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結婚第7年,我想給女兒買套二手學區房,婆婆回答讓我窩火

故事:結婚第7年,我想給女兒買套二手學區房,婆婆回答讓我窩火

1

“媽,咱娃現在已經到讀書年齡了,咱村裡連個像樣的學校都沒有,這不是耽誤孩子嗎?”沈靜忍無可忍了,大聲說了出來。

“這不是和你再商量著嗎,又沒決定,你喊啥啊。我們老兩口還要在家幹農活,你爺爺奶奶也要人照顧。小鵬又要養家,你去了城裡又要給他做飯,兒子還需要人帶,誰能顧上給你接送啊。”婆婆這一番話,聽著可滿是好意,在沈靜心裡,像扎刺似的。搪塞自己買房子也就算了,還不讓女兒去城裡讀書。

沈靜一肚子氣看婆婆這個樣也不想再說話了,她看了看一旁的劉鵬。劉鵬也一聲不吭,低著頭猛吸一口煙。

2

沈靜和劉鵬結婚七年了,為老劉家生了一兒一女,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一家日子過得還可以。

劉鵬是一名兼職出租車司機,他的主業其實是修車師傅。十七歲就跟著老師傅學技術,學了幾年出師後自己開了一家小修車鋪,這活兒就是靠運氣,忙起來的時候就是一整天的幹,身上也落下職業病了。有時候腰痛的直不起來。沒活兒的時候就去跑跑車,還能補貼家用。劉鵬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妹妹已經嫁人了,最小的弟弟正在讀大學。

沈靜家庭條件普通,高中畢業以後,在一家工廠裡工作,眼瞅著二十五六了,也沒找下個好人家,村裡其他不上學的姑娘早就結婚了,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她這個年齡算是剩女了,背後老有人議論紛紛,沈靜也是萬般無奈,最後在媒人的介紹下相親認識了劉鵬,兩個人一來二去的也就把這婚結了。

結婚第二年,沈靜生了個姑娘,婆婆張秀珍還忙著幹活賺錢,她只能自己照顧孩子,不能出去工作,就辭了職,做起了全職媽媽,每天勤勤懇懇的照顧老照顧小。

3

老劉家四世同堂,劉鵬的爺爺奶奶才七十多歲,身體硬朗,行動自如,平日裡就跟鄰里街坊聊聊天,曬曬太陽,和兒子又住的近,只隔了兩條街。

劉鵬的爸媽呢在家裡種了幾十畝地,除了農忙季節,有空的時候去鄰居家打打麻將,劉鵬她媽打起麻將有時候都顧不得吃飯,可謂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麻友。結婚時候,也沒買房子,沈靜就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有空也不著家,哪有時間給她哄孩子,這麼些年,婆媳關係劍拔弩張,摩擦也是愈演愈烈,婆媳之間的相處真的自古以來就是大學問。

4

沈靜結婚以後才發現老劉家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自己生了大姑娘時候還不太明顯,自從二胎兒子出生,區別對待越來越嚴重。

這不到了姑娘上學的年齡了,大家決定要孩子就村裡讀,沈靜這下不高興了,他們村的教育條件太艱苦,連像樣的學校都沒有,現在的年代了,老師都爭先恐後的考編制,村裡只有個六十多歲的先生,各方面硬件條件也差,哪個父母不想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呢。

沈靜對自己畢業之後找工作的困難深有體會,才更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點書,高學歷最起碼也是好的敲門磚。孩子要說笨點沒關係,她相信勤能補拙,為什麼要比別人差一個起跑線呢?

