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瀟然歷史答案:一是王妃只是個擺設沒實權,二是兒子太小,多爾袞才15歲,多鐸才6歲,三是皇太極聯合了四大貝勒要玩死她。
12歲嫁給努爾哈赤
明朝末年,東北地區女真各部落相繼崛起互爭雄長,其中海西女真烏拉部地廣人多,兵強馬壯,實力最強。他們都與後起之秀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那是勢不兩立。
萬曆二十年,包括烏拉部在內的九個部落組成聯軍,以三萬大軍攻打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城。得蒼天眷顧的努爾哈赤不但擊潰了九部聯軍,而且還活捉了烏拉部首領布佔泰,他被俘之後表示要永世臣服於建州。
努爾哈赤見他有歸順之意,於是就以“三女妻之”把三個閨女都嫁給了他,把他收做了額駙。雙方在盟誓和好之後,努爾哈赤在軟禁了布佔泰三年之後,放歸烏拉。兵敗而歸的布佔泰回到烏拉之後,羽翼未豐。
為了取悅於建州,同時為了報答努爾哈赤的不殺之恩,在萬曆二十九年把自己的小侄女阿巴亥送到了赫圖阿拉城,來到了努爾哈赤身邊,成為努爾哈赤的妻子。這一年阿巴亥只有12歲。而努爾哈赤卻是一個43歲的老男人了。
手中無實權,只能生兒子
不過就兩年光景,阿巴亥就搖身一變,變成了大福晉。論天時,她本就是烏拉部的格格出身高貴。論地利,萬曆31年,原來的大福晉來自於葉赫部的孟古格格,皇太極的親孃死了,大福晉之位空缺。論人和,你千萬不要把14歲的阿巴亥當作是一個懵懂少女,她不但年輕貌美儀態萬方,而且是楚楚動人禮數周到,她早已用自己的一顰一笑,捕獲了的老男人努爾哈赤的心。
其實阿巴亥心中也自知,這種不靠譜的沒有愛情的政治聯姻,她日後一定要身繫於母憑子貴。所以趁熱打鐵,
萬曆三十三年,她生下了阿濟格,萬曆四十年,她生下了多爾袞,萬曆四十二年,她生下了多鐸。這三個兒子日後被加封為英親王,睿親王,豫親瑞王,這三個兒子也成為了阿巴亥一生的寄託與驕傲。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立國,改元天命。同時他冊封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為四大貝勒,接下來故事男主人公代善為四大貝勒之首,可以看得出來努爾哈赤對這位仁和善良,戰功卓著的大貝勒寄予了厚望。
皇太極出招了
但是我們也發現,皇太極此時在日後的汗位爭奪戰當中,並不佔據任何優勢。所以為了奪得日後的大汗之位,他必須掃清路上的一個障礙,就是大貝勒代善。
而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的後宮當中也開始了宮鬥,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妃阿巴亥一人得寵,得罪了不少其他的嬪妃。於是皇太極買通了小福晉,讓她在努爾哈赤面前揭發阿巴亥偷情,和誰偷情呢?就是大貝勒代善。
努爾哈赤曾經當過眾人的面說過,在我百年之後我的幼子及我的大福晉,交由大貝勒收養。聰明的阿巴亥早已深知,在努爾哈赤死掉之後,她未來的榮辱和三個兒子的前程要寄身於大貝勒代善,所以不遺餘力地開始在代善面前表現自己 。
阿巴亥和代善,兩個人年紀本就相差不大,她還經常給代善送好吃的,有時候得送個兩三回,更要命的是她經常在深夜時分,混出宮外來到大貝勒府上和他偷偷約會。
努爾哈赤派人調查之後,樁樁件件屬實,還有一個福晉過來告發阿巴亥偷竊成性,說她把汗王宮裡邊的金銀綢緞,偷出宮放在了兒子阿濟格府中。於是努爾哈赤派人搜查阿濟格府中,沒想到確實搜到了大量的金銀和綢緞。
這下他是徹底憤怒了,他說阿巴亥虛偽狡詐,壞事做全。他怎麼都想不到是皇太極的暗算,但他考慮到最小的兒子多鐸只有六歲,兒子不能沒有娘,所以留她一命,以後好好照看好兒子就行了。
但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天命五年,努爾哈赤休掉了阿巴亥。雖然表面看,阿巴亥完了,可實際上阿巴亥在努爾哈赤的心裡還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在天命六年,剛剛攻克遼陽之時,努爾哈赤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派人接回了阿巴亥,為了讓她復位大妃。包括努爾哈赤也喜歡阿巴亥的幾個孩子,尤其在天命五年的時候,把只有八歲的多爾袞列入到權力中樞。
阿巴亥被陷害後,於是開始處處謹慎小心。天命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在努爾哈赤人生最後的幾天時間裡陪伴他的就是阿巴亥。
努爾哈赤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皇太極十分想知道,於是他糾集了代善還有幾個阿哥逼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怎又不知皇太極心中陰謀之物,支吾不從。
但皇太極就說,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
阿巴亥一看大勢已去,已經無迴轉餘地,兒子們都還那麼小,懵懂不懂事,自己也毫無實力與皇太極鬥法,只得拜託皇太極善待自己的三個兒子,追隨老汗王而去,這一年的阿巴亥只有37歲。
瀟然歷史觀
一個大妃,地位再尊榮,也不過是對比其他女人來說的,她所有的尊榮,都只是依附男人得來的,並不是她本身具備的,她手裡沒有一絲兵權,又沒有孃家的支持,你讓她拿啥反擊?哭鼻子抹眼淚麼?
