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有什麼變化?

伊珠巴雅爾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紅樓夢》的主線之一,而身為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卻對自己兒子喜歡的姑娘有些不太看得入眼。王夫人從最初黛玉的“路人”轉變成黛玉的“黑粉”到底經過了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 黛玉喪母入賈府長住,寶釵落選造金玉姻緣

王夫人支持寶釵,寶玉屬意黛玉,這釵、黛二人自來有“情敵”的緣分,卻是黛玉先入住的賈府,也先結識的寶玉。

在黛玉剛進入賈府的時候,鳳姐曾為黛玉問地上的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來幾個人來?……”

在一個初來乍到之人的眼中,鳳姐的這番問話,就足夠向人展示自己“管事”的地位。而王夫人卻接話問鳳姐:“月錢放過了不曾?”見鳳姐做的不錯之後,又說:“該隨手拿出兩個(緞子)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這聽起來像是關心黛玉,又像是在藉著事情找鳳姐的不是,又顯示了王夫人自己身份在鳳姐這個管家人之上。

如此看來,王夫人此舉更像是在向黛玉顯示自己的地位,讓黛玉認清賈府的人情世故,讓她知道賈府內務是誰說了算。

黛玉在這之後又分別拜見了兩位舅母,邢夫人和王夫人。這不禁讓人想對比一下這兩位舅母都是如何對待黛玉的。

黛玉去到大舅那,大舅母邢夫人就叫人去請她大舅去了,她大舅雖然沒見她,卻囑咐安慰了好些話,邢夫人對她也熱情,再三要留她吃飯。

而黛玉去二舅那裡,她二舅母王夫人不僅讓黛玉等著,更讓黛玉在別室等待,等待過後卻是王夫人告訴黛玉她二舅不能見他。

如此看來,王夫人此舉更像是在給黛玉下馬威,對黛玉的心竟遠遠比不上人人都不太喜歡的邢夫人。

再者,王夫人不安慰黛玉喪母之痛也罷,卻還特意囑咐讓她離自己的寶貝兒子遠點。如果王夫人真的認為寶玉是個“混世魔王”,就該囑咐他兒子別惹新來的妹妹才是。

如此說來,這王夫人並非是要護著黛玉,卻是要黛玉別和自己兒子走的近的意思。她是在擔心什麼?預防什麼?

黛玉才入賈府,才第一次見面,王夫人就有些不太待見黛玉。至於什麼原因,王夫人在這部分並未交代。王夫人最重視的除了她兒子就是孃家的人,她哥哥家和她姐妹薛姨媽家。

自從寶釵落選,王夫人與薛姨媽家常,就有意寶釵做兒媳,巴巴的和薛姨媽、薛寶釵嘮扯寶玉的事。

不然吃飯時候(第八回)寶釵也不會說寶玉:“成日家說你的這玉……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這些卻都是王夫人告訴的,不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薛寶釵怎麼會知道?

可見,王夫人在考慮寶玉妻房時,並未把黛玉納入考慮內。而他們製造“金玉姻緣”的輿論,就是為了在保全寶釵顏面的同時,讓她順理成章成為她王夫人的兒媳。

然而在22回,賈母說要特地為寶釵慶生,宴席間卻說:“今日原是我特帶著你們取笑……我巴巴的唱戲擺酒,為他們不成?他們在這裡白聽白吃,已經便宜了,還讓他們點呢!”

這話是對黛玉說的,其中的“他們”指的卻是薛家。由此可知,寶玉的這個祖母,粉兒的可是黛玉,寶釵在她眼中是不夠看的。

此處並沒錶王夫人對賈母話的態度。如果在席間要看那王夫人的想法,說不定王夫人心中正在對林黛玉瞪眼睛、翻白眼兒也未可知。


二、王夫人設局支持薛寶釵,賈寶玉哭鬧屬意林黛玉

第25回,鳳姐玩笑說林黛玉,吃了他家的茶怎麼不做他家的媳婦。鳳姐這句雖是玩笑,卻是說來有根有據的,還問起了傢俬、模樣般配不般配。

鳳姐藉著茶的事,點出黛玉在寶玉婚姻中的位置,表明她是支持黛玉做寶二奶奶的,如此也挑明瞭黛玉正是寶釵勁敵。

或許至此,王夫人才覺得實在有必要出手,要大大的干預寶玉婚事。第28回,元妃賞賜了寶玉和寶釵一樣的賞賜,大有支持寶玉和寶釵結婚的意思。

元妃不在賈府住著,也是省親時候才見過薛寶釵,哪能見一面就想要人家做自己弟媳婦的道理。想必讓她支持寶釵,一定是王夫人的主意。

而王夫人對黛玉早不關心晚不關心,偏偏就在賞賜下來的這一天來關心。又問她病的怎麼樣,吃著什麼藥,有問她怎麼病還不好。可見王夫人是想讓黛玉認清楚自己的健康狀況,讓她知道她的身體狀態才是她被拒之門外的重要原因。

王夫人這也是給林黛玉留了面子。說不定王夫人也曾把林黛玉身體狀況的利弊和賈母面對面剖析過,以此阻止賈母支持黛玉,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也就在這天,薛寶釵說的一句讓賈寶玉去哄林黛玉的話,卻隱隱讓人覺得,這話已經勾起了王夫人對黛玉本人的偏見。

王夫人此時很可能在想:黛玉是不是在牽著兒子的鼻子,自己的兒子是不是總得低聲下氣的去哄一個小丫頭片子?王夫人說不定就在此時更下定決心要讓黛玉遠離自己兒子,一定要讓自己中意的寶釵做兒媳。

