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禮逼死了唐玄宗心愛的楊貴妃,為何事後沒有被貶反而得到重用?

yuzuki


\t其實從安史之亂爆發以後,陳玄禮就已經叛變了。他過去是唐玄宗的首席保鏢,統領一幫護衛保護唐玄宗的安危,可是到了馬嵬坡的時候,陳玄禮已經投靠了太子李亨。<strong>

\t唐朝父子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常有太子造反的事情發生。

唐朝是一個比較神奇的朝代,因為從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以後,幾乎每一代都存在太子造反的事情。

  • \t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兩個兄弟,逼迫唐高祖李淵退位,這才得到了皇位。
  • \t所以他的兒子李承乾也想依樣畫葫蘆,在唐太宗還活著的時候,便聯絡了侯君集杜正倫等人,發動了政變,結果兵敗被殺。
  • \t李治死的早,所以兒子沒能泛起大浪。可是到了武則天時期,唐睿宗李旦在張柬之的擁護下,架空了武則天,成功升任皇帝。
  • \t唐睿宗屁股還沒坐熱,他兒子李隆基就想早點做皇帝了,所以一腳將他老爸踢上了太上皇的位置,自己做了皇帝,這就是唐玄宗。

\t所以唐玄宗自己知道皇位的吸引力,即使是父子也會反目成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這三個人只不過有一點謀反的嫌疑,尚未查證之下,就被唐玄宗全部殺掉。

可見唐朝皇族父子之間的芥蒂有多深。

\t為了壓制太子李亨的權勢,唐玄宗故意提拔安祿山。

很多人是想不通這個問題的,但是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事情。很多人認為,哪有提拔別人,來防備自己所立的太子的呢?唐玄宗就是這樣的人,他認為太子李亨的勢力現在越來越大,有可能會影響到皇權。

而唐玄宗當時歲數還不算太老,所以唐玄宗便開始扶植安祿山的力量,不斷給安祿山加官進爵,以此來抵抗太子李亨。唐玄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李亨放老實一點,這種權謀之術,本來就是帝王必備手段,可是唐玄宗玩砸了。

他沒想到反倒是安祿山強大到威脅到了皇權。事情辦砸了他只能依靠太子李亨來保護自己,這個時候的太子對唐玄宗早就心灰意冷。唐玄宗身邊的楊貴妃過去還是他弟弟壽王李瑁的妻子,所以李亨知道,在帝王之家是不存在什麼親情的。

\t李亨早就想要推翻唐玄宗,陳玄禮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唐玄宗投靠李亨,這本身就是不靠譜的一件事。人家本來對你就有意見,你不僅殺了自己三個兒子,還將兒子的妻子搶來給自己做了貴妃,這是個人乾的事兒嗎?所以李亨對唐玄宗過去是又恨又怕,現在除了恨已經沒有怕了。

所以李亨自然要推翻唐玄宗,而唐玄宗身邊的陳玄禮是最需要拉攏的對象。陳玄禮作為唐玄宗的護衛,多年來兢兢業業,是很難攻克的對象。我們現在不知道李亨和陳玄禮達成了怎樣的條件,反正陳玄禮是投靠了李亨這一邊。

在陳玄禮的策動之下,士兵們強行殺掉了宰相楊國忠和楊家的幾個姐妹,還逼著唐玄宗殺掉自己心愛的楊貴妃,否則的話,這些士兵就不會再聽從唐玄宗的命令。整件事其實都是李亨在策劃,陳玄禮在實施,唐玄宗已經成為了喪家之犬。

\t李亨成為唐肅宗,陳玄禮是其安插在晚年唐玄宗身邊的間諜。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太子李亨提前上位,成為唐肅宗。而唐玄宗李隆基在做了45年皇帝以後,退位成為太上皇。這已經不是唐朝第一個太上皇了,所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唐肅宗對這位父親可是防備森嚴,我們知道了陳玄禮在經歷了馬嵬坡事件之後,依舊跟隨在唐玄宗身邊。

\t眾呼曰:"楊國忠連蕃人謀逆!"兵士圍驛四合。及誅楊國忠、魏方進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玄禮等見上請罪,命釋之。---《舊唐書》