她是有仨兒子,但是年齡都太小,一個剛成年,倆個未成年,仨兒子手裡倒是有幾旗的兵權,但是屁用沒有,三個毛頭小子,怎麼跟那些拳頭鋼硬的哥哥們比?
當時的局面就好比一個眉清目秀的壯年母狗帶這仨小奶狗,有倆狗還在吃奶中,可她們面對的是一群聞過血腥,吃過人的成熟的野狼,你叫她們母子怎麼反抗這群狼?她們娘們幾個太稚嫩了,無力反抗。
所以阿巴亥一點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面對權力花容月貌沒有用,有用的是拳頭,是實力,是軍功,可惜她都沒有。
好多野史都傳,努爾哈赤要立的是多爾袞,被皇太極搶了,我感覺真是笑話一個,怎麼可能立多爾袞呢?一個小屁孩都未成年,寸功未立,怎麼可能立他為汗,他拿什麼領導那些上過戰場殺人無數的哥哥們侄子們?怎麼引領以後的戰爭局面?即便多爾袞做新汗,有幾個人會服?說努爾哈赤的遺囑是多爾袞為汗的純屬扯蛋。
這就好比一個跨國的大公司,一個世界頂級的財團,遭遇了經濟危機,在發展前景不明朗,阻礙重重,需要能人扭轉挽救,帶領公司走出困難的時候,且有能力的繼承人眾多的情況下,會被一個未成年的什麼能力都沒有的小屁孩繼承麼?能分到財產就不錯了。
溫柔的瘋子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而這也給了大妃阿巴亥“母儀天下”的機會,但是最終卻以被逼殉葬的悲慘結局收場。
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打敗的努爾哈赤含恨而終,終年68歲。由於努爾哈赤在生前並沒有對繼位人的人選做出安排,因而在努爾哈赤死後,後金大汗之位虛懸。
儘管努爾哈赤沒有明確指明汗位的繼承人,但是努爾哈赤在生前做了一些列的安排,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大妃阿巴亥的兒子多爾袞順利登基。
努爾哈赤時期,滿洲八旗的勢力分佈是這樣的:正黃旗(45牛錄)、鑲黃旗(20牛錄)由努爾哈赤親自掌管;正紅旗(25牛錄)、鑲紅旗(26牛錄)由代善及其長子嶽託掌管;鑲藍旗(33牛錄)由阿敏掌管阿敏;正藍旗(21牛錄),由莽古爾泰掌管;正白旗(25牛錄)由皇太極掌管;鑲白旗(15牛錄)由褚英長子杜度掌管(褚英是努爾哈赤長子,初被選定為繼位人,後被努爾哈赤處死)。
在這些旗主貴族中,除了努爾哈赤本人和他的兩個孫子嶽託和杜度,剩下的四個人便是我們非常熟知的“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
努爾哈赤到了晚年,卻對八旗的勢力分佈做了如下的調整:
第一步,將親統的兩黃旗中授予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其餘的20個牛錄自己統帥做親軍;
第二步,努爾哈赤明確的指示阿濟格統領鑲黃旗,多鐸統領正黃旗,自己死後統帥的親軍全給多鐸,這樣一來,多鐸在努爾哈赤死後將統領35個牛錄,將成為實力最為強大的旗主,阿濟格還是統領15個牛錄;
第三步,努爾哈赤計劃著重新賜一旗給多爾袞,而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經把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爾袞繼任鑲白旗旗主,這樣一來多爾袞就將統領原屬鑲白旗的15個牛錄以及努爾哈赤劃給自己的15個牛錄,共計30個牛錄。
第四步,努爾哈赤向代善留下遺言,要在自己死後將大妃阿巴亥以及他與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託付給代善。
努爾哈赤所以有這樣的安排,就是為了能讓多爾袞繼承汗位。如果努爾哈赤的計劃能夠全部實施的話,多爾袞繼承後金大汗,他與他的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多鐸三人,將掌握正黃、鑲黃、鑲白三個旗共計80個牛錄,再加上代善家族掌管著的兩紅旗共計51個牛錄的強力輔佐,坐擁131個旗支持的多爾袞的大汗之位也會非常的穩固。
而與此同時,伴隨著多爾袞的即位,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也將憑藉著“母以子貴”而在後金政權中“母儀天下”,這對於服侍了努爾哈赤二十多年的烏拉那拉·阿巴亥來說,是莫大的獎勵與榮耀。
但是事與願違,多爾袞最終沒有繼承後金大汗之位,而大妃阿巴亥非但沒有“母儀天下”,同時還被逼殉葬,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作為多爾袞兄弟最大的依靠,大妃阿巴亥在爭奪汗位最為關鍵的時刻,接連出現了三個致命的失誤,不僅葬送了多爾袞的汗位,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阿巴亥自12歲嫁給努爾哈赤,服侍努爾哈赤25年,是陪伴努爾哈赤時間最長的妻子,也是他最為寵愛的妻子,因而努爾哈赤對於阿巴亥的三個兒子才會另眼相看,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計劃著將後金大汗的位置傳給多爾袞。
