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上元三年(676年),唐高宗讀《滕王閣序》後,不禁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

便要下詔招他入朝,但太監卻吞吞吐吐的答道:“王子安已經落水身亡了”

唐高宗黯然垂首,默默地站了起來,走出了御書房。

半晌後從外面傳進來三聲嘆息:“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王子安,一個完美的古代知識分子,只是完美得太過倉促。

若是他能多活幾旬,怕是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也只能對月自斟對影三人了。

王勃是個天才。

他六歲就能作詩、寫文章,文詞通達,情詞豪邁。一首《春莊》,震驚四座:

《春莊》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舊唐書》曾評這首詩:“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

九歲時,他讀大學者顏師古的《漢書注》,竟然洋洋灑灑寫了十卷《漢書指瑕》,批評顏大師的錯漏。

他的童年就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完全無法直視。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公元666年,在當朝宰相劉祥道的舉薦下,16歲的王勃應科及第,被授於朝散郎。

朝散郎是個七品官,按當時的制度,一般進士及第者只能授八九品的官職,王勃直接就被授予七品官員,成了整個朝廷年紀最小的官員。

高宗的兒子沛王李賢,很賞識王勃,於是招募他到王府為侍讀兼修撰。

這期間王勃認識了一位姓杜的友人,這位友人因為工作能力強被任命為蜀川少府。到了友人出發的日子時,王勃在長安城外為他設宴餞行。

在唐朝,凡是送別都要寫詩。

這次也不例外,王勃當場寫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裡沒有折柳垂淚、依依惜別、酸楚悲慼,而是掩藏不住的樂觀豪邁。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在沛王府中王勃以其出眾的才華,成為京城之中有名的才子雅士,官場新貴。

在十幾歲時已經站在了絕不大部分人一輩子也到不了的高度。

然而,也就是在他風頭最勁的時候,命運和他開起了殘酷的玩笑。

那時候的王公貴族流行鬥雞遊戲,有一次,沛王邀英王鬥雞。

王勃為博沛王歡心,在沛王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時,他當場作《檄英王雞》一篇,為沛王助陣。

年少輕狂的王勃不知他的此舉已深深地觸痛了高宗的逆鱗。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歷朝歷代,諸王之間爭權奪位、相互構陷的事屢見不鮮,唐代也一樣。

前有玄武門之變的慘禍,又親身經歷了哥哥李承乾和李泰的奪嫡風波,唐高宗對兄弟相爭之事極為敏感。

當他讀到“兩雄不堪並立”,讀到“見異己者即攻”,讀到“與同類者爭勝”,心中早已怒不可遏。他斥責王勃不僅沒盡勸諫之責,而且有挑撥離間之嫌,下令革除王勃官職,並將其逐出沛王府。

轉眼之間,王勃的無量前程就化為了泡影。這一年王勃19歲,遇到他政治生涯裡的第一次低谷。

王勃便辭別了長安,開始了他的巴蜀漂泊之旅。想起過往的耀眼輝煌,再看此刻的棲棲遑遑,他的心境變得難以言喻。

同樣是寫送別詩,他的詩風由豪邁轉而變為悽清,如《江亭夜月送別(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再由悽清轉為悲切,如《秋日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公元672年,王勃被補授為虢州參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因才華外露,被同僚所妒,遭人陷害,說他殺害官奴,被判死刑。

不幸中的萬幸,恰逢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撿回了一條性命。

只是,因這件“殺奴”事件,他的父親也受到牽連,被貶到蠻荒之地交趾當縣令去了。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第二年,朝廷查明案情,將他恢復原職。但此時的王勃已畏懼官場,決心隱居創作。他收拾好行裝,要去交趾看看他的父親。

他不知道,此去交趾,只有去程,沒有歸程。

他也不知道,此行途中,他將迎來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刻。

公元675年,王勃從山西出發前往交趾。在路經江西南昌時,恰逢都督閻伯嶼重修的滕王閣完工。閻都督正準備在重陽節這天大宴賓客。聽說王勃恰好路過,閻都督趕緊差人送上了邀請函。

在宴會進行正酣的時候,他邀請各位來賓作序文助興的時候,賓客們都知道閻都督是想借此機會讓他的女婿吳子章名揚天下。大家自是心照不宣,拱手推讓,唯有王勃沒有推辭,接過紙筆,說道:“我來試試!”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王勃揮筆就寫: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幾句下來,閻公與女婿吳子章相視一笑,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這個公認的才子也不過爾爾,空有虛名而已。

當王勃寫出“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時,閻伯嶼已不再說話,等到傳誦千古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躍上紙面時,閻伯嶼已經被王勃的才華折服了,他知道此人是註定要名垂青史的天才。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就是這一句,讓日月失色,讓江山無價,也是這一句,讓當朝文豪乃至後世都認可了王勃的蓋世才情。

王勃將仕途的艱辛,閱世的滄桑,人生的悲涼,一股腦兒融匯到《滕王閣序》中,創下這千古絕唱。

作完閣序,他仍有餘力,隧再起身揮毫,提序詩一首: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如果王勃沒有碰巧路過,那我們不會知道曾有過這場宴會。但王勃趕巧參加了,這場宴會也就永遠地留在了史書上、傳奇中,被後來的人一說再說。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也多虧他的主動,才為我們留下了千古雄文《滕王閣序》。700餘字的駢文,一掃南朝胼文空有詞藻華而不實的綺麗之風,對仗之工,詞韻之美,才思之敏捷,風骨之傲然,自漢以來,王子安第一人也!他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盛唐華彩文章之門,這才有了之後的李太白,張若虛。

他用了20多個典故,創造了30多個成語:

襟江帶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俊採星馳、勝友如雲、高朋滿座、騰蛟起鳳、躬逢其盛、飛閣流丹、桂殿蘭宮、鐘鳴鼎食、虹銷雨霽、水天一色、漁舟唱晚、逸興遄飛、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白首之心、窮且益堅、青雲之志……

可惜天妒英才,作完此篇文章後,王勃就在乘船前往交趾的途中遭遇了風浪。一代才子,葬身於茫茫水波之中。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他雖然只活了27年,卻留給世界一千年。

當我再次感悟王子安時,除了讚歎唏噓,也就只能說天道循環,損有餘補不足,既承載了盛世才華,便也只能天不假年。

對他的評價只能引用唐高宗的三聲嘆息:“可惜,可惜,可惜!”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避免被忽悠,怎麼避免,多看史書啊。
歷史很有趣,還有很多冷知識,建議大家有空多多讀《資治通鑑》。


迷茫的時候,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這個社會里的各種關係,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資治通鑑》。
當然,《資治通鑑》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沒有主席的古文功底,可以選擇白話文,但白話文就存在一個翻譯的問題,如果版本不好,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準確。


王勃:短暫一生如流星消逝,彷彿只為寫出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我一般給大家建議入手《白話資治通鑑》套裝,這本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裡面還有重要人物畫像,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這一套現在在頭條做活動,原價298,現在只要16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歷史,家裡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事情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新書剛加印出來,我們明天就可以開始發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