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三爺為什麼能御前免跪?

紅雨說歷史


導讀:首先題主說明的是《雍正王朝》中的情節,正史上三王爺允祉是否有這待遇不得而知。所以本文中討論的是劇中細節,各位讀者請勿套用史書。如果按照九龍奪嫡中出現的阿哥們來說,也就三爺允祉和十三爺允祥在雍正時期過的舒服了。大阿哥圈禁;廢太子胤礽圈禁;八爺黨三位王爺抄家;老十四作為雍正的親兄弟被罰去守景陵。如果說老十三從阿哥時代就是胤禛的跟班且多次救駕有功的話,那老三允祉為何有常人難有的御前免跪的特權呢?

在劇中等雍正繼位以後,不管朝廷事務的三爺允祉活的非常瀟灑。在保李紱被殺那一段劇情來看,允祉和雍正說話相當的隨便。不但沒有以臣屬自居,反而你我這樣的稱呼雍正也不生氣。可見三爺頗受重視啊,可三爺允祉又沒有像老十三那樣掌握兵權為何還這麼受重用呢?

你到是說句話呀,一個親兒子加上我這一個親阿哥面子總算夠了吧。御前免跪的恩典我不要了,今兒個我給你下跪了。

其實總結起來有幾個原因:1、三爺相對來說識大體、顧大局。2、作為讀書人領袖為雍正穩固統治有巨大作用。 3、作為和八爺黨對應待遇的標杆以示公正。


三王爺允祉相對來說識大體、顧大局

三王爺允祉雖然也是九龍奪嫡成員之一,但是其計謀和手段遠遠趕不上其他人。好容易腹黑了一下揭露大阿哥魘鎮的事實,結果輕易被康熙識破失去了繼承大統的機會。說白了允祉不夠陰險、腹黑,這也是讀書人的通病。但是三爺允祉足夠識時務,在失去繼承大統的機會後,迅速恢復了佛系讀書人的本性。讀書人的本性就是忠君愛國,為人行事自然有一套法則。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事例一:

四王爺胤禛在擔任追比國庫欠款的時候,三王爺也借了30萬兩銀子。當然他是用來修書了,但是為了支持老四的差使從康熙那裡拿了30萬兩銀子還了國庫的欠款。為四王爺胤禛掃平拿阿哥欠款說事的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當時四王爺胤禛的那聲三哥喊得情真意切。

事例二、

康熙傳位當夜八爺黨搗亂,在張廷玉讀完康熙遺詔的時候第一個跪下磕頭認可雍正合法帝位。因為雍正繼位完全符合流程,所以在劇中允祉作為讀書人認可雍正。

不但如此,後來大將軍王老十四回來奔喪大鬧靈堂。他妄圖利用母妃烏雅氏不是皇太后的身份來否認雍正正統的皇帝身份,老八等人也在旁邊推波助瀾妄圖翻盤。而雍正立刻決定當場冊封母親烏雅氏為皇太后,從而坐實自己帝王的合法性。又是三爺允祉在阿哥當中第一個向烏雅氏這個新封皇太后行禮,幫助雍正渡過難關。

三爺作為宗室同時又是讀書人領袖為雍正穩固統治有巨大作用

三爺允祉是宗室中特殊的一位阿哥,他平時就喜歡舞文弄墨。所以以宗室親王之尊成了編書、修書,長時間和李紱等讀書人抄襲相處成了讀書人的領袖。也成為天下清流讀書人的後臺,所以這個身份非常的特殊且非常重要。雍正善待三爺允祉,就相當於攥住了天下半數讀書人。

雍正朝要想治理天下,讀書人的支持是少不了的。所以三爺允祉和老十三胤祥一文一武都是雍正最理想、最重要的人選。所以雍正要在禮法上抬舉老三。所以老三無慾無求,所以才對雍正說話隨便。

在雍正推行新政,李紱等讀書人被雍正推出斬首的時候三王爺允祉才敢死氣白咧的為李紱求情。在皇上面前著急的連你我的稱謂都出來了:

你到是說句話呀,一個親兒子加上我這一個親阿哥面子總算夠了吧。御前免跪的恩典我不要了,今兒個我給你下跪了。


雍正捧沒有威脅的三爺給天下臣民交代以示公正

老三是讀書人,不是野心家。在脫離了奪嫡這個偶爾腹黑的藩籬後,迅速恢復了讀書人的灑脫本性。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則是對雍正處處掣肘,陰謀逼宮。而此時大阿哥胤遈被圈禁;廢太子胤礽被圈禁;老十四被罰守陵。在八王議政逼宮案後,老八、老九、老十被抄家,而且八爺黨的門人到處煽風點火說雍正刻薄謀害兄弟。


