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的人皮在博物館嗎?藍玉案朱元璋為何活剝藍玉人皮?

淡定來了


藍玉是朱元璋後期戰功卓著的一員猛將,他還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不僅是開國元勳,更是朱元璋的親家。常遇春的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朱標,所以藍玉也算是朱標的舅舅了。這麼看來,藍玉跟朱元璋的關係應該是非常好的,至少是親戚關係,又是器重的猛將。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活剝了藍玉的人皮呢?藍玉做了三件錯事。<strong>

不聽朱元璋調遣,私自佔有了北元王妃。

藍玉是朱元璋後期著名的將領,那個時候那些老將軍們都死的死,老的老,大多數都帶不動兵打仗了,所以這個時候藍玉便以後起之秀的身份,成為了北上滅元的主帥。這是一場聲勢浩大之戰,因為藍玉帶了15萬人馬,輾轉數月都沒有找到對手的蹤影。

本來已經準備放棄了,沒想到元軍此刻也放鬆了警惕,結果藍玉大軍衝殺而過,俘虜了7萬7千多人,除了元主以外,元朝的王侯將相基本被他全部擒獲,當然也包括了元朝的公主和妃嬪。朱元璋得到消息以後,那叫一個高興,但是他下了一個命令,不允許任何人動北元妃嬪。

這是最起碼的尊重,畢竟她們都是元朝的貴族,必須留給朱元璋來發落。而藍玉在知道這個命令的情況下,依舊對北元王妃下手了,結果人家不堪受辱就這麼自殺了。朱元璋痛恨的不是藍玉對誰下手,而是藍玉開始不聽從他的命令了。

藍玉揮師南下,竟滅了大明喜峰關。

要麼說藍玉是找死呢!他帶兵滅了北元以後,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居高自傲之下,就揮師南下了。可是在路過喜峰關的時候,因為守城的將士沒有及時給他開門,他這就不高興了,居然連夜攻打喜峰關,沒一會兒功夫,就把喜峰關給滅了。

這可是一件大事,因為喜峰關是明朝的關卡,藍玉因為自己的一時喜好,就做出類似反叛的事情,難道他是在試探什麼嗎?藍玉後期的行為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他此刻覺得天底下就他的功勞最大,就應該無法無天。

所以他這次破關,其實是在向朱元璋宣示自己的功績和能力。朱元璋硬是忍下了這件事,畢竟功大於過,而且藍玉手握軍權,需要慢慢收拾他。

藍玉手下義子眾多,跟當年的朱元璋一模一樣。

藍玉他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那就是處處跟朱元璋學習。人家是皇帝,你跟他學難道你也想著做皇帝嗎?朱元璋當年打天下的時候,一路收養義子,這些義子基本都成為了朱元璋時期的大將。

而藍玉現在自己也收養義子,如果只有十來個還能理解,畢竟上戰場打仗需要這些義子賣命。可是藍玉一口氣收養了一千多個義子。這些義子都是軍中的將領,只聽從藍玉的調遣。他們手裡如果每人可以管轄一千人馬的話,那就是十萬大軍!

藍玉手裡的權力似乎已經無法徹底解除,光靠杯酒釋兵權是不可能將藍玉的兵權給收回來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藍玉的這幫義子,將是藍玉登上皇位最重要的保障。朱元璋的殺心已經起了,就等著最後一根稻草。

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口述“鐵證如山”之下,藍玉慘遭剝皮。

錦衣衛是朱元璋創辦的情報機構,他手底下的大臣前一天晚上在家打麻將輸了多少錢,朱元璋第二天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見錦衣衛情報工作做得有多好。洪武二十六年的這一天,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藍玉當天就被抓進大牢。

第二天便被剝皮實草,宣告天下。並且受此牽連的人多大一萬五千多人,他那一千多個義子是跑不了的了,藍玉全家三族都被滅口。所有的這一切進行的十分順利,可見朱元璋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將藍玉的所有力量都給控制住了。即使藍玉真的想要謀反,也沒有這個實力了。

朱元璋的晚年非常不安,他擔心朱允炆鎮不住這些老臣。

據說朱元璋手下的開國功臣中,三十四個人就被朱元璋殺掉了三十個,而且大多數是抄家滅族的情況。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在晚年時期做的事情,朱元璋做了三十年皇帝,在洪武二十六年處決的藍玉,距離朱元璋去世僅僅還有四年時間,他到底在忙碌些什麼?

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他最心愛的兒子太子朱標不幸病逝,這是朱元璋爆發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傳位給自己的小孫子朱允炆,而朱允炆哪裡能鎮得住這些功高蓋主的老臣呢?只有把他們全都殺掉,而且斬草除根,才能讓朱允炆擁有一個太平盛世。藍玉算是撞在了槍口上,前一年還要求給自己封個太師做做,簡直不知死活了。

藍玉的人皮落在了他女婿蜀王朱椿手裡,世代供奉。

藍玉的女婿是蜀王朱椿,朱椿是朱元璋庶出的兒子,所以基本沒希望做皇帝。而藍玉在朱標去世以後,應該就是希望讓朱椿來做皇帝,以此控制朝中大全。而朱椿確實沒這個心思,他一心寄情山水,喜歡詩詞歌賦,算是正兒八經的文人,不想參與到爭權奪利的事情當中。

而藍玉的人皮正是被朱椿給請回去了,因為朱椿的王妃就是藍玉的女兒,藍玉的其他孩子都被殺光了,嫁出去的女兒不算藍家的人,倖免於難,所以朱椿是唯一有資格供奉這張人皮的人。蜀王治理四川還是有些功績的,當地很多古蹟至今都有蜀王朱椿的跡象。

而藍玉的人皮一直在蜀王府中供奉,流傳到了最後一代蜀王的時候,四川被張獻忠攻陷,而藍玉的人皮也就落在了張獻忠手裡,張獻忠一把火燒了這張人皮,也算是讓藍玉徹底輪迴了。

總結:藍玉確實功高蓋主,可是謀反的證據卻一丟丟都沒有。

藍玉案最大的疑點就在於,所有證據都是錦衣衛口述的,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拿出來。而且朱元璋消滅藍玉集團的速度之快,簡直令人髮指。當天問罪第二天就殺了,隨即誅滅三族,可見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藍玉的的確確是功高蓋主了,可是他到底有沒有謀反的心思,這一點誰也不清楚,或許就是朱元璋為了達到目的,自己策劃了一場謀反未遂的案件吧。


江湖小曉生


藍玉的人皮是被朱元璋活活剝掉的。

藍玉,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卻因涉嫌謀反而被朱元璋處死,並殃及上萬人慘遭屠戮,這就是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

那麼,藍玉的人皮是怎麼回事呢?朱元璋為什麼要剝掉藍玉的人皮呢?