二玉在清虛觀事件後大吵大哭,大有相互表白的意思,就差一層紙隔著,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二人的心事。

王夫人本是要為寶釵牽線搭橋的,才有了清虛觀的事,這一鬧,王夫人心意受阻,也因此厭惡起黛玉來。

可王夫人到底是不能拿林黛玉怎麼樣的,便藉由發落金釧的事發作出來,大有一種人家在勾引自己兒子的恨意。然而王夫人和黛玉的表面卻波瀾不驚,從35回,黛玉和寶釵同在王夫人處說話就可看出。

襲人曾經向王夫人提出讓寶玉搬出園子的建議,而王夫人為了讓寶釵和寶玉親近,沒有采納建議,卻趁機收伏了襲人。

這無疑是在寶玉身邊放了顆時時都可以起作用的棋子,王夫人對寶玉未來妻子是誰的決定權更多了幾分把握。

而王夫人當著釵、黛的面說要把襲人的月錢提到和趙姨娘的一樣,又責問鳳姐發放月錢的事,可知王夫人是有意要向釵、黛顯示,自己才是決定寶玉將來妻妾是誰的人。

她在表面自己的態度,就是她支持寶釵做兒媳,至於林黛玉,即使寶玉再怎麼把她放心上,也是不算數的。


三、王夫人借茶事拒絕林黛玉,慧紫鵑假離別試探寶二爺

第39回,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來到了瀟湘館。正在林黛玉給賈母敬茶的時候,王夫人卻在沒人問的情況下自己先說“她不喝茶,不用倒茶”的話。

回想之前有鳳姐的“媳婦茶”之說,可知王夫人是再次向黛玉示意,她不要她林黛玉做自己的兒媳婦。

黛玉也不傻,隨後就把自己的凳子放在了下首給王夫人坐,重點是給王夫人安排了個下首的位子,以此也表面了自己的心意。

賈母在49回,也站在黛玉那邊,巧妙地拒絕了王夫人和薛寶釵。賈母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疼薛寶琴遠遠超過薛寶釵,大有一種寶釵比不上寶琴的意思。

而賈母之後更通過送給寶琴和寶玉的衣裳,來向王夫人表達:那薛寶琴也只配穿鴨頭毛做的衣裳,是配不上穿孔雀金線的賈寶玉的,更何況連薛寶釵都不如的薛寶琴,就更配不上寶玉了。

王夫人本來就不待見林黛玉,賈母卻認為黛玉是唯一能配上賈寶玉的孔雀,你說王夫人心裡能舒服嗎?

話說回來,林黛玉真就比不上薛寶釵?除了有些病還沒好,其他樣樣都能KO薛寶釵。為啥王夫人就這麼抗拒林黛玉?

第52回就向人們展示了王夫人的原因。這一回裡,王熙鳳建議在大觀園裡設小廚房,以免姐妹們為了吃飯而來回跑。

這時候賈母讚了一回鳳姐,又對王夫人等人說:“今日你們都在這裡,都是經過妯娌姑嫂的,還有她這樣想的到的沒有?”

這話一出,紛紛響應的卻都是薛姨媽、尤氏等人,作者卻放著王夫人不提。可想而知,王夫人是很不認同這句“姑嫂妯娌”的話的。

當年林黛玉之母賈敏,就正是王夫人的小姑子啊。再回看林黛玉剛進賈府時候,王夫人對其百般隔離的態度,可想而知王夫人對賈敏這個小姑子就很不看好。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直以來王夫人都對林黛玉親熱不起來。正因為這個起點,又經歷了寶玉妻房拉鋸戰,所以王夫人才會如此抗拒讓林黛玉做兒媳。

至此,賈寶玉妻子之位的爭奪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也讓一直關心林黛玉的紫鵑,不得不放出大招來。

紫鵑對寶玉說林姑娘要回到林家去,以此試探他的心意。卻沒想到,這一句話險些要了賈寶玉的命。這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賈寶玉是非要林黛玉不可的。

而王夫人一直以來都是不待見林黛玉的,此時卻因林黛玉,她兒子的命都快沒了,王夫人心裡會怎麼想?

在王夫人眼裡,啥樣的女孩才是好的?女人就得三從四德的服侍著丈夫就好,哪裡都不需要女的展現出來自己的意志,遇到丈夫不是的地方要勸著些。這才是王夫人對好女孩兒的標準。

她看中襲人也正是因為在她眼裡,襲人事事都把寶玉服侍的妥帖,從不勾搭寶玉做什麼,遇到寶玉不好的地方,都是事事死勸,從沒讓他任性而為的。

這才是一個好妾的樣子。那一個好妻子呢?當然就要比妾做的更好才行。

在王夫人看來,林黛玉在這幾條標準上都不及格。林從來都沒大勸過寶玉,從來都有自己的想法意志,從來都不是事事能夠服侍他人的人。而薛寶釵就不同,她在王夫人眼裡就能夠事事都符合她的兒媳標準。

如此看,經過紫鵑這一試探,林黛玉在王夫人眼裡更是成為了不符合“好女孩兒”標準的反面教材,也因此正式給拉入了黑名單。


四、王熙鳳趁抄檢攆寶釵,王夫人掀清洗絕晴雯

王夫人曾讓薛寶釵協助管理賈府內務,大有讓她歷練和接班的意思。

而之後邢夫人撿了個荷包,王夫人卻直接拿著去責問鳳姐。可想而知,她早就覺得是時候把鳳姐換成薛寶釵了。

鳳姐為自己洗脫清白,之後又趁機提出裁減丫頭的話,更有邢夫人的心腹提出抄檢大觀園,更是把大觀園推上了風口。

鳳姐也趁著抄檢大觀園的時候,順勢使寶釵被迫搬出大觀園。這時候,寶釵的離開意味著什麼:在寶二奶奶候選人裡,一旦失去了薛寶釵,那麼林黛玉就會獨佔鰲頭,就會順勢成為寶玉之妻。

這正是王夫人不想看到的。她沒想到“抄檢大觀園”會讓自己的心思徹底被澆滅,她必須要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和立場。

於是王夫人就盯上了和黛玉長得很像的晴雯,也一併將寶玉身邊所有不符合她的“好女孩兒”標準的都清除了出去。

王夫人等一切都做完,才把晴雯的事告訴給賈母。

這就是王夫人的立場:她的兒子周圍的女人都有誰,他未來如何,都是她這個當母親的說了算。別人再支持林黛玉,都不好使的,只有她王夫人定的才能算數!

