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1

晚餐時,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著飯,老公也和公公邊吃邊聊,剛開始氣氛是融洽的。

後來,兩個人因為某個話題意見不同,起了爭執。我在旁邊趕緊打圓場,結果兩人因為情緒激動,聽不進我的話,爭執聲越來越大。兩人都在失控的狀態下,再加上喝了酒,彼此間說的話也越了邊界。

本來是因為意見不同起的爭執,到後來上升到互相指責,空氣中瀰漫著火藥味,一觸即發。見狀,我趕緊把老公連拖帶拽弄進臥室,爭吵才停下來。

進臥室後,我對老公一頓數落:“老爸年齡大了,你順著他說話,讓他高興高興難道不好嗎?”

老公說:“可是真的很生氣,他太不講道理了。”

我說:“你知道老爸讀書不多,他又不怎麼到外面去玩,認知肯定和你不一樣,你非要和他爭個輸贏,意義何在呢?對,你是爭贏了,但你的行為也已經傷害了他。

因為他感受不到你對他的尊重和認可,覺得你在挑剔他。”老公沉默不語。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老人年齡大了,你要順著他,把他氣壞了怎麼辦?老爸這麼多年對你怎麼樣,你其實是心知肚明的,我們做兒女的,不就是希望老人身體健康,希望他們開心嗎?”

“等下你去給老爸道個歉,讓他順順氣,可千萬別把他氣著了。”老公點點頭,答應晚一些到老爸的房間去道歉。

見老公的情緒穩定了,我趕緊來到客廳,老爸坐在沙發上,發著呆,要知道平時這個點是老爸看新聞的時間,雷打不動,因為爭執,老爸連最喜歡看的“焦點訪談”都沒心思看了。

我對老爸說道:“爸,您怎麼不看新聞呢?我把電視給您打開吧?”

“不看,沒心思看。”老爸賭氣地說道。

“爸,您別生氣了,豪爸知道自己錯了,他現在正後悔著呢。”

“這個娃娃咋就那麼不懂事呢?非要和我爭輸贏,我看是因為我老了,不中用了。”老爸邊說邊走回了臥室,我想再說些什麼,結果老爸啪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2

第二天是週末,老媽一大早就去買了一隻雞回來,說燉湯喝。因為剛好是冬至,老公順口問了一句:“今天不吃羊肉嗎?”

老媽說:“你老爸說想喝雞湯,所以我就買了雞。”

“吃雞也可以,雞湯有營養。”老公說道。

此時,老爸因為昨晚的事情還在生氣,遲遲不起床,往常他早就起床了,而老公想去道歉,又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兩人就這樣僵著。

老公幫老媽把雞整理乾淨後,就到書房工作去了。

等他畫完圖紙再次出來,發現廚房裡擺著滿滿一大鍋羊肉,他奇怪地問道:“不是說吃燉雞嗎?怎麼又買了羊肉回來啊?”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你老爸說你喜歡吃羊肉,就出門去給你買了回來,今天買羊肉的人特別多,排隊都排到街上了,把你老爸凍慘了。”老媽說道,老公聽了沉默不語。

我看見他幾次三番想走進老爸的臥室,然後走到門口又退回來,看著他的樣子,我好氣又好笑,知道他是因為面子和自尊心在作崇,可是,都是一家人,還是自己最親的老爸,低頭認錯並不丟人啊。

為了讓他不至於太尷尬,我讓兒子去充當和平使者,兒子先是擁抱了爺爺,然後又找了一些學習的話題,趁機讓他爸爸和爺爺父子兩人對上話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公不停地說著話,並不時地看著老爸,臉上明顯有“討好”之意,老爸呢,也盡力回應著他,餐桌上一片歡聲笑語,和諧的家庭氛圍又回來了。

三代人同住,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牙齒和嘴巴都要打架,更不要說是人和人之間了。但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一家人就沒有必要爭個輸贏。畢竟,任何輸贏都比不上親情可貴。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3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保持家裡的和諧氛圍呢?

(1)尊重和理解

老年人因為生活習慣和認知的侷限,和年輕一代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實在是太平常不過了。要理解他們,不要以自己的認知去碾壓他們,讓他們感到沮喪,讓他們贏又何妨?那樣不僅讓他感到被尊重,也會讓他們找到存在感。他們高興了,裡的氛圍是不是就變好了?

(2)感恩

父母養大我們不容易,子女要感恩父母的付出,有句話“你養我小,我陪你老”,要從內心真正去愛父母,把父母當成寶貝而不是負擔。

很多時候,其實老人真正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子女發自內心的關心。

每年老爸過生日我都會給他買新衣服,每一次他都說“不要不要”,說自己有那麼多衣服了,不需要再買新的。但其實每次買回來他都很高興,雖然嘴上說我浪費,但眼裡的滿足是遮不住的。

回老家時,他還會特意穿上新衣服,每當老鄰居誇他新衣服好看時,他都會把聲音提高八度:“這是我兒媳婦買的。”口中的自豪擋也擋不住。

發現沒有,老人在意的不是禮物本身,而是送禮物的那份心。

因為意見不同,兩父子吵起了架:別讓你的贏,寒了老人的心

(3)陪伴

我們總是說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卻忽略了老人其實更需要陪伴。人越老就越怕孤獨,越孤獨就越希望人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子女要儘量抽時間陪伴老人,聊聊天,說說話,對老人來講都是莫大的安慰。

還有一個,你怎樣對老人,孩子都看在眼裡,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請相信榜樣的作用。

百善孝為先,為了讓父母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子女儘量多讓著他們,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一樣寵愛,陪著他們慢慢變老吧。

父母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的愛和心血,他們對子女的愛,是不求回報的。

作為子女,更應該好好地孝順他們,關心他們。不要讓他們的付出和成全,變成一場空,更不要用嫌棄和不滿,去傷害父母的心。

因為你不知道,下輩子,你們會不會還會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