按照道理唐玄宗應該對他棄而不用,因為是他主導殺死了楊貴妃。可是唐玄宗依舊讓陳玄禮留在自己身邊,這隻能說明一件事,陳玄禮是唐肅宗派來的間諜。馬嵬坡事件發生的時候,陳玄禮本人就已經成為了唐肅宗的人,如果他真的是唐玄宗的人,那在唐肅宗登基以後,是絕對不會將他這麼重要的一個人物留在唐玄宗身邊的。

\t陳玄禮並未受到什麼重用,晚年或因為內疚憂鬱而死。

陳玄禮跟著唐玄宗回到長安以後,其實並未受到什麼重用,他依舊還是唐玄宗身邊的保鏢頭子,只不過是加封了一個蔡國公。

他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按照唐肅宗的要求,看住唐玄宗。誰都知道唐玄宗已經不得人心,所以現在真正的大靠山應該是唐肅宗。

而唐肅宗一直在防備唐玄宗復辟,所以陳玄禮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陳玄禮真的跟唐玄宗一條心的話,或許唐玄宗還真的能夠奪回權力,畢竟陳玄禮手裡是有軍權的。

\t三載二月,肅宗與群臣奉上皇尊號曰太上至道聖皇帝。乾元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內之甘露殿。時閹宦李輔國離間肅宗,故移居西內。高力士、陳玄禮等遷謫,上皇浸不自懌。---《舊唐書》

\t到了晚年的陳玄禮,看到唐玄宗猶如被囚禁的狀態,內心非常不好受。他不是帝王之家的人,所以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兒子可以對父親如此殘忍。

眼看著唐玄宗日漸蒼老,一次次受到內心的譴責以後,陳玄禮決定退休不幹了。退休沒多久,他就去世了。

\t總結:陳玄禮只是唐肅宗的一顆棋子而已。

在陳玄禮看來,當時的唐玄宗已經徹底失去了人心,士兵們一個個離家出走,家人全都陷落長安,淪為安祿山反賊的刀下亡魂。這一切都是唐玄宗造成的,所以士兵們自然是對唐玄宗心灰意冷。這個時候的唐肅宗可以把這些人帶回家,自然會得到人心。

所以唐肅宗利用了這一點,成功策反了陳玄禮,利用他殺掉了楊國忠和楊貴妃,使得唐玄宗成為孤家寡人。

在此之後,陳玄禮如果願意歸順唐肅宗,那麼就留在唐玄宗身邊監視他,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勢必要被唐肅宗給撤職。所以我們會發現,陳玄禮的職位並沒有什麼變化,其實這就表明他是向唐肅宗屈服了。


江湖小曉生


我覺得不能算是陳玄禮殺死了楊貴妃,只不過當時由於太子還有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挑起憤怒的士兵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受到牽連被迫自盡。但是陳玄禮盡全力控制事態,保衛了唐玄宗的安全,所以唐玄宗依然信任他。


陳玄禮是唐玄宗時的名將,初期的時候時御林軍的都尉,由於當時朝政混亂,為了唐朝的未來,加入到了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陣營。在誅滅韋后及安樂公主的兵變中立下了大功。李隆基登基當上皇帝后,就讓他負責宮中的安全,是皇帝身邊保安隊的大頭目。後來,成為龍武軍的統領,事實上就是禁軍的首領。

本來在唐玄宗多年的皇帝生涯中,陳玄禮可謂是盡職盡責,一直得到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後來在馬嵬坡兵變中卻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最後逼死了楊貴妃。但這並不是陳玄禮背叛了唐玄宗,而是當時的形勢所致。

因為安史之亂可謂是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有莫大的關係,當時楊國忠是朝廷的宰相,安祿山是守衛邊疆,手握兵權的大將。但是楊國忠一直不斷挑釁安祿山,總是從各方面不斷進讒言說安祿山要造反,令安祿山感到極其不安。在很多人看來,安祿山最後造反,很大程度上是楊國忠激起來的。

