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小事件,最終導致了大禍?

謨地方


歷史上的小事情,有的卻導致了大禍,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

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導致了太子劉據和衛皇后殞命。

漢武帝晚年性格多疑,天天疑神疑鬼的。當時,宮中的佳麗為取得漢武帝的寵愛,就用“巫蠱”的辦法來幫助自己。於是經常有女巫進入皇宮,搞得烏煙瘴氣。

當時,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大盜賊,叫朱世安,他犯了事,朝廷多次抓他都抓不著。而此時的丞相是公孫賀,也就是衛皇后的姐夫,衛皇后的姐姐嫁給了公孫賀。

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為貪贓枉法,挪用朝廷經費大約兩千萬,被抓捕入獄。公孫賀很著急,救子心切,就多次找漢武帝去說情。不知是公孫賀自己提出的,還是漢武帝提出的,如果公孫賀能抓住大盜朱世安,那麼就能贖了他兒子公孫敬聲的罪。


(漢武帝)


公孫賀就下大力氣緝捕朱世安,也是朱世安該當被抓住,朱世安還真的就被抓住了。沒想到,公孫賀卻是空歡喜一場,不能沒能救得了兒子的命,而且還搭上了自己和兒子的命,全家被滅族,還有衛青的長子衛伉和陽石公主的婚外情也被曝光後,均被處死。

這一切都是大盜朱世安舉報的,他道出了公孫敬聲等人埋木偶人詛咒漢武帝的事情,又牽扯出了陽石公主的事情。

這一下,武帝要求徹查宮中的“巫蠱”之事。漢武帝派心腹江充徹查此事,江充一副小人嘴臉,本與太子劉據關係不好的他,想借機除掉太子劉據。於是,他偷偷派人把“小木偶”埋在了太子和皇后的住處,隨後誣陷太子和衛皇后。

“於太子宮的木人尤多,又有帛書,所言不道,當奏聞。”

得知,江充向漢武帝如此報告之後,太子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殺了江充。但是江充的手下人卻告訴漢武帝太子造反了。漢武帝自然不信,於是再派人去查,結果去的人害怕,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的真實情況下,就報告漢武帝說,太子確實已經造反了。

漢武帝勃然大怒,於是讓丞相劉屈犛帶兵去“平叛”。衛皇后自知殘局無法收拾,於是自殺身亡。而太子劉據在大戰五天後,戰敗出逃後自殺,他的兩個兒子也被殺。“巫蠱之禍”牽扯到很多人,因此導致被殺的有數萬人。

後來,漢武帝才意識到太子是被江充所冤枉的,將江充一家,參與追殺太子的人等一併處死並滅族。同時,還武帝還修建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之臺”的高臺,表達自己對兒孫的思念和追悔之情。


(劉據)


後來,太子劉據出生僅數月的孫子劉病已被投入了大牢,即後來的漢宣帝。劉據在獄中得到了當時的廷尉監邴吉保護和優待,邴吉讓兩名女囚流量照顧劉病己。四年後,漢武帝病逝前,又聽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於是下令處死所有犯人。又是邴吉據理力爭,劉病已才得以保命。再後來,邴吉又把劉病已送到自己的太祖母那裡養著,並讓他讀書,把劉病已劉詢的名字記入劉氏宗族族譜。

不久,漢武帝去世,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繼位,即為漢昭帝,大臣霍光等人輔政。劉弗陵十四歲時,就幹了一個漂亮的事情,他誅殺了欲發動政變的燕王劉旦等人。漢昭帝在位期間一派祥和,“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公元前74年,年僅20歲的漢昭帝去世。霍光等人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但僅僅二十多天後,就以其不守禮儀,放縱自己為由,而廢除。接著,霍光等人就迎立了民間的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劉病已)


霍光等人選擇劉詢為帝,一是覺得劉詢父母雙亡,又在民間,沒有根基。二是劉詢沒有經過皇室的系統訓練,霍光好獨攬大權。三是民心所向,民間都同情劉據一脈,霍光順應民意。

劉詢繼位後,韜光養晦,處處小心,儘量迎合霍光。六年後,霍光去世,劉詢才徹底剷除了霍光的勢力。

劉詢執政期間,任用賢能,關心民生,“吏稱其職,民安其業”,史稱“中興”。

公元前49年,劉詢病逝,享年43歲。

漢武帝就是因為歷史上 “巫蠱之禍”這樣的小事情,而導致了大禍。不但太子,皇后被殺。而直到十幾年後,皇位才又重新回到了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的手中。


歷史漫談君


五代十國的時候,周世宗柴榮十分猜忌,看見將領方面大耳,有帝王之相的,找個理由就殺了。

而趙匡胤是禁軍將領,每天都在柴榮跟前晃悠。

一日,柴榮對趙匡胤說:你好像也是方面大耳。

趙匡胤嚇尿了,跪下去,涕不成聲的說:方面大耳是爹媽給的,不關我事啊。

柴榮見他可憐,又是自己的親信將領,平日裡又很忠心,實在下不去手,就算了。

等柴榮死後,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了。

要是柴榮像朱元璋一樣,再狠點心,或者趙匡胤稍微囂張桀驁點,那就沒後來了。

伴君如伴虎啊!