而努爾哈赤去世後,汗位的爭奪明面上是四大貝勒與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之間的競爭,而實際上這在皇太極與多爾袞之間的爭奪。
四大貝勒中,大貝勒代善,因為當年與阿巴亥的謠言,為努爾哈赤所厭惡,又因治家無方,失去了繼位資格;二貝勒阿敏,本身就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天生就不具備資格;三貝勒莽古爾泰,赳赳武夫,曾為了討好努爾哈赤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不僅是努爾哈赤,就連滿洲貴族所有人都極力反對莽古爾泰;所以在四大貝勒中,剩下的只有皇太極,一方面皇太極戰功卓著,聲望很高,另一方面,不得不說皇太極的心計是四大貝勒最重的。
反觀阿巴亥的三個兒子,當時的阿濟格22歲,赳赳武夫,有勇無謀,多爾袞和多鐸,一個14歲,一個只有12歲,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妃阿巴亥不僅是多爾袞三兄弟得以保全的靠山,也是多爾袞能夠繼位後金汗位的最大支持與依靠。
可是在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只顧著悲痛傷心,沒有做任何的部署,這也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最終接連出現的三個致命失誤,不僅自己身死殉葬,自己的兒子多爾袞也從此失去了汗位,葬送了前程。
首先,讓原本奉努爾哈赤命支持自己的代善,轉而支持了皇太極。
前文曾說,努爾哈赤生前曾表示,自己死後將阿巴亥與多爾袞兄弟託付給了代善,代善也是欣然接受的,這就確定瞭如果是多爾袞繼位,代善攝政王的輔政地位。
但是,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與薩哈廉極力反對代善支持阿巴亥的兒子登基,畢竟當年與阿巴亥的事件讓代善家族失去汗位爭奪資格本就令二人不滿,加上二人戰功卓著,自然不會服氣從未有尺寸之功的多爾袞等人,所以強烈反對,並且表達了堅決支持皇太極繼位的態度。而此時的阿巴亥並沒有向代善進行許諾和拉攏,而代善也在家人的勸阻和建議下,放棄了支持多爾袞,轉而支持皇太極。
而隨著代善家族帶著兩紅旗放棄對於多爾袞和大妃阿巴亥的保護與支持,直接導致了雙方實力對比的天平瞬間傾斜,皇太極瞬間扭轉了弱勢局面,而這成為多爾袞最終失去後金汗位最為直接與最為重要的原因。
其次,沒有拉攏阿敏和莽古爾泰。
努爾哈赤死後的汗位爭奪,有兩個人是自始至終沒有資格的,這兩個人就是阿敏和莽古爾泰,而他們兩個則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同時更多的也是在觀望,畢竟兩個人手中握著的是正藍旗和鑲藍旗兩大勢力,是可以完全左右局勢發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利益與地位,誰能給予他們的更多,他們就支持誰。
而此時的阿巴亥,並沒有對於阿敏和莽古爾泰進行拉攏,也沒有向二人進行求助,更沒有進行政治利益的許諾與交換,也使得阿敏和莽古爾泰也站在了皇太極一邊。
再次,就是缺乏對於皇太極行動的掌握。
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阿巴亥也沒有及時的關注皇太極的動向,沒有了解到皇太極以及其他三位貝勒的情況,沒有做到知己知彼,因而就在僅僅幾個小時之後,當四大貝勒站在她面前的時候,等待著阿巴亥的也只有被逼殉葬的事實了。
而伴隨著阿巴亥的殉葬,當時只有十四歲的多爾袞根本無力同四大貝勒相抗衡,即便真的是努爾哈赤留有遺命將汗位傳給多爾袞,也是無濟於事了。最終,皇太極登基為後金大汗。
如果大妃阿巴亥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及時應對,或許將會呈現完全不同的結局。
如果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大妃阿巴亥能及時的聯繫到代善家族,要求代善兌現他對於努爾哈赤的承諾,鞏固與代善的關係,同時與代善家族進行利益的交換,安撫代善和他的兩個掌權兒子的情緒,或許就能讓代善家族堅定的支持多爾袞,而不是倒向皇太極。
同樣的,如果阿巴亥能夠用同樣的方式,照顧阿敏和莽古爾泰的情緒,保證他們的現有利益,也會贏得這兩位貝勒的支持,即便是他們二人不會明確表態,只要他們保持中立,就是對於多爾袞繼位最大的支持。