5

在沈靜心裡,孩子上學的事,是個大問題。兩人結婚時候,也沒有買房子,公婆當時答應買的時候可以添一點。總不能一輩子跟公婆住一起吧。

沈靜覺得,趁孩子上學這事,把家裡這些年攢的錢拿出一部分來,自己結婚之前也有一筆存款,加上公婆答應的事,加起來在他們這個小城市,可以先買個差不多的二手學區房,裝修一下,這樣孩子上學考慮範圍的事也就不難了。等以後條件稍微好點了再換。

晚飯過後,沈靜對公公婆婆說:“爸媽,您看孩子上學和買房這事,我覺得咱們坐下說商量一下吧。”

這想法一提,公婆兩人覺得有些詫異。

張秀珍扭頭看了眼他爸的表情,愣了一陣子說道:“靜兒,咋突然想起這事兒來了。”

沈靜接著說道:“今天大家都在,我就是覺得眼看孩子就上學了,現在買房子最合適不過了。”

張秀珍一聽說到:“咱家現在能住的開啊,孩子上學和買房子沒有關係吧。”

“媽,房子這事可能是有點唐突,不過孩子到城裡上學,有學區房的話比較方便。所以我和小鵬商量了一下,現在跟您二老說一聲。”

劉鵬媽聽後,說道:“買房子倒是好事,不過現在房子也不便宜。往後拖拖吧。你這些年也都照顧孩子,經濟來源只靠小鵬。這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沈靜聽了稍微有一點尷尬,“媽,新房咱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我倆想著先買個二手房,這麼些年我照顧孩子也確實沒賺錢,我們呢手頭有點緊,結婚時候媽不是應承下以後買房您二老添點嘛,所以我今天就厚著臉皮問您張口了。”

劉鵬媽聽了這話,有點不自然了。當初的錢捂在手裡,現在往出掏可捨不得。她最疼愛的就是小兒子,本來還計劃著等兒子畢業了娶妻買房呢。當下老大媳婦要買房,這怎麼能行。

張秀珍把臉一板,“這麼說吧,我和你爸不是不給你們添,咱們現在也手頭緊,沒錢。”

在一旁的劉鵬爸見勢說了句:“你媽說的對,今年地裡旱,也沒種下點糧食。損失夠慘重了,你這時候說買房,這不是誠心為難咱們嗎?”

沈靜一聽有些難受了,自己根本沒有這麼想過。沒想到公公竟然這麼說話。劉鵬看在眼裡,替媳婦解釋說:“爸媽,靜兒沒這個意思。”

當媽的聽到劉鵬幫媳婦說話,想著兒子竟然胳膊肘往外拐,一下子激動了:“她有沒有這個意思還用你說嗎?你連爸媽的話也不信替誰說話呢,話放在這,你倆要是自己有錢買就買。咱也不用商量了。”

沈靜這下氣也竄上來了:“媽,您這說話說的,當時結婚時候說的房子以後買你們老兩口添點,小鵬這幾年賺的錢也不是沒給你們,我也是為了孩子,想起了這個事,您這是一直把我當外人啊,好歹我也為劉家生兒育女了,您這麼說話有點欺負人了吧。”

婆婆張秀珍聽後,臉都青了,“我說的有錯嗎?再說了,孩子非得去城裡上學嗎?女孩子家家的遲早要嫁人,讀多少書不是白讀?”

沈靜一聽,怒氣沖天,終於吼出來了,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沉默了許久後,沈靜決定拿回主動權,“總之,這事情沒有迴旋的餘地,不是我要逼你們,我們結婚這麼久,房子一直都沒買,咱也沒一定要買新的,這已經很退一步了,孩子上學和房子的事息息相關,請您二老商量一下吧。我認為男女一樣,兒子女兒都是我的心頭肉,爸媽這不也都是您老的孫兒嗎?您孫子已經夠遲上幼兒園了。還能再慣著嗎?”

劉鵬爸媽聽了這話,也不吱聲了。本來兩個孩子只差了兩歲,婆婆寵著小兒子小小年紀就慣的不像話,去了幼兒班跟小朋友打架,無奈之下才讓他在家歇著。沉默許久之後,四人最後不歡而散。

6

回到房間以後,沈靜又氣又委屈,本來想著這是個好事,沒想到現在自己裡外不是人。劉鵬這個人平時就不愛說話,在這個時候,竟然連個主意都拿不了。

“我知道咱家今年沒打下多少糧食,那也沒有咱爸說的那麼嚴重啊,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你怎麼就不和爸媽說呢?”