有關於藍玉案的起因,想必大家都清楚。

朱元璋是非常多疑的皇帝。自打即位以後,就對功臣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清洗,很多人都因此而枉死。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意圖謀反,於是就動手誅殺了藍玉,連帶著15000多人被株連。

這就是所謂的“藍玉案”。藍玉案的事主,也就是藍玉本人,他的下場更是悽慘,竟然被朱元璋活活剝皮。

明末清初筆記《蜀警錄·蜀亂》記載張獻忠入蜀時,發現了藍玉被收藏了200多年的人皮,實在是令人恐懼不安。

原文是這樣說的:

  • 張獻忠入蜀王府,見端禮門樓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裝、人皮質,頭與手足俱肉身。訊內監,雲明初涼國公藍玉,蜀妃父也,為太祖疑忌,坐口謀反,剝其皮。傳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口口口樓。

這段話,把藍玉人皮的來歷交代清楚了。

藍玉的女兒是朱元璋的兒子蜀王朱椿的妻子。藍玉的人皮被剝下來後,朱元璋非常變態地將它交給了藍玉的女兒。

蜀王夫婦懼怕朱元璋,只得將人皮製作成畫像,掛在了端禮門樓上。

後來,張獻忠奪取蜀地,入城時就恰好看到這張人皮畫像。詢問蜀王府的內監後,才知道它的來歷。

至於藍玉人皮的下落,大概是被人銷燬了吧,並沒有保留下來。

總之還是要感嘆: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變態。


HuiNanHistory


先說背景,藍玉案是明初的四大案之一,且牽連甚廣,可謂對整個明朝的國勢,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而後世所傳“藍玉被處以剝皮實草之刑”,至今仍然眾說紛紜。

再說藍玉是誰?

明初大將,開國功臣,之後由於常遇春妻弟的這一層關係,也算得是皇親國戚。

在明朝開國之前,藍玉作為一名出色的將領,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清剿北元殘餘勢力中更是屢立戰功。

等明朝內部局勢穩定以後,藍玉表現出了明顯的政治傾向,因為常遇春的女兒是他外甥女,而這位外甥女又是太子妃,所以藍玉自然是極力擁護太子朱標。

一旦朱標最終順利的繼承大統,當上皇帝,那藍玉肯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但壞就壞在藍玉本人的秉性上,他不但居功自傲,仗著曾經立下的戰功囂張跋扈,同時呢,藍玉還是太子朱標的親家,所以再加上這一層關係,朝中對他有怨言者雖然眾多,卻沒人能動得了他。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太子朱標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從幼年時期就開始接受最高等的教育,明朝開國之後,朱元璋立馬著手為其組建內閣團隊,目的就是重點栽培這個最喜愛的兒子,所以能看到藍玉這類有實打實軍功的武將支持朱標,朱元璋即使對藍玉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但也不會點破,只要不犯大錯,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就是一種權術。

用人用的好,能帶來莫大的收益,就算他在眼皮子底下小打小鬧,也不痛不癢的,就不予追究。

那麼本來就居功自傲的藍玉,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最著名的幾個事例,有藍玉在雲南私販鹽礦,以此謀取暴利,而與之不合的當地官員敢怒不敢言,這事兒朱元璋是知道的,但一直沒跟他計較,畢竟說白了,藍玉有軍功,老朱家的江山,怎麼著也有他幾分血汗。

還有違詔出征,藍玉常年領兵在外,有時甚至仰仗身份地位,對朱元璋的詔書也敢違抗,而且提拔任免武將,從不走朝廷正式文書,都是擅自決定。

總之仰仗著太子妃舅爺和開國功臣這兩層身份,以及擁護太子朱標,藍玉幹過不少忤逆的事兒,但也是這些背景和裙帶關係,令他肆無忌憚。

可老話講,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

藍玉萬萬沒想到,在最關鍵的問題上,自己犯了天大的錯誤。

可能很多人會說,藍玉犯的就是謀反罪,其實不然,謀反罪一說自古爭論不休,我不敢斷言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但藍玉案中有個最大的漏洞,就是謀反的時間有很多個版本,其中互相存在漏洞。

暫且不談謀反,藍玉最關鍵的錯誤之一,就是得罪了燕王朱棣。

作為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同樣出類拔萃,年紀輕輕就雄才大略,而且他很早就窺覷皇位,所以暗地裡,朱棣跟太子朱標不合,那麼藍玉擁護朱標,自然也得罪了朱棣。

所以在洪武二十五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朱標不幸病逝,失去了最大保護傘的藍玉,陷入到一種危險的境地之中。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最懼有軍功者,和劉邦一樣,開國功臣裡頭但凡數得上名號的人物,朱元璋都很忌憚,生怕自己活著的時候這些人安分守己,但等到自己一死就謀反奪位,所以諸如胡惟庸等人都不得善終。

而藍玉作為最擁護朱標,同時也是開國功臣,而且還仰仗親家關係與軍功作威作福,朱元璋自然視其為眼中釘,可是之前兒子朱標還活著,且經常在重大事情上找藍玉商議,可謂視藍玉為心腹,所以即使朱元璋擔心藍玉會謀反,也礙於朱標的面子而不會動他。