如果能及時瞭解皇太極的動向,發現這個最危險敵人的動向,及時的做出對策,在當時絕對的實力優勢面前,多爾袞並非沒有勝利的可能。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也沒有留給大妃阿巴亥足夠的時間和翻盤的機會,最終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也有史料記載是四大貝勒用努爾哈赤的弓弦直接勒死了阿巴亥,與此同時,多爾袞也因為徹底失去了靠山,而失去了汗位,徹底敗北。
經過滿洲貴族議會的推舉,皇太極最終登上了汗位,改元天聰,起初朝政繼續由四大貝勒共同治理,“南面同坐、共受朝拜”,在相繼除掉莽古爾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後,皇太極“南面獨坐”,開始獨掌大權,並於1636年在盛京(今遼寧瀋陽)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雍親王府
女真一族在明朝萬曆年間逐漸興盛起來,其時主要分三大部落。分別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又稱野人女真)。阿巴亥本是海西女真烏拉部首領滿泰的女兒。父親滿泰意外被殺,死於非命。叔父布佔泰遂成為了烏拉部首領。此時,努爾哈赤所統領的建州女真崛起,努爾哈赤雄心壯志,而且還有一統女真各部的實力。布佔泰擔心烏拉部被努爾哈赤所吞,為了拉攏努爾哈赤,保全自己。叔父布佔泰做主,將年僅12歲的阿巴亥許配給了努爾哈赤。
正值妙齡的阿巴亥,丰姿綽約,美貌可愛,聰慧非常,這也因而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努爾哈赤的大妃葉赫那拉-孟古哲哲病逝。阿巴亥順理成章被封為大妃。此時阿巴亥年僅13歲,此後,阿巴亥為努爾哈赤陸續生育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子。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被明軍袁崇煥部隊大炮擊中,身受重傷,不久便駕鶴西去了。
時年37歲的阿巴亥面對的是四大貝勒咄咄逼人之勢,皇太極等人聲稱努爾哈赤留有遺命,要求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想抗爭,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是努爾哈赤的遺命,也是聖旨。阿巴亥敢違抗旨意嗎?
她不敢,皇太極與其他三大貝勒已形成默契,形勢比人強。皇太極已經勝券在握了,為了保全自己的兩位小兒子多爾袞與多鐸,阿巴亥要求皇太極恩養照顧他們,在得到皇太極的承諾後,這位母親自盡而死。
那麼,阿巴亥的長子阿濟格當時已經22歲,為什麼不去救母親呢?這裡要說明的是努爾哈赤生前確實說過要阿巴亥殉葬的話,只是不能確定是否是遺命。阿濟格雖為鑲白旗旗主,手握重兵,卻並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自己的母親阿巴亥曾與大貝勒代善相好,此時四大貝勒卻聯手處置母親阿巴亥。更加證明努爾哈赤遺命的真實性。阿濟格也不敢違背聖意。
至於弟弟多爾袞,此時還是15歲的少年,更別提多鐸了,只有13歲。有心無力,這又怎麼還手呢,四大貝勒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聯手處置阿巴亥,這說明阿巴亥的死不僅僅是努爾哈赤的遺命那麼簡單,這更是當時政治形勢需要。
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有阿巴亥自已的原因,所謂高處不勝寒,阿巴亥是個嫉妒心和慾望都很強的人,她與大貝勒代善曾經關係曖昧,又有執掌重兵的虎子阿濟格,如果努爾哈赤傳位皇太極,努爾哈赤要求殉葬阿巴亥的遺命很可能就是真的,只有阿巴亥的死,才能換來某種政治平衡。這也說明了古代宮廷鬥爭的殘酷與無情。
風雪夢不逝
阿巴亥固然聰明,但她的對手是老奸巨猾的皇太極,自然也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只能去給努爾哈赤殉葬,年僅36歲。
她曾是努爾哈赤後半生最重要的女人,還是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的親媽,就是這樣一個陪伴努爾哈赤二十多年還為其生下三個兒子的女人卻成了家族內鬥的犧牲品,也算是政治陰謀。
阿巴亥做了二十幾年的大妃,併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為何沒有翻身的機會?
