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羯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

小小嬴政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提起羯族,我們都知道這個種群的兇殘嗜殺。

在南北朝十六國之時,石勒建立了後趙,到石虎在任時,殘暴屠戮漢民,利用胡漢之間的隔閡,製造一些兇殘的事件,到了閔然的冉魏時期,又率領漢人對胡人進行了打擊。

冤冤相報,也是那個時候民族大融合的一個特殊表現。

羯人擁有和漢族很不一樣的外表,高鼻子,多須,深目,這種特徵,不是漢人的常見特徵,也不是中國北方常見的遊牧民族的特徵,而像是亞高加索區域的人種。

有學者推斷,羯族可能是吐火羅語系民族,也有不同的意見,說是羯人祖先是居住於鄂畢河與葉尼塞河流域的凱特人,還有學者認為羯人祖先是和中國西域聯繫密切的粟特人分支。

總之,這個擁有不同於漢人血緣的族群,是從其他地方遷入中國境內的。

羯人是如何進入中國的呢?

這個族群,是作為匈奴人的附屬,從西邊逐漸向東移動,到蒙古草原,然後由自北向南,進入今天的山陝一帶。在《晉書》和《世說新語》中,都有記載這個種族在幷州上黨武鄉的記載,尤其是這個地方出了石勒這個重要歷史人物。

最後雖然在閔然的帶領下,殺了不少羯人,但是在上黨地區,還是留下了一些羯人,繁衍後代。

因為人數太少了,到現在的話,估計都被漢人同化了。


更多歷史文化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羯人最大的可能是來自於西域的康居人。

歷史上的羯人曾經屬於南匈奴十九種之一的“羌渠”。 而所謂的羌渠又是哪方神聖、何許人也?近代的學者諸說紛紜,有羌人與匈奴混血、有呼揭國說,有小月氏說,而研究南北朝最有權威的譚其驤先生和王仲犖先生則比較肯定的認為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西域古國,其東為烏孫、西為阿蘭、南為安息帝國、大月氏、大宛,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一代。是個半農耕半遊牧的聯邦國家。南部是粟特人的城邦,主要經營商業和農業;北部是遊牧區,大多去給西域的王子們當僱傭兵。前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康居雖然號稱擁有人口六十萬,勝兵十二萬。但還是要“南羈事月氏,東羈事匈奴”。再加上康居人善於經商走動,所以在匈奴地區就有了不少康居人的聚落,並有了自己的領袖和亞文化圈子。

後來匈奴內訌,南北分裂,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的率領下歸順漢朝,內附進入了中原,定居於幷州,做了中原王朝的二等公民。而南匈奴中的康居人則被安置到了上黨郡武鄉縣一帶,因為當時漢人對這些貧弱的外來戶們都比較歧視,所以就稱彼為羯人,他們生活的地方也就被叫做羯室。



武鄉縣社城與和順縣石勒村都認為自己是石勒童年時生活的地方。客觀的說,雖然剛一開始村民們有開發旅遊業、炒作的嫌疑,但現在卻都是懷著一種近乎於溫柔的態度崇拜著、愛著這位後趙的開國之君。

但是歧視歸歧視,這個“羯” 絕不是憑空就那麼給稱呼上的,所謂的“羯”,其實就是當時對康居人僱傭兵的稱呼。甚至到了大唐那會兒,中原人還稱那些來自康居的僱傭兵為“赭羯”、“柘羯”。所謂“赭羯”和“柘羯”實際上是同音異義,在當時就是專指這些康居人出身的“僱傭兵”,而根據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芮傳明的研究,“柘羯”的突厥語發音與奧斯曼帝國禁衛軍右翼皇家騎兵一致,而此時已經距離羯人定居幷州已經過了千年。可見,“柘羯”實質上是部分突厥語族對於騎士的稱呼。當南匈奴內附時“柘羯”也隨之而來,後中原人在稱呼省掉了一個“柘”字,單稱一個“羯”字。

