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將,被更厲害的名將打敗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漢史趣聞


微操大師的老對手在談及到他時曾這樣說過:“論文,他沒有系統理論,這是他大大的不足;論武,他缺乏系統的戰略思想,這是他武功方面的不足。”沒有系統的戰略思想,這也許是在戰場上喜歡微操的委員長昏招頻出毫無章法的最大根源。

但是,微操大師一向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有王陽明附體而算無遺策,因此每每都認為自己絕對正確而極少重視部下的諫言。而如果微操大師的決策被部下反駁時立馬一口一個希匹,如而果決策被事實無情打臉後,提出反駁意見的將領就要倒黴了,微操大師直接甩鍋並且罵其無能或者用人不當,抗日名將王耀武在萊蕪戰役結束後就躺槍了。

王耀武可以說是國軍陣營中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從一個補充旅旅長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官至國軍一方大員,不知將多少黃埔師兄弟遠遠甩在了身後,對於非常注重排資論輩的國軍陣營來說,一個黃埔三期能取得如此成就生足以說明王耀武有著十分過人的能力。而王耀武的平步青雲與只會溜鬚拍馬的胡宗南、湯恩伯、桂永清等人可不一樣,王耀武是靠戰功一步步給打出來的,抗戰幾乎打滿了全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抗日名將。

但是,這麼厲害的將領在內戰主政山東期間卻被委員長給高升架空了,微操大師為了平定華東戰事不斷地抽調王耀武的部隊奔赴戰場。出於軍人天職王耀武當然不敢違抗校長的命令,在粟裕發起的蘇中戰役間率部和友軍進攻山東野戰軍,一股氣打通了膠濟鐵路線,這期間曾和日後攻打濟南的許世友及打援的葉飛交過手。

出乎蔣介石意料的是蘇中戰場進展得極為不順利,黃埔一期的李默庵被名將粟裕打得落花流水而無計可施。情急之下蔣介石將王耀武一手拉起的整編七十四師調到了淮北戰場,目標就是解放區重鎮淮陰和淮安。雖然兩淮得手,但急功近利的張靈甫乘勝出擊漣水時令整編七十四內戰以來首次碰壁,而整編七十四師此後一直受控於參謀總長陳誠之下。

蔣介石在宿北和魯南戰役連續吃了兩個大敗仗後,參與制定了魯南會戰計劃決定加大賭注孤注一擲,集中大量重兵集團採取南北夾擊,迫使華中和山東兩大野戰軍與之進行大決戰,而北線兵團蔣介石要求王耀武出三個軍輔助南線兵團(包含整編七十四師)作戰。向來謹慎的王耀武並不同意出兵提出了反駁意見,因為從濟南往萊蕪推進的必經之路上兩側則山巒重疊,只能從峽谷中行軍造成首尾不能相顧很容易中套,況且萊蕪距離臨沂四五百里路,長途奔襲的運動戰更是老對手粟裕擅長的戰術。

但是,對於排兵佈陣一無所知的微操大師根本不聽王耀武的諫言,強行要求出兵配合作戰,王耀武只好派了副手李仙洲率領73、46、12三個軍出戰。當得知張靈甫整編74師及李天霞的整編83師不費吹灰之力佔領瞭解放區首府臨沂後,王耀武便識破了老對手粟裕的真實意圖,因此不顧參謀總長陳誠的反對強令李仙洲放棄已佔領的萊蕪往回縮。

結果,被正趴在軍事地圖上的微操大師以“貽誤魯南戰機”將王耀武痛斥了一頓,王耀武很無奈只好硬著頭疼執行蔣的命令,電李仙洲返回萊蕪配合南線的陳誠夾擊華野。最終李仙洲的兩個軍就是在蔣的微操之下被粟裕給一鍋端了,第12軍也損失了一個師。

如果沒有微操大師的這一“神來之筆”李仙洲早跑掉了,五萬頭豬的梗也許也不會發生在王耀武身上。但是,萊蕪戰役結束後委員長將兵敗的鍋直接甩給了王耀武,以用人不當(微操大師認為李仙洲能力平庸不足以擔大任)將王耀武罵得體無完膚,而對於自己的越級指揮失誤被事實打臉之後估計唯有懇求上帝原諒了。