首先想說阿巴亥雖然從十三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努爾哈赤,做了二十多年的大妃,後來位同皇后。但名聲卻不怎麼好,據說這位美麗動人的女人雖生的漂亮,但為人心胸狹隘,是個有名的“事媽”,經常惹努爾哈赤生氣,但憑藉著漂亮的臉蛋和善於察言觀色的心機,總能讓努爾哈赤不計前嫌,重新得到寵愛。
“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
同時阿巴亥還是個不安份的女人,傳說她曾經和努爾哈赤的長子代善有私情,把努爾哈赤氣的半死,最後礙於家族面子,沒有處罰她。
這個女人更厲害之處是利用自己大妃的身份,經常以公謀私把努爾哈赤珍貴的珠寶偷偷的佔為己有,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攢家業,或放在大兒子家,或放在自己孃家,差點把努爾哈赤的家底都拿完了。
看阿巴亥做過的這些事情,就可以知道她是個在目光短淺的女人,從來沒有政治遠見,只知道維護眼前的利益,把努爾哈赤對她的“愛”也一點點消磨殆盡,這也成為皇太極逼死她的理由,說是奉遺言行事。
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
但真正要把阿巴亥置於死地的還是皇太極,原因很簡單,阿巴亥有三個兒子,特別是文武雙全的多爾袞曾經被努爾哈赤默認為繼承人。這點是讓皇太極最為忌諱的,畢竟論其親疏遠近兒子還是跟母親更親,如果阿巴亥不死,再以皇后的身份說出者什麼話,那後果不堪想象。
但是阿巴亥要是死了,他的這幾個兒子可以在皇太極的灌輸下,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這點符合野心家皇太極的個性。
從後來的事實來看,皇太極是正確的,隨著阿巴亥的死亡,多爾袞兄弟三人成了皇太極最得力的將領,助其一舉推翻明朝,創立大清王朝。
微風之語
照理說,阿巴亥是不可能死的。
其一,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相當於皇后。我們知道,在漢人那裡,當皇帝去世以後,皇后就成了太后,而太后是那時候天下權力最大的人。滿人的規矩可能和漢人有所不同,但他們一直在向漢人學習。這個規矩他們應該是知道的。
(阿巴亥劇照)
其二,阿巴亥當時有三個兒子。最大的阿濟格已經22歲了。多爾袞也有15歲,多鐸也有13歲。甘羅12歲當上卿,照這樣看來,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都算已經成年了。
其三,努爾哈赤最大的兒子代善理應保護阿巴亥。為什麼說代善理應保護阿巴亥呢?本來努爾哈赤和阿巴亥的關係一直是很不錯的,可是後來有人對努爾哈赤說,阿巴亥和代善有不清不白的關係。這才使得努爾哈赤疏遠了阿巴亥一年。後來在阿巴亥的反覆努力下,努爾哈赤又才重新把她迎回來。既然代善和阿巴亥有不清不白的關係,他們應該是有感情的。代善怎麼著也該保護阿巴亥。努爾哈赤去世以後,代善是他兒子中的老大,代善要是出面保護阿巴亥,阿巴亥怎麼會死掉呢?
其四,有野史記載,努爾哈赤臨死前,有傳位給多爾袞的想法。而且努爾哈赤臨死前,有一段時間是單獨和阿巴亥在一起的。既然努爾哈赤和阿巴亥是單獨在一起的,阿巴亥這個人又有權變,那麼,皇太極他們說努爾哈赤想要阿巴亥陪葬。阿巴亥也可以說,努爾哈赤沒有說過這個話。或者說努爾哈赤已經把汗位傳給了多爾袞。只要多爾袞獲得汗位,皇太極他們肯定就不敢威逼阿巴亥了。
這四點理由似乎都成立。可是為什麼,當皇太極他們在逼迫阿巴亥的時候,阿巴亥竟然毫無還手之力呢?
(皇太極劇照)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對以上的四個理由,進行重新分析。
第一點,阿巴亥是大妃。阿巴亥確實是努爾哈赤的大妃,但她並不是努爾哈赤的原配,而且年紀非常小。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她才37歲。這一點,讓她在整個家族中缺乏一種威望。另外,阿巴亥發生了和代善不清不白的關係以後,不管這個關係是不是事實,她的名譽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她無法再有一個國母的形象,更別說是太后的形象。因此,所謂的“太后”,在這裡並沒有給她加分。
第二點,阿巴亥有三個兒子。阿巴亥確實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在當時似乎也幫不了忙。阿濟格雖然22歲了,但是他一向頭腦簡單,屬於是最沒有謀略的那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多爾袞這個人有一些頭腦,但是,一來多爾袞的年紀還是小了很多,甘羅只是歷史上一個特殊的現象,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二來多爾袞這個人,其實是比較冷靜的。從後來他在和豪格爭奪皇位,最後採用一種折中的方法處理問題,就可以看出,多爾袞做事還是謹慎又冷靜的。多鐸年紀更小。兩個哥哥都做不了主,他當然也不能說什麼。所以說,阿巴亥雖然有三個兒子,其實也沒有什麼用。
第三點,代善和阿巴亥有感情。我們不懷疑代善和阿巴亥有感情。但是,為什麼代善還成為了皇太極逼迫阿巴亥的主力干將之一呢?就是因為他想避嫌。就算有感情,在殘酷的政治面前,感情算什麼?所以說在那時候,代善根本不可能幫阿巴亥的忙。