後來,安祿山叛軍殺入長安後,唐玄宗被迫向四川逃竄,到了馬嵬坡的時候,士兵們的憤怒終於無可制止,最後又有太子等心懷叵測的人從中煽風點火,正好看到楊國忠和胡人在一起,於是大呼楊國忠與湖人勾結謀反,最後一擁而上,殺掉了楊國忠。

憤怒的士兵的情緒一旦被調動起來,就很難再壓制下去,所以後面就開始殺紅眼了。之後楊貴妃的兩個姐姐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也先後被殺。期間還有很多官員被殺。最後他們有嚷嚷著要殺掉楊貴妃。在軍隊失控的情況下,高力士和陳玄禮都勸唐玄宗捨棄楊貴妃以保全自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最終,唐玄宗被迫賜死了楊貴妃。

因為馬嵬坡很大程度上和陳玄禮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且是因為將士們愛國,要殺掉誤國的楊國忠,楊貴妃的死亡是一個意外。而且在兵變後,陳玄禮以自己的努力穩住了大局,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講陳玄禮還是忠於唐玄宗的,所以唐玄宗之後還是非常信任陳玄禮的。

之後,太子在靈武登基稱帝,唐玄宗已經失勢,沒有什麼權力了。而陳玄禮一直還在唐玄宗身邊,保護他的安全。後來唐玄宗回到長安,處於被軟禁中,陳玄禮作為唐玄宗的親信先被封蔡國公,隨後不久被強令退休。


平安讀歷史


安史之亂時,陳玄禮隨唐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馬嵬坡時,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楊貴妃,老楊家一夥人,安史之亂平息後,隨唐玄宗回到長安,封為蔡國公後辭官,旋病死!


陳玄禮是跟隨唐玄宗四十多年的忠臣,而且和高力士一樣是一直陪著唐玄宗到最後的人!

陳玄禮當初就幫助過唐玄宗發動政變,殺了韋皇后一夥,為啥要殺韋皇后?因為那時是李顯當皇帝懦弱無能,朝政大全落入韋皇后手裡,這個韋皇后還想當女皇帝,結果沒等開始呢,就被唐玄宗弄死了,而這個陳玄禮是跟著唐玄宗一起幹這事的人,算是自己心腹大將!

再就是馬嵬坡之變,殺了楊國忠,逼死楊貴妃,那都是太子李亨在背後撐腰啊,憑他哪敢逼死唐玄宗的寵妃?


為啥不貶陳玄禮,一個是因為有個傳聞,據說陳玄禮憐楊貴妃貌美,不忍殺之,與高力士合謀,以侍女代之,高力士用車運貴妃的屍體,檢查屍體的也是陳玄禮,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天的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的!

第二個,在唐玄宗回長安之前,他兒子李亨已經繼位當皇帝了,他唐玄宗只是個太上皇了。手底下就陳玄禮一個武將,一個太監高力士,回到長安以後,居住在興慶宮裡,而且只有自己親妹妹玉真公主和以前的宮女,梨園子弟為他娛樂所用,後來唐玄宗的幾個親信也被清洗,高力士流放,陳玄禮辭退,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就剩下唐玄宗一個人了,晚年的李隆基是鬱鬱寡歡的,就算陳玄禮真的殺了楊貴妃,他也沒心情,更沒能力去收拾陳玄禮了!


瞭解歷史看這裡


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龍武軍也露面了,最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還會在花萼相輝樓上與張小敬遇到,這是後話,暫且先不劇透太多。

陳玄禮逼死唐玄宗心愛的貴妃,還得到重用?這個問題看怎麼說了,武斷的下結論不是正確看待歷史的態度。

陳玄禮是誰?

