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去二本學校當老師值得嗎?二本學校當老師都需要什麼條件?

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博士去二本高校當老師,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去的問題。前兩年,我一個同事的愛人博士畢業了,一心想去高校,因為第一學歷非211,所以沒法應聘我們學校,於是把周邊的幾所二本高校都應聘了個遍,結果都被拒了。後來同事懇求領導,利用一些工作上的關係,終於讓愛人進了一所離我校2小時車程的二本高校。雖然離家遠一點,但教師崗位不用坐班,也還可以接受,更讓他們慶幸的是,就在她進校的第二年,以她的條件,正式事業編制就沒有了,最多就是一個備案制人員。


當然,這個例子可能不太有代表性,畢竟頭條裡起碼就是本碩博985、211。那這些高校的博士應不應該去二本高校呢?是不是隻有去985、211高校才合適呢?當然不是這樣。

現在國內博士,想進985、211高校已經是非常困難了。雖然這些高校每年也要招幾十、上百名博士,但多數是要求具有海外經歷,如果沒有海外經歷,就需要有比較過硬的業績。而且,絕大多數崗位屬於臨時教職,非升即走,要求達到一定業績條件才能續聘,想要正式留下來獲得長期教職,還需要通過競爭性的評審。在不少高校,每年新進的博士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夠最終留下來,剩下的,空耗幾年青春,然後黯然離場。


其實,被淘汰的這部分人中還是有不少人是比較優秀的,只不過是因為競爭太殘酷,或者進入狀態有些慢,所以,這部分肯定還會再到其他相同層次的高校去求職。甚至有的人因為評價標準的原因,在211高校裡被淘汰了,又應聘到985高校去了。我們學校此前就有幾個老師,做了兩年師資博士後發現可能達不到續聘條件,於是直接出站走人,結果被山東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給錄用了,還直接給了副教授。真是因禍得福。

不過大多數被淘汰的人,只能選擇去低一層次的高校去求職,還有的可能就放棄學術之路,轉投工業界了。而去二本高校的人是最多的。這些年,一些地域好學科好的二本高校,也根本不愁博士博士後這個層面的人才。而且,二本高校一般是省屬高校,其編制受省裡把控,編制規模往往比較小,所以每年的進人數量都不多,這更是增加了應聘難度。可以說,現在一些二本高校教師招聘的基本條件,已經和985、211沒什麼差別了,而現在的應屆國內博士,能在二本高校中找到職位,那就算是比較優秀的了。



比如我隨便在網上找了一個青島理工大學的教師招聘啟事,其中招聘範圍是這麼寫的:

全球TOP200高校(參照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體系)、全球自然指數排名在前100位的高校與科研院所和國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博士研究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國家級重點項目的青年學者,以及在本領域取得突出原創性成果的優秀青年人才。

此外,去二本高校當教師,從職業發展上也不算很虧。這些高校現在也很強調科研,也許沒有大的科研平臺,但做一些小的基金項目、橫向項目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樣,能在教學之餘拓展一下自己的科研,可以創造出很多可能性。比如二本高校為鼓勵老師發高水平論文,會給出豐厚的論文獎勵。具同事的愛人說,她們學院有位老師,去年僅靠論文獎勵就拿到20萬。



所以呢,千萬不要看不起二本高校,這才是目前國內博士就業的主陣地。


高校人才真經


你考慮的是值不值得的問題,我擔心的是你能不能去的問題,別瞧不起二本大學的老師,一般學校畢業的博士你還真不一定能去。

想去大學當老師,首先博士畢業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博士畢業於985/211嗎?是!恭喜進入下一關。碩士畢業於985/211嗎?是!不錯,再次恭喜你。本科畢業於985/211?是,恭喜你出身不錯,基本條件滿足了。但上面三個問題有任何一個是否,不好意思,您不滿足我們的條件。這就是常說的“學歷查三代”,再嚴一點的要求本、碩、博都畢業於985。


有人問要求這麼嚴,能招到人嗎?這話又錯了,這點要求真不算什麼,還沒要求你論文影響因子和出國經歷呢?在博士畢業後的所有選擇中,進高校無疑是難的一條。每年畢業的大量博士中,能進高校的寥寥無幾。

高考考進一個二本難度不大,但要你要覺得博士畢業進二本當老師很容易就大錯特錯了。現在不是二十年前,畢業想留在高校真的挺難的,哪怕是二本!

