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而立風華”聚焦“民生七有”


福田“而立風華”聚焦“民生七有”

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現場。


福田“而立風華”聚焦“民生七有”

與會代表認真閱讀報告。

不平凡的過去,值得人們一讀再讀;正展開的未來,註定由初心不改的奮鬥者續寫。1月3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召開,大會總結了2019年工作,部署了2020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謀劃未來發展。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代表中共福田區第七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不平凡的2019,濃墨重彩的畫卷

如果後人回顧歷史,一定會認為2019是極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深圳也進入了“不惑之年”。2月,中央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深圳迎來“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與此同時,國內外的風險挑戰與發展機遇並存。面對這一複雜局面,福田重新激活中心城區黨員幹部群眾的幹事創業熱情,繪就了濃墨重彩的畫卷。

在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眾多的“禮物”和“祝福”、歡歌和笑語,都從這座深圳的中心城區——福田區——發出,繼而在整個城市激盪起更多的表白與示愛、祝願跟祈福。多面巨幅國旗搶眼、萬面國旗招展、花海矩陣壯觀……國慶期間,華強北5G街區有超過66萬人次感受福田創新魅力,國慶燈光秀、蓮花山主題遊園等24項群眾性活動點燃了市民的愛國熱情。

如果說建設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的“雙區建設”是外部驅動力,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的建設,則如同打造內部動力強勁的“雙發動機”。“五園一街”正式開園,形成“四大科研載體”,可提供科研空間約37萬平方米;深港開放創新中心、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與周邊衛星園區14個城市更新項目集中開工,合作區研發、衛星園區孵化的“1+N”模式加快形成;全力推進空間再造,僅用15天推動全市2019年規模最大的南華村棚改簽約率達到99.6%,創下“新深圳速度”。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發展成果惠及群眾

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福田區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0億元左右,增長7.2%左右。穩步提升高端產業發展質量,在全市率先實現5G信號全覆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連續21個季度高於全區GDP增速。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個體工商戶登記實現網上全流程“秒批”。

文化軟實力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福田區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把文明城市創建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組建全市首個區級“文明巡訪團”,邀請郎朗、易建聯、濮存昕等區文體名人代言,形成全民創文新風尚。持續提升福田居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區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開創“福田發佈”政務公開新模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評估結果居全市首位。持續培育文化產業新業態,全國首個區級國際時尚戰略委員會成立。

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在更大程度上惠及轄區群眾,福田區集中推出新中國成立70週年十大“民生福禮”。2019年教育事業投入73.24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24.77%。創造性推出“雙十工程”,預計新增學位3.1萬個。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中大八院後期工程、區二院外科樓全面投入使用,成立福田區醫療健康集團,分級診療作用逐步體現。

面對“三期疊加”,福田不進則退

2020年,是福田區的“而立之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回望來路,三十年成績斐然;眺望前路,新時代任重道遠。站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節點,福田深刻把握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這是一個“黃金機遇期”“挑戰密集期”“轉型關鍵期”三期疊加的歷史時期,機遇、風險與挑戰並存。

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各項工作的“主戰場”,福田人深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為此,福田人回顧過去,激發幹事創業、攻堅克難的巨大熱情;面向未來,擘畫繼往開來、再創新業的宏偉藍圖。福田將匯聚全區之力落實“雙區驅動”戰略,構建“一軸兩翼五廊”格局,打造“四大中心”,即科技創新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服務交流中心,“迭代”為中心城區2.0版。

聚焦“民生七有”,擦亮“幸福福田”

一切工作的落腳點都是為了民生,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幸福福田觸手可及。今年,福田區將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投入民生事業,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將努力在“學有優教”上取得新進展。推進“雙十工程”高質高效落地,全年新增學位2萬個,全力緩解全區學位供需矛盾。將努力在“病有良醫”上取得新進展。在醫療衛生領域加大投入、精準投入,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體系;將努力在“住有宜居”上取得新進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福田區還將努力在“幼有善育”上取得新進展。構建以公辦園為核心、以普惠園為主體、機構類型和服務形式多樣化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新體系;將努力在“老有頤養”上取得新進展。研究養老資源供給保障機制,規劃建設大型養老項目,並在城市更新項目中積極發展嵌入式、小規模、多功能、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將在“勞有厚得”上取得新進展。借鑑“雙元制”模式,構建產教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港澳工匠人才合作培養機制,培養一批“未來工匠”;將努力在“弱有眾扶”上取得新進展。做好睏境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兜底保障。加大對重點優撫對象的關懷慰問和激勵幫扶,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職工助困扶弱制度體系。

奮楫揚帆乘風起,不忘初心再出發。福田區將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和福田建區30週年為新起點,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機遇,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為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而不懈奮鬥。

展望

講好“福田故事”

續寫“福田精彩”

1月3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談及開年之際各項工作的謀篇開局,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對在座代表再三叮囑:只有一開局就“慎始若終”,才能在關鍵之年講好“福田故事”、續寫“福田精彩”。

●“不要搞面子工程和形式主義,道路開挖要經過充分論證、科學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和公示。讓惠民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而不能成為擾民工程。”

●“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市民,去年福田已提出十大民生福禮,今年還要推出福田建區30週年福禮。比如為一定年齡以上的老人發放高齡津貼,為轄區老人們送上溫馨祝福。關鍵是用心、用情、用智。”

●“要抓好營商環境的建設。要多到企業走一走、聽一聽,一定要聽真問題、真需求,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

●“做好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和福田建區30週年系列工作,作為深圳中心城區和城市‘主客廳’,福田的每一寸土地都將成為城市胸口的胸章,成為城市光榮的載體。”

●“要抓好春節期間的各項保障,春運馬上要開始了,要合理安排運力,讓回家的路更加順暢,讓人民群眾開開心心。”

●“歲末年初,要防止節日腐敗,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不要互相送禮,過一個乾乾淨淨的春節。”

晶報記者 魏鼎/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