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今年國劇流行什麼類型的男主?

行至年末,又到了回溯的時候。從年初到年末,影視劇中總會有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們有的擅長作天作地,有的渣得“毀天滅地”,有的示範“社會主義兄弟情”,有的堪比竇娥淚滿街……

今日,我們就來聊聊2019年國產熱劇中那些“破圈”的男性角色們。

以下作品與人物按時間順序排列。

《東宮》:李承鄞——陳星旭飾

《東宮》是今年第一部破圈的劇集,李承鄞是今年第一個破圈的“渣男”。

對國內觀眾來說,今年似乎是一個“渣男”洗白的年頭。從《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書桓,到《回家的誘惑》中的洪世賢,似乎都以一種過度娛樂的方式,被網友們重新接受。站在“渣男”峰頂的李承鄞,也面臨著這種有趣的狀態。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作為言情小說史上排名前幾的渣男,李承鄞這個人物先天就帶著奇怪的粉絲濾鏡。那些熱愛《東宮》的原著粉,一邊罵著李承鄞,在彈幕叮囑小楓不要救他,又一邊全情投入,恨不得自己去和李承鄞跳忘川。老實說,這些粉絲的心態不難理解。

李承鄞即使被稱為“渣男”,但對那些“東宮女孩”來說,他十分讓人“心疼”。

在她們看來,這個人物頗為複雜:他期求權力,是因為無權就會成為被人欺凌的螻蟻;他算計一生,是想報幼年喪母之仇;他深知江山、愛情兩難全,不得已才選擇江山;他逐漸迷失在國仇家恨之間,喪失了自己的愛情,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李承鄞憑藉“渣男”人設火出了圈,也反哺了《東宮》這部劇的熱度與口碑。雖然已過去十個月,但直到如今,筆者仍然記得那時“東宮女孩”自來水安利的瘋狂之舉。

《都挺好》:蘇大強——倪大紅飾

在蘇家“作男天團”中,“狂野男孩”蘇大強無疑佔據著C位。

作為春季檔為數不多的出圈之作,《都挺好》曾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一波波熱議。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也經歷著從“被黑”到“黑紅”再到“吸粉”的轉變過程。討厭他不難理解,縱觀全劇,蘇大強的缺點足以用氾濫來形容:自私、不作為、情感綁架以及精神霸凌…...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這種懦弱自私又作天作地的角色,輕易地戳中了觀眾的情緒痛點。在《都挺好》播出的前半程,蘇大強的那些“瘋言瘋語”不斷遭人吐槽,甚至有不少網友控訴自己如蘇家般的原生家庭,以及自己那如蘇大強般的父親。群嘲激憤,渾如亂石撞海。

或許是“理解萬歲”,或許是“黑到深處自然粉”,或許是“弱者更容易遭逢同情”,蘇大強前期的爭議有多大,後期的翻身就有多猛。當鋪天蓋地的表情包和“拉郎配”襲來時,你得承認,蘇大強搖身一變,從逃避主義的領袖轉向了娛樂社會的魁首,堪稱絕妙。

觀眾態度的變化和角色豐滿的設定不無關係。在這部雞毛亂飛的《都挺好》裡,蘇大強起到了承重牆的作用。對蘇母的妥協與畏懼,對蘇明哲的耍弄與算計,對蘇明成的哄騙與溺愛,以及對蘇明玉的約束與欺壓,貫連著整部劇的諷刺節點,操縱著觀眾的宣洩路徑。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網友好感的後來崛起,雖然也有“自來水”表情包的流通因素。但核心爽點,是男權被消解產生的消遣價值。似蘇大強這般的人物,在以前的影視劇中不算常見,《鄉村愛情》中堪稱“惹事王”的謝廣坤也差他三分。