配圖:我就隨口一問,你咋還哭了呢?



安殊意


一起剮蹭事故引發的血案

這事兒發生在1862年9月14日,地點是在日本武藏國橘樹郡生麥村,那天四個英國佬從橫濱登陸,騎著馬在那邊瞎逛蕩。領頭的是資深裝X達人查爾斯·裡查德森,這傢伙其實就是個商人,但是在亞洲表現的比貴族還牛,經常在中國騎馬時鞭打路人,堪稱惡棍中的極品。

大抵也是該著那天出事兒,正好薩摩藩藩主的監護人島津久光帶著700人的儀仗隊去幕府傳達天皇命令,當時正處於幕末時期,薩摩藩和德川幕府關係非常險惡,不多帶點保鏢去島津久光覺得不保險。

兩夥人就這麼在生麥村撞到了一起,按鬼子的理解來說,大名出行時平民是需要讓路的,但裡查德森是外國人,根據《英日友好條約》他享有治外法權,並不受這條限制。於是這位仁兄很裝X的騎著馬迎了上,就是不讓路,還和同行的人表示老子很清楚怎麼和這幫黃鬼打交道,言下之意就是要橫到底。

然而也該著這孫子點背,兩邊鼓譟叫囂的時候,他的馬驚了,直接就奔著島津久光衝過去,剮蹭了大名先生的座駕。大家也知道鬼子多牲口,二話沒說就把丫砍翻在地,順手把另外兩個也給砍了,就剩下一位女士沒有受傷害。

可能是裡查德森之前表現的太過裝X,鬼子保鏢的刀基本都往他身上招呼,足足被捅了十幾刀。一番混亂之後鬼子發現其他兩個受傷的還有救,這孫子腸子灑一地,眼看活不成了。本著不浪費的精神,幾個鬼子保鏢就把丫給介錯了。

死狀極慘的裡查德森被鬼子本著不汙染環境的精神扔進了橫濱外國人公墓,沒幾天他另外兩個夥伴也埋在他旁邊陪他了。一場大英帝國對薩摩藩的外交衝突開始醞釀,其實兩邊都看對方不爽很久了。

一個翻譯引發的戰爭

其實兩邊看對方不爽也很正常,當時英國支持的是德川幕府,認為薩摩藩屬於有叛亂傾向的軍閥勢力,而薩摩藩每每向幕府發難,總被英國佬攪和。苦大仇深之下,雙方的談判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兒。

英國佬的要求很簡單,賠錢!交出薩摩藩主手下的肇事兇手!然而當時薩摩藩派出那個叫福澤諭吉的翻譯剛學英語,完全就是個二把刀。賠錢的事兒他翻譯清楚了,交人的事兒他翻譯成了交出薩摩藩主本人由英國處置。

當時薩摩藩主島津忠義就不幹了,這關我毛事?帶隊的是我爹,砍人的是我爹的保鏢,憑什麼父債子償啊?你們英國人也搞株連?英國那邊一聽不答應是吧?行嘞!那就開打!兩邊就這麼打起來了。

一場海戰引發的變革

1863年8月15日,兩邊在鹿兒島附近海域開片,英國軍艦炮轟鹿兒島城,薩摩藩的岸防炮也狂轟英國艦隊。打來打去英國發現自己比較吃虧,因為那邊的海不太適合海軍作戰,而且天氣也很糟糕。

最後小勝的英軍撤回了橫濱,雙方繼續談判,大約是這回的翻譯比較靠譜,雙方於當年11月達成了議和條件,薩摩藩賠錢不用交人了,而且這筆錢需要由德川幕府來出。全程打醬油的幕府將軍完全懵逼,但還是咬牙拿出了錢。

有感於薩摩藩強悍的戰鬥力,英國轉而放棄幕府,開始支持他們,在戊辰戰爭中甚至直接與薩摩藩結盟倒幕。薩摩藩的土著也開始覺得攘夷根本不現實,轉而主張開國維新,最終促成了日本向現代國家轉型。當然,全程打醬油的德川幕府倒了大黴,塌天之禍就這麼砸在腦袋上了......