王耀武在萊蕪損失了近六萬人,隨後在蔣的微操之下在孟良崮又被粟裕吃掉了整編七十四師,王耀武的精銳幾乎被微操大師給玩完了,濟南兵力其實已捉襟見肘了,因此豫東戰役之後對於已經成了孤城的濟南,王耀武曾建議蔣介石收縮兵力全部撤軍至徐州,但被否決了。在濟南攻堅戰打響后王耀武雖然進行了頑強的防守,但被吳化文突然擺了一套後情勢急轉直下,機場的丟失王也就插翅難逃了,名將王耀武就是被粟裕這個更厲害的名將一點一點給打敗了。


賽門之略


說起這個,當然要說彭德懷和麥克阿瑟兩位將軍,他們兩位,可是真正的名將。

麥克阿瑟,一個美國傳奇將軍,但是,他遇到了我們的彭大將軍,也是大敗而歸。所以,小雪看到這個題目,不禁聯想起彭德懷和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中的對決,可以說是麥克阿瑟軍旅生涯中的一大敗筆,他最大的錯誤就是,來朝參加對華作戰,可能用滑鐵盧來形容麥克阿瑟最合適不過。

麥克阿瑟可能是美國總統杜魯門邀請會見的吃了第一次閉門羹的美國總統,他的傲慢可見一斑

麥克阿瑟在什麼時候確立了自己在美國軍隊中的地位,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麥克阿瑟作為盟軍的最高司令長官,統領美國、英國上萬人馬,對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的覆滅,有很大的功績。

另外,他還要斡旋美國和英國這些將士中存在的“鬥爭”,正所謂誰也不服誰,而麥克阿瑟就是緩和其中關係的中間人,他帶領盟軍諾曼底登陸,將可惡的納粹打到了德國老家。

另外,他也是對日戰爭中,美國的鷹派代表,麥克阿瑟曾經到過日本,他對日本戰後格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歷史就是如此的巧合,1950年,美國派麥克阿瑟到了朝鮮戰爭,我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國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麥克阿瑟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對華作戰失敗的美國五星上將,他還在後期回國以後競選美國總統,不知道他哪裡來的勇氣。

麥克阿瑟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說道:我保證對朝作戰全勝。但是,事實給了這位傲慢的將軍一個大嘴巴子

對於當時,中國援朝,美國總統杜魯門是有擔心的,他不希望解放軍進駐朝鮮,對美國發起作戰,而麥克阿瑟卻信誓旦旦,認為他的航母戰鬥群和陸軍可以以摧枯拉朽似的打贏朝鮮戰爭。

後來,美國還想動用原子彈收拾殘局,但是,我們當時並不怕,英國等國發表講話表示反對,最後,才不了了之。

1951年4月,由於麥克阿瑟統帥的聯合國軍,在朝鮮的三次失利和一次平局,被美國總統杜魯門撤了職,李奇微接替了他的位置,後來,李奇微希望兩國和談,朝鮮戰爭最後才宣告結束。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說到名將,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看到提問,一個名將被更厲害的名將打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濰水之戰。

第一,戰爭雙方資料:進攻方漢軍,領隊將軍:韓信,軍隊人數:不詳。守城方:齊軍,領隊將軍:不重要,軍隊人數:可多可少,可有可無,反正就是打不贏。救援方:楚軍,領隊將軍:龍且,軍隊人數:十萬大軍。

第二,戰爭經過,史記載【齊王廣、龍且並軍與信戰,未合。人或說龍且曰:漢兵遠鬥窮戰,其鋒不可當。齊、楚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不如深壁,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聞其王在,楚來救,必反漢。漢兵二千里客居,齊城皆反之,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遂戰,與信夾濰水陳。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滿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簡單概括就是,有人勸龍且深溝高壘,避免與韓信正面作戰,迂迴策略打心理戰,龍且認為有戰不打不舒服,並且看不起韓信,最後被韓信用水計大敗,兵敗被殺。

最後,從戰爭雙方來看,實力差距並不是絕對的,軍力也不是絕對的,龍且作為項羽麾下的第一猛將,深得項羽重視,龍且的戰敗直接影響了楚漢的軍事形勢,項羽此後不得不重新調整對漢作戰策略。