但隨著朱標的病逝,疑心重的朱元璋,終於不再有所顧忌,與此同時,始終視藍玉為眼中釘的朱棣,又接連上奏,稱藍玉:

在朝諸公,有人縱恣不法,如不處置,將來恐成尾大不掉之勢,應妥善處理。

朱棣當然不傻,這段話他沒有明說是藍玉,但朱元璋心裡清楚,所謂“縱恣不法者”,說的正是藍玉,相比較之下,他肯定更相信自己的兒子,再加上朱元璋年邁時疑心病重,對尾大不掉的藍玉深感不安,於是乎,藍玉就成了朱元璋肅清身邊亂臣,為皇子皇孫鋪就權路的磨刀石。

所以我們可以說,藍玉的死,有很多複雜原因導致,一方面是他個人的驕縱枉法,另一方面還有燕王朱棣的挑唆,以及朱元璋的猜疑心,他聽信了四子朱棣的話,加上藍玉平常的所作所為的確太出格,朱元璋在保子孫龍椅的關鍵問題上,最終選擇了對待藍玉絕不手軟,哪怕藍玉不想謀反,也必須得給他扣上一頂謀反的帽子,名正言順的殺之後快。

到這裡,就衍生出一個傳播很廣的版本,朱元璋起了殺心以後,恰巧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huán)揭發,實名舉報藍玉謀反忤逆,朱元璋當即龍顏大怒,將藍玉以謀反問罪,先斬,後剝皮實草,傳示各地。

這裡給大家解釋下“實草”,其實就是把人皮剝下來以後,再用草將皮填滿,類似弄成一個血糊糊的草人,那種恐怖的畫面簡直不敢想象。。

此後,隨著“藍玉案”的爆發,所牽連者達上萬人,舉朝文武百官均膽戰心驚,風聲鶴唳,可謂明初四大案之首。

而蔣瓛看似實名檢舉,但要說背後沒有朱元璋的授意,我個人是不信的。

至於是否當真被剝皮,至今仍是個謎,因為沒有直接的明朝史料能夠證明,朱元璋曾對藍玉動用了剝皮之刑,但要說剝皮,朱元璋的確對一些貪官汙吏使用過。

現藏臺北故宮的《太祖皇帝欽錄》中,收錄有《明太祖敕諭諸王聖旨》,以及各函札106件,其種,《洪武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敕諭靖江王文》曰:

“朕嘗設《祖訓錄》防奸臣愚弄我子孫。今廣西布政司官張鳳公然侮慢,按察司副使虞泰暗地搬說是非,及指揮章集,本等管軍人員,卻乃虛詐,惑我幼孫。今張鳳、虞泰各得剝皮重罪,其指揮章集,內使到日,火速令人釘解前來處治。”

另包括明初紅軍老兵俞本的《紀事錄》記載:

“都督毛驤近侍左右,凡駕出,驤披金甲,懸寶劍,執戟侍衛,出入掖庭無禁。至是,掌選受賄壞法。事露,上親於中書堂諭日:‘汝之惡極矣。’遂以驤之胸背刺“奸黨毛驤”四字,剝皮貯草,置於都府堂上以警後來。”

通過上述兩則史料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確是對深惡痛絕的貪官使用過此刑,即剝皮實草之刑,但是否對藍玉用過,因記錄明初的史料中未有明確記載,所以我個人持懷疑態度,大概率是以訛傳訛,故不可全信也。

至於很多人引用的那段明末清初描寫藍玉被剝皮的記載,試想過了整整兩百多年,都快三百年的時間,中間幾經傳播,在無官方正史與人證物證的前提下,恐怕多有曲解了。

張獻忠入蜀王府,見端禮門樓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裝、人皮質,頭與手足俱肉身。訊內監,雲明初涼國公藍玉,蜀妃父也,為太祖疑忌,坐口謀反,剝其皮。傳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口口口樓。

可是大家仔細看這段史料,我怎麼看怎麼感覺寫的擰巴,處處都是疑點。

咱先不說一張人皮能不能保存兩百年,單是這段史料的來源真實性,是寫於《蜀警錄》中,此書本來就是記錄明末起義領袖張獻忠反明的筆記,作者歐陽直也是明末清初人,距離藍玉生活的時代超過兩百年,所以無法確保該史料的絕對真實性。

何況書中記載的張獻忠親眼所見藍玉被剝下來的人皮,是在藍玉身後兩百年,這可是整整兩百年,不是一年半載,一張人皮說白了全是膠原蛋白,而且還是掛在城樓上日夜風乾,就算不碎,也早就面目全非了,怎麼可能還保留完整?

咱們就不說人皮,你掛一張豬皮在城樓上試試,我敢打賭,不用一年,半年就基本風乾的不成形了,更別說披上金甲戴上官帽,而且古代還沒福爾馬林,日夜大風吹著,太陽暴曬,到最後輕輕一碰要不碎,那才真是見鬼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藍玉被剝人皮之事,疑點頗多,以訛傳訛的概率很大,不應予以全信,或許的確對藍玉動用剝皮酷刑,但未在明官方正史中記載過,究其原因,要麼是朱家後人也得知藍玉是冤死,經過仔細調查認為是朱元璋疑心病重,純屬誣陷,所以臉上無光才沒寫,要麼就不是剝皮死的,而是直接問斬夷三族。

至於傳說中的藍玉人皮存世長達兩百年,這就有違客觀世界的自然規律了,誰要全信,那就當我沒說吧。

還有網上傳的這類人皮圖:

這都是“密宗唐卡”好吧,真不是朱元璋剝下來的誰的皮,跟古代的剝皮之刑還是兩碼事兒,大家要有興趣就去搜搜密宗唐卡吧,相信你肯定會被震撼的語無倫次。


錢品聚


關於藍玉人皮的下落,曾有這樣一段記載——

“初獻賊入蜀王府,見端禮門樓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裴,人皮質,頭與手足俱肉身。訊內監雲:'明初涼國公藍玉,蜀妃父也,為太祖疑忌,坐以謀反,剝其皮,傳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之。”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藍玉剝皮而死後,朱元璋將其皮傳示天下各省,後被留在蜀地,直到明朝末年還存放在蜀王府端禮門樓,之後才消失在歷史的烽火塵埃中。

