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中國被欺辱,歐美國家都想撈好處,為何德國卻幫中國強軍?

李振亞love


“幫中國強軍”這個基調有點一廂情願了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講真,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什麼“歷史傳統友誼”、“兩國間的深厚感情”等等,幾乎都是裝樣子的說辭,不能真信。

二戰前的德國,尤其是第三帝國時代,在狂熱的種族主義理念驅使下,對別國一副劊子手的嘴臉,怎麼可能轉身成了中國的“聖母白蓮花”?

其實,相距甚遠的中德兩國,那段密切往來與合作的歲月,都是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使然,基本可以排除所謂的“感情因素”。

(三十年代國民政府的“精銳部隊”——德械師)

首先,中德合作是雙方貿易和資源的需要。

納粹黨上臺後,振興經濟的一大手段就是儘量減少對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依賴,以擺脫馬克貶值的壓力,因此,多選擇以貨易貨的形式,而中國國民政府正好也有這種需求。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中國需要德國的軍備,而德國呢,非常短缺生產各色軍備的戰略金屬——鎢礦砂和稀土資源,它們都是製造合金鋼的關鍵材料,屬於生產槍炮的必需品。中國正是這兩種稀有金屬的主要產地。

此外,德國對中國的豬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對,就是這兩樣看似原始的東西,卻屬於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大家想想,各種軍備和武器,哪一個可以不上漆,直接來出來開打的。要真這麼用的話,不出兩三天就報廢了;此外,豬鬃除了製作牙刷、衣刷、須刷等生活用品外,三英寸以上的長鬃,會被挑選出來,製作工業用刷,除了上漆,還有清理大口徑火炮炮管內的火藥殘渣的重要用途。

針對豬鬃重要的戰略地位,上世紀30年代末,國民政府還出臺了《全國豬鬃統銷辦法》,對豬鬃進行了國家層面的管制。

此處更要強調一點,中德之間屬於對等貿易,並非什麼“援助”。

咱們獲得的各項技術和軍備都是以高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或者是以貨易貨方式購買的,軍事顧問也是八抬大轎高薪聘請的,雙方的軍事交流活動也是按標準付費的。國民政府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一毛錢的便宜都沒佔。

而且,史料記載,德國出口中國的工業品,尤其是軍工類,往往是二等品,甚至是質檢不合格,在國內禁止裝備的“等外品”。為此,國民政府代表還多次跟德國有關部門進行過交涉。

到了三十年代中後期,德國與日本越走越近,同時,假裝中立的西班牙弗朗哥政權聯合葡萄牙,開始給納粹德國供應大量的鎢礦資源,讓德國方面對中德的貿易依賴程度有所降低。

於是,在日本的不斷施壓下,為了表示對盟友“大東亞共榮”計劃的支持,德國開始逐漸疏遠了中國。甚至一度在收到貨款後,拒絕交貨。

而且,當年國軍裝備的德械師少的可憐,主力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基本損失殆盡.....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要說外國勢力對抗戰的援助,客觀看,美國算是出力最多,最下本的那個,而且,多數成分還真是“援助”。

當然,這也是出於國家利益考量,當年的美國計劃著勝利後撈取大好處呢。只是沒料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國民政府竟然是那樣的“不給力”。

還有,從歷史上看,作為歐洲陸軍強國的德國,歷來是亞洲各國學習效仿的對象,像日本明治維新時構建的新式陸軍,幾乎就是照搬的全套普魯士陸軍軍事思想、建設制度和制式操典;

同理,早年的大清國的主要學習對象也是德國,李鴻章和俾斯麥為此還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清朝後期所建立的新軍,都帶著深深的德國烙印。德國一直是近代中國的主要軍火交易對象,到了納粹第三帝國時代,也算是妥妥的VIP老客戶了。

加之,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失去了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這讓中德合作沒有歷史包袱,較為輕鬆。而且,在日本全面侵華之前,中、德兩國暫時也沒有直接的利益或者戰略衝突。你情我願還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中德二三十年代的蜜月期,很多人說是出於希特勒個人的感情因素和對中國的巨大好感。這方面更是自作多情了。

就看下面這段話——“假如一個黑人和中國人學會了德語,餘生也說德語,那麼就算是已經德意志化,進而可以獲得選舉權,這種想法是讓人難以想象的。”(《我的奮鬥》英文版)

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元首對中國人和黑蜀黍滿滿的惡意?