羯人因為屬於高加索人種,所以體貌特徵和中原不太一樣,和以蒙古人種為主的匈奴也不一樣。高鼻深目,成年男子鬚髮濃密,在信仰上多有拜火教影響。比如拜火——鄴城宮殿中的有後趙石虎拜火祭壇,當時漢人管這種終年火光不滅的祭壇叫做“庭燎”。此庭燎設計為兩層,上面一層放置巨燭,下面一層可以讓穆護(祭司)們站上去舉行儀式,然後把這個“庭燎”放在十幾丈高的柱子上面。後來石虎登極,偽稱大趙天王,上尊號的時候,這個“庭燎”突發意外,上盤的蠟燭油灌到了下盤,當場燙死了二十多位穆護。石虎大怒,將負責這一工程的成公段腰斬。《資治通鑑》中這樣記載:

“趙左校令成公段作庭燎於槓末,高十餘丈,上盤置燎,下盤置人,趙王虎試而悅之……春,正月,庚辰,趙太保夔安等文武五百餘人入上尊號,庭燎油灌下盤,死者二十餘人;趙王虎惡之,腰斬成公段。”

宣傳畫、扭秧歌。武鄉縣社城的村民用各種藝術形式紀念著這位“偉大的君王”。


因為石趙王朝的殘暴統治,不久又使中原陷入戰亂之中。大量的羯人因此遭到屠殺,也就是現在網絡上所謂的“冉閔殺胡”事件。但是,冉閔並沒有殺掉大多數的羯人,因為此後羯人依然是一支強悍的力量。

比如在北魏六鎮之亂中崛起,又發動“河陰之變”,把北魏宗室大臣全當貪官汙吏給宰了的爾朱榮;將梁武帝活活餓死、讓江東幾乎淪為廢墟的侯景,都是羯人。此後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在自己的軍隊中也配備了“柘羯”鐵騎。以至於“冉閔殺胡”中大鬍子漢民躺槍背鍋的事情又重演了一次。

安史之亂末(761A.D.),史朝義遣使殺了其弟范陽留守史朝興。幽州城內無主,從暮春至夏中兩個月,以阿史那承慶為首的蕃兵與衙將高鞫仁、高如震的漢兵廝殺不斷。高如震麾下漢軍萬餘人,說蕃兵“應是胡面,不擇少長,盡誅之……幽州城中蕃軍家口盡逾城相繼而去,高鞫仁令城中,殺胡皆重賞。於是羯胡俱殪,小兒皆擲於空中,以戈承之。高鼻類胡而濫死者甚眾。”這段和冉閔那次簡直一模一樣 。但是運氣沒有冉閔好的高如震(可能是高麗人)卻一直被默默無聞了。

石勒見佛圖澄,畫中的石勒倒是很符合他的真實形象——五胡的上層完全漢化。


陳大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羯族很有意思。他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其實很短暫,卻帶來了一連串大事。

羯族的特點基本有4點:

第一,羯族是白種人。

羯族的其實和突厥一樣,是一個混種民族,但主體是歐羅巴人,也就是白人。

羯族人的皮膚白皙,眼窩深陷,黑髮黑眼。

羯族的祖先應該是中亞的月氏人。他們強大以後,一度進入蒙古高原,結果被這裡強大的匈奴人擊潰。

一部分月氏人成為匈奴的奴隸,形成匈奴麾下的部落,這就是羯族。

五胡亂華期間,匈奴人逐步衰敗,被曾經的奴隸羯族消滅,後者建立了後趙政權。

第二,羯族特別殘暴。

羯族身為匈奴人的奴隸,而匈奴人本身就是野蠻民族。

羯族被匈奴人鎮壓奴隸,自然還不如匈奴人。

羯族除少數軍糧可以自給自足以外,其餘一切生活必需品均靠搶劫。

所以羯族將殺人放火,搶劫姦淫,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羯族建立政權以後,也特別殘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以皇帝石虎為例,根本不把殺人當回事:323年秋,石虎率軍四萬攻打西晉安東將軍曹嶷,青州郡縣紛紛投降。曹嶷自知難以抵擋,也打開廣固(今山東益都)城門出降。石虎欲將曹嶷所部軍民3萬人盡數活埋。青州刺史劉徵抱怨說:“現今讓我在此地為官,百姓都被殺死,我還統治誰?”於是,石虎為他留下七百個活口,其餘活埋。