而當年九龍奪嫡的九個阿哥,除了雍正和老十三就只剩下老三允祉了。而老三還是諸位阿哥之長(老大老二被圈禁),所以整好雍正扶植老三也好向天下臣民交代以示公正。至少能破除八爺黨門人的流言蜚語,三王爺的御前免跪也是沾了這個光。



小結:

總之雍正在劇中優待三爺允祉有其多方面的考慮,其實劇中正是有了允祉這個潤滑油才顯得雍正兄弟之間有兄弟友恭的情誼。讓雍正剛直刻薄的形象有了一絲溫情。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三爺在雍正登基後,獲得“御前免跪”的特權。

《雍正王朝》劇中,這些參與了“九子奪嫡”的阿哥中,除了被封為鐵帽子王的十三爺胤祥,結局最好的就是三爺,也就是雍正朝的誠親王胤祉了,雍正登基後依然對他非常尊敬,甚至獲得了“御前免跪”的特權,這一特權可是連十三爺都沒有的。

同為參與了“九子奪嫡”的阿哥,為什麼雍正對於三爺的態度,會與對於八爺黨眾人有著如此大的區別。


三爺在“九子奪嫡”中的存在感非常低,並沒有給雍正的登基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三阿哥胤祉在整個“九子奪嫡”中的存在感非常之弱,除了編書,還是在編書,要說表現,也就是在康熙面前揭發了大阿哥的“魘鎮”陰謀,僅此而已。與之對應的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一眾,從頭至尾都在與雍正鬥智鬥勇,相比之下,三爺並沒有給雍正的登基造成太多的威脅。

況且,因為三阿哥的生母榮妃馬佳氏是也是太子胤礽的養母,實際上這哥倆是真正的一派的,所以太子徹底被廢后,三爺也就放棄了奪嫡,也沒有支持其他阿哥,屬於中立的阿哥,因而也與雍正和雍正的對手們劃清界限,保持中立。

與此同時,三爺也是對大清有功之人,他組織編撰的《古今圖書集成》也是開創的滿清文化領域的不朽盛世,劇中無論是朝陽門碼頭歡迎江南籌款歸來的雍正,還是眾皇子陪同康熙看戲的劇情中,都可以看到兩位皇子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因而可以獲得了一個好的結局。


康熙駕崩之夜,三爺是最先下跪,承認雍正為新君的阿哥。

當隆科多宣佈了康熙的遺詔後,讓眾皇子向新君行禮,這個時候是誰最先朝拜新君的呢?沒錯,正是三阿哥胤祉。相比於遲遲不肯下跪,不願接受現實的八爺、九爺、十爺,三爺的舉動是對雍正的巨大支持,甚至可以說是意義非凡,特別是三阿哥還是雍正的兄長,這樣做不得不讓雍正感動。

對於此時的胤祉,既可以說他是聰明,懂得變通,懂得馬上站隊擁立新君,但是我更傾向於這是三阿哥作為學者阿哥身上的那種讀書人傳統思想的體現,懂得忠君,忠於先皇,也要忠於新君。

不僅如此,在十四爺大鬧康熙靈堂,九爺、十爺跟著起鬨的時候,也是三爺和十三爺一起在規勸,這些行為都讓雍正看在眼裡,也讓他明白了三爺此時的心意,而“御前免跪”的恩典,也像是對於這期間三爺表現的一種獎勵。


三爺在讀書人和學者的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三爺是所有阿哥里面公認的書讀的最好的,並且通過編撰《古今圖書集成》,網羅結交了一大批飽學之士,包括陳夢雷、李紱等,都出自三爺的府邸,特別是李紱,對於三爺的信任和感恩也是有目共睹的,這也讓三爺在天下讀書人和學者心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作為拉攏天下讀書人的重要方式,對於三爺的尊重,實際上也就是對於讀書人的尊重的認可。

況且三爺本就是雍正的哥哥,在大阿哥、二阿哥被康熙圈禁,現在的三爺實際上就是所有皇子中年齡最大的,給予三爺如此的特權也會合乎人之常情,也符合傳統的儒家禮數。


當然,雍正也需要借三爺來平衡朝中的實力。

就像冊封十三爺為鐵帽子王一樣,三爺也沿襲了康熙朝誠親王的稱號和待遇,並且雍正賜予了“御前免跪”的特權,這樣做一方面是做給朝中大臣和國人看的,讓他們看到自己對於自己的兄長的尊敬以此來回應那些雍正迫害兄弟的言論,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拉攏三爺支持自己,穩固政權基礎,同時平衡朝中的勢力,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正史中的三阿哥胤祉卻沒有像劇中一樣獲得雍正如此的尊敬,更沒有獲得“御前免跪”的恩典,真正的結局也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自雍正繼位後,雍正以他與廢太子向來親睦為由,將其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雍正八年(1730年),怡親王胤祥去世,在喪禮上,因遲遲未到,並且毫無憂傷的面色,因而遭到莊親王胤祿等彈劾,被宗人府議罪,並被奪取了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被囚禁。雍正十年(1732年),三阿哥胤祉逝世于禁所,清廷以郡王例將其安葬。乾隆二年(1737年),由乾隆為其追諡。