醉裡看風雪


中外歷史上名將很多,一個名將被另一個名將打敗的例子也很多,但是影響歷史進程的就沒幾個了,外國的出名的如滑鐵盧之戰,中國的楚漢之爭等,但都是本文化之間的交戰。現在我來講一個真正的中西名將之間的交戰,也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中西名將交戰,結果是中國名將大敗西方名將,一個後來做了開國元帥,而另一個做了五星上將,而這場戰爭直接影響了世界格局直到現在,這就是朝鮮戰爭,而這兩個名將就是中國的開國元帥彭德懷和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
彭德懷:


一個放牛娃,寒門子弟,15歲時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輯。18歲加入湘軍。20歲任連長,30歲任軍長,中國軍隊的二號人物。中國十大元帥排第二,一生戰功赫赫,軍事才能發揮到顛峰是1950年10月毛澤東主席召喚他出任志願軍總司令出兵朝鮮,參與抗美援朝的戰爭中。
麥克阿瑟:美國五星上將,西點軍校高材生,參加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准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國防部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一個傳奇式軍事人才,二戰中率兵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把日本天皇踩在了腳下,於1945年8月15日在投降書上籤了字,終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大東亞共榮的美夢。一個戰功赫赫的名將卻陰溝翻船,敗在了朝鮮戰爭中,被撤職告老還鄉。

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金日成軍隊誇過了38線,發動了統一朝鮮的戰爭,7月7日,聯合國授權美國組建聯合國軍(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土耳其,菲律賓,泰國,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盧森堡,南非,埃塞等國)。支持南韓抵抗北朝鮮的進攻,麥克阿瑟出任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總司令。8月中旬北朝鮮已攻至釜山一線,朝鮮90%已落入金日成手中。9月15日,麥克阿瑟充分發揮了其軍事才能,演了一出朝鮮版的子午谷~~仁川登陸。


登陸成功後,對北朝鮮的軍隊有攔腰絕斷的危險,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麥克阿瑟甚至發出了聖誕回家過節的口號,10月19日時麥克阿瑟率領的聯合國軍已反功至離鴨綠江不到100公里之處。1950年10月8日,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著只有小米加步槍的志願軍出兵朝鮮。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後,彭德懷彙集了各方情報分析,知道麥克阿瑟還不清楚志願軍出兵朝鮮,於是布了一個大口袋陣,經過四天四夜扦插急行軍,終於在10月25日把聯合國軍的先頭部隊二萬多人包圍了,發起了第一次戰役。而麥克阿瑟還矇在鼓裡,而這處戰役共殲敵15000多人,彭德懷通過這次戰役終於在戰場上站穩腳,併為以後勝利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殲敵15000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0.62。

第二次戰役:西線作戰1950年11月25日~12月4日,東線作戰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殲敵36000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0.85。

第三次戰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殲敵19000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0.43。

第四次戰役:1951年1月25日~4月21曰。殲敵78000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0.67。

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5月21日。殲敵82000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1.038。


而這兩人的對決勝負在土耳其旅的到來及覆滅就可見一斑。併成為戰爭折點。
土耳其為了響應美國的要求,派出了其一個精銳部隊~土耳其第一旅共6000多人,他們手裡都是新式武器。麥克阿瑟為了慶祝土一旅的到來,決定在38線附近的金化舉行閱兵歡迎儀式。而彭德懷也剛好收到蘇聯提供的新式榴彈遠程大炮,正沒處試驗,聽到這個情報後大喜,決定搞一次突襲行動。
土耳其一旅正精神抖擻,衣冠亮麗,列隊整整齊齊地等代檢閱時,志願軍萬炮齊發,在不到兩個小時裡殲滅了土耳其一旅4000人,傷2000多人。而麥克阿瑟因戰機晚點而躲過了一劫。而整個戰爭因土耳其一旅的速滅而在聯合國軍發生很大心理影響,因在戰場上閱兵是愚蠢的,也直接道至麥克阿瑟被撤職。史稱"金化慘案"。而這也體現了彭德懷的軍事果決完勝麥克阿瑟。這就是中西名將之間的顛峰對決,而朝鮮戰爭的勝利也釋出了中西軍事家的區別,中方是完勝的。通過朝鮮戰爭,毛澤東主席也看出了美國的弱點,難怪他說美帝只是個紙老虎。確實從朝戰到現在美國單打獨鬥的從沒有一次是完勝的,每次都拉上小弟才有勝的可能。


