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唐伯虎點蚊香5599


合情合理。正常一般只有朝會或有外臣在才會稱皇上。再說朱元璋是布衣皇上,他一般都自稱咱


張喜傑的微博


《大明風華》裡,朱瞻基喊太子朱高熾為爹,當著朱高熾和朱高煦的面叫朱棣爺爺,完全一副普通家庭的稱呼。但是當著太監們的面喊,還有顯得內外有別,尊稱皇上。


雖然電視劇不是歷史紀錄片,不能較真。但這種事情是可能發生的,儘管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對此類稱呼作了嚴格的規定。

《皇明祖訓》規定皇子尊稱皇上為父皇陛下,尊稱皇后為母后殿下。而且對皇子自稱也有嚴格規定,比如長子某某;第幾子某某;長孫某某;某某王謀某;謀謀封某某,等等。

但是要知道正是因為朱元璋自己草根出身,才特別重視這些稱呼。朱元璋曾經習慣了自己稱呼咱家,稱呼大臣們你每(們),自己都改不過口,甚至還經常把這些稱呼帶到自擬的聖旨、佈告裡。


這其實不能怪朱元璋,不是說他文化低,就一定稱呼粗俗。而是宋元明時期文化碰撞得厲害,古白話文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時期,連南宋的王室也“爹爹”這般稱呼來著。所以這是有先例的。

《皇明祖訓》是朱元璋在給後世子孫們立規矩。是要為了實現朱元璋理想中“等級秩序井然,萬物各循其道”的理想。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對後世的很多事情規定得很細,也奠定了很多制度的基礎。比如聖旨裡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個制式的開頭,也是朱元璋發明的。


而朱棣時代離這些制度創建初期比較近,所以王室是有可能還保留著自己原來的一套稱呼習慣的。反而越是往後這種細枝末節的規矩反而會也是因為養成了習慣,而稱呼得比較準確。

另外朱元璋雖然對子孫操碎了心。但是子孫們未必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

朱允炆也沒有按照朱元璋的“眾建諸侯,屏藩王室”想法,繼續執行下去,而是立馬進行削藩。而朱棣更是打著“靖難”的旗號,奪了侄子的江山。


所以朱棣的家庭成員,原本行伍為主,習慣瞭如此彼此稱呼,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是在家庭內部的彼此稱呼而且。

非要說不準確,那應該是,不應該稱呼“爹”,而是應該稱呼“爹爹”。因為“爹爹”才是宋明時民間的標準稱呼。



炒米視角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朱瞻基是皇太子朱高熾的長子,他直接喊朱高熾為爹,朱瞻基喊朱棣為爺爺,很多人對此很疑惑,明明身處皇家,為什麼這些都是普通家庭的稱呼呢,歷史上也是如此嗎?

其實如果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太子面對皇帝的時候還是要稱呼父皇的,在公開場合稱呼爹不符合身份。

在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眾多皇帝都希望皇位永固,國柞延綿,併為此彈精竭慮,費盡心機,朱元璋在此方面也是如此,因此他為後世子孫制定了一部 《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是一部專為訓導後世子孫的皇室家訓,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就有關於後世皇子怎麼稱呼皇帝的訓條:

凡進賀表箋,皇太子、親王於天子前自稱曰長子某,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稱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孫則自稱曰長孫某,封某,第幾孫某,封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

可見《皇明祖訓》裡面已經明確寫明,皇太子見到皇帝要稱呼父皇陛下,見到皇后稱呼母后,如果是皇長孫見到皇帝,不能和平常普通百姓人家一樣稱呼爺爺,必須得稱呼祖父皇帝陛下,稱呼皇后也不能稱奶奶,而需要畢恭畢敬稱為祖母皇后殿下。

綜上所述,就算朱元璋是布衣出身,既然當了皇帝就得嚴格按照古代皇室的稱謂規矩來,如果皇太子在朝堂上稱呼爹爹,會不符合規制,也會不得體,必須稱呼父皇陛下,而作為皇太子的皇長孫更不可能稱為爺爺了,必須得叫祖父皇帝陛下。

當然如果和《大明風華》電視劇裡那樣,皇太子私下裡喊朱棣為爹,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當時朱元璋的家訓還沒有確定,可能各方面行文規範並沒有落實到好,《皇明祖訓》更多的是給後世子孫定的家訓。