第四點,努爾哈赤有立多爾袞為繼承人的想法。努爾哈赤究竟有沒有想過要立多爾袞為繼承人,因為官方並沒有相關的史料留下來,所以我們不好判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年阿巴亥是多次和努爾哈赤談過這個問題的,但最終努爾哈赤沒有做出這個決定。畢竟在努爾哈赤看來,多爾袞只是個少年,努爾哈赤有那麼多孩子,為什麼要傳位給一個少年呢?正因為沒有做出這個決定,最終阿巴亥才沒有什麼可拿出來說的。
(努爾哈赤劇照)
有人可能會說,努爾哈赤沒做過那個決定,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話流出來呢?我覺得,這應該與後來多爾袞掌了大權,以及他想要取代順治當皇帝有關。大約那個話,也就是在那時候流傳出來的。
既然我們講到的四個理由都不成立,那麼,阿巴亥其實就處在一種很弱的境地了。
再說了,就算有一千個理由,但皇太極他們說的是阿巴亥隨努爾哈赤殉葬,也就是去地下陪努爾哈赤。這一點,阿巴亥怎麼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所以,最後阿巴亥在要求皇太極保護自己三個孩子的承諾下,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
張生全精彩歷史
1. 大妃(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媽)無兵權,三個兒子羽翼末豐。一個大妃,有地位有榮耀,在其它嬪妃面前可以鶴立雞群,彰顯不俗;但在男權主宰的社會中,她的高低貴賤都依附於男人,這樣的環境中,她手無寸鐵,也沒顯赫的孃家勢力支持,只有逆來順受的份。
她是有三個兒子,但當時年齡都太小,一個剛成年尚無過硬人脈,另兩個未成年還少不更事,三個兒子手裡倒是有幾旗的兵權,但無運籌帷幄的經驗,屁用沒有;政治從來就是不流血的戰爭,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人類社會顛撲不破的真理,要取得權力就要有如鋼的拳頭,過硬的實力,輝煌的軍功,而她只有貌美,這於事無補!
有傳說努爾哈赤要立多爾袞為皇帝,後被皇太極搶走了,我認為這是野史編㯢的,當時多爾袞小屁孩一個,寸土未爭,寸功未立就做大汗壓得住臺嗎?如果有這樣的能力,說不定大妃就不會殉葬了。
2.阿巴亥單純,無長袖善舞的能力與政治經驗。善良的阿巴亥痛失丈夫後懵圈了,面對一眾貝勒大臣們,她不知道奪取權力該怎樣使用陰謀詭計,在虎視眈眈的眾貝勒環伺下,心力交瘁的她面對臣子們的一再追問,用光明磊落的態度,於大庭廣眾之下一咬銀牙說:大汗臨終遺言,由十四子多爾袞繼承汗位。
看看,單純得有點愚蠢了;真假咱們不論了,重要的是她講出的話沒照顧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同時提醒了其它勒貝:這個女人不能留了,因為她還有三個兒子!隨後,以皇太極為首的諸貝勒又傳“遺召”:“大妃阿巴亥殉死”,這個可憐的女子隨即香消玉殞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阿巴亥全名:烏拉那拉阿巴亥,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大妃。她十二歲就嫁給了努爾哈赤,深得努爾哈赤的寵幸,併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以及多鐸。然而,在努爾哈赤死後,她卻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給努爾哈赤殉葬。<strong>
為什麼生前深得努爾哈赤寵信的大妃阿巴亥,會在政治鬥爭的的面前如此慘幾,絲毫沒有還手之力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在努爾哈赤生前,阿巴亥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努爾哈赤去世後,阿巴亥朝堂已經沒有倚仗。
努爾哈赤比阿巴亥大32歲,所以他也曾經為自己心愛的女人考慮過後路的。按照女真族父妻子繼的傳統,努爾哈赤曾經打算在他死後,將阿巴亥嫁給自己的二子代善。阿巴亥和代善也知道努爾哈赤的這一想法,他們就在暗中進行了一些接觸。
雖然努爾哈赤也有這個打算,但那畢竟是在自己百年之後,而不是自己現在還活著的時候。所以,當有人告發阿巴亥和代善暗通款曲後,努爾哈赤大發雷霆。他將阿巴亥從大妃的位置上趕了下去,將她和幾個兒子貶到了偏遠的郊外。這段時間的阿巴亥深深意識不對勁,自己的命運全掌握在丈夫的手裡。
一年多以後,努爾哈赤拿下了遼陽城。他認為,對阿巴亥的懲罰也足夠了。親自將阿巴亥接到了遼陽城,恢復了大妃的榮寵。被接回來的阿巴亥再也不敢有什麼舉動,只一心一意倚靠努爾哈赤。
所以,努爾哈赤死後,阿巴亥除了三個自己的兒子,再也沒有可倚仗的勢力。
二、阿巴亥太單純,將政治鬥爭想得太簡單。