王夫人已經成為林黛玉的“黑粉”。至此前八十回就再也沒有寫王夫人和林黛玉關係的了。


少讀紅樓


我來回答。

過分解讀了。王夫人沒那麼多心眼。在她眼裡,黛玉不過是來借住的一個窮親戚,跟湘雲、寶琴、岫煙及李綺李紋一樣,並沒有太大區別。

王夫人是一個比較冷淡、不太敏感的人。只要不觸犯她的根本利益,她不會輕易出手對付別人。而黛玉在賈府居住多年,一直沒有提到婚事,也就沒觸犯王夫人的根本利益,所以王夫人沒必要對付她。

至於寶黛的深情,越來越公開化,王夫人心裡,肯定是不滿意的。但是心裡再不滿意,態度上也沒有明確的表示。否則以黛玉的敏感,會感覺不到?

黛玉說到寄居之苦:“老太太、太太、鳳姐姐這三個人便沒話說,那些底下的婆子丫頭們,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把王夫人歸為不會嫌她多事的行列。

因為寶玉的調情略微過火,黛玉就威脅“我告訴舅舅、舅母去”,如果跟王夫人有嫌隙,黛玉會有此一說嗎?

黛玉和王夫人直接交往不多。到瀟湘館作客,王夫人不喝茶,明明是客氣,不知道怎麼會被理解為“嫌棄”甚至下馬威?討厭晴雯“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更是客觀描述,至多是下意識地不喜歡寶黛接近,而絕不可能是借晴雯打壓黛玉。

否則的話,和黛玉想像的還是小戲子齡官,王夫人怎麼不攆走她?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自林黛玉來到賈府,二舅母王夫人對這個外甥女的態度逐漸發生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親戚間正常的親情和防備之心。

林黛進賈府與二舅母王夫人初相見,王夫人對黛玉做了三件事,一是王夫人看出了黛玉的健康問題,禮節性的關心了她的病情和保養吃藥問題。二是王夫人當眾向王熙鳳交待拿兩塊料子為黛玉裁衣裳,表達和代表母舅長輩對新到客居外甥女的正常關心。三是黛玉到榮禧堂拜見賈政時,王夫人私下關照黛玉要離寶玉遠一點,而這一件是令王夫人“最是不放心”的事,黛玉馬上就說我來了自然是和姐妹們一起,只弟們肯定另院別居。前兩件是當著眾人說的,滿是關心和慈愛,這第三件透出了王夫人的私心,兒子愛紅的毛病舉府皆知,王夫人更不用說了,只是林黛玉一到,難道她的第六感捕捉到黛玉這一款正是兒子的菜?不管怎麼樣,反正黛玉一來,激發了王夫人那隱隱的心病和警惕。這時的王夫人,談不上對黛玉喜歡還是不喜歡,賈母視作心肝肉的外孫女,她這個做兒媳婦的,當然要迎合婆婆的喜好,面子上還是要像個舅母長輩才行。

令王夫人和黛玉都沒想到的是,黛玉來到榮府的當晚,賈母就安排寶玉和黛玉同居一室,一個碧紗櫥外,一個碧紗櫥內,二人臥室僅一簾之隔,賈母的態度再明顯不過了,這是要讓兩個玉兒好好的培養感情吶!還有一件事應該更加讓王夫人堵心,就是寶玉一見黛玉就犯了痴病,又哭又鬧又摔那塊命根子通靈寶玉。林黛玉來到榮國府,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老祖宗賈母那是越看越愛,將黛玉的待遇直襬得與寶玉同等水平,迎春姐妹都得往後排了,寶玉不用講,一見了這個妹妹,好似以前的時光都是白活了,二人是言和意順,比旁人友愛親密,自是不同。只有王夫人,我們可以想象,王夫人心裡何等的不痛快,但是,她再不舒服也不能怪罪到黛玉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身上,因為這個局面是她的婆婆賈母一手打造的。

第二個階段:敷衍和反感。

王夫人對黛玉真正的反感應該是從薛家閤家到來後開始的,一邊是和自己有血緣的親外甥女寶釵,入份隨時、端莊大方、行事做人,甚合自己的心意,一邊是黛玉的言語刻薄、氣量狹窄、使小性子總是能挾制住寶玉,偏偏寶玉就願意在林丫頭那裡伏低作小,也不知寶貝兒子是著了什麼魔道了,還是林丫頭施了什麼媚術,真是讓王夫人既看不懂又想不通。

周瑞家的給大家夥兒送宮花,本是薛家姨太太一番好意,別的姑娘都高高興興的收下,只有黛玉不但挑理,還將這位王夫人的陪房懟了一通,打狗也得看主人,有些體面而又喜歡背後議論主子長短的周瑞家的,那絕對秒秒鐘將風吹到王夫人耳朵裡。不管怎樣,“小心眼”從此成了表小姐黛玉的標籤。

這一階段王夫人還幹了一件事,就是換了黛玉的醫生和藥方,將賈母一向信任和誇獎的王太醫換成了鮑太醫,王夫人全書第二次(一共就兩次)和黛玉的對話就出現在這裡,第二十八回,王夫人問黛玉:

“大姑娘,你吃哪鮑太醫的藥怎麼樣?”