聰聰看歷史


彭德懷PK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名將,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創造下的“蛙跳戰術”和兩棲戰,把日本鬼子在太平洋上打得滿地找牙。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擔任美國遠東總司令,之後介入朝鮮戰爭,再度發揮其兩棲登陸戰的特長——面對飲馬日本海的朝鮮人民軍,麥克阿瑟指揮三個美軍師從朝鮮人民軍後方的仁川登陸,先是切斷人民軍後勤補給線,然後與扼守釜山的美韓軍南北夾擊,大破朝鮮人民軍,一舉扭轉了朝鮮戰局。隨後,麥克阿瑟又指揮各路大軍一路跟蹤追殺,直到鴨綠江。這時,他碰上了一個更加兇狠的對手,這個對手不僅粉碎了他企圖統一朝鮮半島的夢想,並且終結了他的軍旅生涯。這個對手就是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農民出身的彭德懷。

從美軍登陸仁川開始,中國就做出了出兵朝鮮的決定。全程參加過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戰功卓著的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臨危受命,指揮已經集結在中朝邊境上的30萬大軍以“志願軍”的名義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中國軍隊以隱蔽、突然的動作進入朝鮮,這是麥克阿瑟所始料未及的。結果在第一次戰役中捱了當頭一棒,被志願軍殲滅了1.5萬餘人,被迫暫時停止進攻。

得知中國軍隊參戰的消息後,麥克阿瑟並不以為然,他深知中美兩軍的巨大差距。兵力數量雖然相當,但是裝備著萬國牌陸軍輕武器和少量重武器的中國軍隊怎麼能是擁有強大地空火力掩護、步兵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的對手?就算中國軍隊在經過國內戰爭的錘鍊驍勇非常,然而經過太平洋戰爭洗禮的美軍又豈是等閒之輩?

所以,麥克阿瑟雖然吃了一次敗仗,還是沒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稍微調整了部署,緊接著又發動了進攻,叫囂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沒想到的是第二次戰役敗的更慘,部署的東西兩路大軍分別在長津湖和三所裡遭遇志願軍伏擊,大敗而歸。東路大軍直接被趕下了日本海,西路大軍丟了平壤退到三八線才停下。裝備精良、功勳卓著的美軍第一騎兵師、海軍陸戰隊第一師這兩支部隊都被打得死裡逃生。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更是在撤退途中因為翻車丟了性命。

第二次戰役後,麥克阿瑟在美國國內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名義上雖說還是遠東美軍總司令,實權卻已經操在新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手中。第五次戰役後,麥克阿瑟因為過分鼓吹擴大朝鮮戰爭到中國本土而引起美國朝野憤慨,最終被勒令脫下穿了大半輩子的軍裝。而他的對手彭德懷,繼續將李奇微、克拉克這兩位接替他的美軍名將一個一個打敗。


寰宇長劍


🌹名將被名將戰敗,列出幾例。

📒林彪:平型關大敗日軍精銳師團司令官、名將板垣徵四郎。

1937年9月24日,林彪指揮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與“日本鋼軍”——板垣徵四郎中將的師團激戰,殲敵1000多人。是抗戰以來第一個殲滅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楊成武:長城嶺下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

在日寇殘酷地對華北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時,我華北軍區楊成武部隊,在長城嶺下的戰鬥中,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震驚了整個侵華日軍大本營,日本天皇驚歎無語。

📒林彪:四戰四平,戰敗國民政府名將陳明仁。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林彪與陳明仁在吉林省的四平街,展開了國共命運的大決鬥,長達二年,互有勝負,來回拉鋸。雙方共投入兵力達94萬多人。最終在1948年3月,四平被我軍完全解放,控制了東北戰略要地。後來,陳明仁任湖南國民黨軍司令官,在和程潛起義時,最擔心林彪去算“血戰四平”的老帳。1955年國家授予陳明仁上將軍銜。

📔粟裕:“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王牌軍隊——“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中將。

1947年5月,在山東沂蒙山區的孟良崮地區,圍殲進犯解放區的國民黨王牌中的王牌,精銳的全美式裝備的七十四師3.2萬餘人,擊斃不可一世的中將師長——大名鼎鼎的張靈甫。反動派吹噓:“有七十四師即有國民黨”。孟良崮戰役,嚴重地打擊了國民黨的主力,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的陰謀計劃。