除了殺人,強姦婦女也是家常便飯:石虎的淫邪超過歷代暴君,商紂王隋煬帝和他根本無法相比。他篡位後,大舉徵發20歲以下、13歲以上(不論婚否)的美貌女子3萬多人,充塞後宮以供自己淫樂。郡縣官吏為迎合上意,在轄境搜尋美女,搶奪已婚婦女9000多人,甚至逼得許多人自殺身亡:“百姓妻有美色,豪勢因而脅之,率多自殺。”“自初發至鄴,諸殺其夫及奪而遣之縊死者三千餘人。”石虎次子石宣及其他王公又私自挑選美女一萬人。一時間,全國美女集於鄴城。

在這種惡魔通知下,後趙境內的北方漢人差點就滅絕:石虎發男女16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他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40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50萬人造甲,17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政權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乾屍的“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被集體屠殺,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屍體四處可見,導致北方竟然出現大量虎狼,橫行城鎮,以吞噬死屍和活人為生。


第三,羯族是吃人的民族

羯族最可怕的,還是吃人。

在遊牧期間,遇到特殊情況沒有軍糧的絕境,羯族就屠殺奴隸,吃他們的肉以生存下去。

羯族上下均保持吃人的傳統。

著名的太子石邃,比他變態狂的老子石虎還要令人髮指。在自己府上閒著無聊的時候就帶著刀亂竄,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頭砍下來,擦乾淨血放到盤子裡面做成工藝品和部下觀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惡魔竟然篤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擄掠的漢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將她們強姦,然後就把這個倒黴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

後羯族一旦被圍困或者嚴重缺乏軍糧,就屠殺奴隸(當然主要是漢人),吃人肉。

為此,不但漢人,包括鮮卑等胡人也將羯族視為惡魔,成為眾矢之的。

第四,如果不是冉閔大帝屠殺羯族,北方漢人可能會滅絕

冉閔不管出於什麼目前屠殺羯族,客觀上保證了奄奄一息的北方漢人的生存。

冉閔頒佈命令: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鄴城內數萬羯族。全國更是四起,把羯族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漢人有不少被誤殺。

羯族畢竟是少數民族,被如此屠殺以後一絕不正,殘餘羯族人向隴西和河套逃亡。逃亡路上,又和其他少數民族互相仇殺,最終基本滅亡。

即便如此,兇暴的羯族並沒有徹底離開中國歷史舞臺。

一部羯族殘部投靠了鮮卑人,後來羯族領袖侯景又叛逃到了梁武帝麾下。結果,殘暴的侯景再次叛亂,故技重施,在富裕的江南大肆屠殺。區區4年時間,竟然將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的赤地千里,屍骨遍地(僅屠建康城就將全城4萬戶約20萬人殺絕)。江南五十年繁華盛世毀於一旦,史稱侯景之亂。
但隨著侯景被殺,羯族人就徹底離開了中國。

目前除了俄羅斯境內還有1000多羯族後裔以外,這個民族基本滅亡。

其實,如此殘暴的民族,本來就該斬盡殺絕,他們的存在對世界是很大的威脅。


薩沙


羯族非族,也就是說,羯族並不是一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族群,而是一個以“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利益集團。

歷史上,羯族以殘酷著稱,而羯族的這一特點,就與羯族的出生和形成有關。

據史料記載,羯族最早是匈奴貴族的奴隸軍隊,是附屬於匈奴人的一個特殊群體,《羯胡石勒傳》雲:“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

據考證,羯人最早是在漢朝時期,被匈奴人由西亞地區俘虜而帶到中國的中亞人,這其中就有月氏人,康居人,粟特人等等。

羯族以殘暴著稱,後來因權力爭奪,被冉閔屠殺,羯族作為一個統一的群體也由此消失。



後期,羯族逐漸融入到鮮卑族中,羯人後裔侯景,爾朱榮等曾在南北朝時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但最終都只是曇花一現。

後來,在中國境內的羯族,基本上都融入到各民族中,而當年因為冉閔上位而逃離中原的羯人,如今在俄羅斯還有少部分人繁衍至今。
在俄羅斯的葉尼塞河流域,還有羯人生活,到如今僅有一千餘人,被俄羅斯人稱之位Ket,這一部分羯人,應當就是當年西逃那部分羯人的後裔。


Mr這史香


據史料記載,羯族人“高鼻多須,深目睕睕”,肯定不屬於蒙古人種,也即不是中華大地土生土長,而是屬於外來民族。那麼,羯族究竟是什麼人呢?目前史學界主要有如下五種觀點:

1、著名史學家陳寅恪主張羯人是月氏人(關於月氏人的來源,史學界也存在很大的爭議,有藏族說、粟特族說、印歐族說、伊朗族說等)。

2、王仲犖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中談到,羯人是石國(粟特族之一)人,白種人,崇祆教。

3、唐長孺先生認為,羯族人主要為西域胡。

4、譚其驤先生在《羯考》中提出觀點:羯人是中亞康居人統治下的索格底亞那人。

5、歷史學家童超先生經過多方考證,認為羯人是中亞康居人,但羯人不是被康居人所征服的南部農業居民——索格底亞那人,而是康居(羌渠)遊牧人。

以上幾位先生,雖然觀點各有不同,但均不認為羯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不過,羯族人曾經在中原大地顯赫一時,建立了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後趙。

後趙的建立者名叫石勒,原名㔨(bèi),年輕時被賣給茌平人師歡做奴隸。後師歡因其容貌奇特,器宇不凡,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西晉八王之亂,石勒與老友汲桑率眾投奔成都王司馬穎的部下公師藩,並正式以“石”為姓,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稱帝以後,在對待漢族和羯族上,體現了難能可貴的政治家風度。他雖然是胡人,很忌諱別人說“胡”字,但從未因此而濫殺無辜。

一次,醉酒胡人騎馬闖入止車門,石勒大怒,責問守門者,守門者十分害怕,以至於忘了忌諱,直稱“醉胡乘馬馳入”,不可與理論。石勒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開玩笑地說:“胡人正自難與言”。

又有一次,石勒因參軍樊坦清貧,於是任命他為章武內史,該職位俸祿較多。按說,樊坦應該感激石勒,但萬萬沒想到,他入宮向石勒辭行時,一點也不注意儀容儀表,穿著破衣爛帽就來了。石勒大驚,居然很老實地問:何故一貧至此?卻不料樊坦沒好氣地說:“頃遭羯賊無道,資財蕩盡。”

明知皇帝是羯人,還當眾罵羯人為賊,樊坦這不是自找麻煩嗎?所有人都為樊坦捏把汗。卻不料,石勒非但不計較,反而笑著說:“羯賊乃爾暴掠耶?今當相償耳。”竟然還賜給樊坦車馬衣裝錢三百萬。

可惜,石勒的寬厚仁慈深明大義沒有被他的接班人繼承,尤其是石勒的侄兒石虎,簡直與石勒的治國初衷背道而馳。

石虎此人不僅窮兵黷武,而且性格十分殘暴,不僅大肆屠殺石勒的子孫,甚至連自己的兒孫也不放過。其長子石邃、次子石宣先後被石虎所殺,連妻子兒女(石虎的孫子)也未能倖免。尤其是石宣,被石虎折磨得奄奄一息後,再下令活活燒死。

石虎的倒行逆施,無疑加速了後趙政權的滅亡。石虎死後,後趙政權逐漸被其養孫石瞻掌控,最終石瞻殺石虎第三子石鑑,篡奪後趙。這位石瞻,原本姓冉,正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


周知惟


羯族的特點基本有4點:

第一,羯族是白種人。

羯族的其實和突厥一樣,是一個混種民族,但主體是歐羅巴人,也就是白人。

羯族人的皮膚白皙,眼窩深陷,黑髮黑眼。

羯族的祖先應該是中亞的月氏人。他們強大以後,一度進入蒙古高原,結果被這裡強大的匈奴人擊潰。

一部分月氏人成為匈奴的奴隸,形成匈奴麾下的部落,這就是羯族。

五胡亂華期間,匈奴人逐步衰敗,被曾經的奴隸羯族消滅,後者建立了後趙政權。

第二,羯族特別殘暴。

羯族身為匈奴人的奴隸,而匈奴人本身就是野蠻民族。

羯族被匈奴人鎮壓奴隸,自然還不如匈奴人。

羯族除少數軍糧可以自給自足以外,其餘一切生活必需品均靠搶劫。

所以羯族將殺人放火,搶劫姦淫,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羯族建立政權以後,也特別殘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以皇帝石虎為例,根本不把殺人當回事:323年秋,石虎率軍四萬攻打西晉安東將軍曹嶷,青州郡縣紛紛投降。曹嶷自知難以抵擋,也打開廣固(今山東益都)城門出降。石虎欲將曹嶷所部軍民3萬人盡數活埋。青州刺史劉徵抱怨說:“現今讓我在此地為官,百姓都被殺死,我還統治誰?”於是,石虎為他留下七百個活口,其餘活埋。