雍親王府


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關於御前免跪的特權只有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出現過。

他之所以能御前免跪,完全在於他之前的下跪:

老三胤祉的第一跪:

他的第一跪可以說跪的好,跪的妙,跪的雍正帝心理哇哇叫:

因為老三在八大山莊時被康熙帝罵讀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而且同時圈禁了三個皇子,從此之後老三就對皇位不感興趣了,一心修書。

後來,康熙帝去世,傳位給了老四胤禛,但是其餘阿哥們並不服氣,在等待詔書來的時候,老十跟老十六甚至還幹了一架。

但是作為這裡面最年長的老三,並沒有理會大家,只是站在那裡雙手合十唸佛呢,等最後的結果。

後來老十三胤祥到了,其他阿哥們心中暗叫不好,緊接著隆科多也來了,宣讀了詔書,這時候張廷玉宣佈跪拜新君。

老三胤祉第一個跪了下去……

可見老三胤祉特別會把握時機,就這一跪,就徒增了雍正帝對他的好感,畢竟奪嫡過程中倆人也沒有大矛盾,他這一跪也表明跟老八胤禩一夥劃清了界限,也逼的他們不得不跪,反而立了第一件功!

靈堂兩跪:

這個三哥第二跪隱藏的比較深,一般人看電視劇是發現不了的,可惜我楊角風發現了:

這次是發生在老十四胤禵抗旨進靈堂,並大鬧靈堂,當時老八胤禩衝老九他們使了個眼色,於是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心領神會的跪下大哭。

弄得老三和老十三很詫異,挨個勸起來說話,結果老八胤禩還是把老十四胤禵引到了太后烏雅氏身邊,老十四胤禵一看服裝不是太后服裝,就火了,於是在大殿上狂喊:

“四哥呢?雍正皇帝呢?他在哪兒?為什麼不來見我?”

這個時候雍正帝正好得到消息趕了過來:

大家要注意這個場景,當時,老三和老十三是站著勸眾人的,老八、老九和老十是跪著的。

可是隨著雍正帝進門,老三先跪了下去,老十三跟著跪,而本來跪著的老八、老九和老十卻站了起來。

這也表明,老八他們還是想通過實際行動刺激老十四胤禵,讓他繼續鬧下去。

反而是老三胤祉這一跪,再次表明了立場,這個雍正帝就是皇帝。

雍正帝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面對老十四胤禵的頂撞並沒有發火,而是突然就冊封烏雅氏為皇太后。這時候的老三胤祉又是帶頭第一個下跪的。

這連續的兩跪,算是幫了雍正帝大忙,也從行動上跟老十四胤禵劃清了界限。

還有一跪:

等到了第二天登基大典上,老十又是放屁又是出恭的,讓整個朝堂再也嚴肅不起來,反而是老三胤祉又是帶頭一跪,願意領命,為皇帝服務,而且他作為哥哥卻自稱“臣弟”。

正是這個態度,讓雍正帝大為欣慰,而且畢竟是自己的三哥,讓哥哥跪弟弟,確實不太合適,於是賞了“御前免跪”權力。

不過後來雍正帝好像收回了這項權力,這是在雍正帝要殺李祓的時候,老三為了救李祓,無奈的到了雍正帝面前求情,可惜雍正帝根本不理,最後沒辦法了,再次使出了絕招,下跪:

“一個親兒子,再加上我這個親阿哥,面子總算夠了吧?御前免跪的恩典我也不要了……”

這次卻沒有讓雍正帝感動,而是扔下了赦免李祓的詔書,轉過身慢慢走了……

所以啊,這下跪是不能免的,一旦免了,會死人的!

