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朋友帶娃來家裡玩。朋友的女兒月月和我家的二寶年齡差不多,2歲左右正在學說話的年紀。兩個小朋友在房間玩得不亦樂乎,剛好孩子爸爸下班回來帶了些水果。我一邊準備起身去洗水果,一邊叫朋友去叫小朋友洗手吃水果,誰知道朋友剛走過去才聽了一會就開始大笑起來了 ,笑彎了腰,朋友看我一臉驚訝的樣子便冷靜下來,招手讓我過去聽孩子們聊天。

我剛走過去便聽到兩個孩子爭得面紅耳赤:

  • “這黃色的鴨子是我的。”
  • “這個是你的”。
  • “對啊,是我的。”
  • “是你的,是你的!”
  • “我家寶寶分不清你我,所以她說你就是我。你不信的,我問他給你看看。”
  • “寶寶,我是誰的媽媽啊?”
  • “是你媽媽。”

笑完冷靜下來之後,朋友一臉擔憂“你說咱倆的孩子同齡,小區其他孩子懂弄明白你我之分,為啥我家孩子還分不清楚呢?以後去學校了可怎麼辦啊”

我把我家二寶的幾個月前也分不清“你”“我”“他”的情況告訴朋友,讓她不用太過擔心。這是孩子在學說話的階段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那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分清人稱代詞呢?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語言發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孩子的語言如何發展?

1.孩子語言的準備期。

在孩子真正開口說出第一個單詞之前的這個時期,稱為語言準備期。孩子從出生的第一次哭是為以後的語言做基礎的。寶寶2至3個月的時候,會通過哭聲來表達的自己的需求,比如肚子餓了或不舒服等等。之後孩子是聽覺敏感期。大人和他說話時,他會聽,併發出哦,咿,呀的聲音。為自我的認知做積累,在寶寶1歲右的時候,他會學習去理解大人的講話。大人叫他點頭時,他會明白大人的意思,並照著點頭。為以後能開口說話做好準備工作。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2.孩子語言的發展期。

《0-6歲抓住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本書有講到孩子的語言發展期很長,正常孩子最早在9個開始說出和一個完整的詞,之後到2歲左右用語言表達事物的能力飛速增長,大概在2至3歲這個時期,孩子開始能運用更加複雜的語言。如果是男孩的話會比女孩子晚一些。朋友家的月月會有對和人稱代詞會不清楚,就是因為她處於孩子的語言發展期中。相比孩子對名詞和動詞的理解,他們對代詞的理解還需要更長一些時間。有研究表明,孩子到5歲多,對於不同的環境下的你和他,孩子還不能真正的理解。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為什麼孩子分不清楚我、你、他(她)?

1.家庭語言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在《兒童語言中代詞發展及其理論解釋》一書中有講到:孩子早期語言是沒有人稱代詞的,孩子會拿大人的語言中用的人稱代詞用在自己或別人的稱呼上。比如說,爸爸、媽媽、寶寶等等。在日常的生活,代詞的使用其實很頻繁。孩子可以通過大人的運用逐漸明白其中的技巧。但有部分的孩子因家庭語言習慣環境的原因,造成孩子對人稱代詞的理解出現混亂。比如,二寶在學話期,我經常叫他寶寶。二寶也自稱為寶寶,而不會用我這個代詞。而爸爸和兩個孩子說話都是直接用你這個代詞,有時爸爸對寶寶說:“你把玩具放好。”二寶不能理解爸爸的意思。以為你就是代表著哥哥。所以家庭語言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2.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孩子的語言發育受多方面的影響,除家庭語言習慣的影響外,還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還有孩子認知發展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是指人自己對自我認識的意識,它包括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心理狀況,還有自身和客觀世界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孩子學說人稱代詞很容易,但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義卻很難。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剛發展,我們常看到嬰兒會咬自己的腳趾頭,這是因為他們覺得不是自己的東西。孩子在1歲左右的時候,才開始認識到自己,會把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分開,這時他們會以自己的名字稱。到2歲左右的時候,開即時有自我的意識。他們先明白“我的”,之後才開始理解“我”。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家長如何幫孩子分清“你我他”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認知能力的增長,孩子會慢慢理解並學會使用人稱代詞。但在這個過程,家長引導和幫助也很重要。

1、教孩子從模仿開始學習

模仿是孩子將成人的語言轉化和理解的開始。要想讓孩子明確認識你我他的概念,不是直接給孩子解釋人稱代詞的意思,而是父母在生活中要大量使用,讓孩子在生活中逐漸瞭解人稱代詞的含義。比如,在發現二寶在人稱的代詞中混亂之後,我們在生活中儘量使用人稱代詞,當拿香蕉時,會和二寶說:“這個香蕉是我的,這個香蕉是你的,這個香蕉是哥哥的。”然後哥哥,讓哥哥重複我剛才說的話。二寶會模仿哥哥的說話,逐漸學會用人稱代詞。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2、和孩子講話時儘量使用人稱代詞。

在孩子學話期,家長直接使用人稱代詞孩子說話,比如說,教孩子講:“我叫什麼名字,我今年幾歲了?”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儘量使用我、你。他的人稱代詞,儘量少用孩子的名指代。例如,我和二寶以前說話時總這樣說:“寶寶的芭比娃娃放在那裡啊?”現在會這樣說:“寶寶,你的芭比娃娃放在那裡?”但如果太複雜的代詞可能對於2歲多的寶寶是理解不了的,比如說有“這”和“那”這兩個代詞。像這樣類型的指示代詞寶寶要到3歲之後能理解近點的是用“這”,遠點的地方用“那”。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3、不要強迫孩子糾正或調戲孩子。

現在的家長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走路晚點說話晚點就感到焦慮,想要快速教孩子學會,當孩子說錯代詞時,家長就不斷的糾正孩子,孩子會變得不知無措,甚至也會焦慮起來。孩子在學話期階段,對把你我他使用混亂,有時因為模仿家裡人,會跟著爸爸媽媽的稱呼,比如把學爸爸叫媽媽做老婆。大人聽了會覺得很有意思。會把這個當做笑話,孩子要是說出口,家裡人會開始大笑起來,孩子會因此不敢開口用代詞。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4、家長要多和孩子做人稱代詞的訓練

孩子的語言發展期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內化能力,有的孩子學說話早些,有的孩子可能等到上幼兒園才學會說話,這個和語言的環境還有訓練有關。當孩子發現孩子出現人稱代詞邏輯上的混亂時,家長就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和孩子多做訓練。日常生活中,家長陪孩子玩的時候,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玩具,在遞給孩子玩具時,可以說:“給你一個玩具,你幫媽媽拿旁邊的公仔給媽媽。”“你把玩具給爸爸和媽媽時要說,給你一個玩具。”讓孩子多做訓練有利對代詞的概括性和相對性的理解。

寶寶說話“你我不分”?別急著糾正,4個方法幫娃掌握人稱代詞


孩子學說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說話比較遲或混亂使用人稱代詞,就開始心急,利用各種方法逼孩子學。有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比較晚,即使家長怎麼逼孩子,孩子還是不能理解。反而會讓孩子和家長自身變得焦慮起來。換個角度想,孩子有時說出意想不到的話還可以帶給家庭很多的歡樂。生活中,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多和孩子流,才是給孩子最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