除了殺人,強姦婦女也是家常便飯:石虎的淫邪超過歷代暴君,商紂王隋煬帝和他根本無法相比。他篡位後,大舉徵發20歲以下、13歲以上(不論婚否)的美貌女子3萬多人,充塞後宮以供自己淫樂。郡縣官吏為迎合上意,在轄境搜尋美女,搶奪已婚婦女9000多人,甚至逼得許多人自殺身亡:“百姓妻有美色,豪勢因而脅之,率多自殺。”“自初發至鄴,諸殺其夫及奪而遣之縊死者三千餘人。”石虎次子石宣及其他王公又私自挑選美女一萬人。一時間,全國美女集於鄴城。

在這種惡魔通知下,後趙境內的北方漢人差點就滅絕:石虎發男女16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他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40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50萬人造甲,17萬人造船,死亡超過三分之二;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成漢政權的使者見到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乾屍的“屍觀”,恐嚇世人。數萬反抗將士被集體屠殺,屍體被棄之荒野喂獸;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屍體四處可見,導致北方竟然出現大量虎狼,橫行城鎮,以吞噬死屍和活人為生。

第三,羯族是吃人的民族

羯族最可怕的,還是吃人。

在遊牧期間,遇到特殊情況沒有軍糧的絕境,羯族就屠殺奴隸,吃他們的肉以生存下去。

羯族上下均保持吃人的傳統。

著名的太子石邃,比他變態狂的老子石虎還要令人髮指。在自己府上閒著無聊的時候就帶著刀亂竄,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頭砍下來,擦乾淨血放到盤子裡面做成工藝品和部下觀賞。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惡魔竟然篤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擄掠的漢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將她們強姦,然後就把這個倒黴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

後羯族一旦被圍困或者嚴重缺乏軍糧,就屠殺奴隸(當然主要是漢人),吃人肉。

為此,不但漢人,包括鮮卑等胡人也將羯族視為惡魔,成為眾矢之的。

第四,如果不是冉閔大帝屠殺羯族,北方漢人可能會滅絕

冉閔不管出於什麼目前屠殺羯族,客觀上保證了奄奄一息的北方漢人的生存。

冉閔頒佈命令: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鄴城內數萬羯族。全國更是四起,把羯族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漢人有不少被誤殺。

羯族畢竟是少數民族,被如此屠殺以後一絕不正,殘餘羯族人向隴西和河套逃亡。逃亡路上,又和其他少數民族互相仇殺,最終基本滅亡。

即便如此,兇暴的羯族並沒有徹底離開中國歷史舞臺。

一部羯族殘部投靠了鮮卑人,後來羯族領袖侯景又叛逃到了梁武帝麾下。結果,殘暴的侯景再次叛亂,故技重施,在富裕的江南大肆屠殺。區區4年時間,竟然將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的赤地千里,屍骨遍地(僅屠建康城就將全城4萬戶約20萬人殺絕)。江南五十年繁華盛世毀於一旦,史稱侯景之亂。但隨著侯景被殺,羯族人就徹底離開了中國。



茅臺文化傳承


羯族,中國歷史上一個殘暴又悲慘的民族。羯族是五胡亂華中五胡之一,屬於暗白人種。羯族人一開始生活在伊朗東部,因此也可以把他們看做是東伊朗人。



那麼這些東伊朗人是怎麼進入中國的呢?這說起來也是一個很悲催的事情。原因是匈奴人打到伊朗東部的時候,把他們當做奴隸給搶奪了過來。後來匈奴投降漢朝後,大量的匈奴人內遷,就把這些羯族奴隸也隨之遷了過來。

後來發生了西晉永嘉之亂,匈奴人劉淵打進中原,滅亡了西晉王朝,建立了匈奴人自己的漢王朝。這裡面就有很多羯族人跟著劉淵進入了中原。而且,一個叫石勒的羯族人甚至做了統兵大將。