說點故事的後續吧,那個不靠譜的翻譯,後來靠譜了很多,他的半身像印在了1萬日元的紙幣上。在鹿兒島之戰中有個炮手錶現的不錯,被島津家大力提拔了起來,他的名字叫東鄉平八郎。大約這個故事最終能告訴我們的不是什麼文明先進性,而是你的尊嚴最終只能靠實力換取,就如薩摩藩一樣。


歷史吐槽機


時間回到1977年7月13號晚上8點37分,這天晚上,紐約的上空電閃雷鳴,本來沒啥了不起的,全世界每天閃電打雷的地方多不可數,而紐約的這次閃電也沒什麼特別的能量,它唯一特別的是,它劈中了紐約市哈德遜河旁邊的一個變電站。

這個變電站裡面的設備十分老舊,在被閃電擊中之後,本來老化的變壓器發生了跳閘。電力公司為了保護現有的輸電網,決定切斷供電。18分鐘後,這次跳閘最終導致了紐約全城停電。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電力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必需資源,但是停電一陣子似乎也沒什麼,但卻不想引發出一陣嚴重騷亂。

怎麼回事呢?原來在大停電之後的兩個小時,紐約街頭開始出現了成團成夥的流浪漢與地痞流氓,他們乘著天黑停電,四周漆黑,開始瘋狂打砸已經關門的商店,搶劫商店中的東西。

人們驚訝的發現——在這樣一個停電的夜晚,做什麼似乎都是不用承擔後果的。騷亂很快就擴大到了紐約全城,全紐約各個社區都出現了打砸搶和縱火時間。損失最嚴重的是Crown Heights社區,這個社區五個街區中有75家商店被洗劫一空,引起了25處火災,火災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才被撲滅。

連著名的百老匯大街都沒有幸免,百老匯大街的整整134家商店被洗劫,超過四十家商店被大火燒成了白地。在紐約下城區,有一家倒黴的汽車4S店超過50輛車被搶走,匪徒們在黑暗中大發其財。有朋友可能問了:紐約沒有警察啦?沒有王法了嗎?事實上,當天晚上對於紐約的警察來說也是噩夢般的一晚上。當天夜裡,紐約所有警察傾巢出動,連已經下班的警察都被召回。但由於缺乏通訊與調度,以及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規模的騷亂,紐約警察在當晚的行動也是杯水車薪。當夜,有五百五十多名警察受傷,他們拘捕了將近四千名嫌疑犯。可是即使這樣,仍然遠不能阻止騷亂的擴大。

直到7月14號早晨,太陽昇起之後,經過一夜的混亂,搶劫和縱火終於在陽光下得以遏制。事後統計,這次大停電總共歷時25小時,紐約有1616家商店遭到了洗劫,全城有1037起火災,其中有14起嚴重的火災。整個紐約,在當夜的損失超過了3億美元。

這次事件史稱“1977紐約大停電”,不過這次事件還導致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當天夜裡,黑人成為了搶劫的主力軍,有一部分黑人在當夜搶劫到了昂貴的音樂器材,獲得了包括打碟機等音樂器材。這件事之後,紐約誕生了一大批嘻哈樂手,客觀的促進了嘻哈音樂的發展……





90後的最後曙光


總共花費了:3億2760萬美元,就得到了一張照片,哈哈,不可思議吧,我估計調查人員查出真相的時候,一口老血,差點過去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所拍攝的唯一一張照片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衛星,也是火星探測98計劃的一部分(火星極地著陸者號為另一個探測火星的任務),於1998年發射升空。

不過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後來在1999年9月23日在進入火星軌道的過程中失去聯絡,最終任務失敗。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失敗原因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任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因為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上的飛行系統軟件使用公制單位牛頓計算推進器動力,而地面人員輸入的方向校正量和推進器參數則使用英制單位磅力,導致探測器進入大氣層的高度有誤,最終瓦解碎裂。


三角洲II 7425將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發射升空

  • 1999年11月10日,火星氣候軌道器事故調查委員會發布了第一階段報告,詳細介紹可能導致探測器發生事故的問題。

  • 天文學家在1999年9月8日完成彈道修正機動-4的計算,隨後在1999年9月15日執行。它的目的是讓探測器調整至最佳位置以進入火星軌道,將使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環繞火星的高度在1999年9月23日降為226公里。