黛玉答:

“也不怎麼樣,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太醫的藥呢。”

王夫人為什麼換了黛玉的太醫書裡沒寫,但是從歷代好脈息為賈母服務幾十年的王太醫家換成了鮑肆之臭的鮑太醫,讀者自行腦補,如簡單的用關心愛護來解釋則不能服眾。

第三個階段:深深的憎惡。

王夫人支持寶釵,賈母支持自己的外孫女兒黛玉,二人的鬥法在元春賞賜節禮的那個端午節達到一個小高潮,王夫人先是藉助端午節禮通過元妃的力量暗暗施壓,隨後賈母接招,張道士提親,賈母公開表示和尚說了寶玉不宜早娶,這是個大招,老太太運用“拖”字戰術,顯然這對年長的寶釵不利,偏寶玉黛玉小孩子不懂,因張道士提親大鬧一場,黛玉是大哭大吐,寶玉是狠命砸玉,正滿腔怒火的王夫人此刻對黛玉已是嫌惡了,可是她又不能直接針對賈母和黛玉,於是一腔怒火撒在了和寶玉調笑的金釧身上,王夫人這個眾人眼中的“木頭人”一掌打在金釧臉上,罵:

“下作的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

金釧能教寶玉什麼,在王夫人心裡,只有黛玉才是給兒子寶玉吃了迷魂湯的人。

隨著寶、黛、釵年齡的增長,更隨著寶玉過了五象之年仍不思進學,寶釵稍勸一句仕途經濟的話就被寶玉冷臉相待,公開表示這是混帳話,而且誇林妹妹就從不說這種混帳話,我們可以想象站在王夫人角度,站在那個時代主流價值觀看這件事,寶玉做為二房子孫,根本輪不上襲爵,只有科舉一條路可走,而黛玉支持他成天和女孩子們頑鬧,看些雜文閒書,動不動就化灰化煙,要麼就要做和尚去,視寶玉為唯一依靠的王夫人怎能不心焦,又怎能不視黛玉為教唆壞自已兒子的罪魁禍首呢?於是她一腔憤怒發洩到了“水蛇腰、削肩膀,眉眼象你林妹妹的”晴雯身上,顯然王夫人罵晴雯比金釧狠多了:

“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你乾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去!站在這裡,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誰許你這樣花紅柳綠的妝扮!”

王夫人罵晴雯是妖精,實際上,在她心裡,凡是有可能干擾寶玉上進求學的女孩子,也就是稍有姿色的,都是王夫人打擊的對象,寶玉是家族振興的希望,是和大房爭奪家族權益的最大法碼,更是她王夫人後半生榮耀的唯一指望,她豈能允許這些女孩子成為寶玉大業的障礙?從這個角度上講,寶釵與她是絕對的同道,目標理想高度致,而林黛玉則是教唆寶玉不走正途的頭一個罪魁禍首。

就寶玉的問題,王夫人不會認為自己的兒子有特別大的問題,而是將責任一股腦推向可以挾制住自已兒子的哪個女人身上,王夫人如此,兩百多年後的今天,這樣考慮問題的母親照樣比比皆是。

王夫人錯了,她錯在從來沒有懂過自己的兒子寶玉,即便沒有黛玉、沒有晴雯、沒有大觀園一眾美麗的少女,寶玉也不可能留意孔孟之間,委身經濟之道,去考取功名,做一個自已口中的“祿蠹”,而是蒼白的過自己的生命罷了。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


屏山品紅樓


《紅樓夢》中,王夫人對外甥女林黛玉的態度是逐漸在變化的。

一、初進賈府,關心愛憐。

對林黛玉初進賈府,"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一開始,王夫人與邢夫人的心裡,是同樣歡迎這個遠客親外甥女的,對這個"拋父進京都"的林黛玉充滿憐愛。

林黛玉過來拜見舅舅(賈政),可是賈政因為齋戒去了不在家,王夫人便令將黛玉領到自己居住的"東廊三間小正房內",這是她的居所。

這一部分描寫,體現了舅媽對外甥女的親切,沒把她當外人。

然後王夫人和林黛玉談話,她吩咐別去理睬她家的"混世魔王"。這是推心置腹,不護己短,不客套,沒把這個剛到的外甥女當外人。

二、林黛玉二進賈府,逐漸不喜歡,未過份表露。

住了一段日子,黛玉的耍小性子、說話尖刻等已逐漸被王夫人所不喜。雖然她也沒什麼表現,因為她"天天都吃齋",基本上沒去理睬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小事情。到林如海病逝,林黛玉成了孤女再次住進賈府。黛玉的"寄人籬下"式"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慨,以及她"質不潔來還潔去,強於汙垢陷渠溝"的不屈鬥爭徹底流露。她和賈寶玉之間的戀愛糾結也不斷登場。

三、寶釵一家住進賈府,對黛玉不喜歡,直接表露。

自從寶釵一家住進賈府,寶釵的知書達禮,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特別是寶釵身體健康,平時又能體貼長輩,經常到王夫人這邊,體貼奉承長輩,深合王夫人的心。對這個"嬌襲一身之病"藥碗未斷的外甥女黛玉,王夫人已經逐漸表現得不喜歡。