石勒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了,沒有之一。因為他出身奴隸,比乞丐出身的朱元璋還卑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出身奴隸的小子,在劉淵死後竟然打出了自己的江山,成為了後趙的開國皇帝,建立了羯族人的國家。

當然,羯族人的殘暴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石勒的弟弟石虎。羯族人打仗從來不帶糧食,打仗死了多少人就有了多少糧食。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吃人成性,只要俘虜到了女子,一般而言就是先奸後吃。這些人都不能稱為人,而是“雙腳羊”。



因此,漢人對於羯族的痛恨在冉閔的殺胡令下來了個集中爆發。幾十萬羯族人就在這一群眾鬥爭中被整族滅掉了。


傅斯鴻


羯的本義是指騸過的公羊。《史記·貨殖列傳》中有“羯羠不均”之句,羠的本義是母野羊,這個詞是指民風彪悍和血統混雜。

本義如此低賤,可想而知沒有人硬往頭上套。石勒雖然沒文化,但也知道這個字不大中聽,他下令後趙國內不準稱羯而稱“國人”。

按說這個問題似乎解決了:羯,是漢人對以石勒為首的逆亂中原的雜胡的稱呼。

可是歷史學家對這個民族的起源仍然有很多爭議。。

據沈騫先生在《河西小月氏、盧水胡與羯胡關係探源》的整理,可知具體的爭議有這麼幾點:

一、氐羌匈奴混血種說。呂思勉先生通過對其風俗、屠城坑卒而饒過氐羌;顧頡剛先生通過辨析“羯”與“羌”二字的源流,認為羊從羌,而且《晉書·石勒載記》曾說“羌渠之胄”,羌渠即羌中渠帥,胄即後裔;錢穆先生亦持此議。

二、西域胡說。陳寅恪先生以《新唐書·西域傳》有“柘羯”之詞,柘羯及柘國的勇士,柘即石國。譚其驤先生以“羌渠”及“康居”,亦持是說。餘太生先生找到了羯族傳說及印歐神話的相同之處。

三、包含西域胡成分的雜胡說。唐長孺先生據《晉書·北狄匈奴傳》,認為羌渠、力羯等都與其有關。姚薇元先生認為羯胡即混合了其它民族的小月氏。

四、匈奴苗裔說。史籍有載,所謂“匈奴別部,羌渠之胄”。

對於諸位先生的學術爭議,我們因為水平不到,最多看看就好。

但也應該看到,這四種說法其實都有一個最簡單的共同點:羯族絕非中國大地上固有之民,而是遷移流徙過來的外來之族。


陳勇先生在此基礎上寫過一篇論文,專門考證五胡十六國時期羯人的遷徙及組成,名為《後趙羯胡為流寓河北之幷州雜胡說》。

石勒初以十八騎起家,這十八騎中便有四五個民族。後又取得匈奴張㔨督及烏丸張伏利度的數千班底。等到石勒兇威大盛時,他便使部下回其原藉所在地(幷州的上黨、武鄉、羯室一帶》招攬山前山後諸胡,其時諸胡懼其威名,爭相附之。

前後徙河北諸郡縣,居山間之雜胡者,在石勒席捲趙、魏時,幾乎盡投入石勒麾下效命。

又,在攻陷各地壘壁後,石勒也常簡選精卒補充隊伍。如石閔之父石瞻,便是河南內黃人,石勒破陳午時所得,命石虎收為養子。後來石閔盡滅石氏,又有誅胡之舉殺羯胡二十餘萬,打算登基稱帝,才改回本姓“冉”。

其實所謂的羯胡,便是像這樣強行整合出來的一個新民族,一言以蔽之,就是石勒軍團中裹挾的所有人(除北方漢族謀士外),包括雜胡和漢人,都在“羯族”這一概念之下。

這是一支由遷徙者、流亡者、乞活軍、盜賊、罪犯及失意文人組成的軍隊,後趙也即是由他們所建立的政權。

但這樣的隊伍依然比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所謂先驅,依然比後期的北美、澳洲等殖民者強出不少。異國、異鄉的土地便是他們的冒險樂園,殖民者為了炫耀武力,常常殺原土著之王而滅原土著之國,奉行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如此時的北美大地,原生印地安人又安在哉?