英文版是德文翻譯的,中文版又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有刪減。因此,以上內容算是能比較全反應希特勒情感取向的了。

當年,中國駐德公使劉崇傑,曾因為《我的奮鬥》中蔑視中國人的內容而向德國政府提出過抗議。結果只是被隨意敷衍了一下,沒起到任何作用。

還有傳說講,希特勒曾經主動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包括吃住、往返路費在內的全部費用。

事實是,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費用是由政府財政加上民間募捐組成的,與希特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德國方面免了住宿費,但並非只針對的中國代表團。當年的納粹黨,為了美化自己的國際形象,免了一大批國家的住宿費,中國只是其中之一。

這讓國民政府情何以堪,當時的國民政府還真沒慘到連運動員路費都出不起的地步。

此外還有希特床頭放著《孫子兵法》,每天愛不釋手的閱讀等傳說。據希特勒的秘書的回憶錄的記載,人家放的是普魯士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

更尷尬的是,另一傳說——希特勒早年追求藝術的時候,流落維也納街頭,被一對華裔夫婦救助,之後發跡了到處找,想報恩,結果沒找到,只好給中國提供了大量援助,支持咱們中國抗戰.....

而事實上呢,比較權威的幾本書,像前面提及的《我的奮鬥》,還有引援了大量一手材料,採訪了很多親歷者才成書的《第三帝國的興亡》中,連類似的能聯想的線索都沒有。

可以肯定的說,被救助,要報恩的故事是個徹頭徹尾的,一廂情願的杜撰,當這是說書呢啊。明顯屬於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話本“報恩故事”看多了的後遺症,《三言二拍》、《聊齋志異》裡面多的是。

總之,還是如文章開頭所言,國與國之間搞關係,就是利益的交換,蜜月期的中德關係也是如此。所謂的感情因素在國家利益面前,單薄的如同一張衛生紙。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在二戰那時的國民黨軍隊,他們給人的印象小到手槍、鋼盔,大到飛機、大炮、坦克始終都有德國的影子在。

確實,德國在二戰前對國民政府的各種軍事“援助”源源不斷,不但向當時的國民政府出售了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更是還直接派出了大量的軍事顧問團輔助國軍訓練軍隊。

可以說在二戰初期裝備德式武器、使用德軍戰術的國民政府軍隊,那在當時是絕對的精銳部隊所在,德國對國民政府的各方面軍事援助直到1939年才徹底結束。
不過,


德國對中國軍隊的一切所謂的軍事援助,怎麼會是真正的幫助國民政府呢,都是建立於各自的利益上。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德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殖民地大多都不復存在,而當時的英美列強在世界各地還都擁有著自己的勢力或者殖民地。

自從希特勒上臺後的德國更是野心勃勃,非常想在世界各地培養友好的勢力,而在東亞地區的國民政府與日本貌似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德國也知道日本這一個國家的德性,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在背後插你一刀,所以在德國人眼裡當時的國民政府無疑是最佳選項。
而德國當時大量向國民政府出售武器、幫助其訓練軍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中國國內有著德國急需的礦產資源。

所以作為交換,國民政府也向德國提供了大量鎢礦等優質的礦產資源,這些中國國內稀缺的資源,也為當時德國製造更加先進的坦克、飛機、大炮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不過,德國人對中國的軍售歷史早已悠久,早在晚清時期,清朝軍隊的大部分武器裝備都來源於德國出口。包括清朝著名的北洋海軍,其多艘主力戰艦都來源於德國建造,甚至晚清時期的許多槍械等輕武器也都進口自德國,所以中國一直以來都非常熱衷於德國所製造的武器。再者,國民政府當時的國力薄弱,根本沒有能力自己製造武器裝備,就算德國人不對民國政府出口武器,民國政府也很可能會像歐美等列強尋求進口,這是德國所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二戰前期,大量對民國政府實施所謂軍事援助的德國,技能在東亞地區拉起一個友好勢力,又能從中獲得中國與之交換的大量自身所需的礦產資源,這對德國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希特勒曾說:“中國人並不能等同於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比較文明的人種。”希特勒他對中國,遠好於當時要殺光有色人種的3K黨盛行的美國和視有色人種非人的英國。希特勒對中國的好感很大程度來源於他曾經被中國人無私幫助過。