賈母攜劉姥姥遊大觀園,到了林黛玉的"瀟湘館",黛玉捧茶,"親自用小茶盤兒捧了一蓋碗茶來捧與賈母",王夫人先於婆婆表態"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直接拒絕。黛玉的尷尬可想而知。這是很令人詫異的。

抄檢大觀園一回,王夫人提到晴雯,對鳳姐說的"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罵人。我就看不上那個輕狂樣子。"一段話,對黛玉的很不喜歡甚至是厭惡躍然紙上。

喜歡經典《紅樓夢》,關注




青山紅豆心


我讀《紅樓夢》,認為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變化是從冷淡開始,再到厭惡,然後是狠毒。最開始是冷淡,從黛玉初進榮府,大家都在迎接遠客的歡喜或懷念賈敏的悲傷氣氛中,王夫人突然提問月錢之事,然後提到黛玉,感覺就是說一個與她無關的人。

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

王家人都喜歡抓權,王夫人插這一段,應是告訴黛玉:榮府是我管家,鳳姐是聽我命行事。


接著,黛玉拜見舅母,王夫人設計考驗黛玉的教養。這應該是和賈敏優秀帶給王夫人的自卑有關。

74回,王夫人“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初為人婦的王夫人在孃家也是嬌生慣養的,一入賈府,地位變了,她必須侍侯好公婆小姑和丈夫。侍侯公婆和丈夫是做她應盡的義務,這倒無防。侍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姑,王夫人心裡是羨慕嫉妒恨的。特別是王家人偏重權術和生意經,不讀詩書,而賈政年輕時是“詩酒放誕之人”,可以想象賈政和賈敏也曾有談論詩文之時,王夫人在一邊是怎樣的心情?一個聽不懂丈夫話的人怎麼獲得丈夫的歡心?王夫人以她的身份和管家能力獲得丈夫的尊重,倆人相敬如賓。賈政後來寧願和趙姨娘一起,也不會和王夫人同室而歇。王夫人由此不喜歡“狐狸精”一樣的美女,也不會欣賞有才氣的女子。不幸的是,黛玉兩者都有。


王夫人出招想看到黛玉失禮,可惜賈敏常向黛玉介紹賈府情況。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一個大家閨秀,賈敏都一一傳授過,聰慧的黛玉應付得很得體。不過,黛玉畢竟年紀小,加上被獨寵慣了,有時言行就沒那麼時刻小心。王夫人借妹妹的宮花,借周瑞家的,終於成功地激怒黛玉,使得林黛玉失態。從此,黛玉“多心”“小心眼兒”“目下無塵”帽子就戴上取不掉了。

光這幾頂帽子還不夠,接著,王夫人又時常提到黛玉身體有病。

28回,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32回,王夫人道:“剛才我賞了他娘五十兩銀子,原要還把你妹妹們的新衣服拿兩套給他妝裹.誰知鳳丫頭說可巧都沒什麼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兩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個孩子素日是個有心的,況且他也三災八難的,既說了給他過生日, 這會子又給人妝裹去,豈不忌諱. ”


34回後,因襲人的進言,金釧的死,寶玉的捱打。王夫人開始戒備黛玉,厭惡黛玉。特別是57回的“慧紫鵑情辭試忙玉”,聽說黛玉回蘇州謊話時,自己的兒子竟然呆傻到那種地步,王夫人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寶玉是她的唯一依靠,可寶玉的情緒、生命都被黛玉掌控,怎麼能讓王夫人安心呢?作為一個母親,在那樣的時代,她要保全自己兒子,要讓自己老有所依,她必須阻止寶黛姻緣。寶黛姻緣的支持者是賈母,有可能還有賈政。如果賈政能和她一樣喜歡並支持寶釵,那她就省事多了。可惜,王夫人知道賈政不喜歡,提都不敢提,只是暗地裡推動金玉良緣的進程,明裡就採取一些措施,比如清理寶玉身邊的丫頭,收編襲人,把寶玉搬出大觀園等。

74回“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的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後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今日對了坎兒, 這丫頭想必就是他了.”

如果說以前是冷淡,那到這裡,就是明明白白的厭惡了。無依無靠的黛玉,已經無男性親友為她撐腰,有一個賈母,已經老了。王夫人先收拾她能收拾的人,其他人,耐心地等時間等機會。

襲人“變個法子,把寶二爺搬出去。”紫鵑“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 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

賈母一死,王夫人的狠毒就會用在黛玉身上。就像王夫人對金釧和晴雯一樣。“風刀霜劍嚴相逼”,指的就是那段日子,是王夫人給予黛玉的。有人以為黛玉在賈府過那樣好的日子還自怨自憐,太敏感多疑,是黛玉自己性格造成的悲劇。其實,大家忘記了,有些詩句,有些言語是讖語,是告訴讀者將來發生的事。

王夫人披著善良的外衣,給人感覺是木頭人是老實人是可憐人。可她懂得趨利避害,懂得權謀之術,連鳳姐都是她利用的工具……王夫人的結局不會好,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


不管怎樣,王夫人在那個時代,算是成功的人。可惜,她的成功,未免犧牲太大。如果要怪她,仔細想想,又怪不著她,以她的身份,以那個時代的要求,以她生活的環境,你要她怎麼做?她也不過是自保,不過是為了兒子,為了家族……


ld依荷聽雨



黛玉初進賈府,王夫人實在沒有不喜歡林黛玉,黛玉初入賈府王夫人對黛玉是很客氣的、很關心的。

對於王夫人來說,林黛玉是婆婆賈母的親外孫女兒、是丈夫的親侄女兒,林黛玉的父親探花出身的巡鹽御史,並且林如海與賈政的個人關係很和諧,林黛玉本人聰慧美麗、也表現得十分乖巧懂事,王夫人根本沒有不喜歡林黛玉的理由呀!