死於石勒之手的生靈,保守估計也得百萬量級。但是他稱帝后,華族地位雖卑微,畢竟還是構成了後趙立國的基石。直到石虎,雖以殘暴著稱於史,肆行殺戮,卻也沒敢執行種族滅絕。

後趙末期,其國土內漢人已被殺到十不存一,但即使是這1/10不到的比例,得益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依舊比羯人多了幾個數量級。

以是故,當冉閔一聲令下,才能將羯族幾近滅族。

這1/10艱難存活下來的漢人,便是所謂冉天王所拯救者。


——————完——————

率意談噱,靡所不包。主攻南北朝歷史、武俠中的歷史及神話歷史,認真的扯淡,認真的考證。歡迎關注~~~~

王事情


這民族大概率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這個不存在,不單單是指肉體,也指它的文化習俗和傳統。

“兩腳羊”,大多數人大概率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稱呼,可那卻是南北朝時期很多漢族人的噩夢。在三國結束之後,西晉王朝雖然統一了中原,但是由於統治者倒行逆施,統治者內部集團之間爭權奪利,導致剛剛統一不久的王朝再次陷入崩潰。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中華大亂——五胡亂華。五胡亂華這個“五”只是一個大概的泛指,實際上當時有很多少數民族趁機入主北方中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這紛紛亂象當中,讓人眼花繚亂的各類割據政權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

一開始率先攻克西晉北方領土,乃至拿下首都侮辱西晉皇室的遊牧政權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權,匈奴人在兩漢時代與我們漢朝的官兵的恩怨情仇,大家都很清楚,一般情況下認為在東漢之後,匈奴政權或者說匈奴勢力已經日益衰微了,而這一次匈奴大規模南下,其實他的自身力量並不足夠,靠的是內遷的政策優勢以及他們的附庸部落。

關於羯族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羯族是西方人的後裔,因為他們具備今天西方人乃至歐美人的一些特點:白種人且骨架很大。

事實上這種說法還是很有可能的,我們都知道,漢朝時期,西方和東方的交流比較頻繁,很多來自西域的人,不僅在這裡經商,還在這裡安家,這些人種其實都與歐美人的人種很接近。白皮膚大骨架,即所謂的高鼻深目。

當年匈奴人的勢力範圍也比較廣,他們一直把南方的漢朝作為自己攻打的目標,但是由於漢朝比較強盛,所以匈奴的壓力還是不小的,所以匈奴也就開始把目標轉向更遙遠的西方——西域。對於匈奴人來說,西域就是他們的一個重要的輸血口。

於是匈奴人通過發動連年的征戰,讓西方的國家也受到了不小的苦難,而也因為戰爭,讓匈奴有了很多西方的戰俘,這些戰俘被抓來以後,也就逐漸被一些野蠻的匈奴人混合雜交了——羯族。這種關於羯族的來歷比較受大部分人所接受和理解。

這些羯族人生性野蠻且殘忍,但是有一個很好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非常善於作戰,在五胡亂華期間,他們趁機禍亂很多無辜的人民。經常出現一些萬人坑,或者屠村的景象,可以說,給漢族子民帶來了諸多災難。

這些人在當時的北方中國,只要見到漢族的女子,必然將她們擄掠,使她們成為玩物並且還會把她們,剁去雙腳吊起來,成為自己的軍糧,對百姓還經常屠城,但是由於當時天下大亂,國內政局普遍很不穩,各種無知的統治者也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小問題,也就一直無暇顧及他們,所以這股勢力不斷壯大,後來他們甚至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趙國”。

但是他們的本性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依舊是以殘暴聞名。後來趙國發生內亂,大量的胡人被屠殺,其中羯族人更是被報復的一大主要目標。再之後對於羯族的評價,更多是描繪他們的兇殘一面,因為對於當時的歷史來說,他們雖是歷史戰爭的產物,但也是戰爭帶來的災難,這樣的族群註定是要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羯族在快要消亡殆盡的時候,可能是不甘於如此默默無聞的消失。在歷史上還陰差陽錯的留下了侯景之亂的故事——這個族群依舊是死性不改喜歡吃人。當時的這場叛亂幾乎將南朝百年國都建康城給徹底毀滅。