估計此時的三爺心中全是淚了……


楊角風發作


那是因為三爺他跪得好

。三爺胤祉這人不簡單,正因為他擅長跪,跪得好,雍正登上皇位後才給他“御前免跪”的特權。 當初康熙為君為父,大家怎麼跪都是合情合理,合大清禮法,這自然沒的說。但為兄長者,要跪弟弟,這就不簡單了。三爺胤祉第一次跪四弟胤禛,是在那個驚心動魄的奪嫡之夜。 當時康熙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言,立四皇子胤禛為繼位新君,撒手駕鶴西去。剛嚥氣,八爺黨就不認賬了,堅持認為康熙遺言是立十四子胤禵為新帝。雙方鬧得不可開交,隆科多帶著從正大光明篇後取下來的遺詔前來宣佈遺旨。但八爺黨仍然不肯罷休,鬧嚷擾亂。 在此關鍵時刻,三爺胤祉首先下跪,向四弟胤禛行了君臣大禮。皇長子胤禔和太子胤礽不在,三爺胤祉就是諸兄弟之長,他這一跪,具有表率作用,其他大小阿哥見了紛紛隨跪行禮,就把老八、老九、老十晾到一個很尷尬的地位了。 八爺胤禩無奈也只好下跪,老九、老十也只能忍氣吞聲隨著跪下了。三爺胤祉這跪得精準,時機把握得好。反正他也沒有希望繼位了,事情如果繼續爭鬧下去,誰上位也對他沒好處,而他率先一跪,表了忠心,解了危局,立了功勞。 胤祉第二跪是在康熙的喪禮上。十四皇子胤禵千里迢迢從邊關趕回京來,大鬧靈堂,還對其親生母親德妃娘娘頗有不敬的言行。



雍正趕來,就在靈堂上當眾宣佈,加封其母為皇太后。雖未正式臨朝,但這也是雍正以皇帝的名義施行意志。這次的範圍擴大了,從兄弟間擴大到了整個宮廷。 這一次又是三爺胤祉首先向新晉皇太后下拜,起了表率作用。進一步肯定了雍正獲得帝位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胤祉的第三跪是在雍正即位後的首次朝會上。 初登大寶,萬象更新,雍正召開首次朝會。但朝中局勢仍然不穩,老十胤俄首先跳出來破壞朝會的嚴肅氣氛,但雍正也不好發火,搞得場面很被動。正在尷尬之時,胤祉又一次出班啟奏,自稱“臣弟”,並向雍正下跪,行以君臣大禮。表述自己的忠心,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雍正的權威從皇子兄弟間,擴大到宮廷,這次又擴大到朝廷百官。雍正的帝位進一步得到鞏固。這樣的表現當然被雍正首肯。而三爺胤祉也因為自己善跪而獲得了“御前不跪”的特權嘉許。 但是,並不是每一次下跪都是有用的。 大臣李紱因不滿“士紳一體”的新政,與執行官員田文鏡屢屢彼此參劾。李紱一怒之下,發動百官和仕子們集體上書,彈劾田文鏡,卻被雍正抓住了把柄,以“朋黨”論罪,判了斬刑。 三爺胤祉急眼了,李紱與他交情莫逆,又是文壇領袖,兩人彼此看重。雍正若殺李紱,他胤祉也會成為天下讀書人的眼中釘,聲譽大掃。他慌忙跑去向雍正求情,但雍正卻默不作聲。 免李紱一死,這是個天大的情面,收盡天下讀書人的忠心,這個情面當然不能給了三爺胤祉,而是應該給予自己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寶親王弘曆。 所以當弘曆到來,下跪求情時,雍正拿出了早已寫好的赦書,交給了弘曆。弘曆飛馬直奔刑場,留下李紱的性命,還收穫了天下讀書人的忠心。


看點優選


《雍正王朝》中康熙去世那個夜晚,雍正遇到了成為皇帝的第一個危局就是八爺黨成員不支持雍正成為皇帝,而作為現場當中輩分最高的三阿哥這一下跪確定了雍正的皇位,從內心中雍正應該是十分感謝胤祉的,我們知道胤祉和十三爺胤祥是雍正帝算是比較善待的兄弟,雍正之所以給胤祉這樣高地位,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康熙去世,作為雍正兄長的他最先下跪,從而確定了雍正的皇位

我們先要知道古代當中皇子只跪皇帝,要皇子可以下跪的只有自己的父皇或者皇帝,而胤祉這一跪,雍正是充滿感激的,因為,胤祉是在場全部兄弟中長兄,這一跪十分關鍵,先保證了作為皇兄的胤祉承認了雍正的帝位的合法性,雍正在登基不久因為對胤祉的感恩就給了胤祉這個“御前免跪”的特權,可以說這一跪確保了胤祉在雍正這一朝榮華富貴。

我們先知道胤祉這一跪的關鍵性,我們先知道胤祉也是參與九子奪嫡的一份子,按照大家理解胤祉是不應該下跪的,畢竟雍正是他奪嫡路上的一個坎,他肯定不會支持雍正,但是胤祉能夠審時度勢,對時機有很好的判斷,在關鍵時刻做應該做的事情,從而得到新任君主雍正的支持。