📔彭德懷:迫使美軍三易其帥,最終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侵朝美軍司令官為參加“二戰”的名將,太平洋戰場美軍東方部隊最高司令官,使用過“原子彈”的——麥克阿瑟五星上將。因朝鮮戰爭節節失利被撤換。第二任為世界名將:李奇微將軍,同樣不利被撤換。第三任為克拉克上將。結果在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彭德懷代表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協定》上簽字。克拉克上將沮喪地對記者說:“我是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將軍”。

📒[本文未經作者允許,不可改動。圖片源於網絡。]





笑看東籬


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戰役是非常關鍵的一次大轉折,在這場戰役中,出現了兩位世界級名將的身影,一位是被冠以日本軍魂之稱的山本五十六,另一位則是美國五星上將切斯特·威廉·尼米茲。這兩人都是二戰期間的重要將領,指揮本國軍隊贏得諸多戰功,併名列二戰期間的十大名將,但命運讓他們在中途島不期而遇,一場曠世之戰就此拉開帷幕。

一個是瘋狂的戰爭狂徒,一個則是收到總統死命令的五星上將,他們的相遇應該是被註定的。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軍最著名的提督(艦隊司令),曾親手組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在二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號稱“太平洋之鷲”。他本人痴迷賭博,指揮作戰時也喜歡碰運氣,因此很多人稱之為:瘋子。

東條英機上臺後,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秘航12晝夜,行程3500海里,於12月7日對珍珠港發動了突然襲擊。

由於偷襲珍珠港的成功,日本解除了翼側和後方的威脅,還控制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逐步佔領了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廣大區域。然而,山本五十六對此並不滿意,他的野心隨著一系列的勝利不斷膨脹,他打算再次像偷襲珍珠港一樣去偷襲中途島。

然而,此刻中途島上的將領可不是珍珠港的金梅爾將軍,在珍珠港被偷襲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把金梅爾換掉了,讓尼米茲將軍奪回太平洋珍珠港,洗涮美國的這份恥辱。臨走前,羅斯福對尼米茲說:“到珍珠港去收拾敗局,然後留在那裡,直到戰爭勝利”。顯然,這相當於給尼米茲下達了必須成功的死命令,所幸尼米茲接下來的表現並沒有讓這位總統失望。

中途島上,兩虎相遇的大戲終於上演了。計劃周密的山本這次沒能再次如願,而尼米茲吸取了金梅爾失敗的教訓,成功粉碎了山本五十六的陰謀。

1942年5月20日,山本集結了7艘航母、11艘戰列艦、22艘驅逐艦和21艘潛艇,連同後勤艦隻在內共計200餘艘,以及戰機700餘架在柱島集結。反觀在中途島上的尼米茲一方,能夠動用的只有3艘航母、3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雙方兵力對比懸殊,勝敗似乎沒有什麼懸念。

不過,戰爭有時候並不單單是武器裝備的對抗,精神、謀略甚至運氣都有可能左右戰場局面。6月初,山本率領200餘艘艦船,分8支特遣艦隊向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開進。山本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讓日軍艦隊兵分兩路對阿留申群島進行打擊。如果美軍派兵去偵查或支援,他就可以用日軍主力迅速佔領中途島。山本的計劃確實不錯,但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計劃似乎永遠趕不上變化!

鑑於珍珠港事件的深刻教訓,尼米茲加大了太平洋艦隊情報機構的建設。在短期內,就完美破譯了日本海軍部分無線電密碼,使得美軍對山本的動向瞭如指掌。美軍截獲日軍艦隊計劃後,緊急對剛剛在珊瑚海海戰中遭受重創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進行大修,工人們不分晝夜拼命搶工,竟然只用了72小時就將其恢復到戰鬥狀態,而通常需要數月才能修復。

而日軍為了加大進攻力量,減少了情報偵查飛機的配備,同時為了保持隱蔽航行,又採取了無線電靜默方式航行,使得日軍各部艦隊信息溝通不暢,一系列圍繞信息和情報工作的漏洞,使得包括山本在內的指揮官產生誤判,堅持按照原計劃發起進攻,這樣就鑽進了提前做好準備的美軍“口袋”,此後的日軍艦隊已經無力迴天了。

