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越來越多的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

兩個黃狸嗚翠柳


是當今有些媳婦對公婆視而不見吧?房子、車子、彩禮,結婚時老人的養老金多半巳經被掏空,沒錢的公婆就算去幫她帶孩子,也是吃力不討好,媳婦是左右不滿意。如果是那些結婚時掏不出多少錢的公婆,那麼他們的日子就更苦了,就像是欠了媳婦八輩子,老人與他們在一起,那就不是人過的日子了,百般刁難與挑剔,帶孩子、做家務無論多辛苦,都是給白眼,帶孩子的老人多半是度日如年啊!你讓公婆們如何是好?對於多數農村沒有文化、沒有錢財的公婆來說,意味著要成為兒子、媳婦的累贅,將來要他們為自己養老,那麼在追求利益、追求物質的今天,媳婦們的心態可想而知,公婆還敢對孫輩視而不見嗎?小編請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這樣的悟空問答標題是怎麼寫出來的?


微風拂麥浪


其實,在中國,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俗,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家裡的老人陪伴中度過的。但是照顧孩子並不輕鬆,對於老人來說,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職責範圍,似乎變成了老年生活中的一個負擔。如今,很多的老人已經不願意再幫著子女帶孩子。

  • 年輕人不知感恩,老人不願意幫忙

父母和子女在孩子的養和教上存在代溝,觀念不同。老輩人習慣用放養的模式來帶孩子,能吃飽穿暖,其他的任其自由生長,但是現在年輕人都講究優生優育,老輩子的帶娃方式和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年輕人的要求。因此,就會出現各種爭執和不快。

不僅如此,老人收入減少,農村的老人連養老金都沒有,本來就手頭不寬裕,再加上照顧孫子,生活開銷增加,給老人增加了經濟負擔。但是,年輕人很少會想到給老人一些補貼,老人雖然嘴上不說,心裡也會不願意。到頭來錢搭進去了,還落個沒把孩子照顧好的名頭,那誰還會願意幫你帶孩子。

  • 婆媳關係搞不好,換成姥姥帶孩子

婆媳關係難處,由來已久。奶奶在家照顧孩子時,會表現出很強的主人意識,忽略兒媳的感受,再加上老人喜歡以權威自居,更會加深婆媳矛盾。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導致婆媳爭吵。

但是姥姥不同,和兒媳的很多觀念相近,習慣也相似,矛盾就會減少。畢竟是娘倆,就算有不愉快,也不會有太多抱怨。

  • 老人的思想轉變,帶娃不在職責範圍

由於受手機、電視上各種媒體影響,老人漸漸知道,幫著年輕人帶孩子並不是自己的責任,把自己的孩子撫養大已經盡職盡責,孫子的撫養就應該讓年輕人自己負責。老年人應該有老年人自己的生活,辛苦操勞一輩子,到了老年也應該好好歇一歇了,所以老人們也都開竅了,他們大多不想再為孫子的事而操勞,而是拋開固有思想的束縛,去過自己的生活。

所以說,父母撫養自己的孩子,那是父母的義務,父母幫著子女撫養他們的孩子,那是情分,如果父母不再幫著子女撫養他們的孩子,那是父母的權利。你們說是不是?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活而不凡,讓我們一起探討生活吧。】

活而不凡


只能說有些奶奶會對孫子孫女“視而不見”,但絕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奶奶帶孫子孫女,也很疼愛他們的。那麼為什麼會有些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呢,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一、主觀原因

1、想享受清閒的退休生活,不想為兒子兒媳帶孫輩,只能視而不見了;

2、老人家的生活很充實,打牌跳舞旅遊學習等等,沒時間也想不到還有個孫輩要去關注一下;

2、曾與兒媳或是兒子兒媳一家有過爭吵和矛盾,導致關係緊張甚至惡劣,連著他們生的孫輩也不待見;

3、只顧自己的利己主義者,對他們來說,孫子孫女代表著既要出力又要出錢,實在沒有相見或相處的必要;