陳玄禮最初神武軍的果毅都尉,是最早一批加入李隆基陣營的禁軍將領,在唐隆政變中誅殺韋后及安樂公主,可謂是勞苦功高。李隆基當上皇帝后,就讓他負責宮中的警衛,說白了就是皇帝身邊警衛隊的首領。但是,陳玄禮不像其他功臣那麼高調,資治通鑑上說,“陳玄禮以淳樸自檢,宿衛宮禁,志節不衰。”開元二十七年,王毛仲倒臺後,陳玄禮成為龍武軍首領。

龍武軍的首領到底有多重要呢?反觀唐朝的幾次政變,都與禁軍脫離不了關係,從李世民的玄武門政變,到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再到李隆基走上皇位過程中參加的兩次政變,禁軍都在政變中擔當了主力。因此,唐玄宗讓陳玄禮當任禁軍首領,這本身就是莫大的信任。

陳玄禮也非常盡職盡責。有一天晚上,李隆基打算去虢國夫人家中,陳玄禮馬上阻止說,皇帝沒有下旨讓臣等知曉,天子不可以輕易去。有一年晚上,李隆基看著月色很好,又打算夜遊,陳玄禮照樣勸阻,說外面是曠野,不安全,皇帝還是回宮吧。皇帝都順從地答應了。

為什麼要逼死貴妃?

皇帝如此信任,為何又會在馬嵬之變中強迫皇帝賜死貴妃呢?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我們知道,安史之亂的爆發與楊國忠弄權有著很大的關係,甚至是楊國忠一再刺激著,巴不得安祿山馬上反了,來證明自己的“預見性”。安祿山叛亂之後,兵勢強大,但只要守住潼關,安史之亂也會在短時間內平定。又是楊國忠弄權,使得潼關失守,皇帝等人倉皇逃離長安,甚至連皇子皇孫都來不及通知,更別說那些隨軍將士的家眷了。

陳玄禮早就想殺掉楊國忠,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在馬嵬坡,行走了一天的將士又飢又渴,怒氣沖天。陳玄禮看到時機成熟,於是鼓動禁軍說現在天下大亂,皇帝出逃,這不都是楊國忠的罪過嗎,如果不殺掉此人,何以平息天下人的怨氣!眾將士異口同聲,這件事我們想很久了,哪怕粉身碎骨我們也心甘情願。趁著吐蕃使者圍住楊國忠要食物,有人大呼,楊國忠與吐蕃人謀反!於是一擁而上,殺掉楊國忠。

隨後發生的逼迫李隆基賜死楊貴妃,卻是出乎意料的,也不是陳玄禮所能控制的。壓抑的怒火一旦釋放,破壞力則是無窮的。試想,這群本來養尊處優的禁軍將士,倉皇之間隨皇帝逃出長安,拋家別子,前途未卜,況且又餓又累,難免怨氣沖天。因此,一旦有人牽頭大開殺戒,那就收不住了。隨後楊貴妃的兩個姐姐也都先後被殺。御史大夫魏方進大喊你們怎麼殺宰相呢。這些士兵二話不說一刀就把從三品高官御史大夫殺掉,殺紅眼的士兵連左相韋見素都打傷了,如果不是有人大喊別傷害韋相公,恐怕當朝宰相也死於非命。

在這種形勢下,作為領導的陳玄禮根本無法制止。陳玄禮作為禁軍首領,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要保護皇帝安全。在禁軍失控的形勢下,捨棄楊貴妃保護皇帝,是作為皇帝宿衛大臣的首要職責。作為皇帝的近侍高力士,同樣也持相同的觀點,面對即將譁變的兵士,高力士說,“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這句話看似是陳述事實,實際上是有偏重的,皇帝不賜死貴妃,將士恐怕就不跟陛下是一條心了。最後,還是高力士親自讓貴妃自盡。因此,如果硬說逼死貴妃,那不光有陳玄禮還有高力士。因此,殺貴妃或許是一個副產品,始料未及。

再說,馬嵬之變的背後還有太子李亨的影子。舊唐書記載“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其亂, 乃與飛龍馬家李護國(後來改名李輔國)謀於皇太子,請誅國忠,以慰士心。”因此,也不排除太子慫恿禁軍將士殺掉楊貴妃,以絕後患。李亨當太子期間一直戰戰兢兢,生怕被人抓住把柄重蹈前太子等三人的覆轍。一旦開始誅殺楊國忠的行動,就一定要斬草除根,否則誰也不敢保證楊貴妃會不會吹枕邊風,讓唐玄宗再度廢掉太子。

陳玄禮受到重要了嗎?