進了高校就穩了嗎?當然不是,如今對於青年教師許多高校都是採取“非升即走”的做法,所謂“非升即走”大致的意思就是給你3~5年時間讓你評副教授,評不上解除合同不再繼續聘用。期間會對你進行考核,考核你的教學成績,科研成績。要知道沒有評上副教授的老師都是沒有資格招研究生的,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抽時間自己去做實驗。那這一淘汰率有多大呢?參照武漢大學,非升即走淘汰率達97%,因此青年教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考研小秘書


現在博士也快爛大街了,能去二本當大學老師就不錯了,不要瞧不上二本。

五年前職業院校都引進博士當老師了。


堅恆勇毅


博士去二本學校當老師值得嗎?我覺得題主不應該瞧不起二本大學的老師!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怪:是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去二本學校任教呢?如果是本碩博都在名校就讀,而且還有海外“鍍金”經歷的博士,那麼去二本的學校任教從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屈才,這種款式的博士很多人認為應該去那些211或者985大學去碰碰運氣。當然,本碩博都在國內名校就讀的博士,也不是非得去985或者211大學不可,畢竟現在很多名牌大學雖然也每年都在招教師,但名牌大學的教師競聘,競爭還是非常大的。

但是如果本碩博都不是在名校就讀,而是在普通院校讀博士的話,那麼二本院校會不會讓這種款式的博士當老師,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因為,有些本碩博都在名校就讀的博士,他們在985、211大學競聘教師崗位未果的情況下,他們就自然而然退而求其次選擇普通一本院校或者二本院校,在這種情況下,本碩博在普通大學就讀的博士就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了。

普通院校畢業的博士,如果有機會去當二本大學的老師,我覺得“性價比”是比較高的。在國內,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博士從高校畢業,那麼這些博士畢業之後也有很多人競聘當大學教師,但不管是什麼檔次的大學,他們在大學教師的招聘過程中都是想要那種本碩博都“根正苗紅”的牛人。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北大的博士生,人家對你的第一印象不錯;那麼人家繼續查你碩士學位的畢業院校,如果是北師大的,人家估計對你的印象也挺好的;最後再查你的本科院校在哪裡畢業,如果你的本科院校只是個三本的話,那麼不好意思,你在成為大學教師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有比較大的“中梗阻”。基於此,大量的博士畢業生競聘當高校教師,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博士“折戟沉沙”。

成為二本大學老師比上二本難太多了:通過高考考入二本,難度並不大;但是作為一名博士,想要通過招聘成為二本的大學教師,其難度比通過考高考入二本要大太多了:很多二本大學招聘教師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是博士學位,還必須擁有相應等級的教師資格證書,普通話二級乙等及以上的證書,教育學和心理學這兩個科目必須過關,同時還要現場授課,並接受一系列的考核才能成為二本大學的教師。

同時,就算暫時成為二本的大學教師,是不是一走上三尺講臺就穩妥了呢?不!很多大學針對青年教師採用這種制度:在三年左右的期限內如果無法在職稱方面上升一個等級,那麼你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考評;如果下一個三年你依然保持“原地踏步”的現狀沒有在職稱上晉級,那麼不好意思,學校不需要你,你還是捲鋪蓋走人吧!

現在,你還是覺得成為二本的大學的老師很容易嗎?