九子奪嫡中雖然作為九子奪嫡成員,但是他並沒有威脅雍正

我們知道胤祉作為九子奪嫡當中勢力較弱的一方,基本上是沒有給雍正什麼威脅,他在胤祉第一次給廢之中唯一可以繼承皇位機會中給康熙完全打壓,從而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這件事情後胤祉失去了奪嫡的機會,在面對八爺黨的時候他也基本站在中間地位,從來沒有給雍正製造什麼麻煩,從這裡看出胤祉只退。

為什麼胤祉會獲得御前免跪特權,主要三跪確定了雍正皇位合法性

第一跪:康熙去世那夜,八爺黨成員鬧事,要雍正皇位岌岌可危,而胤祉這一跪從而確保了雍正皇位在眾多皇子中合法性。

第二跪:康熙喪禮上,十四皇子胤褆大鬧靈堂,雍正到來後先封其母為皇太后,這一次命令是雍正以皇帝之名發出,胤祉又在一次下跪,從而確定了雍正帝王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第三跪:雍正初次登基帝位不穩,並且在首次朝會中八爺黨成員搗亂,導致雍正很被動,就在這個時候胤祉在一次站出來率先下跪並自稱臣弟,這次下跪確定了自己的忠心,在一次確定雍正帝王的合法性。



讀書人的領袖,朝中需確定新勢力

我們知道胤祉是天下讀書人的領袖,而他背後代表的是清流,雍正剛剛登基的時候政局不穩定,必須要拉攏一方勢力而三阿哥胤祉在讀書人中威信極大,拉攏了胤祉就等於拉攏了讀書人,這樣對於雍正來說是十分關鍵。

我們知道雍正登基初期朝中大部分都是八爺黨成員,他這個時候拉攏胤祉並對胤祉的人進行安排,胤祉代表的讀書人這個勢力是十分關鍵的,絕對看對八爺黨產生制約,他必須培養以胤祉為首的清流,這樣可以很好的打擊八爺黨。

穩定朝政後,逐步收回權利

在雍正勢力慢慢穩定後,雍正打算對各個勢力進行打擊從而確定自己的權威,這個時候李紱、謝濟世、陸生楠幾人反對雍正新政,這個時候雍正打算處理他們的同時,打算同時處理胤祉,因為這個時候如果胤祉不救這三人他就不會得到讀書支持,如果救了這三人,他就必須退出政壇,這樣對他有威脅的勢力就少一個。

最後,雍正利用處理這三人的功勞從而轉移到弘曆手上,一方面要弘曆得了人心,還有一方面要胤祉主動提出放棄免跪權利,這一做從而胤祉放棄了權利後,雍正才拿出赦免文書,從此清流不能在有什麼危害,從此胤祉不在對雍正有什麼影響。


莫地方


請不要把歷史和電視劇混合。《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雍正因為“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要將讀書人領袖李紱斬首。眾大臣為其求情,三阿哥也拿自己御前免跪的恩典和親王的帽子來換李紱一條命,畢竟李紱是自己的門人。歷史上三阿哥胤祉因為和廢太子胤礽關係密切,早早就被雍正貶去給康熙守陵了,有什麼御前免跪。

我們先來說說電視劇《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三阿哥雖然也參與奪嫡,但是他的態度都比較佛系,是我的我就上,不是我的那也沒關係。所以四阿哥胤禛的時候,他基本上都很配合,國庫欠款的時候他主動還錢(雖然錢是康熙給他的。)雍正登基的當天晚上,三阿哥也是第一個跪下的,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三阿哥也是第一個表示要為新王朝肝腦塗地的。所以免跪的御前恩典不是賜予的,而是他自己跪出來的。

再來說說歷史上的三阿哥。電視劇中的三阿哥一直是一副“腎虛”的樣子 ,似乎除了編就什麼也不會。歷史上的三阿哥可是書畫,騎射樣樣精通,甚至可以說冠絕諸位阿哥。三阿哥曾經和壯年康熙比試騎射不分上下,可見三阿哥的技術確實是十分強悍。我們都知道康熙的時候,太子是受到康熙的寵幸,三阿哥也因為與太子關係要好受到康熙的器重,第二次復立太子的時候,被封為誠親王。後來因為十三阿哥胤祥的母親去世,三阿哥還不到百日就去剃頭被降為貝勒。


歷史上三阿哥對於出身低微的十三阿哥母子,一直不是很看得起。十三阿哥的母親去世以後,他就去剃頭。雍正登基以後,十三阿哥去世,三阿哥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傷感,反而對雍正都有抱怨。雍正知道了這件事後,將當時已經在替康熙守陵的三阿哥的一切爵位,並把他幽禁起來。三阿哥就在幽禁中抑鬱而終。



紅雨說歷史


在雍正年間,薩那葛是一個很好的人。雍正登基後,他被允許自由下跪。他為什麼喜歡這樣的待遇?