小聰歷史客棧


這個問題很有趣,津城沐雨來回答。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專門編撰了《皇明祖訓》,對其後世子孫進行訓戒。

其中,第六章就是關於禮儀稱呼的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凡進賀表箋,皇太子、親王於天子前自稱曰長子某,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稱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孫則自稱曰長孫某,封某,第幾孫某,封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天子之弟,則自稱曰第幾弟某,封某;稱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稱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若天子之侄,則自稱曰第幾侄某,封某;稱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封王者,其分居伯叔,及伯叔祖之尊,則自稱曰某,封臣某;稱天子曰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皇后殿下。若從孫、再從孫、三從孫,自稱曰從孫某,封某,再從孫某,封某,三從孫某,封某;稱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由此可見,在朱明王朝,太子和其他皇子,稱呼父親為“父皇陛下”,而不是“爹”。

那為什麼《大明風華》並沒有這樣稱呼?因為《大明風華》並不是嚴格的歷史紀錄片式的電視劇,只是以那個年代為背景的影視劇。

《大明風華》中雖有規矩,但是體現的並不是皇家的嚴格,更多的是溫馨的父子兄弟情懷,這肯定是不符合當時的真正歷史情況的,歷史劇取材於歷史,卻又不完全等同於歷史。



所以,在我們看歷史劇的時候,僅以娛樂消遣的心態來看,不要把歷史劇和真正的歷史混淆,要想真正瞭解那段歷史,還是要看相關歷史書籍。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歡迎大家隨手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大哥,拜託大明風華只是電視劇,並沒有歷史依據,你覺得像大明那樣強硬的王朝對於皇家稱呼能這麼隨便啊,我記得胡軍版的朱元璋,在稱帝之後朱棣他們也不敢叫朱元璋爹啊,都是叫父皇,我懷疑你是電視劇看多了,歷史上叫皇帝爹的王朝,只有宋朝

南宋初,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從金國回來,北宋末她被金兵虜走,宋金議和之後,給送了回來。有一年,韋太后過生日,高宗派人在太后的寢宮裡點了十幾根名貴蠟燭,為什麼說是名貴蠟燭呢,因為這些蠟燭都灌入了龍腦、沉香、龍涎香等香料。南宋初,皇室比較窮,這是很奢侈的行為,但韋太后還是覺得不滿意,說:“你爹爹那時,皇宮裡到處都插滿了這種蠟燭,金碧輝煌。”高宗偷偷跟皇后吐槽說:“如何比得爹爹富貴?”你看,韋太后在兒子面前提起先帝——即高宗的父親宋徽宗,是叫“你爹爹”;高宗稱呼他的父親,也是叫“爹爹”。跟我們現在說話沒什麼不同。

也就是說,在私下裡,在日常生活裡,宋朝皇子對父親的稱呼,跟我們民間的叫做是一樣的,通常都是叫“爹爹”。





燕人是也


若是要問這麼稱呼對不對,其實按照明朝祖制是不對的,但是卻不是不能這麼說,又或者說也可能是真實發生的。

為什麼不對

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那可以說是平民出身,而且小的時候沒受到過什麼良好的教育,雖然後來開始學習,但是很多小時候養成的習慣都沒有辦法改正,哪怕是當上了一朝君主。

影視劇《朱元璋》中曾經有這麼一個片段,朱元璋剛剛立國,和宋濂討論禮法的事情,也就是明朝以後各個時期的禮制問題,說著說著,宋濂和朱元璋說,君上,您不能總是咱咱的說話,這樣不符合一個君主應該稱呼自己的方式,朱元璋就問了,那咱應該怎麼稱呼自己啊,宋濂回答,君上應該稱呼自己為朕,這樣才合乎禮制。

朱元璋之後說,把這個也寫到禮制裡面,當然了,咱就算了,從咱往後,皇帝一律不許稱咱,要說朕。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禮制還是十分重視的,雖然他自己沒有按照定下的規矩來,但是卻要求後世君主要遵守。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留下了《皇明祖訓》。內容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戒。 初名《祖訓錄》,而在《皇明祖訓》中,就有關於後世皇子怎麼稱呼皇帝的訓條