4、偏心的奶奶,重男輕女甚至沒有原因,就是會對自己不喜歡的那一個視而不見;

5、對某些奶奶來說,孫輩就是必須得有的一個樣東西,一旦擁有了,也就到此為止了,談不上感情什麼的。

二、客觀原因

1、自己或家人身體不好,全部精力都用在治病上了,對孫輩是心有餘力不足;

2、自己的生活都一團糟,例如總是吵架的老伴,另有不爭氣的子女,有的還要照顧更老的上一輩,實在是想不起也顧不上孫輩了;

3、距離遠,感情淺,沒特別情況也就不怎麼聯繫了;

4、孫輩外孫輩太多,帶得了這個帶不了那個,分身乏術,沒趕上的孫輩只能被忽略了;

5、老人自己條件不好,沒有餘錢去經常看望孫子孫女,他們不是不想孫輩,是有經濟上的顧慮,怕給兒子兒媳添麻煩。

其實我們不應該對某一個群體全部妖魔化,提到婆婆就是惡的,提到媳婦就是作的,提到老公就是沒用的,提到孩子就是磨人的。奶奶對孫輩視而不見的是有,可還有更多的奶奶們那是心都扒給子孫了,即使你說的是越來越多,但也是數於少數的,別說得太嚴重,把姑娘們都嚇得不敢結婚了。只能說為了避免遇到這樣的奶奶,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但要考察未來的老公,還包括他的原生家庭,如果這樣的婆婆是你接受不了的,那就別讓她有機會成為你孩子的奶奶。


憨逗笨母


是兒媳婦的事,也是丈母孃的事。我不說我有多好,女兒生孩子的時候,公婆先去的,生完孩子,也是婆婆跟她老公在醫院的。女婿說,這啥媽呀,啥也不管,我也不多嘴,出院了,我跟親家母照顧女兒,我待了三天就回去了,一直到滿月沒去,女兒滿月,抱孩子回我家,我去寺廟做義工了。之後女兒跟親家母都對我不滿。後來我跟她們解釋,你們相處的時間短,互相不瞭解,就這時候才能在一起時間長一點,互相能瞭解,婆婆照顧兒媳婦耐心一點,我女兒過後會感激你。女兒的脾氣性格,這時候會露出點,婆婆也能瞭解一點,這樣有利於以後的相處,如果我在的話,親家母肯定有拘束,可是我沒去的話,就給她們單獨溝通的機會了。現在她們婆媳之間處得非常好,也是我最放心的事。


文竹了緣


“有人說越來越多的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這種話,大多數是兒媳婦對婆婆的抱怨,這種說法很片面。

奶奶對孫子孫女視而不見還是不多的,一般奶奶都還是很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的。我們是帶孫子的爺爺奶奶,從大孫子出生就隨奶奶吃喝拉撒,一切包辦,頭一年親朋好友見到她,說奶奶帶孫子一年,起碼老了十年。真的是太辛苦了,吃不香飯,睡不好覺,一直陪伴著孩子,尤其是孩子有點頭痛腦熱的,奶奶抱著孫子一夜不合眼。一歲多以後就由爺爺帶著玩耍,就像上班一樣,堅守帶孫的崗位,把孫子抱著、扛著、揹著,在廣場、江邊、公園、遊樂場,那裡都有爺爺的足跡,從早到玩陪著孩子玩,一直到上幼兒園也都還是爺爺奶奶接送,好在現在大孫子已經上了小學,又添了個小孫女,我們老倆口又重新走上了帶孫的工作崗位。帶孫很辛苦,但是我們很快樂!



話又說回來了,少數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而不見,也不能說犯了好大的錯誤。民間有“這輩人不管那輩人”的說法,何況撫養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它不是爺爺奶奶的法定義務。再說了,爺爺奶奶辛苦大半輩子了,應該享享輕福了,為什麼還要把我們的義務強加於他們呢?有的爺爺奶奶也想帶自己的孫子孫女,但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是要種地,就是要打工;不是年齡偏大,就是身患有病;不是不習慣和兒女們居住,就是受不了兒媳婦們的氣。最後說一句媳婦不願聽的話,帶孫子不只是爺爺奶奶的事,外婆外公與孫子也有同樣的血緣,那為什麼不讓他們來帶孩子呢?



