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遠在燕國為質的贏稷能立為秦王(2)?

本文續上文,如想了解詳情,請先關注找到先前閱讀,以方便了解故事來龍去脈,謝謝!

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人事有反常理。

本有機會為王的公子壯,卻不但沒有就王位,還被處死。這又是怎麼回事?

《史記·趙世家》:”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

《史記·韓世家》:”秦武王卒。六年,秦復與我武遂。九年,秦復取我武遂。“


為什麼遠在燕國為質的贏稷能立為秦王(2)?

秦武王舉鼎


秦武王在周王室的地盤去世,消息應該是沒有及時傳送回秦國國內,而是先讓周邊的趙國的趙武靈王首先知道。趙武靈王一直就想聯合韓國,魏國攻伐秦國的意圖。無奈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此時收到秦武王在周王室這邊舉鼎而亡的消息後,馬上就派出兩路人馬,一路進入秦國聯繫羋氏作為內應,作好奪權的準備;而另一路就到燕國把在燕國為質的贏則護送回國繼位。

趙武靈王打不進強秦,只有用這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聯合韓國一起護送,韓國得了泰國送回的武遂之地後,也樂於助人。

護送軍隊把贏稷送回秦國後,羋氏也開始對掌握重權的重臣展開遊說,最終把重要的樗裡子贏疾爭取過來。而作為秦國基石的樗裡子為了國家的利益,最終站在了羋氏一邊,羋氏因而從劣勢轉為強勢。一切就緒後,一直封鎖著秦武王死亡的消息才公告天下。而此時以秦武王之母為首的公子壯等國內貴族集團,一聽到這個消息,亂為一團,已經失去了主動權。


為什麼遠在燕國為質的贏稷能立為秦王(2)?


當他們想要反擊時,已經得不到手握重權的樗裡子等人的支持。這樣羋氏之子贏稷在外有趙武靈王的護送,內有手握重權的樗裡子支持下登上了秦王之位。

《史記·秦本紀》:”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后。武王死時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

而支持侄子贏稷登上王位的樗裡子贏疾繼續得到更好的優待和倚重。

《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秦武王卒,昭王立,樗裡子又益尊重。“


而以秦武王之母為首支持公子壯為秦王的一派,後來聯合秦國內的公子,大臣和一些貴族集團進行了王位爭奪,最後都被誅殺了。


為什麼遠在燕國為質的贏稷能立為秦王(2)?


《史記·秦本紀》:”二年,彗星見。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

百粵天說

這場以秦武王之死,而展開的王位爭奪戰,經過多方勢力的角逐。有利的一方,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消息和秦武王之母的優柔寡斷,以及內部出現倒戈而最終失敗。而作為弱勢的一派,卻通過外部勢力的協助和對內部勢力的爭取,從而扭轉局勢。這也許就是處在當時的時代就需要這樣的人來掌控這樣的國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