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蟬61118710


寶寶學步期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搖晃期、扶物行走期、獨立行走期。但是不管寶寶學步的時候處於哪個階段,寶寶的人身安全防護一定要做到位,因為學步期的寶寶非常喜歡走動,而且由於沒有對周圍是事物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很容易會出現危險的行為,但是如果不讓寶寶走動又對寶寶的成長不利,所以爸爸媽媽們就要給寶寶準備一個非常安全的學步環境。

對於學步期的寶寶來說家中的危險地方有:桌子和椅子的稜角、電視茶几的邊角,甚至家裡的熱水壺以及過於光滑的地面對寶寶來說都是隱形的危險,做好安全防護是爸爸媽媽們能給寶寶準備的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比如給桌椅板凳裝上磕碰防護,把熱水壺水果刀等較危險的東西放置在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

▼學步期寶寶做好安全防護的重要性▼

1.學步更順利

做好安全防護是寶寶成功順利的學會走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保障,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2.寶寶可以盡情玩樂

如果做好安全防護的話,寶寶就可以在家裡盡情的玩樂,並且在玩樂中成長,學會走路就會是一件比較簡單輕鬆的事情。

3.有利於健康成長

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保護,只有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走路,爸爸媽媽才能更加的放心,寶寶也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4.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寶寶能夠安全的度過學步期,並且順利的學會走路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寶寶身體健康全方位發育,包括寶寶的心理健康方面。

▼第一階段:搖晃期▼

搖晃期是寶寶學步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寶寶的由於腿部肌肉的力量不足,而且也沒有掌握很好的協調身體的能力,所以很容易會因為搖晃而摔倒,這時候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不能用雙手拉著寶寶的雙手走路,這樣容易造成寶寶的手臂脫臼,而是應該雙手拖住寶寶的腋下,隨著寶寶一同前進。

1.不能拽拉寶寶的胳膊

這個時期雖然寶寶走路非常的不穩當,但是爸爸媽媽不能因為寶寶站不起來而採用強制性的手段拽拉寶寶的胳膊,這樣很容易讓寶寶受傷。

2.做好地面防護

由於搖晃期的寶寶還不能站起來,學習走路的大部分是時間還是在地面上進行的,很容易就會被堅硬的地面磕碰到,所以家裡需要準備寶寶學步專用的地墊。

3.進行爬行訓練

爬行訓練是這個時期寶寶最需要的訓練,科學有序的訓練方式能夠對寶寶的成長起到非常有效的幫助,讓寶寶更容易掌握行走的能力。

▼第二階段:扶物行走期▼

等到扶物行走期的時候,寶寶的腿部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個時候寶寶已經能夠通過自己雙腿的力量站起來,而且對平衡力也有了一定能力的掌控,寶寶慢慢開始對走路有了自己的感覺,能夠抬起腿向前邁步,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扶著床沿或者小車向前走,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將寶寶的周圍佈置的更加安全一些,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最容易摔跤受傷。

1.圍欄輔助

等寶寶到扶物行走期的時候,寶寶可以扶著圍欄行走,最好是可以給寶寶創造一個完全安全的學步空間,利用圍欄輔助寶寶學步。

2.學會放手

寶寶在扶物行走階段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能像在搖晃期那樣雙手不離的護著寶寶,而是應該要慢慢的放手,讓寶寶自己嘗獨立行走。

3.樓梯防護

寶寶學步階段家裡有樓梯或者臺階的話一定要做好防護,因為上下臺階對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寶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會滾落摔倒。

▼第三階段:獨立行走期▼

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差不多已經可以掙脫爸爸媽媽的保護,自己開始獨立行走,雖然走路的過程可能十分艱辛,但是這是學會走路必經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如果寶寶因為摔倒大哭起來,家長不應該立刻抱起來安慰,而是通過鼓勵的方式,促使寶寶自己站起來繼續行走,讓寶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