唐玄宗從四川回到長安,陳玄禮授封蔡國公,實封三百戶。在一定意義上,這不能叫做受重用,只是對老夥計的一個回饋。

在成都避亂期間,太子李亨在靈武自作主張當上了皇帝,而唐玄宗此時還在佈置平亂的工作,這就顯得很尷尬了。但是唐玄宗當即表示,退位當太上皇,一切軍國大事均取決於太子。此時此刻,唐玄宗已經沒有權利了,也就無所謂重用陳玄禮了。所謂的“重用”,也只是把陳玄禮當成自己的一個老夥計,閒著沒事聊聊天而已。

回到長安後,唐玄宗倒是當了幾天快樂的太上皇,但不久之後就被唐肅宗和李輔國不斷的打壓。在長安,唐玄宗因為退休生活無聊,經常登上城樓看看來來往往的長安臣民,百姓們見到曾開創盛世的天子,紛紛跪拜,唐玄宗也會賞賜一些東西,圖一個高興。僅僅是這種自娛自樂的遊戲,也引起了唐肅宗的猜忌,授意李輔國帶著兵士,殺氣騰騰地將唐玄宗遷移到西內。隨後又將身邊幾個為數不多的大臣趕走,高力士被貶到外地,強令陳玄禮退休。最後,這位在位四十八年,打造錦繡盛唐又親手斷送盛世的皇帝在孤獨中走完了一生。自身尚且不保,哪還有重用他人的權利?


南街村夫


陳玄禮這位唐朝名將,不僅見過戰場廝殺,更是經歷了兩次宮廷政變。但是能在經歷兩次政變之後,還這樣持續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這陳玄禮一人了。那麼陳玄禮兩次政變具體是哪兩次呢?這第一次政變是唐隆政變,李顯在成為皇帝之後,對自己的老婆韋后相當的縱容。隨話說這後宮不得干政,但是這韋后不但干預了還想自己做皇帝。可見當時的李顯有多麼的昏庸。但是群臣看不下去了,李隆基當時就聯合陳玄禮發動政變,除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扶持自己的親爹上位。最後當然是成功了,而陳玄禮也成了功臣。這第二次政變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說直接點兒就是有楊貴妃的那時候。當時唐玄宗有難,在陳玄禮的保護之下跑到了這馬嵬坡。陳玄禮和太子請旨殺了宰相楊國忠,在楊國忠死後,他們又將矛頭對準了楊貴妃,最後唐玄宗迫於無奈只能處死楊貴妃,而執行的就是陳玄禮。

民間傳說這陳玄禮在執行的時候,因為看著楊貴妃長得花容月貌沒有忍心下手。所以在處死之前,與高力士商量了一下,用侍女代替。之後高力士用馬車拉來楊貴妃的屍體,而檢驗屍體的就是陳玄禮。而另一邊楊貴妃有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出海逃走,據說應該是逃到了日本。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因為當初贊成處死楊貴妃的人裡就有陳玄禮,難道在馬嵬坡陳玄禮是第一次見到楊貴妃?總之這件事情之後,唐玄宗依然很信任陳玄禮,給他各種封賞,最後陳玄禮也是善終的。以上就是陳玄禮兩次政變。

唐朝時期的武則天一度執掌朝政,武氏家族也在朝中勢力盤結,李唐幾乎易主。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肩負著恢復大唐李氏家族皇權的重任,集結朝中支持李氏的唐朝忠臣,起兵反抗,奪得了政權,李隆基即位為唐玄宗。陳玄禮就是其中支持李隆基的朝中將領。那麼後來一起兵變的陳玄禮下場如何呢?陳玄禮是一名武將,最早擔任都尉一職,支持李隆基起兵的時候,殺了韋皇后和她的女兒安樂公主,為李隆基奪權立下了大功。唐玄宗即位後,陳玄禮成為了親信,屢受提拔,當上了大將軍。唐玄宗時期的兵權一直掌握在陳玄禮手上。後來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楊氏家族雞犬升天,楊國忠等奸臣當道,使得唐玄宗疏於朝政沉迷女色。陳玄禮看到了這個情況,早就有了除掉楊國忠這樣害國害民的奸臣,剷除楊家朝中勢力的想法。公元765年朝廷發生變亂,陳玄禮護送唐玄宗以及楊貴妃等人逃離國都。在逃亡的途中,陳玄禮和太子一起商量謀劃,請求唐玄宗殺了楊國忠和楊貴妃以求平息民憤。唐玄宗為了自保無奈答應。殺了楊國忠等人後陳玄禮下場是怎樣呢?

