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元祐七年(1092年)北宋皇室準備迎接一場盛大的喜事,由呂大防、韓忠彥、蘇轍等大臣充當迎親使,天子之家以三書六禮迎娶孟氏子為後。年方二十的孟氏,在德文殿經哲宗御旨親封,冊立為後,母儀天下。

孟皇后端莊有禮,文靜賢淑,後宮裡上至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下至小宮女小太監,莫不敬愛她,若擱延禧攻略裡,就是富察容音的存在,這樣一位白月光皇后,怎麼會被三立兩廢呢?

01

老公和老嬤不對付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向太后並非哲宗生母,他的生母朱氏出身平民,且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後來入宮選為御侍,地位一直不高。

哲宗即位後,太皇太后的位子被高氏佔了,皇太后的位子被向氏佔了,朱氏人單力薄,什麼好處都沒撈著,只被封為太妃,高太后更是常常呵斥她,把朱氏罵得直哭,除了要被婆婆罵,還要被討好高氏的大臣告狀,朱氏的日子過得實在憋屈。

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母親的卑懦刺痛著哲宗幼小的心靈,身為皇帝,不能照顧母親,已是痛心,政治上又被那幫老臣按在地上摩擦,簡直被虐得體無完膚。

自高太后垂簾聽政,重啟司馬光為政,廢除王安石一切新法,元豐八年七月罷保甲法,十一月罷方田法,十二月罷市易法、保馬法,元祐元年三月罷免役法,八月罷青苗法……更化紛雜,哲宗有時候想表達下自己的想法,竟無人理會,大臣們面朝太后,背對哲宗,堂堂皇帝居然連大臣的正臉都瞧不著,只能看見後背和臀部。

你說氣人不氣人。

本來哲宗對父親就懷有深深的孺慕之情,被“欺負”後就更加思念神宗,常常用神宗的舊物,提起神宗還會哭,偏偏舊黨詆譭新政,連帶著抹黑神宗的高大形象,哲宗心裡已經拿小本本把那些人的名字記下了。高太后還不死心地安排蘇軾、範純仁等人規勸哲宗,做皇帝學仁宗,搞改革行不通。

青春期的哲宗怎麼聽得進去,搞得高太后也很頭痛,忍不住向劉摯吐槽:“我常常規勸皇帝要遠離新黨的那些小人,但他就是不聽。”

於是高太后有意扶植一位皇后,孟氏就在九家十女中被高太后和向太后看中了。

02

兩廢兩立,孟皇后的日子很難過

懷著對高太后的不滿,哲宗對孟皇后沒什麼好感,而且孟後的長相不是自己的理想型,外在美沒抓住哲宗的眼球,內在美什麼的,哲宗也沒興趣知道。

孟皇后在任期間,管理後宮,修身養德,吃穿節儉,善待眾人,因為實在挑不出毛病,帝后平安無事地過了一年,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逝。

於是新黨復起,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前朝烏煙瘴氣,後宮也有人作妖。受到哲宗寵愛的劉婕妤野心勃勃地想當皇后,於是聯合章惇將前朝黨爭引入後宮,孟皇后和劉婕妤的後位之爭成為了新舊黨爭的第二戰場。

1096年,年僅兩歲的福慶公主重病,孟皇后的姐姐得知,冒死從宮外帶了一瓶符水,獻給孟後。

這些邪異之術乃禁中大忌,孟皇后沒有給公主服用這瓶符水還主動向哲宗坦白陳情,得到了哲宗的諒解。

九月,福慶公主夭折。

皇后的養母不忍心看孟氏悲痛,就找道士為孟皇后和福慶公主祈福。

劉婕妤趁機誣告孟後詛咒哲宗,圖謀不軌。哲宗架不住劉婕妤的枕邊風,便命梁從政、蘇珪調查。在章惇、劉婕妤的授意下,二人逮捕皇后身邊的侍女、宦官三十多人,嚴刑拷打,史載“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冤獄既成,又脅迫侍御史董敦逸謄錄供詞,奏牘天子。

紹聖三年(1096年),哲宗以“旁惑邪言,陰挾媚道”為由廢黜孟後的皇后身份,將她貶居瑤華宮,並處死了孟後養母。孟氏喪女之痛未平,又添被廢之辱、喪母之痛。而劉婕妤代皇后,三年後(1099年)為哲宗生下皇子,從替補順利轉正。

誰曾想,不到一年(1100年),二十四歲的哲宗皇帝駕崩了。

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向太后立趙佶為帝,迎回孟氏。就這樣,時隔四年,孟氏復位。此時宮中有兩位皇后,一個是廢而又立的孟氏,一個是母憑子貴的劉氏,因為孟氏在元祐年間冊封,劉氏在元符年間冊封,故二人分別被稱為元祐皇后和元符皇后。