6月4日,日軍航母開始放飛第一波艦載機轟炸中途島,反而遭到中途島方向飛來的美軍戰機的襲擊,日軍司令部誤以為是美軍在島上的防衛力量較強,需要發動第二波對地攻擊,遂下令艦載機更換對地攻擊炸彈準備再次出擊。

實際上,美軍尼米茲司令部已經接到中途島守軍的報告判明瞭日軍航母的方位,下令艦載機發動進攻。美軍機群出現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加賀”、“赤城”和“蒼龍”號航母很快中彈起火併最終沉沒。

唯一躲過美軍襲擊的“飛龍”號航母起飛24架艦載機,成功命中美軍“約克城”號航母三發航彈,自己卻被“企業”號航母艦載機命中失去了戰鬥力,最終被己方艦炮擊沉。

是役,日軍損失大型航母4艘、重型巡洋艦1艘,戰死3057人。美軍則損失1艘航母、1艘驅逐艦,戰死307人。美軍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重大勝利,也使得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被迫轉入防守,逐步走上了無可挽回的失敗道路。

作為雙方對壘的戰場指揮官,美國海軍尼米茲將軍在出色的情報偵察支持下,以逸待勞打了山本率領的聯合艦隊一個措手不及。縱觀山本艦隊的戰場表現,幾乎一無是處,不僅通信密碼被破解、空中偵查力量薄弱、艦艇雷達技術落後,更關鍵的是山本五十六在戰役中的表現爭議頗多,尤其是他將前方戰場指揮權全權委託給了南雲忠一,大概是他犯下的最大錯誤。


軍備解碼


孟良崮之戰!!!!

解放軍的粟裕大將,直面國民黨最能打的整編74師,師長就是抗日名將張靈甫。當時解放軍方面的指揮官就是粟裕和陳毅,國民黨方面的就是張靈甫。

首先來看看一代抗日名將張靈甫的戰績:

1937年9月參加淞滬會戰。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並且受傷。

1938年9月升任一五三旅旅長,參加武漢會戰。

1939年3月參加南昌會戰。之後升任陸軍第五十一師步兵指揮官。

1939年9月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

942年4月,參加浙贛會戰;

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

1943年11月參加常德會戰,獲雲麾勳章;

1944年5月,參加長衡會戰,獲寶鼎勳章;後升任陸軍第七十四軍少將副軍長。

1946年4月,張靈甫升任陸軍第七十四軍中將軍長,併兼任首都(南京)警備司令。

看看張靈甫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的功績在整個國民黨軍隊中都是少見的。張靈甫的部隊也是全部的美式裝備,蔣介石的五大主力部隊之一,後來國民黨整編把74軍又編為整編第74師。

當時解放軍的指揮官就是粟裕和陳毅,不過當時陳毅主要的工作還是在政治方面,軍事方面主要還是粟裕指揮的。所以這裡說一下粟裕大將。

參加過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

長征時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這兩個名將碰到一起的戰爭註定會永遠的載入史冊,那就是孟良崮戰役。

整個戰役當時國民黨投入的部隊不光是74師還有整編83師19旅57團等等,總人數差不多有45萬人,而解放軍方面是華東野戰軍大約有27萬人。所以從人數規模上來看這場戰爭都是史詩級的。

而且當時許世友,王必成等名將都是直接上了前線的,解放軍集中十萬人主攻張靈甫的74師三萬人才得以圍困住他,想想張靈甫的戰鬥力。

當時張靈甫三萬多人被解放軍圍困,蔣介石更是向四十多萬 人下達了死命令救不出張靈甫就的全部軍法從事,但是最後張靈甫還是戰死在了孟良崮。一代抗日名將就這樣倒在了粟裕大將的面前。


中國歷史研究所


抗日名將薛嶽,戰功卓著,威名赫赫,讓日軍聞風喪膽,但後來在與開國大將粟裕的交手中,卻一敗再敗,以至最後被撤職棄用。

在中國反侵略戰爭史上,薛嶽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他是率部殲滅日軍數量最多的將領, 指揮的萬家嶺大捷和長沙保衛戰,都是日軍遭受到的為數不多的重創,對日作戰的不凡戰績,使薛嶽成為那個時代抗日將領中的翹楚,被人們稱為“百戰名將”、“戰神”。