1.父母要有耐心

寶寶學會獨立行走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身為父母切不可因為心急揠苗助長,給寶寶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走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2.適當保護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可以脫離父母的雙手獨立行走了,儘管搖搖晃晃,這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能放鬆警惕,要給寶寶充分的自由也要在一旁隨時保護,以免寶寶受傷。

3.提供鼓勵

寶寶在離開父母雙手的保護之後,獨自一人面對行走的困難,總是免不了要摔倒,這時候爸爸媽媽們需要給寶寶提供鼓勵,讓寶寶覺得摔倒並不可怕,從而積極的面對。


玩唄手工


#頭條公開課繁星計劃#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育兒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這個是很敏感的問題。意思也就是說:12個月走比較好。先不評價話對不對,我先講下自己的經歷。


我小兒子快2歲了,在大概7個月時,寶寶就開始喜歡,用腳一掂一掂的想著地了。鄰居(帶2個孫子的阿姨)很熱心的建議說:可以給寶寶用學步車了,我家孫女6個月就用了,這樣學會走路很快的。當時我聽取他的意見,給寶寶買了一個學步車,心理也想著,有個學步車幫忙牽住孩子,至少上廁所什麼的可以不需要我抱著唄。(我兒子非常粘人,真的是上廁所都跟著。)到8個月的體檢時,人很多,抱著等好累,輪到我時,就把他立在醫生的桌面上了,當時,體檢醫生露出非常驚訝的表情,嚴格指出:“抱著,或者給寶寶坐好,不能站立。”當時我臉一下就紅了。處於什麼原因當時也沒問。(被醫生的態度驚到了,害羞不敢問了)回家後趕緊查了相關資料。所以,個人意見不要太早讓寶寶學走路。

以下是我當時查的資料總結:


為什麼不能太早教寶寶學走路?

因為寶寶發育剛剛開始,骨頭還不是很堅固。骨質比較柔軟,所以,太早走路導致腿骨負重早,這樣對發育非常不利。


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有可能會,因為學走路過早,但是寶寶的下肢骨還比較柔軟脆弱,經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勞,下肢吃力就容易導致“X”型腿或“O”型腿,嚴重的導致疲勞性骨折。


以上僅是個人意見,希望對你 有幫助,謝謝閱讀!


睿寶的成長記


我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我覺得孩子走路不用刻意去教,感覺他想走的話,可以稍微引導下。身邊有很多和我家寶寶同齡的小孩子,早一點的10個多月就開始站起來走路了,那時我有些心急,總盼望著她早點走。而我的寶寶是一歲一個月能在外面獨立走路的,就我記錄的過程看,11個月時先是扶著東西走一兩步,大概過了一兩週就可以在床上小走幾步,在接著就是在家裡短距離走,出去都是有些害怕,非得牽著她,這個時候我們才開始來引導她獨立走路。

我們帶她去公園,會在兩三米的地方等她或者放她喜歡的玩具,訓練了幾次效果不顯著,出去也還要牽著不放手!後來帶她去商場,有個童裝店,掛一件特別漂亮的裙子,她眼睛一亮,丟開寶爸的手就快步跑過去了,那以後就會走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過程,寫上個人的經驗,希望可以參考下,祝你家小寶寶健康成長。


深漂萍子


為什麼要教,到時候自己就會走了,扶著走路對寶寶腿型不好還不說,大人不累嗎?我閨女十一個月了還就只會爬呢,我從來沒扶著她走過,就我媽在我看不見的情況下扶著走,差十天一歲在早教中心玩的時候看見別的小朋友站起來走,突然就站起來走了四五步,然後回家就一點一點的會了,一歲生日那天就能走很遠了,沒兩天滿屋轉悠,中間也會摔幾次,但她都是蹲下再坐下,我也沒管過,樓下的小孩比我閨女大3個月,九個月就弄個圍巾勒著在地上走,天天就那麼勒著,大人也累孩子也不得勁,他媽媽還說我你得讓她下地了,要不然以後走的晚,這都是什麼謬論?