爺爺奶奶給我們帶孩子,作為我們兒子和媳婦,要心存感激,多關愛一些爺爺奶奶,下班早點回家分擔一些家務,接過孩子多陪陪,讓勞累一天的老人好好休息。如果爺爺奶奶不願帶孩子,無論什麼原因,我們做兒女的都不要抱怨,更不能以“現在不帶孫,老了不贍養”要挾父母。


言勸


為什麼有人說越來越多的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視 而 不 見?不 得 已 而 為 之!!!



第一,媳婦對婆婆視 而 見嗎?君不見諸多的婆婆任 勞 任 怨的帶著孫子孫女,孩子長大後媳婦不 理 不 睬的,還埋 怨婆婆這不好那不好,沒給帶出神 童的嗎?


第二,媳婦放心讓婆婆視嗎?婆婆想帶孫子孫女,可媳婦放心嗎?婆婆普通話不好,不會英語,不講衛生,不懂時髦,不懂教育學心理學,不理解現在的教育理念,不知道領著孩子消費遊樂……諸多缺 點的婆婆,媳婦放心讓婆婆帶嗎?

第三,眼不 見心不 煩 樂得清閒。既然媳婦不放心婆婆帶,法 律上又規定了婆婆沒有帶孫子孫女的義 務,那些識趣的婆婆自然就退 避 三舍了。只有我等死 皮 賴 臉的奶奶們才樂此不疲的帶著孫子孫女沒 心 沒 肺的瘋著呢。



第四,奶奶有機會視嗎?那些奶奶在農村,孫子孫女在城裡的,小時候也許是奶奶看大的,但不需要照顧了,奶奶還有機會視嗎?平時孩子上學沒時間,放了假爸爸媽媽要帶孩子出去旅遊見世面,哪有機會讓奶奶視啊!即使孩子想奶奶了,也是視頻上看看,見不到真人!真是視而不見!




總之,我覺得不願意帶孫子孫女的婆婆也有,但很少 ,大部分奶奶還是願意帶孫子孫女享天倫之樂的,至於為什麼視而不見,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吧!
我是林林媽媽,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您關注點贊留言評說!謝謝!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林林媽媽


那為啥說現在社會上的人,人性涼薄。我媽媽說她小時候家裡窮,親戚都會幫襯,她舅媽步行十來里路揹著半袋米 去媽媽家送米,現在你若窮了 親人還真不進你家門。現在社會,就是親奶奶個孫子 也是存在利益關係,如果兒子兒媳有錢 老人自然疼孫子,假如爸媽窮的鈴鐺響,孩子也不會被人待見的。我所知道白手起家的夫妻,剛結婚那幾年正是困難的時候 公婆冷眼旁觀 也不抱孫子,等小夫妻過有錢了 爺奶疼孫子像個寶似的,對兒子兒媳也客氣巴結


最近最遠121


我婆婆倒不是對我兒子閨女視而不見,而是分什麼時候!比如帶著孩子出去玩,我大姑姐家也是兩個孩子,我婆婆一般會照顧外甥,同樣都是媽媽帶倆孩子時候我婆婆也會領著外甥,四個孩子在一起寫字,我婆婆也只顧著外甥,我兒子說奶奶你看我寫的好不好,說了好幾遍我婆婆都沒看一眼!我當時的心真的很難受,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心的!我倆孩子都是姥姥帶大的,當時說好了我媽幫照顧孩子,奶奶掙錢,可是我婆婆一有空去把閨女看孩子,過年的時候去給閨女看孩子給外甥買衣服,孫子生日也臨近過年但是什麼也沒有,孫女是女孩可能不買,但是孫子也不買!不買也就算了還當著我的面問閨女給孩子買的衣服怎麼不穿!老說外甥可憐他奶奶也不會看孩子,不像我家孩子姥姥媽媽看之類的話!