可是如果要王夫人真心感覺林黛玉就是理想中的兒媳婦,好像還真的不太可能。在“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年代,父母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媳婦真的好正常。王夫人算是很孝順、很尊重賈母的媳婦了,賈政和王夫人都太過愚孝了,這才是榮國府最大的悲哀。如果寶玉寶釵早些定婚結婚,寶黛不致於深陷“私情”不能自拔,最後造成寶黛釵三人的悲劇。

賈母就是一心想多拖住孫兒孫女兩年陪她老人家玩樂玩樂,因為“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可是賈母以為是心疼孫子孫女反而是害了他們。


薛寶釵比林黛玉身體健康,比林黛玉更博學多才、更勤快能幹成熟,比林黛玉更大方懂事、溫和憐下,關鍵是寶釵還與姨媽王夫人的關係更加自然親近、更能體貼王夫人的心意。 就連賈府的下人丫頭們都喜歡跟寶釵玩兒,又何況是寶釵的親姨媽王夫人呢?

寶黛見面第一天,黛玉一句話就惹得寶玉摔玉,“通靈寶玉”可是全體賈府中人的“命根子”呀! “通靈寶玉”是寶玉“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正面寫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背面寫著這塊玉的功能:“一除邪崇、二療冤疾、三知禍福”。整個賈府的富貴基業都指望著這塊“通靈寶玉”來庇佑呢!

薛寶釵有癩頭和尚送的“不棄不離、芳齡永續”的金鎖,癩頭和尚指明瞭“要有玉的方可配”是“金玉良緣”呀! 換了誰是王夫人也會更喜歡薛寶釵,選兒媳婦當然是寶釵更合適。


元宵節“元妃省親”之後,寶玉和寶釵眾姐妹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觀園一起讀書才一個多月三月初十左右,當家媳婦鳳姐剛剛當著李紈、三春、寶釵黛玉和寶玉的面調侃了黛玉“吃茶”論及“寶黛姻緣”,才過了一會兒寶玉鳳姐就雙雙被魘住了生命垂危,癩頭和尚跛足道人飄然而至持頌“通靈寶玉”後,鳳姐寶玉果然在三十三天後康復了。

“通靈寶玉”果然是能“除邪崇”的“命根子”,“通靈寶玉”顯靈救了鳳姐的命,鳳姐至此以後再不提“寶黛姻緣”了。鳳姐貪贓枉法“不怕陰司報應”卻到底還是要自己活生生的一條性命吧? 賈府中人都應該會想到癩頭和尚送的“不棄不離”金鎖”是“護玉”的“金玉良緣”。


賈政王夫人和寶玉的親姐姐元春都應該想到一塊去了,只是這三個極孝順賈母的子孫還不瞭解賈府老祖宗的意思。鳳姐寶玉被魘住康復後不到十天元妃賜下端午節禮獨寶玉寶釵相同,很難說不是賈政王夫人和女兒賈元春的一種試探之意。

(87黛玉的室內裝飾,尤其是這張床把我醜哭了三十年了。)

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親,賈母的態度很微妙,賈母先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之後又親自提醒寶玉收了與湘雲“一對兒”的“金麒麟”。 第二天寶玉就在瀟湘館裡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賈母、王夫人都來了瀟湘館。

寶玉第一次摔玉是黛玉初進賈府第一天,八、九歲的小男孩不懂事也是有的。這一次少年寶玉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況且“通靈寶玉”在一個多月之前剛剛“顯靈”救了鳳姐和寶玉自己的性命呀!寶玉摔玉這是不要命了,不但不要自己的命了,也不管賈府其他人的性命安危,連平日跟他最親近鳳姐姐也不顧了。

賈母、王夫人會怎麼想呢?

寶玉第一次摔玉賈母說他是“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第二次摔玉,賈母說“我這個老冤家,偏生遇上這兩個不醒事的小冤家。”。

寶玉捱打之後,怡紅院裡賈母當著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鳳姐、寶釵、寶玉的面讚揚寶釵“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都不如寶丫頭。”,然後又親自幫寶玉求寶釵“叫鶯兒來給寶玉打絡子”。下午寶釵第二次來了怡紅院親自配了金線“叫鶯兒給寶玉打絡子”把“通靈寶玉”絡上了。

賈母老宗祖,她老人家也不可能不顧寶貝孫子寶玉和鳳姐兒的性命,不顧賈府整個家族的安危不表態、不站隊“護玉”、不向薛姨媽寶釵示好哦!從賈府長輩的角度來看,賈母對寶黛也實在是“護短”了。賈母深知老祖宗不能這樣當的,她必須對王夫人和薛姨媽寶釵以及並沒有直接出場的賈政賈元春父女有所交代、有所表示。

其實精明的賈母是在使用鴕鳥政策,她深知賈府最終可能會別無選擇接受“金玉良緣”,老人家不過得樂且樂一時“且行且珍惜”罷了。說到底還是賈政王夫人對賈母愚孝,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最終害了寶黛釵三個孩子。

說穿了,在這個端午節之後,林黛玉做為“寶二奶奶”候選人早已經出局了。不但賈政王夫人根本沒有可能選擇黛玉做兒媳婦,賈母也明白根本沒有可能成就“寶黛姻緣”了。

這個端午節後盛夏正午的怡紅院裡,當家媳婦鳳姐還破天荒的自己破費出資做了“小荷葉小蓮蓬湯”送給大家喝。不知道黛玉有沒有份兒也得了一碗,如果黛玉也得了一碗“小荷葉小蓮蓬湯”,黛玉可曾想象得到這一天怡紅院內賈府的老少三代女主子們,包括未來的女主薛寶釵在一起其樂融融、和諧而歡樂。

黛玉最親愛的外祖母賈母在為寶釵過十五歲生日之後,又一次向薛家母女帶來的“不棄不離”的“護玉”金鎖揮動了十分親密溫情的橄欖枝。

唉……可憐的黛玉!