微雨潤苗


博士去二本學校當老師很多而且相信,以後國內以及留學回國的博士越來越多去二本當老師,包括現在去高中、職業技術學校當老師都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搞懂人生,你就知道問“去二本當老師值不值得”這個問題很幼稚。人生就是一場戲,有生就有死的一天。我們上大學就是多學一點知識,多學一點技能,使自己可以在戲裡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從而使自己可以在戲裡演的更多一點,獲得報酬更多一點,時間更久一點。但我們必須知道,戲,總有一天會曲終人散。所以,你如果在戲裡一時半刻沒有好角色,為了多在戲裡生存長一點,即便是跑龍套、端茶倒水都是值得的。這個意思不知道問者是否明白?我們無論學歷多高,都有老的一天,和死亡的一天。我們所有的上學、工作都是為了生活。所以,只要能有可以更好生活的職業工作,對我們最終的生活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比如說,有錢的人去歐洲旅遊一圈,覺得很愉快。沒錢的人約了幾個朋友打了一上午撲克,也覺得很愉快!這兩種愉快錢花的差別巨大,但作用到參與人的身體裡的感覺卻是一樣的。所以,無論你博士畢業做什麼工作,根本上與小學畢業工作的目的是一樣的。延長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快樂生活!有什麼值得不值得?有你認為的“好”工作,那就去做,如果沒有“好工作”,差工作照樣也能養活人。沒什麼值得不值得。需要就是值得!不需要就是不值得。博士去二本當老師沒什麼條件,但一般會有個面試和試講!因為你要去當老師,教師資格證應該跑不了。其次,普通話應該有證明!如果你的科研方向很適合學校的需求,那麼,去二本當老師也就十有八九了。當然,越不發達地區,人際關係就越複雜。有時候會遇到點小不公平。其他的沒什麼。


京都老客41118


曾經,記得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一句話:什麼叫做生活,那就是你認清了生活的本質後,依然還愛生活?故而,我們在生活中,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許多高校引進的老師都需要博士以上的學位,並且像現在的職業大學引進的老師都需要是博士以上的學位。我覺得作為博士學位的人,當一個二本學校的老師,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千萬不要小瞧二本,對於我們一個求職者來說能夠保證自己的福利薪酬水平,達到自己心中所期望的,並且五險一金,什麼解決戶口問題,什麼補貼房什麼之類的能夠解決,那就是已經夠好的了。


故而,我們現在社會隨著大量的本科畢業生、研究畢業生、博士畢業生以及海歸的迅速增加,許多崗位都是供不應求。

也就是說,假如一個工作崗位10,000,000人來應聘,那麼國家能夠提供給的只有100,000個崗位,那麼競爭的比例就是1000:1。那麼,甚至有些工作崗位上競爭力度,甚至達到了10,000:1。

那麼,像北京市政府,去年招公務員一樣,報名比例為50,000:1,而實際崗位需求只要五個人。

那麼,報考的比例就達到了10,000:1,我們看看這是多麼害怕的一個數字啊,但是這就是現實中,我剛才講的西方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弄也揭示了人與生活的關係,那就是:即使生活再殘酷,那麼我們生活要繼續。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嚴重的就業形勢下,我們怎麼辦呢?

我覺得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繼續再接受教育。

作為一名普通人,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和社會背景以及政治背景的人,你就好好唸書,好好讀書,知識就是力量,本科讀完之後讀研究生,研究生讀完之後,有能力繼續接著讀博士,讀博士後。

那麼,我們大家有可能會覺得讀一個本科就行了,你個人覺得現在當前的中國讀一個本科行嗎?

說難聽一點,研究生那都是爛大街的,所以啊,我們能做的那就是接受教育,再接受教育。

為什麼說:接受教育?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工作崗位,大多數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並且有些特殊的崗位,像教師這樣的職業,如果你要應聘某一所一本大學或者985、211大學的大學教授,那麼你最起碼學歷要達到博士後學位。

但是,如果你一旦應聘成功,那麼你的薪酬福利待遇水平以及解決戶口問題,住房問題,那都是可以為你解決的。

故而,我們不要總想著本科畢業之後,早早地走上工作崗位上。

即使本科畢業後走向工作崗位,即使找一份工作,給你¥3000元你這一輩子永遠是¥3000元,永遠沒有提升的空間,因為你的水平就值這個錢,沒辦法。

所以,我們再接受教育的說話,一定要接受教育,不管你讀的本科有多差,有多爛,繼續還要考研究生,研究生如果考得不理想,那建議你繼續再考博士後。

在當下的一種就業形勢下,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學歷的人,那麼才是真正的想提高自己的人,就像有一句名言所說的:我們走過的路,不會白走,我們讀過的書,不會白讀過。


而在能讀書,能接受教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抓緊這個時間,學歷上來了,工資也就上來了,生活標準也就提高了,生活質量也就提高了。所以,人不要跟生活過不去,要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學歷水平,讓自己達到一種很優秀的程度。