哎那誰9571455


什麼時候教孩子走路?

這裡存在一個誤區,孩子學走路是一種自發行為,不是大人教就會的。而是孩子的大運動發展以及身體的各方面協調能力都已經準備好了,孩子自然就會開始走路。

具體到每個孩子的走路時間,這是因人而異的,不過醫學上認為孩子在一歲半之內走路都算正常。

孩子走路的時間大概在10個月到18個月。走的早的孩子不到一歲就開始,走的晚的孩子也有可能一歲半。

既然孩子走路不用教,那我們父母要做些什麼呢?

  • 要留意孩子發出的走路信號。當孩子可以扶物站立的時候就是馬上要走了。通常是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獨站-獨立行走。
  • 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剛開始學走路,因為腿部力量不夠,走兩步就會摔倒。有的孩子是坐在原地,有的孩子會向後仰,家長一定要小心,避免孩子的頭碰到地上。
  • 注意孩子的走路姿勢是否正確。不管是扶站還是扶站還是扶著走路,孩子一定是腳掌先著地,而不是腳尖。


如果一直是腳尖著地,儘早帶孩子去做檢查。可能肌張力高的問題。

走的太早會不會羅圈腿?

一歲多的寶寶剛開始走路看起來就像羅圈腿。這是因為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因為空間有限腿是捲起來的,所以剛出生的寶寶腿都呈M狀,也被稱為青蛙腿。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羅圈腿無關,這種症狀會在孩子2.5-3歲之後逐漸消失。


走路不管早晚,只要是孩子自發性的就不會造成羅圈腿,羅圈腿通常是因為缺鈣造成。

不過長時間坐學步車是一定會導致羅圈腿或者腿變歪的,這個我身邊就有案例,所以學步車甚坐!


豌豆媽媽育兒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

答:11個月,是孩子學習走路的最佳時期。

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答:一般不會的,因為羅圈腿是缺鈣造成的。其實,寶寶開始走路的階段,腿部都會有點彎曲狀態,而等體能增強後,慢慢就會自己恢復正常了。不過,因寶寶的骨質鈣化程度不夠,如果長時間站立的話,也就容易發生彎曲。所以,在會走路之前,不可以無節制的讓寶寶長時間站立。

關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年齡段大至如下:

研究發現,寶寶在8~9個月時就已經會爬、會坐、能扶站;在動作智能上,扶著欄杆可以站起來,並很穩定;有時還會把一隻腳提起、放下;

10個月寶寶可以坐得很穩,能獨站或扶站時,可有意識地從站到坐,並控制身體坐下時不跌倒;其實,這一切,就是為了站立行走作準備。

到了11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具備了行走的能力。這個時候,寶寶可以拉著欄杆自己站立起來;扶住寶寶站立後鬆開手,他能獨站2秒以上;讓寶寶扶著椅子、床沿或小推車,鼓勵其邁步,能邁3步以上。那麼,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獨自站立”。

因此,11個月,是寶寶學習走路的最佳時期,這時爸爸媽媽若想讓寶寶早一天邁開人生的步伐,就要合理地引導與訓練。開始,可以先拉住寶寶的雙手或單手,讓他向前邁步,嘗試一下情況如何。若看到時機成熟時,就可以設置一個誘導寶寶獨立邁步的環境。比如,當寶寶能很自若地坐著玩時,他就開始不再滿足於坐了。這時他往往會主動地想學站,他會向上站起,那麼這就是寶寶行走能力發育的敏感時機,這時應抓住機會,在此階段幫助和訓練寶寶學會站立與行走:

1、訓練寶寶學站立

開始學站時,爸媽可以先扶著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一會兒;或者讓他扶著凳子、床沿自己站一會兒。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寶寶就能很輕鬆地扶著東西站了,甚至可以手上拿著玩具,身體只需靠著一點實物就行了。