阿丹151014015


紅樓夢有非常多的讀者,不太喜歡王夫人。總是認為王夫人是一個非常狠毒的女人,拆散寶黛愛情,逼死金釧,攆走晴雯,致晴雯夭亡。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王夫人真的有錯嗎?別說在那個尊卑有別的年代,即便在現在的社會。一個公司老闆把員工給辭退了,員工想不開,自殺了,這個老闆就成了殺人兇手了?

因為我們習慣同情弱者,所以誰死誰有理。說起晴雯,很多人對王夫人攆晴雯十分不滿,認為王夫人是個毒婦。可是當初晴雯攆墜兒的時候,又何曾慈悲過。或許喜歡晴雯的讀者會為晴雯辯解,認為墜兒偷東西,晴雯把她攆出去,理所當然。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麼王夫人攆晴雯,晴雯一點也不冤枉。

說晴雯和金釧這些事,主要是想說,在這件事上王夫人並沒有什麼錯,不僅在那個時代,即便是放在現在也沒有什麼錯。故而不能因此判定王夫人是一個狠毒的女子。

我想說的是,王夫人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對於林黛玉剛進入賈府的時候,王夫人是一種憐愛的態度,因為林黛玉是嬌客。可是一旦時間長了,林黛玉真正的在賈府長久的住了下來,黛玉“客”的身份,實際上已經變成了賈府的人,所以王夫人的態度自己也會轉變,由林黛玉剛入賈府的憐愛,到後來的平淡。即以平常心對待,我們俗話說的“不敬神不罰神”也就是說不去極力的討好林黛玉,也不去故意的慢待林黛玉。大體上還要對林黛玉好,因為賈母還在。

如果細讀文本的話,就可以知道,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我不能說王夫人非常討厭林黛玉,但是相對來說,王夫人也不是很喜歡林黛玉,首先是性格上王夫人就不大喜歡林黛玉,這和賈母很相似,賈母就不喜歡薛寶釵,因為性格不一樣。王夫人寶釵的性格相似,而賈母林黛玉的性格相近。

就拿金釧跳井一事來說,王夫人想給金釧新衣服,鳳姐謊稱其她姑娘們都沒有做新衣服,只有林黛玉做了兩套。首先王熙鳳並沒有給林黛玉做新衣服,她拿黛玉做擋箭牌。其次王夫人也沒有去找林黛玉要新衣服,雖然她解釋了一番,說什麼黛玉三災八難的等等話,此處王夫人並不是為林黛玉考慮,而是畏懼賈母,不敢去找林黛玉要這衣服。所以說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始終是“敬而遠之”的一種態度,因為賈母還健在。可惜曹雪芹八十回後的紅樓夢看不到了,否則那時候賈母死後,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就比較真實了。


青埂峰下的鬼話


要說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變化那就是從不喜到厭惡。

雖說王夫人出身名門,是一個高貴的貴夫人,可她也有著跟尋常百姓家的婦人一樣苦惱——姑嫂不合。想她充滿羨慕嫉妒恨地跟鳳姐說:“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林妹妹的母親賈敏當年未出閣時,在自家嫂子王夫人面前那是相當的嬌貴的,換句話說,王夫人都是要禮讓三分。

那現如今這個嬌貴的小姑子生的女兒來到自己這面前,自然會讓王夫人想起從前各種委屈,那自然她對黛玉喜歡不起來了。所以剛開始見面時,她故意顯得熱情非得拉黛玉這個小輩坐在主位上。不知道的人說她是熱情,可明白的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捧殺。要是林黛玉輕輕鬆鬆的坐了上去,那估計賈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會以為林妹妹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地人了。

雖說王夫人剛開始見面就想給林妹妹點顏色看看,但這也是隻因為賈敏的原因才遷怒她罷了吧。

可是後面隨著寶玉與黛玉的感情日益加深,而且她感受到賈母有種非要撮合兩人的意思,這時王夫人對林妹妹那是越來越厭惡了。

天下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找個身體健康能持家的女人。可是林妹妹雖然才華橫溢,可是偏偏身子骨從小就差,就這一點,那是萬萬入不了王夫人的眼的。所以這王夫人越看林妹妹就越生厭。以至於金釧被她逼死後,要拿林妹妹的衣服給金釧裝裹時,王夫人雖說明著拒絕了但卻說到“她也三災八難的。”瞧這話說的,這究竟是關心呢還是在咒林妹妹呢?

在修理晴雯的時候,她竟說晴雯跟林妹妹長得像,還說自己看不上那樣。這也太直白的表達自己的厭惡之情了吧。

那也難怪賈母死後,黛玉的日子一天天難過,可憐的失去靠山的她除了天天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也是再無他法了。


悅讀會


林黛玉六歲初到賈府,拜見王夫人的時候,王夫人讓她坐賈政的座位,並告誡林黛玉離自己的兒子遠點。

一般認為是王夫人早有“金玉良緣”的構想,而黛玉的出現,將會是最大的破壞者,尤其是寶玉對黛玉的感情。

那麼,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林黛玉的母親賈敏留下來的。賈敏是賈母唯一的女孩,賈母自己都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

