至夷道縣大約七百里的路途上,劉備在關隘處曾建過軍營哨卡多處,不是說劉備把他的十餘萬人馬分散在七百里戰線上。《三國志·孫桓傳》雲:“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三國志·陸遜傳》亦云:“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足見劉備並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沒有集中優勢兵力;

《三國演義》將劉備寫得十分驕傲輕敵,但事實上,七百里路途每逢關隘即“連營”,恰恰說明劉備非常謹慎小心,決無輕敵冒進之魯莽;

劉備後來舍船就步,放棄水陸並進之方略,確為重大失策,但這是因為蜀漢水軍過於脆弱,劉備迫不得已而為之(後文另述);

而戰爭曠日持久,以致師老兵疲,這是吳蜀雙方均要承受的煎熬,對於戰爭的勝負不起決定作用;

至於說吳軍統帥陸遜精明強幹,這當然毫無疑問,但任何軍事首領都不能將戰爭獲勝的希望寄託在對手的愚蠢上,如果劉備比陸遜技高一籌,鹿死誰手則難以預料。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劉備執意伐吳

二、蜀漢失敗的根本原因

那麼,劉備最終慘敗夷陵原因何在?

小編以為選擇主攻方向的錯誤是導致蜀漢失利的根本原因。

夷陵位於三峽峽口,山高路險,江河縱橫,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劉備東出夷陵爭荊州,有三條路線可供選擇:

一是順江而下;二是從江北夷陵道進攻;三是從江南夷道進攻。蜀漢居長江上游,對於居於下游的東吳來說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

《三國志·陸抗傳》記載吳國名將陸遜之子陸抗上書吳帝陳述了自己的深切擔憂:“若敵泛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懸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機。”

所以,順江而下進攻東吳無疑是蜀軍的最佳選擇。可惜當時蜀漢實無水上作戰的基礎。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江南、江北結果恐怕會不同

三國之中東吳處於江湖密佈的東南地區,水軍力量最為強大,造船技術最為先進,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大軍的主力是東吳水軍,後來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水軍萬人渡過海峽經略夷州(今臺灣),其水上作戰能力與航行技術可想而知。劉備不選擇從大江上進攻東吳,實為無奈之舉。

劉備被迫選擇了陸路作戰方案,其主攻方向是江南夷道,牽制方向為江北夷陵道;其作戰目的是攻佔宜都、公安等重鎮,之後再會同黃權所部夾攻江陵。

可惜的是,把主攻方向選擇在江南夷道上實為劉備致命的戰術錯誤:

第一,從江南進攻東吳,必須面對東吳嚴密的水軍防線。

長江之南夷道縣、佷山縣境內河流縱橫,夷水自西向東彎彎曲曲流入長江,長江與夷水交匯處便是陸城(今宜都市區),漢洋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在陸城西郊匯入夷水。

陸城為東吳重鎮,為陸遜坐鎮指揮之大本營。從陸城向西北溯江而上約五十里便是著名的楚國西塞(虎牙山和荊門山鎖江關口,歷代激烈爭戰多發生於此處),楚西塞及夷水、漢洋河下游等處顯然是東吳水軍重點佈防之地。劉備從江南進攻宜都,必須面對東吳水軍十分嚴密的防線,這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結果可想而知。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三國勢力圖

第二,江南多山,道路窄狹,大兵團無法展開,攻擊威力難以發揮。

蜀軍在數量上佔優勢,且擅長陸地平野作戰,選擇多山的江南作為主攻方向無疑是自縛手腳。陸遜認為在“平原曠野”與蜀軍對峙,則吳軍難以抵擋蜀軍的猛衝猛打,這是陸遜最為擔心的事。而劉備恰恰選擇山地進軍,則其優勢盡失,時間一長,自會疲於奔命,吳軍守住險隘,以逸待勞,自可事半功倍。

相反,如果將主攻方向選擇在江北夷陵道,則可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劉備可以通過長江水路將大軍運送至夷陵,再從江北夷陵道向東進攻,可一鼓作氣直抵當陽、枝江一帶,威逼江陵。

然而,劉備何以不選擇江北夷陵道作為主攻方向呢?這主要有兩大原因:

其一,從江北夷陵道進攻,劉備擔心遭到孫、曹夾擊。

兩年之前關羽就是在曹魏和東吳的夾擊之下敗亡的,如果選擇夷陵道作為主攻方向,必然會遭到當陽、枝江一線東吳重兵的阻擊,而夷陵北部的上庸、房陵和東北部的襄陽、宜城等地為曹魏控制,如果吳、魏再次聯手,魏軍從房陵、宜城一帶直下遠安、當陽、夷陵,切斷蜀漢大軍退路,則形勢不堪設想。這是劉備深為忌憚的。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夷陵之戰示意圖

其二,劉備認為從江南夷道進攻,不單可以避免吳魏夾擊的危險,還可以獲得蠻夷部落甚至江南舊部的有力支持,後勤保障和兵員不成問題。

劉備當年經營武陵郡,與蠻夷部落關係密切,深得蠻夷民心。關羽丟失荊州後,孫權、陸遜一直沒有徹底收服蠻夷民心。當劉備發起伐吳之戰後,蠻夷部落立即作出反應:“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蠻夷部落的積極態度堅定了劉備對江南主攻方向的抉擇,並派遣馬良聯絡蠻夷。

其實,劉備對於形勢的分析出現了偏差,在用兵佈陣上也缺乏傑出軍事家的睿智和氣魄。

劉備以為,長江以南、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等地是其統治時間最久、擁戴蜀漢態度最堅定的地區,公安、宜都等重鎮又是蜀漢最初起家之地,只要蜀漢大軍一到,這些地區的部落長老和舊部官員就會紛紛響應,必將收到不戰而勝的效果。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劉備對於形勢的分析出現了偏差,缺乏傑出軍事家的睿智和氣魄

但是,劉備顯然低估了孫權、陸遜的政治才能,孫權、陸遜奪取荊州之後,除了軍事上積極準備以應對蜀漢的軍事進攻外,在政治上則採取了一系列收服民心、安定生活的措施,很快就贏得了絕大多數荊州吏民的支持。以致劉備發起伐吳之戰後,僅有武陵郡部分蠻夷部落積極響應,而其他地區幾乎紋絲不動

而劉備對於江北進軍可能遭到夾擊的擔憂更無必要。三國紛爭,爭的是利益,聯盟的建立必須以利益為前提。曹孫聯盟的建立是因為劉備集團的迅猛發展極大地威脅到曹孫兩家的安全。關羽被剿滅之後,劉蜀實力遭到嚴重削弱,而孫吳則實力猛增,這也是曹魏集團所不願看到的。

所以,劉備伐吳爭奪荊州,只要不進攻曹魏轄區,曹丕是決不會幫東吳夾擊劉備的。事實正是如此:儘管孫權派使者前往魏國求援,但在整個夷陵之戰中,曹魏始終沒有對蜀漢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劉備只要不進攻曹魏轄區,曹丕是決不會幫東吳夾擊劉備的

三、劉備正確的軍事部署

在這裡,小編不妨大膽想象一下,如果蜀漢想要獲勝,劉備應該怎樣進行軍事部署。

1. 派遣馬良等人率五千偏師從秭歸南下夷水流域,聯合五溪蠻夷兵佯攻夷道,守住險隘,以牽制部分東吳兵力;

2. 命令漢中魏延所部虛張聲勢,作出東下漢水進擊上庸、襄陽地區的態勢,以消除曹魏南下夾擊蜀軍的後顧之憂;

3. 命令吳班、陳式率兩萬水軍在夷陵江濱至長江峽口一帶嚴防死守,在兩岸多造箭樓,江中多設障礙物,以防東吳水軍從水路進攻夷陵,保障蜀軍主力側後安全;

4. 集中優勢兵力於夷陵道,以勇往直前的敢鬥精神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當陽、江陵。

如此,劉備或許尚有勝機。遺憾的是,歷史沒有如果,謹慎有餘、用兵無奇的劉備最終錯過了從江北進攻荊州的良機,竟然將主攻方向錯選在江南,終被精明的陸遜利用地利以火攻擊潰,兵敗如山倒,血灑清江,成為蜀漢英雄們終生的悔恨。

夷陵之戰並非敗在“連營”?看劉備如何手握上上籤卻做了下下選

一場大戰,蜀漢和孫吳其實都不是贏家

更多精彩請關注“你史不史啊”,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謝謝!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