或許生活中這樣的人物並不少見,可如此純粹地搬上熒屏,或多或少都有些對女性觀劇心理的些微妥協。畢竟,消費力才是第一生產力。

《破冰行動》:林耀東——王勁松飾

塔寨好人不多,壞人不少,林耀東是最壞的那個。

他的壞,不是天生的性格之惡,也不是為慾望而破壞一切,而是將所謂的信仰擺出來,用祠堂和家族壓迫全村人的“白色恐怖”。他是血管裡流著“利益之血”的投機者,是想將一切都掌控於手中的野心家。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作為《破冰行動》最終的幕後黑手,林耀東有一套自己的病態哲學。他自詡教父,將自己視為塔寨的救世主,宣稱宗族是塔寨最偉大的存在。他的終極夢想是在塔寨建一座華麗的祠堂,他不僅要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更要將自己的名字刻在歷史的青磚之上。

為了滿足自己的扭曲心理,林耀東以一副“達則兼濟天下”的姿態,帶領全村製毒、販毒。他深知毒品的危害,卻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甚至他還約法三章——毒品只能銷往海外,族人不能沾毒,族人不能私自制毒——以此來表示自己的被逼無奈與“宅心仁厚”。

所以,為了讓所有人都服從他、跟隨他,他用利益將塔寨變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圍牆。用林天昊的話來說,“我們村福利好,不製毒沒關係,只要你不說,肉沒有湯還是給你留的”。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這也是林耀東的立體之處。倘若他言行合一,則這個人物就趨向扁平了。他所謂的宗族與祠堂,只是為了彌補自己童年遺憾的虛偽藉口。林勝文、陳光榮這些兄弟和族人,一旦侵犯到他的利益,就變成了無用的棋子,隨時會被拋棄。

國產影視劇中,很久沒見過像林耀東這樣“血淋淋”的人了。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雷佳音飾

作為暑期檔古裝劇的試水,《長安十二時辰》給觀眾帶來了一波驚喜。

這部非典型的男人戲,背靠著長安這座堅城,用幾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炸出一道燦烈的焰火。而那個渾身是膽的“長安不良帥”,便是煙花中最勁烈的燃料。張小敬這個角色,被雷佳音演活了。尤其是前38集的張小敬,能進今年古裝劇人物排行榜裡的Top3。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調查案情那場戲,是《長安十二時辰》的起手大勢。崔六郎被殺、長安城勢危,張小敬順著“死亡狼衛”這條模糊的線從頭捋。這是新式人物的舊式打法,表面上是傳統武俠劇的風韻,“劇眼”卻由網絡文學中的英雄主義充當。所謂的緝拿狼衛,就是打怪升級嘛。

有人將張小敬稱為工具人,我不反對。相比起人物中心式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每個人物都可以被稱為工具人,承載著主線脈絡的張小敬更是如此。說到底,馬伯庸創作小說,依託的是遊戲《刺客信條》的框架,而按照主線劇情走,恰恰是遊戲的高能所在。這也是張小敬這個人物的趣味之處,他正因為不能絕對自由,故此才詮釋出撕裂的魅力。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時候,我曾將張小敬比作一枚肉做的拳頭,揣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抱著摧毀一切的信念。如果現在再讓我描摹的話,我的觀點依舊不會變。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你不能說他是一個好人,十九年戎吏生涯的磨練之下,卻能怒殺三十五人,怎麼看都是罪大惡極的屠夫惡魔。你也不能說他是一個壞人,何況是即將拯救長安城數十萬百姓的勇士。張小敬只是一枚純粹的“拳頭”,舒是掌,握成拳,是終極的武器,有我無敵。

即便劇作後半段張小敬的所作所為有頗多矛盾之處,但最終的“仁義之辨”和“權臣之爭”,依舊令我看到了張小敬這個人物的掙扎:哪有所謂的屠龍勇士變成惡龍,所有人都只不過是歷史車輪碾過的塵埃。不信你看,就算張小敬“跑”完全場,今後不還是爆發了安史之亂?