誅殺藍玉,活剝其皮,是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的代表作,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有一個漫長的心理演化過程。

洪武三年,徐達大敗明王朝最後一個勁敵擴廓帖木兒,元順帝也病死在蒙古草原,明朝天下大定,朱元璋在奉天殿舉行盛大儀式,大封開國功臣,一口氣封了六公,二十八侯,而且還賜給這些公侯免死鐵券。

此時的朱元璋年過四十,年富力強,對駕馭群臣信心十足,且有布衣天子富貴共享的義氣,因此,這一階段是他和開國功臣的蜜月期,並不像有些陰謀論講的那樣,朱元璋始得天下就埋下了誅殺功臣的陰暗心理。

歷代以來,大明的這一批開國功臣大概是平均素質最低的,他們全是草莽出身,胸無點墨,既無文化,也無修養。一朝成了開國元勳後,這一些公侯在某些方面確實不像話,侵佔土地,私納奴婢,侵奪民財,欺壓良民,驅役士卒等等違法亂紀的事沒少幹。

眼見到這些,朱元璋用心還是很良苦的。洪武六年,朱元璋命工部鑄造鐵榜,要開國功臣們約束好身邊人,不要因為身邊人無法無天,最後弄出個君臣各生疑心,最後拔刀相向的慘劇。

除了外圍立規矩,朱元璋還特意為這些公侯辦了高級幹部學習班,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道德操守。

即便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收拾文臣集團,大辦胡惟庸案的時候,開國功臣們也都沒有受到株連,全被刻意迴護過去了。

此外,朱元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希望用制度來約束住開國功臣,而不是屠刀,撤銷大都督府,改設五軍都督府便是個鮮明的例證。

但隨著朱元璋年齡越來越大,心絃越繃越緊,他對開國功臣的心態漸漸地就起了變化,尤其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他的兩個兒子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獨自領兵北擊蒙元殘兵獲得巨大成功後,他覺得拱衛大明江山以後可以靠自己的兒子了,開國功臣可以靠邊站了。

但如果太子朱標有雄主氣度,朱元璋可能還不會醞釀對開國功臣的誅殺。然而,朱標的仁弱已成定局,為求萬全,他便有了對開國功臣殺大半,留一些的謀劃。

於是,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一案被重新翻了出來,並很快牽連到了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

在開國功臣毫無心理準備,也無反抗能力的情況下,朱元璋這一屠刀下去,被殺戮和死後追究的公侯高達二十二個。

算算賬,此時開國功臣還剩下幾個。

如果此後宮中無事,朱元璋對開國功臣的誅殺也許就到此為止了,剩下的諸如傅友德、藍玉、馮勝、李景隆等人,是留下來為太子朱標保駕護航用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年僅三十八歲的太子朱標竟死了。六十五歲的朱元璋對太子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因承受不起這個沉重的打擊,第二年便“患熱症”病倒了,至於為保大明江山萬世永續的那根心絃崩的就更緊了。

更糟糕的是,朱元璋堅決恪守立嫡以長的原則,不顧現實地將朱標十六歲的兒子朱允炆立為了皇太孫。

朱允炆比他爹還仁弱,而且又是弱齡,到這個份上,此前留下的那一些開國功臣也就不能留了。

於是,藍玉案首當其衝,爆發了。

藍玉,在近乎難以自保時,卻偏偏走上了取死之道。

藍玉是安徽定遠人,為人勇悍有才略。常遇春、徐達死後,他算得上大明頭號大將,“數總大軍,多立功。”


洪武二十一年,是藍玉的人生巔峰。這一年他率領十五萬大軍,追擊蒙元,一直追到捕魚兒海,大獲全勝,一舉抓獲脫古思帖木爾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等一百二十三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以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並寶璽金銀牌諸物,牛羊馬駝等十五萬頭。

但此一勝仗也將藍玉推到後洪武朝後期第一功臣的危險位置,加之他恃功自傲,飛揚跋扈,屢次有僭越之舉,因此他也就成了晚年朱元璋最欲拔出的那根大釘子。

朱元璋下手極快極狠。洪武二十六年正月,藍玉被召回南京。二月初八,藍玉入朝,朱元璋即下令將其逮捕,第二天投入錦衣衛大牢,第三天以“謀反”罪將其處死,夷滅三族。之後,朱元璋藉機擴大誅殺範圍,整個藍玉一案,大約殺了一萬五千人,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明初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淮西勳貴勢力幾乎被完全剷除。

藍玉死的冤不冤?

難逃一死的冤。

第一點,藍玉從被抓到被誅,沒有招供,這個姿態表明他至死沒承認自己有“謀反”之實。

第二點,朱元璋在《逆臣錄》中頒佈的藍玉謀反過程,誇張到近乎荒誕的程度。

怎麼個荒誕法呢?藍玉自從得知朱元璋要召他回去,他是逢人就說,怎麼樣,跟我一起反了,好歹一起做一場,怎樣?

朱元璋派來的欽差,他要說;從四川到南京,沿途幾千裡,上至侯爺、督爺、指揮,下至千百戶、總旗小旗,乃至奴僕家丁、販夫走卒、流氓無賴,他不分場合、不講身份,統統要說。

就跟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要謀反是的。


黑句本


我是媚眼兒看史,觸摸歷史真實。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藍玉的人皮不在博物館,因為在張獻忠奪取蜀地時,把蜀王府內藍玉的人皮拿走了,後來又下落不知。其實這個問題的重點是藍玉案朱元璋為何活剝藍玉人皮,按常理說,藍玉在幫助老朱打江山的時候是立了大功的,而且還是皇親國戚,只要不犯天大的事兒,活命是沒問題的,如果不觸怒龍顏,後半輩子的大富大貴也沒問題。

那麼,為什麼會被殺,而且還是動用了就是變態的一種殺法呢?