那麼,到了這個程度,寶寶就可以練習獨站了。

不過,訓練站立時,要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家長可用雙手支持在寶寶的腋下,讓練習站立。在比較穩定後,可讓寶寶扶著床欄站立。慢慢地寶寶就能很穩地扶欄而立,並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2、站起坐下訓練

一般來說,10個月的嬰兒,往往就可以坐得很穩;當能獨站或扶站時,他也可有意識地從站到坐,並控制身體坐下時不跌倒。並且,有時還能夠由坐位換成俯臥位,或由俯臥位換成坐位。

那麼,這就就可以把寶寶放在活動欄內,訓練他由坐位主動拉欄杆站起;之後,再練習扶欄蹲下去拾玩具的活動,並且拾了玩具再練習坐下,最後練習從坐位躺下成俯臥位,繼而訓練翻身打滾。

3、練習雙腳站立

大人可以用雙手扶在寶寶的腋下,並幫助他站穩後,這時爸媽可以用雙手慢慢收回,並拍著手說:“瞧真棒哈,寶寶快會站好了”。如此反覆訓練,或讓寶寶靠著欄杆或背靠牆站立片刻,漸漸地在無扶欄的條件下學會站立。

4、寶寶練習邁步前走

大人先兩手握住寶寶的手,然後你一步一步往後退,同時讓寶寶慢慢一地一步一步邁向前;此外,也可以讓寶寶扶著推車,慢慢向前推,從而學會邁步。

但是,寶寶開始蹣跚學步,固然是可喜的事情。可是每個寶寶的動作發育都是有個體的差異,不能說10個月會站是正常的,而11個月不會站就是異常了,只要在一段時間範圍內完成寶寶動作的發育都算正常。當然,平時鍛鍊多的寶寶動作發育就會早些。因此,為了寶寶早一天站立、邁步,爸爸媽媽還應加強練習與訓練。

但是,訓練時還注意寶寶的關節脫臼:

由於寶寶的關節很嬌嫩,容易脫臼。所以,當教寶寶學走步時,大人應該站到寶寶的身後,並兩手托住寶寶的腋窩,而不要牽著寶寶的兩隻手。因為如果只是牽著手,一旦寶寶摔倒,就會不由自主地猛拽他一下,這樣極易把寶寶的關節拉脫臼的。


超能博士


關於孩子大運動發展,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一早、二學、三不教,意思就是:早俯趴、學翻身、學爬行、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

也就是說:孩子走路原本是不用教的,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嘗試習得的技能,但這麼說好像與我們現實情況不相符啊,那我們過去不都是要大人扶著孩子學習走路麼?或者用紗巾不帶吊著孩子學習,現在物資豐富了,也有助步帶、助步車可以輔助學走路。

所以,我覺得可以換個角度來回答題主這個問題,即:孩子如何學會自己走路?

孩子如何學會自己走路呢

走路是孩子大運動發展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大運動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每一個大運動的發展都是下一個大運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按照寶寶的自然生長規律來順應,具體是指:

  • 最開始充足的俯趴,鍛鍊脊柱和背部肌肉群,抬頭

  • 學會翻身,四肢更加靈活
  • 學習爬行,鍛鍊四肢力量,脊柱力量、手腳協調能力、平衡力、空間感、視覺發展
  • 爬著爬著就學會了坐,且坐的筆直,脊柱不會彎曲成C型
  • 爬著爬著就學會了扶站
  • 鬆開手獨立站
  • 邁開腿獨立走
  • 摔倒再站起來

  • 越走越熟練
  • 越走越平穩
  • 越走越快

這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可以看到,這個過程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爬行。

所以,寶寶如何學會自己走路的答案就是:學會爬行,不用教,不用扶,多爬少抱少躺少坐,最好爬夠500小時,爬行不僅可以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坐,還可以自然而然學會走路。經歷爬行的寶寶大多在13個月左右自己獨立走路。