嘚不嘚兔


這個問題提的有些片面了些。

不同的人,對子孫後代的愛的多少,願意付出的多少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重視家族親情,有的人,天性涼薄自私。老人、孩子都是這樣。

這個問題,涉及到老人和兒子兒媳一代及孫子一代,三輩的人,裡面的情況也分好多種。

我老家在農村,講幾個例子吧。

我的父母都是四五十年代的人,父親七十多,母親年近七十。

我弟弟家兩個孩子,都是我母親帶大的。不管弟弟兩口子外出打工還是在家附近打工,母親都擔負著照顧兩個孩子的任務,從來沒有埋怨,心甘情願,理所當然地十幾年如一日地付出著。

我介紹一下母親冬天的日常:早上五點半起床,去幾百米外的弟弟家叫大孫女起床,同時給孩子做飯,或者做好了飯過去接孩子,因為冬天早上七點半才天亮,不放心十幾歲的孫女摸黑趕路,所以母親必須早起。至於孩子媽媽,需要陪著小的多睡一會兒。也不能離開小的去送大的,所以必須母親幹這個活。你可能問我弟弟呢?他一般是外出打工了。

六點二十左右,孩子吃了飯,母親需要陪她走一千米到大路上等校車,坐車去三公里外的初中上學。

回到家,母親不能吃飯,需要趕緊再趕到弟弟家,這時候弟媳婦起來了,她忙著做飯吃飯洗漱等等,小的三歲,任性不起床,弟媳婦忙自己的一套,母親需要陪著小的。等到弟媳婦上班了(她在村裡的幼兒園當幼教,需要提前到),母親要弄著孩子起床,帶回家做孩子想吃的飯,然後到了八點半以後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中午還要接回家,做飯,吃飯,送幼兒園。

在我家,不論窮富時候,家裡有好吃的,孩子們永遠排在第一位。

老張和我父母比鄰而居,他家生活並不好,年齡和我父母差不多,他家就不管孫輩的孩子。

老兩口自己過的痛快。有一次,好不容易包一次肉水餃(老兩口也沒有多少收入,吃頓肉不容易),剛下好要吃,聽到孫子推門的聲音,抓緊藏了起來,捨不得給孩子吃。孩子聞著味找到了,趕緊奪下,就是不能給孩子吃了。鬧的兒媳婦堵著他家的門罵了好幾天。

所以說,有的老人任勞任怨,處於一份責任和我盼孩子過好日子的一份心,甘願自己受累,也會顧念孫輩,力所能及地為孫輩做貢獻。

而有的老人,圖省心圖輕省,可能就不管孫輩,甚至兒女一輩都懶得管,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這得看運氣,每個老人都不一樣,攤上什麼樣的老人就只能接受什麼樣的。

頂多就是到他老了,需要子孫後代伺候的時候,兒女們有的伺候的心甘情願,有的伺候的委屈抱怨而已。該贍養的一個都跑不了。




遇見花開花落


我家的爺爺奶奶更奇葩,因為她們的閨女嫁的不好,從結婚到孩子四五歲都在孃家住,因為她們沒房子,也不想租房子,她們外孫女小的時候什麼都給買,什麼玩具衣服鞋子汽車啥的都給買,直到我家娃娃出生,屁都沒有,更可惡的是倆娃娃一起出去打針啥的人家我公公就只買一個玩具給她外孫女,真是眼淚流的我 現在又是二胎了,二胎都七個月了,根本不想著能吃上一口肉,除非自己買回來,而且有啥好事也是趕緊叫她閨女回來吃飯,我真是挺服氣這家人的。還有就是她們的女婿其實挺能賺錢的,可是人家就是天天吃喝玩樂去旅遊,根本不會說買房子的事情,因為我們這等著拆遷了。這也可以理解,人家的房子拆遷想給誰給誰。不過以後別人怎麼對我們,我們怎麼對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