希特勒在他的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中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繫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希特勒掌權後合併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二戰前的德國和中國關係良好和此事也不無關係,德國對中國的幫助遠好於英、美,當時的中國軍隊裡有德械師,軍隊有德國教官,有德國克虜伯榴彈炮,中華民國向德國派了大量的公費留學生,甚至蔣公次子蔣緯國還是德軍軍官,希特勒還承擔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直到抗戰開始後還不顧日本的強烈反對,小規模給中國軍事援助,南京大屠殺也讓希特勒鄙視日本,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和日本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配在海邊打魚!”


大唐陌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德國和中國沒有什麼矛盾。

除了庚子事變中,義和團清軍殺死德國公使克林德,導致德國大舉出兵報復以外,中德沒有什麼矛盾。

一戰以後,德國戰敗退出青島後,中德更是基本沒有瓜葛,德國連在中國的殖民地也沒了。

所以,德國可以隨意軍售甚至軍事援助中國,沒有政治上的顧慮。

相反,英法美蘇日等列強,全部在中國都有殖民地和各種勢力。

他們如果擅自幫助中國,讓中國強大,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強大以後,必然會驅趕他們,廢除他們的特權,收回殖民地。

第二,德國在東亞沒有勢力,急需找一個盟友。

眾所周知,德國在歐洲、非洲包括中東、印度等地區,都有一些盟友。

但是,德國在東亞本來是沒有勢力的。

自然,日本後來成為軸心國成員,但開始日德關係並不能算親密。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將青島德軍打敗,並且將太平洋德國島嶼都佔領的,就是日本。

日本當時實力很強,又有強大的侵略野心,以希特勒的智力自然明白日本只是利用德國,隨時可能防水或者坑德國一下。

實際上,就是日本戰這根攪屎棍,讓美德成為敵人。對德國而言,日本是危險的朋友,不能信任。

相反,中國國力較弱,但潛力大。以中國目前的國力,他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和德國作對。

所以,德國因國際政治在東亞找部署一個盟友,中國就是很適合的。

事實上,即便1941年中國對德國宣戰,實際上也沒有對德國造成什麼損失,只是查封了一些德國商人的財產而已,戰爭結束後還歸還了一大部分。

第三,中國有德國急需的一些資源。

其他資源不提了,中國具有大量優質鎢礦資源。

鎢礦是軍工的骨骼。

鎢及其合金是現代工業、國防及高新技術應用中的極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廣泛應用於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等諸多領域。特別是含鎢高溫合金主要應用於燃氣輪機、火箭、導彈及核反應堆的部件,高比重鎢基合金則用於反坦克和反潛艇的穿甲彈頭。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軍事工業,就必須得到大量鎢礦資源,德國也不例外。

而鎢礦屬於戰略資源,英美法蘇是不會隨便賣給德國的,只能從中國購買。

一種說法認為,德國最後慘敗,以匱乏鎢礦有關係。

在中德鎢礦貿易停止後,德國只能以高價向西班牙、葡萄牙購買鎢礦。

同時,英美也參與購買搶購西班牙鎢礦。

西班牙佛朗哥政權坐地起價,從1942年初開始,英美開始聯合買斷西班牙所有的鎢礦出產。結果該年的鎢砂產量幾乎比前年翻了一倍,增至近2000噸,價格也從原來每噸75 美元飆升至16800美元。

盟國以巨大的代價,獲得了其中將近一半的鎢砂。

德國這邊即便也出了高價,卻買不到多少鎢礦,軍火的巨大需要得不到滿足。

到了1944年西班牙判斷德國將會戰敗,基本停止了鎢礦供應,由此德國軍工產品質量一落千丈。

第四,中德有軍貿傳統。

大家也許不知道,清末中國三分之一的武器都是從德國進口的。

北洋水師中的大量軍艦,包括定遠號、鎮遠號兩艘鐵甲艦,都是從德國購買的。

當時北洋新軍很多是德式裝備,用著德國大炮,抬著德國重機槍,拿著德國毛瑟步槍,挎著德國手槍。

而德國的武器質量非常好,成為價格略高但質量極佳的代名詞。

以定遠號、鎮遠號為例,黃海海戰中兩艦被日軍中大口徑艦炮擊中近400發,換成普通軍艦早就給打成渣了。

但因為德國武器優質的質量,它的裝甲堡自始至終未被日艦擊穿,主炮到戰鬥結束時仍可使用。兩艦出航時合計僅攜帶12英寸主炮彈197發,其中大部分尚為不適於攻擊巡洋艦的穿甲彈,共打出172發。