因為薩那的哥哥在九個兒子掌權的時候幫助了雍正很多,他會跪下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康熙去世當晚,他第一個帶領群眾跪在雍正面前表示支持。雍正登基後,他是第一個跪下表示服從雍正統治的哥哥。

你應該知道,在大年齡被永遠禁止和大年齡被禁止之後,薩那時代已經是你當中最長的一個了。當時康熙死了,雍正出人意料地登上王位,八、九、十、十四和依靠他們的大臣都不服從新皇帝雍正的統治。雍正的統治極不穩定。三個哥哥的哥哥曾兩次表示支持雍正,非常寶貴。

當然,薩那葛不是那種壁花。當九個兒子贏得王位時,他也是雍正的朋友和敵人。他也幫助了雍正很多。雍正上臺後,他清楚地看到了形勢,及時、規範地支持雍正,這也是重要原因。雍正的新皇帝登上了王位。很自然,他必須對那些支持他的人表示友好。因此,在朝廷面前獲得自由下跪的榮譽是正常的。

下一步,宋安志將具體談談。

從雍正九子的角度看,八大黨的八、九、十、十四和大哥都是陰謀家,怕天下不亂。為了贏得王位,他們不可能光顧他們的父親,殺死他們的君主。被遺棄的許親王屬於陰謀不足、沒有正義的失敗者。老十三和雍正自然屬於正義的一面。薩那·格喜歡編纂書籍,屬於中立勢力,不搞陰謀和詭計,不依賴任何一方。

雖然第三者也有奪取權力的慾望,但他沒有力量或頭腦。例如,在廢除王子的時候,哥哥就有了廢除王子的意圖。康熙怒氣衝衝的時候,哥哥趁機說,哥哥詛咒了王子的廢除,把哥哥徹底趕了出去。但是康熙說:“既然你的書已經在狗肚子裡讀了,我怎麼能說呢?”也就是說,第三個也被矇蔽了,可以說,頂級的競爭者將被玉石的燃燒所排斥。

相對而言,即使第三個孩子有抓住權力的心,他也很少使用陰謀和詭計,這是公平和光明磊落的。

在討論了他的缺點之後,三個最大的優點是什麼?當然,自我保護的方式還是很明智的,知道如何在未來的生活中保持一種良好的言行,對雍正有很大的幫助。

早在九子奪權初期,雍正在長江以南救災成功後,老八老九等人的眼睛就紅了。他知道第四夫人可能接手收繳國庫的任務,就鼓動許多拖欠的官員前來為雍正洗塵,想給雍正挖個洞。當時,大哥和八大哥首先指示禮儀部把接待儀式做成皇帝的規格,這是雍正破解的。然後我打算喝醉雍正,第三個人開始用古語對雍正說提示,說“你能打破味道,不喝酒,你能抱,肚子餓不吃,你能抱”。不要喝酒或吃飯。後來,我看穿了雍正人的思想,不喝酒也不吃飯。當你們輪流勸說酗酒者時,除了第一個勸說酗酒者的大哥外,大哥應該照辦,但結果不是你勸說酗酒者。

當財政部被收回時,雍正誠實的話語要求部長們償還他們的債務。因為雍正因暴動懲罰馬國成,他是個大年紀的弟子,所以大年紀的弟子問他是否欠了錢。雍正談到三、十位長輩的債務時,臉色變了。他進退兩難,不知道怎麼說。第三個人來還債,說他不想還。為什麼人們跪著借錢,不肯還錢?今天我一個人來,把錢還給了四師父。極大地解決了雍正的包圍,使雍正搬走,說了一個三哥。

康熙去世當晚,八九十歲的老人散播謠言說,他們不相信雍正是繼承人,應該是第十四個繼承人。即使在永正十七戰的支持下,第三次也沒有在此時向火堆中添加燃料,而是想把架子拉起來,後來看到拉不動,就乾脆呆在外面,在哪裡閉上眼睛和手,不要問。後來,十三歲的士兵護送他,龍口多宣讀了法令。大局確定後,第十三老兵的哥哥是阿戈所有人的長兄,他是第一個向新國王下跪的人。