凡進賀表箋,皇太子、親王於天子前自稱曰長子某,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稱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孫則自稱曰長孫某,封某,第幾孫某,封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按照朱元璋《皇明祖訓》所要求,《大明風華》裡面的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就不該稱呼朱棣為爹,而應該是父皇帝陛下。朱瞻基作為皇帝的長子長孫,則不能稱呼朱棣為爺爺,而應該是祖父皇帝陛下。

所以說,按照祖制,《大明風華》裡面的稱呼是不對的。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中的稱呼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要知道,不論是太子朱高熾等皇子還是皇孫朱瞻基,稱呼朱棣為爹或者爺爺的時候,都是私下裡沒旁人的時候,也就是都是自己家人,所以稱呼親暱一些沒有那麼正式並不是不可能。

再有,朱棣是誰啊,朱棣可是連朱元璋話都不聽的造反皇帝啊,反了自己侄子的王朝自己稱帝,不論他有沒有後悔或者說有多後悔我們不談,但是足以證明他對於朱元璋的話並不是句句都聽,而且朱棣也是跟隨朱元璋從基層幹起來的,朱元璋稱帝之前,稱呼爹什麼的肯定也習慣了。

所以朱棣可能和朱元璋的想法一樣,我就不遵守了,讓後面那些皇帝完全的遵守祖制吧。

由此來看,私下裡朱高熾,朱瞻基等人稱呼朱棣的方式真和《大明風華》裡面一樣也說不定呢。你們覺得呢?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漢人皇家,在家人私下是與平常人家相互稱呼的,是孔子的考與天倫之樂。若稱父皇與皇兒就是君臣了,沒有天倫了,是不合漢人的禮儀。宋代多處文獻就有記錄,明立離宋不遠,這個禮是傳下來的。所以稱下是稱爹孃的,在辦公就要分君臣了。所以朱元章在《明皇祖訓》中就要求書面語要分君臣之稱,是正私下與公事之分。不讓混亂。

為什麼我們現在多不清楚這樣的事了呢?這就要滿清入關,只學君威不與兒子親近。慢慢的,就只能稱皇啊瑪,之類,失去天倫之樂的父子之稱。進入民國,那些滿清所謂亡國之公候,一直這樣自己為是的高貴,父子稱呼更分等級,以至很多民國人物記錄就要這樣個情況,都以為古代皇家家人稱呼是用君臣名號來相互私呼,實則大錯!

故明朝私下皇帝與兒子們的稱呼是叫:爹爹與大郎二郞稱呼多。


高涼霽語


首先說皇明祖訓不可信,不知道被改了幾版了。因為老朱就是文盲,稱帝前不可能講究這些。稱帝后他的聖旨也是大白話。成祖出身成疑,但能確定不是馬皇后所生所以並不受重視。自幼跟著老朱放馬,文化程度比他爹強,但是肯定不能跟有名師教授的朱標比。他們在正式場合或許還按禮數相互稱呼,私底下這種可能就很小了,肯定是怎麼隨便怎麼來!所以我覺得沒太大問題!


叢林戒賢1


明太祖《皇明祖訓》卷六說:

“凡進賀表箋,皇太子、親王於天子前自稱曰長子某,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稱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孫則自稱曰長孫某,封某,第幾孫某,封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天子之弟,則自稱曰第幾弟某,封某;稱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稱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若天子之侄,則自稱曰第幾侄某,封某;稱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封王者,其分居伯叔,及伯叔祖之尊,則自稱曰某,封臣某;稱天子曰皇帝陛下,稱皇后曰皇后殿下。若從孫、再從孫、三從孫,自稱曰從孫某,封某,再從孫某,封某,三從孫某,封某;稱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


噴子都是玻璃心


個人認為比較真實,理由有三:\r其一,朱棣與其子孫從從靖難後獲取天下,之前乃王侯家庭,稱爹多是習慣。\r其二,朱棣家族乃武將出身,多不在稱呼上計較,且爹孃稱呼更順耳。\r其三,影片中的爹兒等稱呼,多在生活中私下發生。在朝堂正式場合未見如此,除非某事敗露情急下呼喚親情使用。\r此劇的精彩之處便是如此,別忘了這是個漢族統治的王朝,後來的滿清朝則是刻意學習漢族文化,所以更加註重禮儀,稱呼更加嚴謹罷了。\r清劇看多了,難免認為此劇不嚴謹,但我認為恰恰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