所以,中國軍人對德國武器有好感。




薩沙


這也許就是很多中國人對二戰德國存在好感的原因吧,1937年12月7日作為中華民國首都的南京淪陷,而德國人拉貝拉出的那張被歐洲人深深唾棄的納粹黨旗卻拯救南京25萬同胞的生命。自清末以來,中國對德國就有著著名的一股好感,並且一直存在著軍貿聯繫,上至軍艦、大炮、武器,小至槍械口徑、軍隊制式都是採用德國制式,所以德國和中國進行軍事合作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更何況這個時候的德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資源去投入生產建設。


電影《拉貝日記》
劇照

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德國並沒有像英國那樣在海外擁有大量的殖民地,所以也就沒有像英國那樣擁有大量的海外資源,而德國發展工業所需要的資源都比較少,所以德國需要一塊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能供應自己資源、但是不是很強大的國家,當時放眼全球,能符合這個條件的也就只有中國。德國鎢芯穿甲彈、以及強化裝甲的稀土資源德國都需要進口,既然橡膠資源大多被英國控制,那麼就尋找另一種能替代橡膠的資源,那就是桐油。所以,德國有資金和需求,中國則窮得只剩下這些資源,所以一直保持著傳統軍帽,聯繫的中德兩國,這時也就一拍即合。




也許有人會說雙方這都是為了利益,但是,你有錢我不賣給你資源,你有資源我也不賣你的東西。在國際政治上就是間接的打壓,合作是雙贏的,都是為了本國利益的最大化而進行合作。所以,得中國賣資源給德國,德國賣軍備給中國,並且派出軍官幫助中國的軍隊建設。我們都說要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關係看待問題,雖然德國在歐洲挑起了世界大戰,但是人家也的確間接的幫助中國抗日啊。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一個說法是希特勒當年在維也納流浪期間,曾得到過一家張姓中國人的接濟,從此對中國懷有感恩之心。但此說法未經正史收錄,而且果真如此的話 希特勒十幾年後發跡後直接找來那家人進行報答,不是更方便嗎?而且在希特勒早年顛沛流離的經歷中,他沒少接受各方的援助,包括猶太人的,所以,對於這個說法咱就只能呵呵了。

真實的情況,首先,一戰結束之後,德國只能保留十萬國防軍,德國,大家都知道,那可是軍隊掌管下的國家,一下子前容克貴族出身的軍人都紛紛失業了,而部隊的有限容量,又不能保證尚武傳統的傳承,咋辦?那就只好搞軍事輸出,仗著普魯士軍人上百年攢下的名頭,這些前軍官們紛紛收拾行裝外出打工,其中最重要的德國軍事民工集散地就是剛剛完成形式上統一的中國國民政府。中國近代軍事本身就基於德式操典,各級軍官中德粉眾多,基本不用換教材德國民工就能異地上崗。而脫下本國軍裝,在異國他鄉能重操舊業 還有豐厚的佣金,這對於戰後囊中羞澀的德國軍人來說 也是不錯的機會。

其次,1933年希特勒的上臺和德國經濟奇蹟般的復甦,使得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在當時國際舞臺上甚為搶眼,各國都不乏希特勒的擁躉和法西斯主義的鼓吹者。在中國,蒙陳氏兄弟的嫁接,蔣介石也發現了法西斯與民國事業的有利結合點,於是國民黨上下大興法西斯主義研發熱情,成立了許多各類會社,比較著名的就有AC團,藍衣社等組織,他們也學納粹德國那套,鼓吹一個政黨 一個領袖。這文化輸出不花一分錢,希特勒德國當然樂見其成,作為回報,自然在對華軍事援助上肯下大力氣。