在雍正的危險繼承之後,十四歲的康熙陵堂就陷入了困境。第八、第九、第十位老人趁著機會往火上倒油,第三位老人又站起來,阻止第十四位老人設法扭轉局面。據說他們盡力了。雍正正式登基後,雍正由於其不穩定的基礎,面對許多人的反對,說他不想成為皇帝,如果他想成為皇帝,他願意讓路給他。或者第三個阿戈的大哥是第一個站起來跪下來表示支持的人。

從九個兒子的角度看,老三和雍正既是敵人又是朋友。一方面,他有抓住敵人的心,另一方面,他很少使用陰謀。雍正從來沒有玩過任何陰謀和詭計,而且有意或無意幫助雍正很多,這是一個很好的中國方塊。康熙死後,是時候重新審視形勢,走出九子爭權的鬥爭了。雍正堅決支持雍正。雍正自然地把錢還給了那些支持他的人。像十三老鐵帽王一樣,十三老在朝廷面前獲得自由跪下的榮譽也不少見。


孤城影隨


康熙兒子們都是胤字輩的,在雍正繼承大位之後,為了避諱,他的兄弟們改動了自己的名字。康熙的三子胤祉也就變成了允祉。

按皇朝規矩,皇帝登基稱制後,他的兄弟們都要和其他朝臣一樣對皇帝行跪拜禮。但是允祉卻得了雍正御前免跪的賞賜。那麼多皇族兄弟,為何允祉能夠有此殊榮?

其實,這御前免跪全是三爺允祉自己早前努力掙出來的。

聖祖康熙皇帝駕崩時,眾皇子都心存上位的幻想。隆科多宣讀完康熙的傳位詔書之後,允祉第一個帶頭參拜新皇雍正。這老哥哥都帶頭下跪了,那幫原本不服氣的弟弟們無奈跪下參拜。這一跪,雍正的即位法統得到了皇族的確認,允祉的這一跪意義非凡。

八王奪嫡的隱患並沒有因為雍正坐上了龍椅而消停。當大將軍王允禵回京祭拜老爸康熙時,在八阿哥、九阿哥等人的鼓譟下,允禵大鬧靈堂,局面有失控的危險。緊急之下,雍正趕到了,他當眾宣佈冊封自己的母親為皇太后,這時,又是允祉第一個跪了下去,這一跪,又帶動了靈堂內的眾人下跪接旨,初步穩定了雍正的地位。

辦完康熙的喪事,雍正的登基大典如期進行。八爺黨的勢力仍然暗自使勁,試圖攪亂形勢。八爺安排十阿哥在典禮現場鬧騰以噁心雍正,尤其是在跪拜環節,他一會放屁、一會要出恭,鬧得典禮現場不成樣子。這時候,又是允祉,如定海神針般站了出來,親王並老哥的他,不顧喧鬧,領頭下跪恭賀新皇。允祉的這一跪,典禮局面立刻穩定下來,雍正如願穩坐龍椅。

可以說,允祉這三跪,奠定了他在新朝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得到御前免跪的特權實在是他應得的。


重舟難過千重山


三阿哥胤祉一直是個聰明人,康熙活著時,很受康熙待見;到了雍正登基,也是唯一一個獲得“御前免跪”的親王,這個待遇是很高的。

九龍奪嫡,用力最猛的是八阿哥胤禩,最終他的下場也最慘;最沒存在感的是三阿哥胤祉,但他也是結局較好的少數幾個雍正兄弟之一。

三阿哥喜歡結交文人,比如後來的清流領袖李紱,就曾經是三阿哥府上的門客。但三阿哥自己並不只是個文人那麼簡單。

三國時的曹植,那是真正的文人,絲毫不懂得為自己謀身。但三阿哥胤祉,很會為自己謀身。所以我說他是個聰明人。

三阿哥的聰明,表現在不逾矩。

比如胤礽做太子時,他就站在太子一邊;後來四阿哥胤禛登基,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等眾多兄弟不服,在金鑾殿上公然給雍正難堪,這時候,首先跪地表示服從的,正是三阿哥胤祉。

這就叫不逾矩,也叫不做非分之想。大勢已成,逆勢的都是沒活明白的,順勢而行的,才是聰明人。

但順勢而行不是投機,不是八面玲瓏,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以,在熱河行宮,太子胤礽落難,大阿哥落井下石,敢在康熙面前指責大阿哥併為太子說話的,是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奉命追繳國庫欠款,阿哥中第一個還錢支持胤禛的,也是三阿哥胤禛(雖然這錢是康熙替他出的)。

恰好,四阿哥胤禛也曾經是站在太子一邊的人。同八阿哥等幾個兄弟相比,他和三阿哥胤祉天然就是一派的。再加上在雍正登基的過程中,三阿哥胤祉一直在暗中支持雍正,所以,雍正給他“御前免跪”的待遇,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正史中的三阿哥胤祉與雍正皇帝並未如此親密。但咱們這是就劇情而論劇情,就劇中人物而論劇中人物,與正史小有出入也是難免的。