努爾哈赤68時,阿巴亥才36歲時,也許是感到自己大限將至。那一兩年的時間裡,努爾哈刻意地提高阿巴亥和她三個兒子的地位。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來為自己心愛的女人鋪平後半生的道路。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努爾哈赤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離開盛京去清河湯泉泡溫泉療養。然而,溫泉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於離盛京瀋陽不遠的一個地方。死時,身邊只有阿巴亥一個人。
痛失丈夫的阿巴亥現在猶如大海中飄浮的一葉孤舟,面對一眾貝勒大臣們虎視眈眈的目光,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選擇。在大臣們的一再追問下,阿巴亥一咬銀牙,說出了努爾哈赤的臨終遺言:由十四子多爾袞繼承汗位,由大貝勒代善輔政,待多爾袞成年後,代善歸政。
阿巴亥的話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講出的話不符合當時大部分人的利益。同時,她的這一番話將她自己以及她的三個孩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等待她的將是殘酷的命運。
距離努爾哈赤離世不到一天,以皇太極為首的諸貝勒就傳遺召:大妃阿巴亥殉死。這個可憐的女子結束了自己可悲的一生。
阿巴亥是一個可憐的女子,她沒有心機,低估了政治鬥爭的殘酷。
沉香學歷史
努爾哈赤留下的政治制度是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當時的和碩貝勒有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也就是說,當時後金的政治權力掌握在努爾哈赤和四大貝勒手中,努爾哈赤駕崩,就由四大貝勒說了算。
阿巴亥雖然是努爾哈赤的現任大妃,跟隨努爾哈赤二十多年,但是她不參與政治,沒有政治身份,也沒有政治權力。她的權力必須依附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死了,她的權力也就消失了。阿巴亥有三個兒子,但這三個孩子都不是和碩貝勒,沒有議政權力。
阿巴亥發揮政治影響力必須藉助四大貝勒。努爾哈赤臨終只有阿巴亥在身邊,他對阿巴亥說,讓多爾袞繼承汗位,代善輔政。假如說這是真的,阿巴亥必須做好四大貝勒的工作,讓他們落實。四大貝勒中,皇太極想當汗王,不可能替阿巴亥說話。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沒有汗位繼承權、莽古爾泰和代善都失去了汗位繼承權,阿巴亥可以通過這三個人為多爾袞爭取汗位繼承權。阿敏和莽古爾泰都是赳赳武夫,心眼不多,和皇太極共事時間長,早被皇太極拉攏,不太可能替阿巴亥說話。能替阿巴亥說話的只剩代善。
大貝勒代善曾經被努爾哈赤定為汗位繼承人,因為努爾哈赤的小妾德因澤告發大貝勒代善與大妃阿巴亥有染,努爾哈赤很生氣,藉故廢了代善的汗位繼承權。
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被皇太極收買,皇太極讓他們去做代善的工作,勸說代善支持皇太極繼承汗位。嶽託和薩哈廉本以為代善的思想工作不太好做,要怎麼勸說,想了很多方法,沒想到代善很痛快就答應了。
掌握大權的四大貝勒,共同對付沒有實權的阿巴亥,她還哪有還手之力。
不過這裡有兩個疑問,一個是代善為什麼輕易就答應支持皇太極?另一個是四大貝勒為什麼不遵從努爾哈赤遺言?
代善和阿巴亥有染是子虛烏有的事,代善為此喪失了汗位繼承權,心裡當然憋著一股火,他不敢對努爾哈赤發,但可以對阿巴亥發。而且他支持皇太極就能證明自己和阿巴亥沒有不正常關係,將來還能得到皇太極的優待。
前面我有一個假設,就是努爾哈赤讓多爾袞繼位,代善輔政是真的。現分析一下這假設是否成立。
努爾哈赤定的政治制度是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多爾袞不是和碩貝勒,沒有資格參與國政,當時多爾袞只有十四歲,年齡小沒經驗,沒資格,繼承汗位不合適,這是其一。
努爾哈赤臨終託孤,託給代善,代善沒到場,多爾袞也沒到場,當事人都不在,努爾哈赤託孤有意義嗎?更何況努爾哈赤的遺囑只有阿巴亥一個人知道,孤證不立,這樣的遺囑沒用,這是其二。
兩點結合一起看,努爾哈赤的遺囑要麼是阿巴亥根據努爾哈赤以前說過的話編造的,要麼是努爾哈赤應付阿巴亥的話。讓多爾袞繼位,代善輔政不是努爾哈赤的真實意思。
皇太極是政治老手,他不會相信阿巴亥傳達的努爾哈赤臨終遺言。有三大貝勒支持,鬥敗沒有政治經驗的阿巴亥毫不費力。
皇太極讓阿巴亥殉葬,因為努爾哈赤生前提出過,四大貝勒沒有疑義,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也沒吱聲。阿巴亥只是說自己的孩子還小需要照顧。如果努爾哈赤沒說過讓阿巴亥殉葬的話,生死關頭阿巴亥一定會反抗,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也會反抗,三個孩子長大後也會找皇太極報仇。皇太極不會那麼做,也不敢那麼做。就是因為努爾哈赤說過讓阿巴亥殉葬的話,皇太極有了藉口,才敢肆無忌憚的做。