第三,日本在三十年代末法西斯軸心徹底形成之前,一直都以英國在遠東的鐵桿盟友身份晃盪,對此德國也心知肚明,要不是英國放手 日本一戰時不敢去撩德國虎鬚,趟德國殖民地的渾水,所以,在武裝中國這一問題上德國也是有想在遠東扶持一個親德戰友,來抗衡日本的現實考慮。


石海釣沉


說白了就是國家利益驅使德國幫助中國,另外一點可能是同病相憐的緣故!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詳說。

一、國家利益: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親兄弟之間都明算賬,何況兩個不同民族的國家之間。希特勒上臺後,要重振德國的雄風,必須要發展軍備,發展軍備就少不了戰略物資和軍事人才。但是因為一戰的緣故,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軍備被削弱。那麼德國想要擁有戰略物資和大量的軍事人才就必須另闢蹊徑,而處於戰亂並且貧窮落後卻資源豐富的中國就成了德國的選擇。

德械師

德國看上了中國的豐富資源,比如鎢礦、銻礦、錳、錫、桐油等等都可以從中國獲得,這個鎢礦是生產武器的重要資源,它可以提高槍炮管的熔點,提高使用壽命,不至於因為槍炮的連續發射產生的高溫而軟化,因此在生產時可以在鋼鐵中加入鎢礦來提高它的熔點。而中國則看上了德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兩者各取所需,中國的武器市場很大,非常利於德國出口軍工用品。

軍備人才,畢竟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的軍事力量被縮減到10萬,有非常多的軍人被迫退役。德國外派大量的軍事顧問,一來可以保證他們的軍事素質,以待日後有用;二來為他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省著這些大兵們整日無所事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馬克斯.鮑爾

二:同病相憐;

其實這點題主已經說了,當時的中國受到歐美大國的欺負;而德國也因為一戰的緣故,在歐洲也是被欺負的主。因此兩者同病相憐,在當時互相幫助。

基於以上原因中德兩國在1928年達成了協議,德國的首批軍事顧問團由馬克斯.鮑爾率領前往中國。

我是鐵血軍史1927,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鐵血戰史1927


1918年,當時德意志帝國崩潰,德國皇帝被他自己的國民驅逐。

雖然新的魏瑪共和國成為德意志帝國的政治繼承者,但它所接管的德國卻遭到破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國家力量幾乎被完全消耗,德國處於疲憊狀態。

英國和法國等勝利國家不僅要德國的土地,而且還要大筆賠償,以及德國的殖民地,使已經筋疲力盡的德國瀕臨崩潰。

與此同時,由於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軍隊的數量可超過10萬,原來百萬級別的德國軍隊立即產生了大量失業的退伍軍人。對於德國政府來說,安撫這些士兵的經濟費用可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媲美。

因此,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德國開始向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出口大量“德國退伍軍人”以賺取外匯。此時,尚未統一的中國已成為這些退伍軍人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為了國家穩定,德國開始需要中國。

1927年11月,在馬克斯鮑爾上校的幫助下,46名德國退役軍官來到中國,中德軍事交流正式開始。希特勒於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後,他需要中國人在東方遏制蘇聯,並從中國進口鎢和釷等戰略資源。

總之,因為德國開始需要我們中國。


鋼牙嚼鐵錨


這個說法過於武斷了吧。有沒有考慮到像當時的事實吧,一戰結束時,中國作為一戰戰勝國出現的,德國失去了在中國的特權,壓根就沒有機會欺負中國了,與此同時,西方列強在中國的特權沒有被削弱。

德國也談不上幫助中國,德國向中國提出的提供的一切東西,包括:服務都是作為一種交易,而不是援助進行的,德國需要中國提供一些戰略物資,也需要中國這個市場,所以德國才派出了自己的軍官,到中國提供所謂的援助,實際上這是做生意。

那時中國不是一個工業國,每年都必須要從國外引進大量的武器裝備的,也需要別人提供各類的服務等等,在這種背景之下,不是德國幫助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德國,即便沒有德國,也可以從其他國家獲得這些東西。