為什麼可以通過爬行學會走路呢

走路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上需要身體硬件達標和很多的能力,通過爬行可以讓孩子獲得這些硬實力和軟實力。

1、生理彎曲

人們站立走路需要由人體的四個生理彎曲提供保護,緩衝和分散在運動中對頭和軀幹產生的震動,這四個生理彎曲分別是向前凸的頸曲和腰曲,向後凸的胸曲和骶曲,爬行的時候,孩子的背部平行於地面,頭抬起,能夠促進生理彎曲的形成。

2、四肢力量

走路需要腿部的支撐,沒有力量是不行的,爬行的過程中,腿部能夠得到很好的鍛鍊,在走路的時候,會更加穩當。

3、平衡能力

只有掌握平衡才能更快的學會走路,初學走路的寶寶會抬起胳膊自己維持平衡,爬行充足的寶寶平衡力非常好,所以在走路的時候能夠很快找到平衡點,不容易絆倒,而被家長扶著走路的寶寶反而東倒西歪,依託於家長的平衡,學習走路就會慢很多,也不如爬行走路的寶寶走的穩當。

4、空間感

走路的時候是需要視覺配合的,判斷距離、空間、方向,爬行是鍛鍊寶寶視覺追蹤、空間感的最好的方式,所以爬行走路的寶寶走路的時候能夠輕鬆越過障礙、躲避阻擋,也不會輕易撞到。

5、手腳協調能力

走路需要胳膊和腿部的交叉配合,邁左腳抬右胳膊,邁右腳抬左胳膊,這就牽扯到手腳協調,爬行的時候也是同樣的交叉配合,所以,走路時不會出現同手同腳的情況。

如何讓寶寶學會爬行

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爬行,這是需要大人教的,6個月匍匐爬行,8個月手膝爬行,大人需要做的是

  • 給寶寶推爬,教寶寶爬行,如果大人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爬行,可以請專業的育嬰顧問指導,如果報了早教,一般早教機構也會教。

  • 提供充足的場所讓寶寶自由爬行,不設圍欄,每天爬行累計時間努力做到1.5小時

  • 早教場所、遊樂場、商場都是很好的爬行環境

  • 爬完給寶寶勤洗手

這裡分享我家寶寶的走路過程,我們是7個月開始爬行,一直爬到12個月,大約爬了300小時,剛過一歲,一天中午自己鬆開扶著牆的手,開始走路,走了五六步,接下來每天開始自己走,摔倒了爬起來再走,我們只負責跟在後面,半個月左右就已經走的非常平穩,幾乎沒有摔倒過,其他家長都覺得這不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所以,在孩子走路這個事情上,我基本沒有操任何心,沒有幫過任何忙,我的精力都投入在引導寶寶爬行這個事情上,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沒白爬啊!

先爬後坐後站,不用教走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大量的例子證明,寶寶自己走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是大人用錯了方法而已,所以,與其彎腰駝背的攙著扶著,不如創造有利條件讓孩子學會爬行,那學走路這個事情真就不是個事了。


墨仔媽媽育兒


你好,孩子多大可以學走路?答案是12+/-2,也就是說,10個月-14個月的孩子學習走路都屬於正常範圍。


沒有絕對的標準時間

孩子在體能上的個體差異,越小越明顯。有的孩子生下來8斤,有的4斤;有的一頓吃很多,有的要分多次慢吃,所以,沒有統一標準說一定是11個月還是12個月還是13個月學走路,個體差異不同。家長也不要看著人家孩子走得早,就著急,擔心起自己家孩子。放心,只要身體健全,遲早他/她會走路的,就跟跑馬拉松一樣,對手前幾步衝得快一點,不代表能笑到最後。你的孩子晚兩步,也不代表他不能後來追上。