先看看起因吧,在太子死後一年的時間裡,錦衣衛便實名舉報藍班謀反,朱元璋知道後,很快進行了審理,定性為謀反罪處置藍玉,按照當時的法令,這種情況就是殺死了事,朱元璋在處理藍玉案上明顯是為了大做文章,提出了具體要求:藍玉剝皮實草,夷滅三族!

更加恐怖的是,因藍玉案受到連累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竟達到了15000人之多,一時間,南京城中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又幹了一件讓所有人毛骨悚然的事:他命人將藍玉的皮送到了四川,交到了藍玉女婿女兒蜀王夫婦手中。 話說,這蜀王夫婦接到藍玉人皮後也是心裡直發毛, 可他們絲毫不敢有諸如害怕、悲傷的情緒外現。畢竟,聖心難測,誰知道他們臉上若有一絲悲傷會是哪種結局。 自此後,藍玉的人皮便一直被存放在了蜀王府邸。

為什麼立朝的功臣在懲罰上會受到如此“厚待”,回望歷史,其實還是應了那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老話。朱元璋是從保護王朝姓朱的角度考慮,是對可能帶來威脅的對象的清洗。

藍玉對太子 標極其忠心,且太子能力也夠壓制他,所以太子在藍班安。朱元璋不但不會殺他,反而會覺得他是太子的好幫手。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太子朱標去世了。 太子的死,對朱元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對藍玉而言就是陪葬。眾所周之,朱元璋對太子朱標那是真好,早早地當做天子培養,在他身上傾注了太多心血。如此情境下,太子的死怎不讓朱元璋惶恐、不安、痛苦! 而沒有警惕性的藍玉竟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斷地收義子擴大其黨羽勢力,讓朱元璋看到見藍玉如此,若自己孫子、朱標長子朱允炆繼位,且羽翼豐滿的藍玉謀反,朱允炆能鎮住藍玉嗎?答案是否定的。 不能!這就意味著,大明江山在他百年後,危矣。 對於帝王而言,一切威脅江山社稷的都將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被斬草除根。所以在情緒極其不好時,做事往往也比較極端,殺也要殺出個花樣來,也正好給其他翅膀硬的上上課。

藍玉若是安分守己,得到的肯定是高官厚祿,但人一到了不知所以的時間,往往會想三想四。具體講功高震主是其一,不自量力是其二,站隊不準是其三,有了上述三條,藍玉不死都難。

先看其功:史書《太祖明實錄》也絲毫不吝筆墨,記載了下來:

虜主脫古思貼木兒與其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騎遁去。玉率精騎追之,出千餘里,不及而還。獲其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必裡禿妃並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脫因貼木兒將逃,失馬,竄伏深草間,擒之。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平章八蘭等二千九百九十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三十七人,得寶璽圖書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會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銀印三;馬四萬七千匹,駝四千八百四頭,牛羊一十萬二千四百五十二頭,車三千餘輛。聚虜兵甲焚之。” 十多天後,“大將軍永昌侯藍玉破故元將哈剌章營,獲其部下軍士一萬五千八百三戶,馬驢四萬八千一百五十餘匹”。

——《太祖明實錄》
我來總結一下,此役打的北元屁滾尿流,繳獲輜重馬匹等眾多,俘虜數十萬人,這皇帝脫古思貼木兒還丟了玉璽,臨時政府班子想搭都搭不起來了。朱元璋得知德勝的消息後,說出了可能是這一生對一個人評價最高的話:“藍玉就是我的仲卿、藥師啊!”

再看其放縱:

他在俘虜北元嬪妃後,竟公然強暴了元妃,這等屈辱,豈是妃子能受的,一怒之下,不堪受辱的元妃自殺身亡了。 這件事後,藍玉又在班師回朝途中幹了一件更“嘚瑟”的事。他在路過長城隘口喜峰關時,守城將領以無法區分城下部隊為由,拒絕藍玉一行通關。 這本來沒什麼,畢竟,部隊的將領都得按規矩辦事。可一心想盡快回朝的藍玉卻不幹了,他甚至還在於守城將領交涉期間措辭極其激烈。 完了之後,激動過頭的藍玉還乾脆下令攻城,強行入關了。 如果此前,藍玉對元妃施暴還只是小事,那麼此時,他可觸了大事了。畢竟,元妃那事影響雖惡劣,可畢竟是外人,可攻城,這可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啊。 若藍玉這般朱元璋還未有絲毫忌憚,那顯然有些不符他的人設了。 但頗為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並未因這兩件事怎麼著藍玉,僅僅是把他的爵位從“梁國公”改成了“涼國公”。

再看其站隊序列:

太子朱標是藍玉鐵心追隨的人,但其因病去世,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前已夭折,按照嫡長制的繼承原則,朱元璋將朱標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只有16歲,性格仁柔寬厚,朱元璋已65歲高齡。如果朱元璋百年之後幼帝臨朝,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軍中將帥難保不自恃功勞,動搖朱氏江山。洪武二十六年(1391年)二月八日,藍玉入朝,朱元下令將其逮捕,第二天投入錦衣衛大牢,第三天以“謀反”罪被處死,抄其家產,夷滅三族。朱元璋隨將打擊擴大化,將藍將軍的黨羽牽連誅殺,總共大約殺了兩萬人,開國功臣幾被殺盡,僅存湯和、耿炳文等人,並將刑訊逼供得出的口供輯為《逆臣錄》,公佈於眾。這就我們現在能知道那麼多詳情的原因。從中不能不悟出,要想不出事,就得戒貪心,可是又有幾人能於權勢在手之時悟透。站錯隊,必死!