正如,有一句話講得好:你若是一朵花,那麼吸引來的就是蜜蜂。

故而,我們在生活中,要努力的成為一朵花,去過上更好的生活。

有一位中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曾經就公開說告訴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然後驕傲的生活。

當別人在拼命掙錢時,你已經過上了很好的生活。

往往在社會中,再也不要講“什麼讀書無用論用”了,那麼我覺得那基本都是騙人的。

學歷上提不高,基本你就歇菜了。

所以,只有學歷上提高了,對應的才是我們生活標準的提高,工作福利待遇的提高。

故而,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提升自己的學歷才是正事,我們在最好的年華里面,不要浪費掉這個寶貴的時間。


那麼,我們大家也知道:現在的人那都是分階層的,有些人你之所以跟他打不上話的原因是社會階層的普遍存在。

我們有時候也覺得博士畢業的跟專科畢業的說話永遠超不過三句話。

因為超過了三句話,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

這就是:不光是學歷上的障礙,這是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分層。就像我之前講的“士農工商”經成為了一種明顯的趨勢,而你以後是成為士,還是成為農,還是成商,那麼就要取決於你學歷的高低。

在當下的一種就業形勢下,沒有學歷,基本是空談,基本就歇菜了。說難聽點,基本就回家了。

所以,作為我們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在自己能學習的時候,我們抓住時間,不管你是專科本科還是什麼層次的,只要我們能夠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那麼我覺得我們的前途更是增加了一份光明,我們的人生更是邁進了一步。


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以後因為學歷的侷限性而限制住了自己的發展。

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想遇見更好的人,那麼你首先要在合適的場所。說難聽一點,就像前幾天,著名考研專家張雪峰,他就講到了一句話,那就是:當一個女孩帶回去一個男朋友,岳父問他這個男孩什麼學歷時,如果你說本科,岳父會微微地一笑說我也是。

那麼,如果你說是自己是研究生,那麼岳父,肯定會說你比我的學歷高。

如果你向岳父說我是博士後,那麼,岳父肯定會哥對你高看一眼。

所以,我們有時候在生活中會發現限制我們的,並不是說是社會階層的因素,也並不是說我們家庭背景不行,社會政治背景不行,往往限制我們的是學歷的問題。

所以,我們看現在大多數的中國中產階層。例如:北京市的一個很普通的高中生,他們的補課費就將近300,000元。


那麼,花這麼大的代價的目的是什麼呢?

目的就是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所以,有時間就多讀書,多進行一下學歷上的提升,這比什麼都好。與你說什麼,以後找不到什麼更好的人了,找不到什麼更好的工作?

那麼。你覺得你優秀了,這些還是問題嗎?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在下國華


如今,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多如牛毛,不可能都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去工作。如果,你的確很牛,比如,名校畢業,公開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有多項專利,發明或獲得大獎等等硬通貨,你可以到你想去的高校或科研機構應聘。如果沒有的話,你能否去二本院校任教,還很難說。當然,也不能氣磊,自甘放棄,妄自菲薄。要努力爭取,獲得最好的結果。倘若不行,轉過身去,另尋他路。世界之大,焉能容不下一個高學位的年輕人。祝你好運。


老g3231676013


博士也分三六九等,一般去高校任職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就讀的學校都很重要,有一個非211想去211任職是比較困難的,有一個非985想在985任職也是比較困難的。另外,現在211和985招聘需要有國外1-2年及以上學習經驗。所以,博士去二本任職很正常,主要還是看出身和學術成果。


機械的未來


完全可以的,大學老師工作穩定,帶幾個課題還有經費,非常適合一些想要穩定工作的人。當然,假如你的博士畢業院校非常好,那麼你覺得不甘心,也可以去找其他的工作。不過就當下社會而言,大多數的人選擇會去當大學老師,二本也是大學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89000765e4a5966a4b\

天下第十一爺


這個呢要看你個人的價值觀了

每一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有的人就是想要桃李滿天下,而有的人就是不喜歡當老師,喜歡做其他的工作。其實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還是要看個人的喜好。現在大學裡的很多老師都是博士畢業,我認為沒有虧不虧的,自己喜歡就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