在安全護送唐玄宗到蜀國避難的兩年後,唐玄宗重新回到都城,並且封賞了一直護駕有功的陳玄禮。陳玄禮在唐玄宗當上皇帝的早期一直到經歷叛亂,都忠誠護主,雖然殺了唐玄宗心愛的妃子,可這卻是順應民心的需要,因此陳玄禮下場比較好。陳玄禮一直都得到唐玄宗重用。陳玄禮李享就是簡單的君臣關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陳玄禮我們知道經歷過兩次政變的唐朝名將,第一次推翻了皇帝;第二次逼死了楊貴妃。如此看來,陳玄禮在當時朝廷中的位置也是舉足輕重。

在來看看這李享,他應該是史上最苦命的太子。首先這李享的母親楊氏,是武則天生母家那一組,可以看到這個身份相當的尊貴啊。但是這祖輩上有錯誤,這下一點不得不防啊。在楊氏懷孕的時候,李隆基曾經想過悄悄把這孩子給弄沒了,但是最後沒下的去手。李享得以活下來。而在這李享坐上太子之位之後,這陳玄禮和李享的關係就要產生了。這李享剛上位的時候,就受到了李林甫和後來的楊國忠的勢力的威脅。更可悲的是,唐玄宗坐在皇帝位置上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但是似乎沒有出手相助的意思。可能唐玄宗的教育方法就是讓自己的娃兒受盡折磨吧,所以李享的太子生涯很鬱悶。但是他在這時候已經悄悄地拉攏了陳玄禮。

終於在安史之亂的時候,李享的機會來了。當時唐玄宗只顧著西逃,而陳玄禮李享早就通氣要除了這楊國忠,這也就是之後李林甫那麼堅持的原因,畢竟有共同的敵人嗎。但是沒想到的是陳玄禮之後還逼死了楊貴妃,這可是李享的二奶啊。當時逃跑的路上,唐玄宗和李享分兩路,老子只顧自己安危。李享在安全之後就自己上位,成了唐肅宗,也沒有怪罪陳玄禮逼死楊貴妃之事,依然是心腹。

陳玄禮,唐朝有名的武將,是輔佐唐玄宗兵變奪權的重要人物。他為了李唐江山,誅殺了欲效仿武氏專權的韋皇后,又把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殺死,根除了女性干政的隱患。這樣一位為了國家社稷而不怕揹負後人罵名的忠肝義膽將士,必定需要一個具有同樣陽剛氣質的男性扮演。因此在拍攝電視劇楊貴妃的時候,劇組考慮到殺死楊貴妃的武將的特殊性,邀請了演唱精忠報國的屠洪剛來客串。屠洪剛,無論是年齡上還是外在長相內在氣質上都滿足了對武將扮演者的要求。屠洪剛本人也非常樂意過一把戲癮。他披上盔甲,手握利劍,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立即變得威風凜凜,一片肅殺起來。



半支菸屁股


因為唐玄宗馬上就失勢了。

唐玄宗還沒死,兒子李亨就在靈武繼位了,李隆基同志被退休,成為太上皇。

這個時候李隆基想混個自然死亡都有點困難,那還能想得到陳玄禮如何如何呢。


平陽侯


高力士和陳玄禮是皇帝最信任的兩個人,高力士領驃騎將軍,節制諸禁軍,而陳玄禮則是北衙六禁軍中最受重視的龍武軍統領,要不是這兩個人周旋,可能殺紅眼的龍武軍就連老皇帝也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