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選出牛股

之前兩節課我們講了怎麼買股票和怎麼抄底,基本上都是從技術分析的角度去決策我們的買賣操作。選股就要從基本面的角度尋找優質的上市公司了,我總結了下面的幾個維度,供大家參考:

第一,業績高增長。很多藍籌白馬股雖然盤子很大,但仍能保持比較高速的業績增長,所以在行情不是太好的時候,股票型基金會在藍籌白馬股上抱團取暖,這也是藍籌白馬股可以進行價值投資的主要原因。像貴州茅臺、格力電器、萬科A、海天味業、海螺水泥、伊利股份、招商銀行、恆瑞醫藥、長春高新、中國平安等等都屬於此類。

還有一種就是成長股,尤其是處於萌芽期或發展期的行業個股,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業績增長速度容易超預期。比如像人工智能、大數據、芯片、5G、網絡安全、計算機設備、新材料等行業都屬於此,也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

第二,資金青睞的股票。在股市裡很多時候沒有道理可講,比如流感疫情一來,魯抗醫藥、萊茵生物、海王生物就會蹭蹭猛漲,但其實最受益於流感疫情的天壇生物卻很少有良好的表現。包括像2019年初5G概念暴漲,其中的領頭羊東方通信從來沒有被大家重視或挖掘過,但其短短几個月,漲幅就可以達到十幾倍,而且公司還公告說自己不是5G概念股,但資金認可,所以沒有道理可講。

所以股市裡很多時候選股不能單憑基本面做決策,還要考慮資金面的因素,資金喜歡關注的、能大幅上漲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哪怕它都沒有那個概念,但是它能讓你賺到真金白銀,這是最重要的。

第三,壁壘。我把壁壘分成了技術壁壘、品牌壁壘、政策壁壘。技術壁壘就是有相關的專利,其他同行無法輕易打破介入,或者是可以打破國外的技術壁壘,進行國產替代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比如江豐電子的研發能力和產品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不但可以形成國產替代,甚至還為國外企業提供服務,很多高科技領域都是研發為王,所以具有技術優勢的公司安全邊際自然高。

品牌壁壘顧名思義,其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深受廣大消費者認可的行業領頭羊,比如老闆的吸油煙機、格力的空調、伊利的奶製品、雙匯的火腿腸、索菲亞的傢俱、同仁堂的中藥等等,它們都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品牌效應。雲南白藥或片仔癀的秘方既可以算成是技術壁壘,也可以看成是其品牌壁壘,總之這種公司是非常容易走出長期大牛的。

最後就是政策性壁壘,最典型的就是中國國旅,中國的免稅店都是國旅的,只有它可以開免稅店,別人誰也甭想碰這塊蛋糕,這就是典型的政策性壁壘。

第四,高送轉股和填權預期。歲末年初有一類股票容易被爆炒,那就是高送轉股。此類股票通常是新股次新股,股價往往被炒的高高在上,有較好的業績增長,每股資本公積金較高等等特點。公司進行分紅送股可以增大股本,降低股價,便於後市在資本市場繼續炒作。

但是近些年高送轉股被炒作的熱情已經明顯降溫,填權行情更是少之又少,而我本人也不建議大家做高送轉股,尤其有些人喜歡在股權登記日當天買入該股,其實風險挺大的。

第五,重組預期。重組一直是比較容易產生大牛股的一件事,只是重組概念受消息面影響較多,不確定性大,面臨的風險也大。有可能幾年都沒重組進展,也有可能重組失敗等等,所以資金在其中會有比較高的時間成本,重組更像是一種賭,並不適合散戶操作配置。

第六,明星股。明星股上市往往會有更高的溢價,比如華大基因和暴風影音上市的時候都出現了大幅的拉昇,360迴歸A股和順豐快遞借殼上市後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都是因為它們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大家對它們的認可度較高。

第七,重要資金增持。比如大股東增持、員工持股計劃、國家隊資金或險資進入十大股東等等,通常這些消息對該股都會構成利好。

第八,消息面有政策預期或利好刺激。每晚看看三大報的消息也是挺重要的,有些行業受政府持續的扶持,有些行業經常出利好刺激,相應的個股都有可能出現一波大幅拉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