薛嶽在與我軍的作戰中,也是一馬當先,毫不留情。當初兵微將寡、內外交困的紅軍在長征時,被薛嶽率軍一路追殺,紅軍走了兩萬五千裡,他追了兩萬裡,沒少給紅軍添堵。

後來紅軍在主席的指揮下四渡赤水,巧過金沙江,搶渡大渡河,才算擺脫了薛嶽的追擊。但幾個月後,薛嶽又率軍重創了紅四方面軍,使紅四方面軍遭受了重大損失。

1946年,內戰爆發,薛嶽時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繼續與我軍交手,前期,他指揮部隊在兩淮一帶採用聲東擊西、虛虛實實的戰術,讓我軍漸漸不支,失去大片根據地。


面對不利的局勢,高層令華中野戰軍粟裕火速北援,並將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陳毅為司令員,粟裕為副司令員並負責軍事戰役指揮。兩軍合併後再與薛嶽一決高下。

薛嶽是戰功赫赫的名將,而粟裕此時剛剛崛起,薛嶽也許並沒有把粟裕放在眼裡,此時他也絕沒有想到,以前名不見經傳的粟裕,最終讓他顏面盡失,從此一蹶不振。

在此後的幾個月中,薛嶽從來沒有這樣沮喪,首先在“蘇北戰役”中,國軍整編69師2萬多人被全殲,師長戴之奇兵敗自殺。又在“魯南戰役”中,國軍兩個整編師、一個快速縱隊,約5.3萬餘人被全殲,此戰後陳毅詩興大發,有“徐州薛嶽掩面泣,南京蔣賊應淚垂”的詩句。最後在“萊蕪戰役”中,李仙州部5.6萬餘人又全部被殲。

薛嶽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連戰連敗,喪師失地,在國軍內部引起了非議,因他本就與蔣校長有隙,加之又非嫡系,打了敗仗“背鍋”是自然的,十分生氣的蔣校長以“指揮不力,名聲低落”的藉口,撤了薛嶽的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職務。

其實把責任都推到薛嶽身上,確有不公,因為每次戰役都有蔣校長和參謀總長陳誠的參與。但最後的“鍋”只能由薛嶽一個人來背,相信他也只能滿臉不服但徒呼無奈。

但他的失敗卻贏得了對手的尊重,粟裕在評價薛嶽時,曾讚揚他“指揮機敏,是國軍中的一員干將”。這並非是粟裕有意抬高他,薛嶽在成為指揮官以後,無論與誰打仗,都有著不俗的表現。這次敗給粟裕,與蔣校長和陳誠的越級插手也不無關係。

後來薛嶽在主政廣東時,同樣無法阻擋我軍勢如破竹的腳步。他最後的軍事生涯是據守海南島,雖然費盡心機在島上構建了陸海空立體防禦體系的“伯陵防線”(薛嶽字伯陵),但同樣沒有阻擋住我軍的前進的步伐,但在他周密的撤退計劃下,國軍只損失了3.3萬餘人,主力大部順利撤出,沒有受到太大的消耗,這也是薛嶽的精明之處。

敗退到孤島以後,薛嶽受到了冷落,心灰意冷的他索性遠離世事,明者保身,最終活到102歲高壽離世,死前曾留下“寧用奴才,不用人才”八個字,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平。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孫臏打敗龐涓,項羽打敗章邯,韓信打敗章邯、韓信打敗項羽、呂蒙擊敗關羽、祖逖擊敗石勒、謝玄擊敗苻堅、陳慶之擊敗爾朱榮,陳霸先擊敗王僧辯、侯景,李存勖打敗耶律阿保機,狄青打敗儂智高,岳飛、韓世忠、劉琦、吳階打敗完顏宗弼,完顏陳和尚擊敗窩闊臺,徐達擊敗王保保,朱棣打敗耿炳文,于謙、石亨擊敗也先,袁崇煥擊敗努爾哈赤,多爾袞吳三桂擊敗李自成劉宗敏,李定國兩厥名王,曾國藩曾國荃擊敗陳玉成李秀成,葉挺擊敗吳佩孚,楊成武幹掉阿部規秀,陳毅粟裕擊敗杜聿明,林彪擊敗廖耀湘、白崇禧,彭德懷擊敗麥克阿瑟和李奇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