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作者丨程歡

來自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孩子在給我表演幼兒園學習的舞蹈。那稚嫩的小胳膊小腿兒,一臉認真的樣子,實在討人喜愛,我忍不住說:“寶貝真棒!”


誰知孩子並不領情,怒氣衝衝地對我說:“誰要你說話的?這遍不算,重來!”他一定要從頭播放音樂,重新開始跳舞。


上一秒天使,下一秒魔鬼,說的就是這樣的孩子吧。娃娃的臉,真的說變就變。殊不知,是我們啟動了娃娃們“變臉”的按鈕,孩子的怒氣在告訴我們:媽媽,你在就好,別說話。


1.

不說話,是一種豐厚的沉默


外婆:“你快坐下,會著涼的。抬頭,我要給你洗頭。坐下坐下,不要動。”


浩浩:“你走,我討厭你。”


外婆:“好,那我走了,你不要我,我就不管你了。我真的走了啊。”


浩浩:“不好。你不要走。”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我對外婆說:“你不要說話,也不要給他洗頭,讓他玩一下;你也不要走,他需要你在這裡。你在,他就安心了。”


外婆也理解了浩浩的調皮,安靜地陪在一旁。


浩浩看了看我,又轉頭看了看外婆,然後乖巧地說:“外婆,你來,給我洗頭,我不玩了。”


浩浩很配合地洗完了頭,才繼續開心地玩水。


這是“天使魔鬼”版的反轉,為什麼孩子從一開始的調皮、賭氣到順從、乖巧過度得這麼快?因為我深深地看見了他,並幫助他表達了。當外婆理解了孩子,並能安靜地陪伴時,孩子感到被抱持了。


2.

有時候,不說話是一種高度的親密


丫丫在學習騎兩輪車和滑板時,每次經過一個坡或一個坎,一開始都會叫我扶她。後來某一次我沒跟上,她自己僥倖地衝了過去,接下來我通常不會主動去扶。我會站在旁邊看著她。她也不會立即叫我幫忙,她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學習掌握平衡。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這是孩子發展能力、體驗挫折與成就感最好的機會,她需要不斷地試錯,不斷地體驗,練習大腦對肢體的控制。此時,我們的沉默和“不作為”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這是頒發給孩子的一張許可證,即你有試錯的權利。


3.

不說話是一種由衷的欣賞


朋友分享了她與孩子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孩子很開心地給我看她的新作品,我當時在思考一件事,又不忍心拒絕她,於是我看了看,說:“嗯,挺好的。”孩子不高興地收回了畫,並且對我說:“你其實不喜歡我的畫。”我說:“沒有呀,我挺喜歡的,我真的覺得你畫得很好。”孩子說:“你不喜歡,我的同學才是真的喜歡,她看我的畫,看了好久。”


孩子是敏銳的,她不要敷衍的稱讚,她需要的是被欣賞並藉此來建立健康的自戀。同學懂她的畫,也懂她的心,什麼都沒有說,遠勝過媽媽的一堆解釋。


此刻,不說話是一種由衷的欣賞。


4.

沉默,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一天,女兒對我說,班上的很多同學都選擇就讀附近的初中,她有些猶豫,既不捨得跟同學們分開,又想讀更好的學校。我說:“是呀,做選擇真的很難。”孩子沒有說話,我也沒有再說什麼。我沉默在她的沉默裡,與她肩並肩繼續散步。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孩子在面臨選擇時,內心充斥著多種聲音,她並不需要優選方案,她需要我們去理解她內心的衝突及其帶來的壓力,我們的沉默,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你有選擇的權利,我也相信你有應對困境的能力。


5.

不說話意味著參與卻不指導


孩子:“老師,爸爸媽媽要我學某某專業,說以後好就業,可是我不感興趣。我對法律感興趣,但我也不知道好不好,會不會以後我又不喜歡了?最近我總在想這些事情…… ”


我:“你對未來感到茫然,希望我能幫助你,可是我也不知道你的未來在哪裡。我們面對不確定時都會害怕。所以,你希望有人能告訴你該怎麼做,這樣就不會體驗到不安和焦慮,也不用對未來擔責。但你又不甘心把你的未來交給別人。”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孩子對我笑笑,點點頭。


對於更大一些孩子而言,不說話意味著我們“參與但不指導”:我說出了你的感受,卻無法給你人生的答案。


此時無聲勝有聲,它給予了孩子重要的心理支撐:我與你在一起,但你的情緒沒有淹沒我,也不會淹沒你。


6.

媽媽作為孩子環境而存在


高質量的陪伴不只在於語言的交流,更在於“盡在不言中”的默契。語言固然重要,可惜的是,人一旦掌握了語言,往往會過於依賴它。


孩子需要我們的陪伴,陪伴是一種“在場”的狀態。想象一下,一個孩子在玩耍時,他心裡知道,當他需要獨處時,不會被打擾;他也知道,一直有一個重要的人在身邊,並隨時準備著回應他。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體驗啊!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溫尼科特提到過一個概念,叫“他人在場時的獨處”。這是指媽媽(主要撫養者)作為孩子的環境而存在。她不需要做什麼或者說什麼,但又能跟孩子保持著情感的連接;孩子則在這種安靜的狀態中感受來自內心的各種情緒脈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體驗到的是真實,而大量真實體驗的積累,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真切地活著——這是個體生命的基礎,生命因此而具有了現實性意義。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發展出既能享受獨處又能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的能力。他更能耐受分離,也不會在關係裡患得患失,因為一個重要的“他人”已經住進了他的心裡,使得他能夠信任自己與別人的關係是穩定的。


7.

陪伴孩子時“掉了線”,怎麼辦?


如果我們總忍不住要對孩子做點什麼、說點什麼,或者常常在陪伴孩子時“掉了線”“斷了網”,不必自責,因為每個人現在的樣子(無論自己覺得有多糟糕),都已經是我們盡己所能所呈現的最好的狀態。


“媽媽,你別說話!”有時候,教育孩子不需要很多話


心裡知道,卻無法做到,或許是因為我們曾經就是那個沒有被好好陪伴的孩子,我們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干擾,自然也難以發展出這樣的功能去成為孩子的“環境”。


作為孩子的主要撫養者,尤其是媽媽們,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為自己找一個“容器”,可以是配偶,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諮詢師,來修補這份殘缺的體驗,感受生活的真實和美好,孩子也會因我們的改變受益無窮。


————————————————————————————


作者:程歡 從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健康微課講師,自由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