  • 在TCM-4及進入軌道的一個禮拜間,導航團隊認為探測器的高度有可能比預期的還要低得多,大約位於150至170公里。

探測器在進入火星軌道前24小時時,科學家計算顯示環繞火星軌道的高度為110公里,而火星氣候探測者號能夠存活的最低高度為80公里。


火星氣候探測者號的行星際軌道

科學家發現火星氣候探測者號最後的高度只有57公里,很有可能因為大氣壓力導致探測器瓦解。


最後

  • 英制單位是源自英國的計量單位制

  • 國際單位制,源於公制(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

  • NASA在此後的所有任務中小心地避免這個因計量單位混淆所造成的錯誤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點贊,謝謝您了,祝您生活愉快


海浪同學


賴執中:我就藏了一條船。

1935年,紅軍突破金沙江以後,蔣介石下令要把紅軍堵死在大渡河。蔣介石親自致電四川軍閥劉文輝“大渡河天險,共軍斷難飛渡”,要“嚴密防守,務必將共軍徹底消滅於大渡河以南”。

蔣介石還不放心,還派出親信到前線監視劉文輝的部隊,務必要將南岸船隻撤走、銷燬。按理說,蔣介石的安排已經是“萬無一失”了。

可是,這事“壞”在了一個叫賴執中的人身上。此人是當地哥老會首領,彝務營營長,可以說是當地一霸。賴執中在紅軍到來之前,撤到了老巢安順場。正好遇到二十四軍韓階槐營在安順場放火燒街,掃清射界。賴執中趕緊阻止他們防火。因為,安順場半條街都是賴執中家的。

二十四軍團長餘味儒聽信賴執中的話,以為紅軍準備從富林渡河,不走安順場。餘味儒和地痞賴執中達成和解,讓賴執中防守南岸,暫不燒街。而賴執中為了方便撤退到北岸,給自己藏了一條船,並讓一個班的士兵和兩名船工負責看守。。。

對,就是這條船,被連夜奇襲過來的紅軍繳獲了。

紅軍組織17名戰士為突擊隊(每人一支駁殼槍、一支衝鋒槍、一把馬刀、八顆手榴彈),乘著這條船衝向北岸。劉伯承和聶榮臻為了掩護突擊隊,讓司號員吹響軍號,吸引敵人火力。司號員可能是不敢吹,蕭華搶過軍號,用力吹了起來。

就這樣,紅軍打過了河。

賴執中藏起來的這條好船,和後面又找到的三艘壞船(據說是用賴執中藏起來的另一條壞船修好的),將紅軍渡過了大渡河。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300∶29∶1法則,即在一件重大事故背後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這就是保險界通用的海因裡希法則,它同樣適用於人類歷史。
在人類歷史上,有這無數的這種小事件引起大禍的事情。

最嚴重的我舉兩個例子:

1、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工業災難:

印度博帕爾毒氣洩漏事故共造成了印度有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20萬人致殘。

起因卻是工人的不慎操作引起的,1984年12月2日下午,印度中部博帕爾市北郊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農藥廠,一位工人按照慣例沖洗設備管道,結果不慎將清洗的冷水流入了裝有異氰酸酯(MIC)的儲藏罐。

由於MIC一旦遇水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這次水滲入MIC的儲藏罐內,令罐內產生極大的壓力,最後導致罐壁無法抵受壓力,產生了爆炸。而在博帕爾農藥廠,這種劇毒化合物被冷貯存在一個個地下不鏽鋼儲藏罐裡,共45噸之多。

異氰酸甲酯(MIC)屬於劇毒液體,且很容易揮發,沸點為39.6℃,只要有極少量短時間停留在空氣中,就會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濃度稍大,就會使人窒息。並且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用這種毒氣殺害過大批關在集中營的猶太人。

罪魁禍首雖然是異氰酸酯,但是確是工人在例行的設備保養過程中無心造成的慘劇。

2、1986年切爾諾貝利特大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該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起因卻是自以為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引起的,1986年8月政府調查委員會報告指出,這些操作人員從反應堆堆芯抽出了至少205枝控制棒(這類型的反應堆共需要211枝),留下了六枝,而技術規範是禁止RBMK-1000操作時在核心區域使用少於15枝控制棒的。

切爾諾貝利特大事故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核放射對烏克蘭地區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造成了汙染。共有250多萬人因切爾諾貝利而身患各種疾病,其中包括47.3多萬名兒童。

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續的核輻射危險將持續10萬年。
在經濟 上,蘇聯損失了約90億盧布:善後處理費用40多億盧布,農業和電力生產損失40多億盧布。專家估計,除核電站本身的損失外,僅清理一項就得花幾十億美元,如果全部加起來,可能達數百億美元。而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

所以,看似不經意的一件小事,往往會釀成大錯!安全無小事,與君共勉!