再往後,這幫人遭到了南朝猛將陳霸先的追殺和圍剿,也就徹底淡出了歷史的舞臺,雖然羯族在歷史存在的時間不是太長,但是對我們的歷史來說造成的影響卻很大,不僅給漢族的文化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在我們的歷史上留下了罪惡的一頁。


無筆


羯(jié)族嚴格意義上說還不能稱其為一個真正的民族。羯人入塞之前隸屬於匈奴,作為匈奴族貴族的奴隸軍隊,號稱“匈奴別落”,算是當時匈奴族的一個分支(或部落)。魏晉時散居於上黨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縣),與漢人雜處,從事農牧業。羯人是白種人,其種族的根源眾說紛紜。

但基本認同他們大約是漢朝時期被當時的匈奴人所俘而帶入中國。有認為源於小月氏。

《魏書》卷九五《羯胡石勒傳》雲:“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

歷史學家唐長孺教授指出,當時稱為別部,意為與匈奴本非一族。被稱之為羯,也並不完全是因為居於羯室,晉朝之雜胡皆可稱為羯。他認為羯人主要為西域胡。

陳寅恪先生則認為羯人是月氏人。

王仲犖教授則認為羯人是石國(粟特族之一)人,白種人、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個部落;又據《魏書》有者舌國,《隋書》有石國,都柘折城,即今天的塔什干。據此推斷,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國人,移居中原後,遂以石為姓,其祖併為部落小帥。

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認為羯人是中亞康居人統治下的索格底亞那人。

七十年代以來,曾任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的童超教授經過多方考證,認為羯人是中亞康居人,但羯人不是被康居人所征服的南部農業居民——索格底亞那人,而是康居(羌渠)遊牧人。兩漢時期,康羈屬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隨匈奴東來,轉戰於蒙古草原,其後又隨之南遷,逐漸內徙於上黨武鄉一帶。因為他們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稱“匈奴別部,羌渠之胄。”

童超教授這個論證與文獻記載更為切近,較為可信。

入塞後的羯人保留著部落組織,部有大、小酋帥。主要從事農業,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為漢族地主傭工,有的外出作商販。羯人原信仰“胡天”(祆教),後來多信佛教,死後實行火葬。

多種史料證明羯人在東漢時期已開始隨匈奴內遷,漢晉時期羯人雖還保持有一定的遊牧經濟,但農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在羯族尚未建立正式的國家之前,所需軍糧除一部分自給以外,其它皆劫掠而來。羯族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不算太長。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鮮卑、羯、羌、氐)奴隸出身的羯人石勒於東晉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趙國,史稱後趙。石勒不識漢字,但他重視人才和教育,設立學校,褒獎學業優秀者。

但羯人比較殘暴,喜歡屠城。後趙後來的皇帝更是殘忍,還喜歡吃人。公元349年後趙為漢人冉閔所滅,羯人也主要被冉閔屠滅。冉魏滅亡後,剩餘羯人在鮮卑的治下以打仗為生。公元547年,羯人在侯景的帶領下跑到南方的梁朝躲避北朝的打擊,為梁武帝蕭衍所接納。但隨後侯景叛亂,在江南大肆掠殺,僅在建康就將全城4萬戶約20萬人殺絕,史稱侯景之亂。後來在南梁大將王僧辯,陳霸先等人討伐下才將此叛亂平息,侯景之亂後羯人在史書上基本消失。

但也有學者認為侯景與北魏時期的爾朱榮這些所謂羯胡實際上與十六國時期的羯胡不是一類。另有學者認為,羯胡本屬雜胡,羯人的血統本來就很雜。當時的人把羯人認為是不開化族群,非常殘暴,因而史官把亂江南的侯景和搞過“河陰之變”屠殺的爾朱榮說成羯胡(實際上爾朱榮應該是山胡,侯景有可能是有鮮卑血脈的雜胡)。

而北齊書與北史、粱書之前此二人並沒有被記載為羯人。

據有關材料,在現今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流域尚有羯人後裔。2010年的俄羅斯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顯示羯人後裔有大約一千二百多人。

還有一名石旭昊先生,據說是石勒第69代嫡長孫,寫有《石勒皇帝與羯胡人之謎》一書,指出羯胡人來自以色列是猶太人,有興趣的可搜索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