媚眼兒看史


朱元璋不僅剝了藍玉的人皮,還把人皮懸掛示眾

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朱元璋為了嚴懲貪官,發明了一項刑罰,叫”剝皮揎草“。

此刑罰是將人的皮剝下,然後在其中填充稻草,最後公之於眾。而藍玉也受了此種刑罰,但僅是剝皮。


明初時期有洪武四大案,藍玉案便是其中之一。

藍玉因為功高蓋主,而被朱元璋所猜忌,當時朱元璋正準備對朝廷要員進行一次洗牌。

於是便對藍玉下手了,以藍玉謀反為藉口,牽連殺害了大批功臣,被殺的人數高達2萬。

藍玉是主謀,本該被凌遲處死,但因他是蜀王妃的父親,朱元璋的親家,所以改為了剝皮,能夠留個全屍。

但儘管如此,朱元璋還是下令將藍玉被剝下來的皮傳示各省,告誡眾人,最後將皮送還給了蜀王妃,後來便一直保存著。

在藍玉死後,他的頭顱也被朱元璋所砍,懸掛於城門,藍玉的一個親信趁其不注意,將頭顱取走,送回了藍玉的故鄉,並將其安葬。後來,藍玉的後人在這裡做了一個墓碑,刻上了碑文。

明末時期,還曾有人看見過藍玉的人皮,但是明末之後,這張人皮就已消失,據說是被大火化為灰燼了,所以藍玉的人皮不可能存在於博物館之中。


理科男讀歷史


明初藍玉案是朱元璋諸多暴行之一,雖然朱元璋也是有自己的考慮。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英明君主,但是人無完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祖聖祖這些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聖君都有汙點,朱元璋自然也不列外。
↑明太祖朱元璋
當一個人站在權利的頂峰,面對自己創下的基業,下面是一眾官員每日的歌頌奉承,獻媚溜鬚,再謙虛的人恐怕都會飄飄然,特別是在那個君主專制的年代,天下大權被朱元璋一把抓,他的話即是法律,他的行為即是正義,洪武四大案以及恢復殉葬、庭杖、八股取士等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也可以說底層出身的朱元璋所具備的不自信思想和對自己後繼之君的不自信導致了他採取了最為極端也是最立竿見影的做法。

↓藏傳佛教人皮唐卡

藍玉人皮下落

回到原題,先回答一下藍玉人皮的去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本來按照朱元璋是把藍玉剁碎,但是念於藍玉的功勳,又是自己的兒女親家,朱元璋便“網開一面”改為剝皮(供參考),就這樣藍玉頭顱被割,其餘的皮被整張剝下來填充稻草去各地巡視展覽,然後這張皮被送到藍玉的女兒蜀王妃那裡留作紀念。後來這張人皮被明末農民軍張獻忠發現,之後便銷聲匿跡了。



當年戰火蔓延又經過那麼多年的時間即使藍玉人皮沒有腐爛恐怕也毀於戰火,或許蜀王妃已經把他入土為安,但是空穴不會來風,藍玉下場不會比這好多少,倘若是真張獻忠可不會妥善保管一個和他毫無相干人員的人皮,或許他發現後便命人一把火燒了。

朱元璋為什麼殺藍玉?

除了開頭說的那些原因還有藍玉自身的原因,毫無疑問的是藍玉本人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帥才,戰功林立且有勇有謀。藍玉本是朱元璋打算留給太子朱標的輔臣,藍玉和朱標的關係也十分好,更對朱標忠心耿耿。但是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擔心皇太孫朱允炆不能駕馭住群臣,所以拿立國集團的功勳開刀,藍玉自然也不列外。



朱元璋給藍玉定的最終罪名是謀反,還有幾條是

居功自傲,任性妄為,炮轟喜峰關,和前元妃子有染。


目無國法,居心叵測,藍玉所收義子達幾百人之多,家屬利用依仗藍玉侵佔百姓民田,強買強奪,草菅人命。

太祖遇之厚。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假子,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明史·藍玉傳》

不忠不孝,貪得無厭大放厥詞,嫌棄官職太小,朱元璋對自己的封賞也過於吝嗇。

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玉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比奏事多不聽,益怏怏。”《明史·藍玉傳》

最後錦衣衛指揮蔣瓛(huán)終於找到了藍玉謀反的證據把藍玉逮捕下獄。

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玉謀反,下吏鞫訊。——《明史·藍玉傳》

藍玉一案所受牽連者共一萬五千餘人,一公、十三侯、二伯,基本上全是無辜冤死之人。但藍玉死的一點不冤,藍玉本來就劣跡斑斑,要殺藍玉朱元璋只需要隨便收集些證據,羅列些罪名即可,也可以說,太子朱標死的時候,就註定了涼國公藍玉的悲慘結局!

藍玉罪過有該殺的罪過,但他死不死在朱元璋的想法,他的那些罪過在朱元璋眼裡不值一提!


明月清風閣


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與朱元璋更是有著兒女親家。無奈被錦衣衛指揮使告發謀反,被朱元璋株連九族。朱元璋剝了藍玉的人皮,現在看來很殘忍,但是當時確認為這是留了全屍。那麼藍玉的人皮最後留在哪了?相傳朱元璋將藍玉下獄後,按律法謀反之人應被凌遲處死並且株連九族,朱元璋念在與其有兒女親家的關係免於凌遲,改成剝皮。

要說明朝的劊子手刀功也是了得,竟將藍玉的皮從頭剝到腳,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張人皮。這也算藍玉落得了全屍,其死後由蜀王替其收屍。蜀王朱椿的妻子是藍玉的女兒,自然是有理由替藍玉收屍。

而藍玉的人皮也被蜀王一直留在王府,自此後兩百多年都保存了下來。直到明朝末期,農民起義軍攻破蜀王府還發現了藍玉的人皮。

不過農民起義軍放火燒了蜀王住宅,那張皮也就化為灰燼,當然也不可能在博物館裡了。

要說藍玉其人,必是勇將一員。朱元璋打下的天下有他一份功勞,到了明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可謂風光一時。那麼藍玉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呢?就是太子朱標病逝之後。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朱元璋對其寄予厚望。