不過努爾哈赤的話,未見得是他真實的意思表示。努爾哈赤曾經要立多鐸為繼承人,後來就變成多爾袞了;努爾哈赤聽說阿巴亥給自己戴綠帽子,把阿巴亥打入冷宮,後來又接回宮繼續寵愛。說話都有語境,情景變了有些話就不作數了,不到臨終努爾哈赤的遺言就不見得是他的真實意思。比如努爾哈赤生氣時把阿巴亥打入冷宮,並提出死後讓她殉葬,斷了將來她和代善在一起的念想,可是當他查證後發現阿巴亥和代善關係曖昧子虛烏有,就把阿巴亥接回繼續寵愛,這時他又不想讓阿巴亥殉葬了。
皇太極拿著雞毛當令箭,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之奈何。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豫有得
阿巴亥(1590~1626)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4任大妃,13歲時嫁給了比她大31歲的努爾哈赤為妃,先後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分別是第12子阿濟格,第14子多爾袞和第15子多鐸。
阿巴亥一生受寵,雖然在天命五年(1620年),當時30歲的她曾被人誣陷和繼子代善(努爾哈赤的長子,當時的太子)有私情(史稱大妃事件),但僅過一年後,阿巴亥就憑藉她的美貌和智慧,再次受到努爾哈赤的恩寵。
6年過去了,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因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傷療養,但病情急劇惡化,努爾哈赤臨死前對陪護在他身邊的阿巴亥說:“不要難過,我死後讓咱們十四子多爾袞繼位”。
然而,當她向爭奪皇位呼聲最高的繼子,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說出這個口頭遺詔後,第二天她就被皇太極等人逼著為努爾哈赤殉葬了。
阿巴亥相當於皇后,又有三個兒子,在這場爭奪皇位繼承權中為何沒有一點還手之力呢?
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阿巴亥之死讓我想起了漢朝劉邦寵妃戚夫人之死,皇太極就是當初的那個狠毒的呂后。
戚夫人當時也有一個8歲的兒子——劉如意,她最後是被呂后砍成了“人彘”,兒子被毒死。講真阿巴亥就是當初的戚夫人。
阿巴亥和戚夫人一樣都是被皇上寵愛,都是平時沒有結交朝中大臣,皇上一死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失去靠山自然被人欺負。
阿巴亥有三個兒子確實不假,但年齡都太小幫不上一點忙。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
最大的阿濟格只是皇太極手下的一員將領,在軍隊中完全沒有形成自己的幫派,要想讓他幫助母親擁立多爾袞稱帝根本就做不到。
皇太極在軍中深耕了多年,手下的將領唯其馬首是瞻,講真他的二哥代善都不是他的對手。他的大哥褚英就是被他逼瘋和努爾哈赤對抗的,最後被父親活活餓死了。
▲代善和阿巴亥
史料記載當初阿巴亥被人誣陷和太子代善有一腿,背後的黑手就是皇太極。皇太極巧妙讓父親廢了太子位,又打擊了皇后,皇太極可謂一箭雙鵰,為自己將來稱帝鋪平了道路。
皇太極經常帶兵打仗在外,和軍中的元老,將領上上下下關係親密,比如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脫和碩脫都不支持自己老爸稱帝,反過來支持叔叔皇太極,這說明皇太極拉攏、收買等政治手腕很高。
反過來咱們再看阿巴亥的政治頭腦如何?常言道:“美麗的女人都是笨女人、胸大無腦”。這話用在阿巴亥身上沒毛病。
阿巴亥除了漂亮,確實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比起皇太極就差遠了。如果她能看清當時的形勢,就不會說出努爾哈赤的口頭遺詔。換言之,當阿巴亥說出口頭遺詔時就註定了她的死亡。
▲阿巴亥
皇太極知道她是皇后,不除掉她將來也是麻煩。自己稱帝后會受制於她。皇太極一直尋找機會要除掉他,就在這時阿巴亥撞到了槍口上。皇太極一不做二不休,聯合他的黨羽逼著阿巴亥殉葬。
皇太極心想,既然是口頭遺詔,你有口頭遺詔難道我就沒有了?
第二天皇太極對阿巴亥說:“父皇臨死前對我說,他害怕那邊寂寞冷清,需要你去陪他!”
阿巴亥當時37歲,正值盛年,出於對塵世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說什麼都不願殉葬,但諸王寸步不讓,阿巴亥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自縊殉死(一說被皇太極用弓弦勒死)。當時沒有人幫阿巴亥一把,他的三個兒子只是痛哭不已,說實話,她的三個兒子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這比漢朝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強多了。
到後來,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做了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的攝政王,他追諡母親阿巴亥為孝烈武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