時間又過了一年,向太后病逝,徽宗重用蔡京、曾布等人,盡復紹聖之法,孟氏作為元祐黨人,再次被廢,重回瑤華宮。

這一廢就是二十多年,靖康元年,瑤華宮失火,孟氏移居延甯宮,延甯宮又失火,孟氏只得出宮居住。

次年,金人的鐵蹄渡過黃河踏上東京,將趙氏宗室俘獲北上。

被廢的孟氏住在宮外,因禍得福,躲過此劫。

03

宋室風雨飄搖,孟氏垂簾聽政

金人攻下東京後並不想留在這裡當皇帝,他們的算盤是建一個傀儡政府,專門給他們進貢真金白銀。但是這個傀儡皇帝不太好找,找來找去,找上了張邦昌。

1127年,在金人的逼迫下,張邦昌痛哭流涕,戰戰兢兢地登上皇位,建立了張楚政權。

金人走後,張邦昌就想把皇位還給舊主,但趙氏宗室被金人劫掠得乾乾淨淨,想交都交不出去。

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大家這才想起還有一位被遺忘多年的廢后。面對這場翻天覆地的浩劫,54歲的孟氏再再次復位,恢復了元祐皇后的稱號,被尊為宋太后,挑起了北宋王朝命運的重擔。

當時康王趙構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正要奉旨勤王,只是還沒來得及回到東京,徽欽二帝就被擄走了,於是就在相州安營紮寨,觀望情況。

孟太后知道如果不盡快定下皇帝,大宋必定大亂,到時是個姓趙的就可以自立為帝,傭兵自重的軍閥會四處爭奪地盤,到時,內戰四起,大宋就真如一盤散沙,徹底完了。

於是孟太后密信康王,說這個皇位非他不可,要他速速登基。趙構得了密信,接過張邦昌派人送過來的玉璽,於1127年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

消息傳到北邊,金人知道又有姓趙的當皇帝,而且是曾經出使過金營的趙構,一怒之下,揮軍南下。

高宗連忙收拾細軟逃往揚州,隨後又逃往杭州。

孟太后也一路輾轉,南下逃亡。

到了杭州,大氣還沒喘勻,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御林軍軍官苗傅和劉正彥造反,高宗被御營兵堵在宮門,被逼退位。

這件事,起因主要還在於高宗,當時王淵官任樞密使兼御營都統制,帶著大量財寶逃往杭州,渡長江時,王淵首先把船用來運送財寶,害得士兵沒船過江被金人隨意宰殺,如此大錯高宗只是免了王淵樞密使一職,並未治罪。底下將士就不服了,大家都是從龍有功的人,為什麼王淵犯了錯不被罰,我們立過功卻沒有賞,不想還好,越想越氣,苗劉二人乾脆煽動士兵,殺王淵,殺康履,逼皇帝退位。

是時群情激憤,場面難以控制,高宗皇帝在城樓上氣得發抖,眾人忙去請孟太后。

那年剛好在冬季,城樓上寒氣似冰,孟太后已經五十六歲了,她登上城樓,在竹椅上坐定,望向叛軍,問,你們為何而來。

苗劉二人說,高宗不顧徽欽二帝還在北國受苦,一路只知南逃,且用人不明,賞罰不分,不配做皇帝,應該讓太子當皇帝,太后垂簾聽政。

孟太后當然不同意,就說現在國家危難,皇帝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讓他當太上皇,讓我一個老太太抱著三歲小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不合適。

說來說去,苗劉二人直接拔劍威脅,情急之下,高宗只得答應退位,皇太子被立為皇帝,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明受。

期間孟太后一邊安撫苗劉,一邊密詔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讓她通知韓世忠起兵勤王。

就在苗劉二人忙著瓜分金銀財寶的時候,韓世忠和張浚已逼近京城,驚亂之中,苗劉一合計,又擁立趙構復位,以為這樣叛亂一事就不存在了。

就這樣趙構復辟,苗劉二人最終也被高宗寸磔而死。

一場叛亂,就此平息。

高宗復辟之後,孟太后隨即撤簾,這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太,在大宋危難之際兩次垂簾聽政,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擔當保護了大宋這條風雨飄搖的危船。

命運最離奇的孟皇后,16歲入宮20歲封后,三立兩廢,卻救大宋兩次

04

終聲

1131年,飽受風眩之苦的孟太后在行宮西殿病逝,享年59歲。

回顧孟太后的一生,宋室給她的,是一場不太幸福的婚姻、一個夭折早逝的女兒、一段枯寂冷漠的冷宮生活。然而在大宋危亂之際,她仍舊肩負起大宋皇后的使命,把宋廷平穩地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時間回到元祐七年,那一場盛大的婚禮,高太后看著年輕稚嫩的孟氏,嘆息道:“斯人賢淑,惜福薄耳!異日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

那時,誰也不會知道,時間會把大宋和自己帶向何方。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