明朝大儒宋濂是其老師,朱元璋登基後其老師陣容堪稱豪華,開國六公佔了五人。朱元璋將開國的一眾武將都作為輔佐朱標的人選,可以說朱標要在,朱棣絕不能靖難成功。

藍玉與朱標的關係十分要好。藍宇曾公開支持太子朱標,也因此得罪過燕王朱棣。只可惜朱標英年早逝,那朱元璋為他留下的這一眾人馬也沒用了。

為何不將藍玉等名將留給朱允炆?朱標死後,朱元璋就準備將皇位傳給皇孫朱允炆,而有了藍玉這些名將在,朱棣一定不會造反成功。可偏偏朱元璋並沒有將他們留下。

原因是朱元璋不信任這些將軍,他過於信任他的兒子們了。朱元璋認為朱允炆年幼,恐不能鎮住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於是必須除掉他們為朱允炆登基鋪平道路。結果可想而知,外人是防住了,最後朱允炆還是倒在了自家叔叔手下。朱元璋曾對朱允炆說:

“這些逆臣已被我剷除,你的叔叔們替你鎮守邊疆,外敵入侵有他們替你擋著。”朱允炆反問道:“外敵入侵有叔叔們在,那叔叔們想謀反該當如何?”朱元璋一時語塞,竟不知說什麼好。

藍玉本人屬於十分張揚的那類人,一有戰功就恃寵而驕,所以多方面原因導致他必死。

在朱標死後一年的時間,錦衣衛指揮使檢舉藍玉想要謀反。朱元璋聞訊後立即逮捕藍玉將其下獄。可藍玉至死也沒有招供,可以說死的十分冤枉。

先看看藍玉有沒有謀反的實力,有,當然有。藍玉當時身為總兵,官拜大將軍,掌天下兵權。可以說他一聲令下,三軍齊發,在當時想要打贏他也十分困難。

那當時的社會條件呢。當時太子去世一年,朱元璋病重,朱允炆尚年幼。可以說條件非常不錯了,沒有人能壓住他了。綜上所述藍玉若謀反縱使不能成功,也會使得明朝元氣大傷,怎會如此輕鬆讓朱元璋下獄剝皮。我認為他是沒有謀反之意,並且他至死也沒有被獄卒屈打成招。

要知道明朝的錦衣衛手段之狠毒,許多人都是屈打成招,而藍玉至死都沒有承認謀反。一個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要是真想謀反,又怎會被皇帝如此輕鬆的就下了大獄。

只可惜朱元璋為了讓孫子順利登基,鞏固明朝江山,不得不殺盡功臣。而藍玉本人就傲慢無禮,更加促成了他的死。

藍玉案被牽連著多達一萬五千多人,自此能征善戰的將軍也相繼死去。而依照律法,謀逆之罪一般都是凌遲,朱元璋只剝下藍玉的皮已是法外開恩。


史之策


“藍玉”二字,對應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案“藍玉案”。

這個案件是明朝四大案之一,之所以位列“四大”,除了因為其牽涉官員多到讓人咋舌外,還因為,藍玉案中朱元璋“賜”給主角藍玉的死法極其無人性:被生剝人皮而死。

大將藍玉之所以落到這般田地,在很大程度上與朱元璋的生性好猜疑有關。

歷代帝王多少都猜忌臣子,可朱元璋這般猜忌成性者卻也並不多。伴君如伴虎,伴朱元璋這般好猜忌的帝王,相當於伴猛虎。

這點,身為臣子的藍玉最初是明白的。可隨著後期其功業的增大,尤其其外甥女嫁給太子朱標成為太子妃、其女兒嫁給蜀王朱椿後,他便有些鬆懈了。

藍玉的鬆懈實是人之常情,畢竟,自己都是幾層的皇親國戚了。他尋思著,朱元璋雖是帝王,可畢竟也是認六親的。

有了這層僥倖後,藍玉後期的行為就有些不那麼中規中矩了。

藍玉的這種僥倖之最初被體現,是在他打破北元軍隊建下大功之時。


藍玉是個武將,他比誰都清楚此戰的巨大意義,他甚至在心裡覺得:自己的這次大捷完全可以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相媲美。

人一旦自我感覺良好,通常都會有相應的“嘚瑟”行為。藍玉很快就嘚瑟了。

請看藍玉的具體嘚瑟法兒:他在俘虜北元嬪妃後,竟公然強暴了元妃,這等屈辱,豈是妃子能受的,一怒之下,不堪受辱的元妃自殺身亡了。

這件事後,藍玉又在班師回朝途中幹了一件更“嘚瑟”的事。他在路過長城隘口喜峰關時,守城將領以無法區分城下部隊為由,拒絕藍玉一行通關。

這本來沒什麼,畢竟,部隊的將領都得按規矩辦事。可一心想盡快回朝的藍玉卻不幹了,他甚至還在於守城將領交涉期間措辭極其激烈。

完了之後,激動過頭的藍玉還乾脆下令攻城,強行入關了。

如果此前,藍玉對元妃施暴還只是小事,那麼此時,他可觸了大事了。畢竟,元妃那事影響雖惡劣,可畢竟是外人,可攻城,這可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啊。

若藍玉這般朱元璋還未有絲毫忌憚,那顯然有些不符他的人設了。

但頗為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並未因這兩件事怎麼著藍玉,僅僅是把他的爵位從“梁國公”改成了“涼國公”。

朱元璋此舉很明顯是在試探,他想看看藍玉此後會怎樣表現。

通常,若臣子在帝王稍加懲戒後立馬知錯並大改,那多是不會有大礙的。可這藍玉見朱元璋對自己只是形式上處罰了一下,竟越發“嘚瑟”了。

藍玉的舉動讓朱元璋分外緊張,他開始意識到,這個臣子似乎不那麼“聽話”。這種不聽話裡,還頗有點不把帝王太放在眼裡的意思。

但朱元璋轉念一想,藍玉對太子極其忠心,且太子能力也夠壓制他,所以目前看來大礙並沒有。於是,他便也並未因此對藍玉有殺念。

若此時朝中不發生太大的變故,藍玉或許也可一生平安,可偏偏在這朱元璋對藍玉開始忌憚的當口,朝中出事了:太子朱標去世了。

太子的死,對朱元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因為此前他一直將太子做天子培養,他在他身上傾注了太多心血。如此情境下,太子的死怎不讓朱元璋惶恐、不安、痛苦!