當初王夫人剛嫁到賈家時,賈敏未出閣,二人姑嫂相處,王夫人只能謙讓退避。王夫人名門閨秀,不象鳳姐那樣會說市儈話,她在賈府是老實巴交的正房大奶奶,等到賈敏出嫁,鳳姐嫁入賈府,王夫人才慢慢的直起腰桿來,對當年的處境,她在潛意識中,對黛玉就不會有好感。  

黛玉剛進府時,王夫人扯謊說“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

王夫人不充許他們有什麼“關係”,警告黛玉離她兒子遠點,難道寶釵是留給寶玉的?由此可見,王夫人對黛玉的看法,因為賈敏而早就定型。

但賈母最願意讓寶玉娶黛玉。

王夫人雖然對賈母是言聽計從,但是關係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上卻不會順從,王夫人內心想要寶釵做她兒媳,因為寶釵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兒。賈府裡頭當家的是王夫人的侄女鳳姐。

一切從利益出發,王夫人為鞏固她在賈家的地位,她當然拉攏自己的團隊。

另外,林家的家產落入賈府,有可能鳳姐夫婦貪汙了,所以,如果讓寶玉娶黛玉,對方家境落魄,沒得撈一點油水。


莫小邪


前一段聊過王夫人這個人物不可以用善惡來看她,作為一個母親,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王夫人有著複雜的情感。之所以王夫人會有很多差評,主要原因就在於她對林黛玉的看法,那麼,王夫人真的一開始就不喜歡林黛玉麼?我認為是。之所以這樣,問題應該出在賈母身上!


一,王夫人對賈母接林黛玉來的初衷不滿意。

王夫人是無奈的。表面看她是榮國府的當家人很風光。實際上她為此付出了一子死別,一女生離的人生慘劇!只剩一個寶貝賈寶玉還被婆婆賈母牢牢把控著。不但養在身邊,甚至還要干預賈寶玉的人生大事。王夫人自然是非常不滿的。

賈母接林黛玉來的目的路人皆知,就是想養大了嫁給賈寶玉!王夫人心知肚明,對於這種粗暴干預的方式,王夫人極度反感。大兒子不明不白的死了她沒辦法(賈珠死一定有問題);大女兒被送進皇宮她也沒辦法;就剩這麼一個小兒子,她的命一樣,她一定不會輕易妥協,為什麼一切都要你們賈家做主?王夫人主觀上就不喜歡林黛玉。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裡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道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王夫人在初見林黛玉時就告誡林黛玉,雖是慈母之心對賈寶玉無可奈何,也是不讓林黛玉被欺負。但顯然也有告誡林黛玉,讓林黛玉不要親近賈寶玉的意思!



二,王夫人對林黛玉的一切都不滿意。

王夫人主觀對林黛玉不喜歡源自賈母的強勢干涉。越來越不喜歡甚至排斥就是林黛玉自身的原因了。林黛玉目不留塵的性格讓她並不受賈家上下喜歡。寶釵一來就搶了林黛玉的風頭可知林黛玉人脈的營造並不成功。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林黛玉冷笑道:“我為什麼助他?我也不犯著勸他。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給他酒吃,如今在姨媽這裡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裡是外人,不當在這裡的也未可定。”李嬤嬤聽了,又是急,又是笑,說著:“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

周瑞家的和李嬤嬤都是王夫人的人。林黛玉對她們不假辭色,李嬤嬤還好,接了個話,周瑞家的直接一聲不吱,顯然是不滿到極點。小人難防,林黛玉得罪小人,他們怎麼會饒了林黛玉,有他們在王夫人面前下舌,王夫人絕不會有林黛玉有好印象。

性格因素可以更改,長大後林黛玉確實改變了很多。可身體不好是林黛玉最大的致命傷。王夫人絕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娶一個病秧子,萬一死了,生不了孩子,都對賈寶玉的人生不利。夫妻感情越深,一方面出了問題,對一方面的打擊越大。王夫人不能讓自己兒子身上出現這種致命隱患。而賈寶玉經常“林妹妹從來不說這樣的混賬話……”更讓王夫人厭惡透頂,不讓兒子學好的人哪一個母親都不會喜歡!


三,寶黛愛情太明顯了讓王夫人不喜!

寶黛愛情讓王夫人極度不喜,甚至緊張!就是賈母都不支持,賈母支持的是寶黛姻緣。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感情太明顯了,不用任何人告密,王夫人早看在眼裡。在一個對自由戀愛嚴防死守,認為是傷風敗俗零容忍的時代,寶黛愛情根本不被祝福,還會被認為是不才之事。王夫人很正常的會認為是林黛玉引誘了賈寶玉。這讓林黛玉在王夫人心中已經不是不喜,甚至怨恨了。

這裡說一下古人對愛情的態度。古人認為愛情出在婚姻內是美好的,齊眉舉案或者琴瑟和鳴、相濡以沫都讓人羨慕。但要發生在婚前是絕對不允許的。梁祝如此,寶黛愛情也如此。那時代自由戀愛不但不美好,還是違背禮法與犯罪無異的行為。所以為何《紅樓夢》面世後有多情女子讀後自殺的傳說就是因為當時社會不允許自由戀愛。這種行為是讓人絕望的。

基於此,王夫人容不下寶黛愛情沒什麼錯。在世俗眼中,錯的是林黛玉和賈寶玉。作為母親,王夫人不會覺得自己兒子有問題,那有問題的就一定是林黛玉。所以,無論主觀反抗賈母干涉,對林黛玉性格,身體不滿意,最後對寶黛愛情深惡痛絕,都讓王夫人特別排斥林黛玉。在她眼裡,林黛玉是會毀了她兒子賈寶玉一生的妖精。世事證明狐狸精算不上,但毀了賈寶玉一生也沒什麼錯!你認為呢?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