從小愛歷史


有一天,我散步的時候,撿到一個鼠標墊。蘋果的!我就想:有了鼠標墊,我就要配一個鼠標;有了鼠標,就要配一臺電腦;有了電腦,蘋果全家桶也要來一套;有了蘋果全家桶,女朋友也要有一個;有了女朋友就要結婚,那麼房子、車子都要買……這鼠標墊是誰用來害我的吧!!!

在《韓非子.喻老》中有一個小故事。從前,商紂王是個賢明的王。有一天吃飯時,他用了一雙象牙筷子。紂王的叔叔箕子非常擔憂。箕子認為:使用象牙筷子,陶罐、瓦罐就會顯得很low,一定要配合犀牛角杯或玉杯才合適;用象牙筷子和玉杯再吃豆子、小米,肯定就沒有胃口,吃生猛海鮮才配得上這麼好的餐具;吃著生猛海鮮,穿粗布短衣,那衣品就太差了,一定要換虎皮貂絨。穿著虎皮大衣、用著牙筷玉杯、吃著生猛海鮮,茅草屋肯定就顯得太寒酸了,換個小別墅還是有必要的。果不其然!後來,商紂王擺設肉林,建炮烙之刑,登上酒糟山,俯臨酒池,生活奢靡。商朝也被周朝滅掉了。

小事件導致大禍,是有內在聯繫的。箕子從一雙象牙筷子看到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本質,也看到了國家即將衰敗的未來。


徐文長


小事情的發生導致了最終的大禍,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我們說一個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個這樣的事情吧。

大家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有一場戰役叫做孟良崮之戰。

可以說這一次戰役,張靈甫帶領的七十四師,之所以會被殲滅,就是因為他忽略了小事,然後導致了自己最終的死亡。

那麼,在這一次戰役當中,張靈甫忽略了哪一件小事呢?

這個事情說來還是相當的重用的,我們都知道打仗的時候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幾個都具備了,才有可能取得戰役的勝利。

張靈甫敗就敗在了他對孟良崮這個地方,一無所知。他甚至都不知道,孟良崮這個山是石頭山。

石頭山上沒有水,沒有吃的。

若是在這樣的一個山上,想要打持久戰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當時張靈甫以及他帶領的七十四師,就是被粟裕的華野軍給逼到了孟良崮山上。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他們等不來援軍,等待他們的終將是死路一條。

因為他們可以幾天不吃飯,但是,幾天不喝水誰都受不了。

事實上粟裕帶領的華野軍,僅僅用了四天的時間,幾把他們全部給殲滅了。

試想一下,若是張靈甫提前知道了孟良崮是石頭山的話,他還會去孟良崮山上嗎?

本來他發動這場戰役,就是想要利用自己的七十四師,當作誘餌把粟裕的華野軍給引誘到孟良崮,全部給殲滅的。

但是,由於他沒有勘察孟良崮的地形,導致了他根本就沒有等來援軍,自己就先被粟裕的華野軍給打敗了。

所以說孟良崮戰役張靈甫的失敗,就是有一件小事沒有做好,直接造成的。

當然了張靈甫的失敗,也是和他低估了華野軍的實力有關。他本以為自己帶領的七十四師,是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

這樣的一支軍隊,怎麼可能打敗仗呢?

但是事實上正是因為他考慮的不周,造成了自己最終的失敗。


漢史趣聞


有一件事,說大不大,但產生的影響十分巨大,東漢末年,張繡歸降曹操,曹操實力再次加強,但是,偏偏就出了么蛾子事。眾所周知,曹操視少女為殘花敗柳,反而專愛別人的老婆,這一點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但正是因為這個事,使曹操蒙受巨大損失。張繡有一嬸孃,被曹操相中,那麼後邊的事大家也就知道了,這件事或許在曹孟德看來是件小事,但是在張繡眼裡,卻是奇恥大辱,誠然讓人不能接受,於是張繡接受了“毒士”賈詡的建議,襲擊曹操中軍大營,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取曹阿瞞性命,為此一役,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親軍大將典韋也為保護曹操丟掉性命,可以說,這對曹操來說,打擊是很大的,曹昂,是曹操的嫡子也是長子,換言之就是未來的繼承人,但是繼承人死去,相當於未來的“魏國失儲君,曹家失長子”,第一順位繼承人早早退出了,那麼,曹丕、曹彰、曹植自然躍躍欲試,這就很大程度上從內部削弱了曹氏力量,並且,改寫了曹魏的歷史,假如曹操沒有做那件小事,那麼張繡也沒有深夜襲營,曹昂、典韋就不會戰死,那麼後來的事,誰又能說得清楚?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