人在情緒極其不好時,做事往往也比較極端。也正是在這時候,朱元璋對藍玉的懷疑種子不斷髮芽。偏不巧,不知收斂的藍玉竟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斷地收義子擴大其黨羽勢力。

朱元璋見藍玉如此,心中不可能沒有想法。他尋思著,若自己孫子、朱標長子朱允炆繼位,且羽翼豐滿的藍玉謀反,朱允炆能鎮住藍玉嗎?答案是否定的。

不能!這就意味著,大明江山在他百年後,危矣。

對於帝王而言,一切威脅江山社稷的都將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被斬草除根。

到此時,朱元璋對藍玉動了殺心,可藍玉卻渾然不覺。

藍玉渾然不覺的結果是:朱標過世僅一年後,朱元璋便以謀反罪處置了藍玉。當時朱元璋處置藍玉的具體則是:藍玉剝皮實草,夷滅三族!

相當恐怖的是,因藍玉案受到連累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竟達到了15000人之多,一時間,南京城中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朱元璋將藍玉生剝了人皮後為了以儆效尤,又幹了一件讓所有人毛骨悚然的事:他命人將藍玉的皮送到了四川,交到了藍玉女婿女兒蜀王夫婦手中。

話說,這蜀王夫婦接到藍玉人皮後也是心裡直發毛, 可他們絲毫不敢有諸如害怕、悲傷的情緒外現。畢竟,聖心難測,誰知道他們臉上若有一絲悲傷會是哪種結局。

自此後,藍玉的人皮便一直被存放在了蜀王府邸。

1644年,藍玉被剝皮251年後明朝滅亡。大西政權張獻忠攻入四川,霸佔了蜀王府。他入住蜀王府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尋找藍玉的人皮,理由頗有點迷信:他認為拿到戰神藍玉的人皮帶在身邊,便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惜,迷信終究是迷信。

張獻忠剛得了人皮後不久,清軍就入川了。張獻忠發現藍玉人皮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後便棄它倉皇逃走了,後他在四川鳳凰山被殺。

那麼,沒被張獻忠帶走的藍玉人皮去哪兒了呢?有人說,它在那場大火中被燒燬了,也有人說,它落到了清軍的手中。不管是哪種結局,答案都一致:藍玉人皮從此絕跡了……


記者李滿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有一種流傳廣泛的說法,認為藍玉被朱元璋剝皮處死,那副人皮保存在蜀王府中,而且保存到了明末。但我始終沒有找到這種說法的原始出處,我認為蜀王府即使有人皮收藏,也不會是藍玉的。

藍玉的人皮更不可能保存到現代,並送入博物館中。算起來,藍玉至今死了六百多年,成都那裡氣候潮溼,如果這六百年間沒有進行合理的、特殊的保護,他的人皮早就朽爛了。

從歷史上看,朱元璋確實對某些罪臣實施過剝皮這種酷刑,這種刑罰的目的,是要用這張人皮警示後人,但這一點在藍玉案中並不存在。

這種說法的出現,可能與另一樁剝皮案例有些關係。

朱元璋早期有一位貼身侍衛,名叫毛驤,每次朱元璋外出,他都身披金甲,腰懸寶劍,手執長戟在前面開路,深得信賴,不斷升遷,最高做到了都督。毛驤後來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收受賄賂,並與胡惟庸關係密切,曾經給他介紹了衛士劉遇賢、亡命徒魏文進等人為心腹,胡惟庸對他們說:“吾有所用爾也。”

所以後來朱元璋把毛驤處死,處死之前,先在他的肋部和背部刺上“奸黨毛驤”等字樣,再剝皮貯草,把它擺放在都督府的大堂之上,以警示後人。

毛驤披掛的一副金鎖甲,也被朱元璋賜給了籃玉,大概因此藍玉被與毛驤和剝皮聯繫起來。

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將藍玉剝皮?或者更恰當的說法,朱元璋為何要給藍玉定罪呢?

藍玉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是常茂的舅舅,同時也是皇太子妃的舅舅,他的一個女兒又嫁給了蜀王朱椿,算起來他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和皇太子朱標的關係更為密切,是皇太子朱標絕對的親信。

藍玉是一員出色的大將,洪武十二年,他被封為永昌侯,食祿二千五百石。洪武十四年輔助傅友德平定雲南,功勳第一。

洪武二十一年,他率十多萬大軍深入捕魚兒海,取得大捷,俘獲數千殘元官員、七萬人口和大量財物,被進封為涼國公。

從《明史·藍玉傳》來看,朱元璋給他定下的主要罪名有:

第一,驕狂放縱,比如他養了許多的莊奴、親兵,收養了許多義子,平時處事暴橫,強佔民田,御史調查此事,他竟然把御史趕走。

第二,北征歸來時,在喜峰口闖關而入,只因為守關將士的動作稍慢一點。而且他強佔元主的妃子,致使妃子自殺。

第三,在朱元璋面前出語傲慢,在軍中霸道專橫,不甘心位居馮勝、傅友德之下,對自己的地位不滿。

第四,被指夥同曹震、張翼、硃壽、何榮、詹徽、傅友文等人謀反。

綜上種種,手握重兵的藍玉在朱元璋活著時尚且如此,未來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根本管不住他。這樣一個藍玉即使沒有謀反,也斷斷不能留下。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在正式處理藍玉案之前,朱元璋把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等人召回南京,另外還有蜀王朱椿。至於他如何處死藍玉,目前我還沒看到相關記載。藍玉案涉案的一公、十三侯、二伯等共計一萬五千人,都被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