把控制權交給孩子

怎麼判斷時間合適了?我們說了不算,控制權應該交給孩子。小朋友到一定的年齡段,會自動自覺地探索身體、探索世界,自己嘗試站立、自己扶著欄杆/牆壁挪移。如果觀察到他經常有此類的行為,或者表達這樣的需求,就可以幫助他學走路了。



不要急著走 多爬爬更有益

很多老人聊天的時候會提到,我家孫子/孫女10個月就會走路了……好像走得早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其實並沒有那個意義。相反,早期多爬一爬,對鍛鍊孩子的四肢協調能力、空間感更有好處。每個階段,就讓孩子盡情享受那個階段該有的樂趣,沒有必要揠苗助長。至於你提到的羅圈腿現象,不排除這個可能性,嬰幼兒雙腿骨骼發育不完全之前,長期站立確實會對腿部造成一定壓力。當然,站得時間短、頻率少,也沒有太大問題。一切都要講究概率嘛。


對了,提醒一點,別用學步車!就是下圖這種。已經有研究證實,學步車對孩子是不好的。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治療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還有育兒方面的問題,歡迎交流。



其實學走路是一種本能,不用刻意去教孩子學走路,等孩子有意識想要走路的時候,家長加以引導就可以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髮育節奏,只要他的身體準備好,自然就會開始學走路。

寶寶八九個月的時候,主要是學爬行,爬行不僅可以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還可以促進感覺器官的發育,而且能讓寶寶的身體更加靈活。爬行也是為學“站立”做準備。寶寶10~11個月時,他就會有意識的想要站起來。這時他會慢慢的嘗試扶著傢俱,或者床沿之類的,嘗試站起來。下肢力量足夠了,他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大概一歲左右,他會開始扶著牆挪步,這是寶寶在鍛鍊平衡感。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注意寶寶的安全以及鼓勵寶寶。我家小寶現在就處於這一階段,每天就是爬行,學站。現在偶爾能獨立站立半分鐘。


一歲左右寶寶會有想走路的意識了,這時寶寶的平衡感也比較好了,動作也比較靈活了。家長可以嘗試牽著寶寶走,給予寶寶一定的平衡感,靠他自己腿部的力量來支撐,向前慢行,當這個動作越來越靈活,媽媽就可以嘗試著鬆開雙手,讓寶寶自己慢慢的學會邁開他的第一步了。


我家大寶是一歲兩個月學會了走路。平時在家他就扶著床沿,凳子,桌子走;外出散步時,在空曠的地方,他會自己推著推車慢慢走,有時候在家也會推著走。突然有一天,他什麼都不需要就可以獨立走路了。當時我還在感嘆,原來寶寶學會走路是這樣神奇的呀。



關於走的太早是不是會有羅圈腿?其實造成寶寶羅圈腿的原因有很多,除去遺傳原因和軟骨營養障礙這種疾病原因,還有就是因為缺鈣!佝僂病患兒在學站學走路時,由於腿部難以負荷身體的重量,就會導致下肢朝外側彎曲而形成羅圈腿。所以走路早和羅圈腿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不用太著急的去教,順其自然就好。給寶寶留出運動和鍛鍊的空間,做好必要的保護,就可以了!


柚子媽媽說


大約百分之五十的寶寶是在一歲左右學會走路的。其實在10-15個月期間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走路需要協調3個方面:肌肉力量,平衡感,性格,性格似乎是影響嬰兒走路早晚的最大因素。性格溫和的孩子在取得階段性進步時經常會更加小心謹慎,而性格比較好動,衝動的寶寶,走路比較早。體型也對走路早晚有影響,瘦寶寶一般走路較早。總之,不管時間的早晚,寶寶的走路都是跟個性一樣,是獨一無二的。

至於腿形,兩歲之前,差不多所有的寶寶都是足尖向內的,內八字。3歲以後,走路時雙腳才是直的。不用教他走路,因為走路是一個成長髮育的過程,看大人們走路,他也就學會了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