趣談國史


三爺胤祉,生於1677年,康熙兒子中序齒排老三。

在《雍正王朝》中,李紱身為清流的領袖,居然帶頭反對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新政,惹得雍正皇帝十分惱火。雍正氣急,指責清流有朋黨之嫌,打算斬殺李紱等人。

三爺誠親王胤祉是朝廷清流的靠山,在雍正面前為李紱求情,聲稱不要了“御前免跪”的特權,為李紱求一個生路。

“御前免跪”據字面的意思就是可以在皇帝面前免去下跪的特權。清朝的禮儀有規定,凡是大小官員皇親國戚見到皇帝必須下跪,若不下跪,就有無禮甚至謀反之嫌,所以見著皇帝不下跪,後果很嚴重。

雍正皇帝為什麼給予老三胤祉這樣的特權,很多人都有過分析。因為之前老三胤祉會跪,跪得好,跪得令雍正滿意,故而給他“御前免跪”的特權。一是康熙駕崩當晚,雍正即位之時,老三胤祉帶頭第一個下跪。二是太后烏雅氏冊封,胤禵千里奔喪大鬧靈堂之時,老三胤祉帶頭第一個下跪。三是雍正初朝,老三胤祉第一個帶頭下跪。

這三次關鍵時刻,老三都搶著時機了,所以自然也能得到雍正的回饋。老三胤祉的三次下跪,表明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立場和他的態度,還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老三序齒為長,在皇子們當中具有代表性。老大胤褆被康熙皇帝永遠圈禁,胤礽兩廢兩立之後,康熙皇帝就沒有再立皇太子,所謂長兄為大,那麼按照序齒排列,老三胤祉實際上就是皇子們中的老大了,這可能也是雍正後來說老三胤祉“希翼皇位”的主要原因。胤祉比老四胤禛只大一歲,若不論君臣,只論兄弟,兄弟們還得聽年長兄弟的話才對。故而老三胤祉的所作所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老三胤祉的那三次關鍵下跪,對於弟弟雍正是莫大的支持和敬畏。

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盛傳雍正皇帝殘暴對待自己的兄弟的時候,老三胤祉是作了表率的,“御前免跪”就是雍正皇帝對待兄弟的態度。這說明,雍正皇帝打擊兄弟也不能一概而論,他是有所區別的,後代史家不可對雍正一棒子打死。

第二,老三是清流的靠山。歷朝歷代的清流被認為是士人之源,而士人是幾千年帝國王朝的執政基礎。儘管滿清王朝是貴族政權,但是入主中原之後,滿清的政治制度幾乎抄盡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光靠貴族儼然難以管理一個龐大的帝國,士人的基礎並沒有因此而廢弛。老三胤祉是個專家學者型皇子,因主持編撰《古今圖書集成》而結交朝野清流,成為朝野清流的靠山王。為避免大明朝造成的無休無止的朋黨之爭,老三意識到清流不可以獨立成黨,還必須與皇帝緊緊靠在一起,才會有所作為,這點在雍正初年科場舞弊案中,老三胤祉建議李紱動用李衛就可以發現胤祉的不簡單。

沒有皇帝的支持,清流就是無根之源,老三及時一跪,實際上代表了朝野整個清流集團。而雍正給予老三御前免跪的特權,除了是對老三的嘉獎表彰,更是要利用清流集團,實現朝野上的力量平衡。

第三,老三胤祉在奪嫡之戰中間接幫助了老四胤禛。雍正後來說老三胤祉希翼皇位,是說胤祉希望在大阿哥胤褆和太子胤礽都被廢掉之後,儲君的帽子自然而然落到他的頭上。因為在康熙皇子們中間,老三雖說是學者型的,但是他也能文能武,在皇子們的聲譽中並非庸者。老三胤祉在太子出事的時候檢舉老大胤褆行厭勝之術,從而斷了老大的奪嫡之路,而且他早不舉報晚不舉報,偏偏在太子和胤褆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舉報,不可謂沒有用心。

但是,康熙並沒有因此買了老三胤祉的賬,反而受到一通痛罵,估計在此之後,老三胤祉就失去了奪嫡的心思,才專注成為一個學者。這樣,論序齒,老四胤禛又成為了皇子們的老大了,是不是間接幫助了老四成就大事,只有老三和老四心裡最清楚。看在這件事上,老四登基之後,也得對老三有所饋贈。

以上就是老三胤祉有“御前免跪”特權的基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