劉鵬看到老婆和爸媽吵成這個樣子,左右為難。性格憨厚老實的他,平時又聽爸媽的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真的是沒有一點男人氣概。

“老婆,你消消氣,爸媽也不是那個意思,我去做做思想工作,房子一定買,不行的話,我就去問朋友借點。都是一家人,別傷了和氣。”

“我堅決不同意去借錢啊,爸媽明明有這個能力,你是他倆的兒子,有沒有你不清楚嗎?我就是氣不過。前年甜甜結婚,爸媽陪嫁多錢你不知道嗎?為啥到咱這啥都沒有了。”

“甜甜是爸媽的寶貝女兒,出嫁自然要風風光光的,爸媽也沒錯啊。”這不說也算了,劉鵬一開口,把沈靜也得罪了。

“我還是我爸媽的寶貝女兒呢,你給我什麼讓我風光了嗎?嫁到你家當牛做馬,生兒育女,將心比心,這事我有錯嗎?”沈靜氣的去孩子屋裡睡了。剩下劉鵬錯愕的樣子,真是氣自己這說話不過腦子。

7

第二天一大早,沈靜就收拾好東西,帶著兩個孩子回孃家了,小兒子比大姑娘小兩歲,當時大姑娘剛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兒子還小,沈靜照顧不過來就讓女兒在村裡將就上了個學前班,自己在家也輔導兩個小孩,現在,思維模式和各方面的教育都相差不少,沈靜越是鐵了心讓兒女去城裡接受更好的教育。

自己還年輕,兒子上幼兒園的話,中午都是統一管理不需要接送。也可以斂一下嬌氣,這樣自己一個人完全可以照顧這家人。雖然說要辛苦點,等孩子稍微大點就可以緩解壓力了。

沈靜回到孃家也不搭理他們了,這可急壞了劉鵬,去叫了兩三次,都不回家,劉鵬爸媽這下也覺得事情鬧大了,沒有了前一陣子的氣勢。

這事傳到了老爺子老太太耳朵裡了,可不得了。劉鵬的奶奶很疼這個孫媳婦,聽說這事後,對兒媳婦頗有不滿。張秀珍也做了老劉家媳婦三十幾年了,這兒子娶了老婆,媳婦算是終於熬成婆了,現在又在婆婆和媳婦中間為難,上有老下有小,做人難啊。

劉鵬奶奶做主要給孫子添錢買房,媳婦也不敢吭聲了,“秀珍,咱們劉家可容不得四分五裂,你也是當婆婆的人了,就要有婆婆的樣子,說話算話,不要讓後輩笑話了才是。”張秀珍聽了婆婆的話,心裡相當不是滋味,要說這老太太,年輕時候也是嚴苛的很,老爺子都乖乖聽話,說一不二。有真正的一家之主的風範。張秀珍在劉家做媳婦的這些年,又何嘗不是小心翼翼,規規矩矩。

老太太這邊電話一個勁兒的喊沈靜回家。還說想重孫了。婆婆張秀珍心裡諸多意見也不能再僵持著局面,這場暴風雨之戰,以張秀珍的妥協收場,沈靜自然見好就收了。

8

經過這次事情,她知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這媳婦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好的,惟願將心比心。

婆媳關係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丈夫在中間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劉鵬憨厚老實雖然聽父母的話,還好疼自己。以後的日子怎麼樣,需要大家慢慢維繫。但是沈靜認為絕對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她決定等孩子稍微大點了要趕快跟社會接軌,或許作為一個女人,在一個大家庭中,一定要經濟獨立,才有相對的話語權吧。她已經收拾好行李,等著劉鵬接她回家。新的一天將要繼續,為了孩子們能有更好的前途,為了這個家,她一定要努力!(作品名:《四世同堂之媳婦難當》,作者:藥不苦。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看更多精彩)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