這樣的悲劇,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張小敬的命運,古往今來皆是悲劇。

《小歡喜》:喬衛東——沙溢飾

明明是孩子們的戰爭,觀眾卻記住了沙溢。

提及今年的都市劇,《小歡喜》絕對是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在這部劇中,多元的角色不少,但沙溢飾演的喬衛東,或許是最有趣的一個。

畢竟,油膩的中年男性,出軌的“渣男”設定,卻不僅沒有造成觀眾的反感,反而逆水行舟,吸引了許多觀眾的青睞,著實稀奇。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和蘇大強的後期翻盤不同,喬衛東從第一集開始就牢牢佔據著“吸粉”主導權。透過貓眼露出的那雙眼睛,滿口東北味的“英子,開門,爹地”,幾乎在轉瞬之間戳中了觀眾的笑點。就算人設不討喜,可在沙溢的表演之下,喬衛東這個人物的喜感陡然就拉起來了。

從明面上的故事線看,喬衛東身上有太多不符合當下審美的元素。疑似婚內出軌,對現女友不夠負責,種種缺點都是致命的。這種角色,想要演出來不討人嫌,就得設置相對合理的行動曲線。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所以,隨著劇情的展開,喬衛東的許多“渣”行為,似乎也有了合理的解釋。當年逃離婚姻,是因為宋倩逼迫太緊;與小夢遲遲不結婚,也是出於對婚姻的恐懼…

當然,觀眾賦予喬衛東強烈好感的原因,也基於他對女兒喬英子無休止的寵溺愛意。蘇大強得病後的懺悔,都能攬得觀眾的幾滴淚水,更遑論喬衛東這種時刻顯露的肉麻父愛了。相比起宋倩和喬英子在一起時的壓抑氛圍,誰又能拒絕一個如喬衛東般的幽默慈父呢?

《老酒館》:陳懷海——陳寶國飾

看《老酒館》的時候,我總會想起老舍先生的《茶館》。說起來,兩者有頗多相似之處:都是年代戲,都是群像戲,都有歷史厚重,更重要的是,都有一個影響全局的樞紐人物。不同之處在於,王利發處處忍讓,一生妥協;陳懷海滿身正氣,海納百川。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陳懷海是以德為先的聖賢。按理說,開門做生意,盈利最重要,可陳懷海從不是一個埋頭賺錢的人。拔樹酒客看低老二兩,偷偷在他的酒壺中摻水,陳懷海發現後,毫不猶豫地下了永久逐客令。縱然拔樹酒客一週的酒錢足抵老二兩一年,但“老酒館絕不留無酒德之客”。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陳懷海是仗義行俠的好漢。在這條風波湧起的大連好漢街上,陳懷海踐行著義字當頭的正直理念。他保護著擊殺日寇的“老北風”,他曉以大義力勸馬旅長迴歸抗日戰場,他聲嘶力竭地痛斥偽滿洲國的虛偽和懦弱,儘管身單力薄,但他的骨子裡是風雨難摧的巍峨泰山。

似陳懷海這般的英雄人物,如今的影視劇中少有了。

《慶餘年》:王啟年——田雨飾

《慶餘年》尚未播完,但我還是想談談。這部劇很有意思,小說本是“以爽文寫情懷”,改編成劇,卻又走了喜劇的路子。田雨飾演的王啟年,則是劇中喜劇味道的集大成者。

王啟年一出場,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二兩銀子一張的京都地圖,畫工粗糙到極致;言說賺錢是為了養活病母幼女,卻當面被拆穿;數次翻牆前往範府,卻又一次次撞到屁股;天天盯著討好範閒,結果請客賠罪就請一碗清湯麵,還不給加肉……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笑料百出的種種舉動,將他貪財狡猾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倘若只用喜劇行為來刻畫人物,角色的行動無疑是不豐滿的。王啟年這個人物,也絕非單純的搞笑擔當。

他亦有古道熱腸的一面。作為監察司的“文書”,他本來每日只需喝茶、看報,就能悠哉遊哉。但他卻屢屢犯險,先助滕梓荊妻兒脫險,後又出錢出力、將他們妥帖安置。

2019國劇7大“出圈”男性角色|獨舌年稿

他亦有忠心耿耿的一面。縱然他每月收取範閒50兩銀子,可相比起他陪範閒做的那些殺頭抄家的買賣,這筆錢總歸不多。

膽小者卻敢手挽長纓,貪財者卻能一擲千金,加之隨口而出的搞笑金句,這樣的王啟年誰又會不喜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