因此,抗戰之前的中國的軍事交流,沒有任何援助的意義,而是一種生意。


浴火


一戰結束後,德國成為戰敗國。按照戰後簽訂的和約,德國除了承擔高額的戰爭賠款之外,還按照英法等國的要求,解散了其軍隊,導致德國原先的軍隊將領大量下崗失業。而且,德國的軍事工業也在英美的要求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拆和限制。而在1920年之後,由原來的軍隊將領主導的軍事工業系統仍然悄悄的復甦,並且,軍隊將領大量承擔外交使命,在多個國家進行溝通,為德國的軍事工業和其他工業產品尋求出路。

德國最開始的主要合作對象包括蘇聯和拉美的一些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都從德國採購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其他工業產品。蘇聯更是和德國進行了大量的軍事工業合作,德國企業向蘇聯轉移了一部分技術。而從孫中山在世的時候開始,德國就開始在中國進行開拓,先後和孫中山、北洋政府、陳炯民都有過接觸,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和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常態化的軍事和工業合作,為德國的軍工產品尋找出路。

到1930年之後,國民政府對全國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德國與國民政府之間開始建立起比較穩定的合作關係。當時,德國和國民政府高層進行了比較多的商討,希望能夠建立起比較全面的合作,德國不僅要向中國提供軍工產品,還要在中國建立一部分合資工廠,其中的重心是在湖南建立一個重工業基地,包括一箇中型的鋼鐵廠和一個汽車廠。到1933年後,德國和國民政府還商定了一個軍事培訓計劃,也就是幫助中國武裝和培訓三十個德械師的計劃。

德國之所以如此熱衷於與中國合作,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從自身的方面來說,德國作為一個戰敗國,受到了各種限制,因此不太可能與列強平等合作,而中國當時積貧積弱,深受列強欺辱,過敏症完成表面統一之後,正是百廢待興,需要進行建設的時候,所以德國願意以平等的姿態和中國交往,並和中國進行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合作。這樣,雙方就一拍即合,很快建立起了全面合作關係。

當然,當時的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資金,無論是購買德國產品,還是和德國建設合資工廠,最大的問題都是沒錢。之前的北洋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是大量出賣全國各地的各種權益,而德國提出的辦法相對來說要更加平等和公平一些,也就是以中國能夠出口的物資來抵償,尤其是中國當時主要的出口物資桐油和鎢砂等產品。這其中,中國出口的鎢砂佔到全世界產量的90%,是武器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物資。而鎢砂的主要產地就是在江西南部的贛南地區,也就是當時的中央蘇區,這也是國民政府急於剿滅中央蘇區,控制贛南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軍事方面的合作更加直接一些。德國向國民政府和國軍派出了大量的顧問,幫助國軍進行德國式的訓練,並在一些戰爭中為國軍提供作戰指揮方案。比如國軍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時,紅軍方面的指揮者為奧地利人李德,而國軍方面的作戰方案則主要是由德國顧問馮·塞克特將軍提供的。一直到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期間,德國顧問也在為國軍提供作戰指導。比如初期作戰中,國軍始終堅持以八十七、八十八和三十六等幾個已經完成德械裝備改造的部隊擔任第一線作戰,後續部隊進入戰場後,以小部隊分散補充到第一線部隊去,而不是成建制的替換第一線部隊,這就是德國顧問法肯豪斯的意見。

一直到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在歐洲戰場都已經爆發後,德國還曾經考慮過和中國結盟,還是與日本結盟的問題,但最終還是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之下,德國選擇了以日本為盟友。但德國在抗戰初期仍然按照戰前和中國簽訂的協議,提供了大量的重要軍需物資,只是在滇越路被日軍切斷後,囤積在越南的大量物資都被日軍繳獲了。在中國抗戰進入比較困難的1939年和1940年期間,美國對援助中國態度消極,中國也曾有一部分人鼓吹過與德國結盟。但因為各種因素,這種論調只是曇花一現,並未成為主流。

在這個過程中,德國派到中國工作的各種顧問留給國民政府各級相關工作人員和國軍各級軍官和將領的印象都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德國顧問和後來的蘇聯顧問一樣,都比較本分,只做自己工作範圍內的事情,顧問就是隻做顧問的事,而不會去指責國民政府官員腐敗,軍隊無能,將領水平低,這和後來美國顧問的做法完全是相反的。所以,國軍將領和國民政府官員普遍對德國和蘇聯顧問印象更好,沒有出現類似史迪威問題這樣的爭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