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科學家是民科出身?

JJ-魅力值Ax小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民科的定義

貶義性民科是持有反科學態度的人群,即在沒有做到大量熟悉某領域既有術語及概念體系,沒有大量調研某領域現有學術成果的前提下,脫離實際資料僅憑空想就推出一個觀點。

並且該觀點或與已知科學事實相反,或是無法提供可佐證其觀點的線索。

這類民科一般會將自己臆測的觀點奉為真理,一旦他們的理論無法通過主流學界的評議,就會刻意將自己打造為受迫害的“哥白尼”形象,從而有了惡意攻擊科學共同體的底氣。

褒義性民科指的是那些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為了科學而努力奮鬥,並且做出成果來的一些民間科學家。

上面的這個定義很重要,民科不是隻會譁眾取寵,騙人錢財的郭英森,龐青年之流。

其實在科學史上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

被譽為民科鼻祖的是費馬,就是那個費馬大定理的費馬

費馬本職是做律師,業餘時間研究數學,雖然在數學上他只是利用業餘時間,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數學上取得的豐碩成果。

費馬在研究丟番圖的方程過程中,得出了許多重要的數論成果,比如費馬大定理。費馬與帕斯卡一同創立了概率論這個重要經典的數學分支。費馬與笛卡爾一同建立了解析座標系,同為解析幾何創始人。費馬也是微積分的先驅,費馬早已牛頓之前就得到過一系列求極值,或者曲線長度面積等的特殊方法。事實上,這上述的每一項都可以讓費馬名垂千史。費馬生前卻沒有發表過任何數學方面的論文,他大概就是覺得數學有意思,所以就琢磨了。因為如此不朽的成果,費馬也被譽為17世紀業餘數學家之王,事實上,除了牛頓等幾個宗師一類的數學家以外,沒有人比他的成就還高了。

法拉第,現代電磁理論的奠基人

可以說,法拉第就是電磁學。他只念過小學,但是他勤奮好學,一次次在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對待實驗的態度更是讓人敬佩。法拉第成為了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終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迎來了一生最光輝的時刻,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不久之後,他發明了圓盤發電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電機。

但凡學過電學的都知道,電磁學裡最偉大的公式是麥克斯韋方程組。區區幾個公式就可以解釋宇宙的一切電磁現象,實在讓人歎為觀止。其實這些公式本應該是法拉第的成果,然而,法拉第的數學功底比較薄弱,雖然實驗做得很精細,但是他沒有能力用數學語言把這些現象總結起來。直到後來麥克斯韋,這位正統科班出身,數學功底極強的科學家出現,概括得出了這組公式。不得不說,這是法拉第一生的遺憾。

華羅庚,中國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

無論是在數學成就,還是在教書育人上,華老都是典範。然而華老一輩子的最高文憑只是初中。但是,華羅庚聰明好學,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如飢似渴地學習數學知識,很快就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二十多歲就成為教授。華老是民科出身,這不假,但是誰敢說華老是民科?

民科,你可以理論知識不足,可以受教育不多,但是一定要保持學習,虛心求教。最重要的一定要有對於科學充滿敬畏的心,而不是總抱有懷才不遇的心態抵制科學共同體!


科學認識論


沒有任何一個大科學家是民科出身。一個熱衷於做實驗而不是空想,對驗證態度報之以十二萬分真誠的人,他怎麼會是民科?

要糾正一下某些人錯誤的認知。民科≠民間科學愛好者,民科≠民間科學發明家,民科≠民間科學家。民科的實質,就是玄學妄想家扮演為民間科學家。即:民科=玄學自詡家。

此外,民科≠沒有文化和學歷。少部分高級知識分子,由於喜歡在專業領域以外異想天開,同樣是一位民科。比如,上世紀一位讓人尊敬的火箭運載專家,他在畝產十萬斤,氣功,人體特異功能方面頻頻發表不實言論,嚴重誤導了社會大眾。從本質上說,他是嚴重缺乏科學精神,或者說,他根本不懂科學,他就是一位民科。

還有一位教授,高居中科院院士,還是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的校長,結果他到處鼓吹量子佛學和量子針灸。從他對量子力學的描述來看,他完全屬於生搬硬套,聯想“豐富”,屬於該學科的“門外漢”。很難說這個院士有什麼嚴肅的科學精神。他離開了他的專業領域,一樣是民科。



沒有了科學精神,加上喜歡妄想和胡亂解釋,就容易成為民科。

那麼,民科能不能成為一位頂級科學家呢?需要做以下兩點:

第一,民科在他胡亂解釋的領域內,如果不接受科學共同體的規範,永無進步可能。

第二,當民科先放棄做一個民科,迴歸原專業領域。


懷疑探索者


回答你的問題前,我不由得回想其初次閱讀一些科學著作的經歷,我這個人喜歡刨根問底,不僅閱讀這些著作,而且喜歡讀一些這些科學家所出的時代的歷史知識。

於是,就知道了這些科學家,在當時並不那麼高大上。

於是在回答你的問題時,也想到了這些科學家在當時處境是多麼艱難。甚至有一位科學探索者的一生都住在一個大水桶裡四處漂泊流浪,有些甚至冒著殺頭危險提出這些理論的嗎?

你知道布魯諾是怎麼死的?你知道皇家科學院或者是皇家學院的皇是指什麼?

你知道直到如今,西方許多國家總統就職宣誓手按在一部什麼書上?

你知道我要舉例這些科學家信仰什麼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你讀過嗎,你根本想不到的是開篇就是向教皇懺悔和致敬?康德牛頓的著作你讀過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你讀過嗎?近代還有,你讀過波爾的量子論嗎?愛因斯坦的著作,甚至是霍金的著作?你知道他們在其著作中所說的神或者是上帝是指什麼?

由於中世紀的教會統治,使得西方國家的社會體制往往是政教合一,甚至至今依然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你知道嗎?

自然科學包括科學技術,都是許許多多探索者創造者在艱難曲折而又危險的黑暗中摸索前行著,許多都以生命的代價換來了今天的人類進步,這些你知道嗎?

如果你知道了,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鄭繼文1


按照現在關於民科的定義,從古至今歷史上就沒有民科出身的科學家,能被稱之為科學家的都不是民科。民科與科學家處於對立面。

在早期民科就是指民間科學家,指一群遊離在官方體制之外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說其主要工作並不是長期進行科學研究,而是業餘愛好。

據歷史記載,世界上最早的官方科研機構是古埃及的托勒密國王建立的亞歷山大科學院,成立於公元前300年左右,阿基米德以及歐幾里得等人都在這邊工作過。

(阿基米德與歐幾里得)

一個人一生要經歷許多階段,專職與業餘也要分時間段。比如愛因斯坦在早期就屬於業餘科學家,後來成名之後就進入大學或者研究院工作,這就算專職了。此外,比如大數學家費馬的主要職業就是律師,數學只是業餘愛好,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是一名偉大的數學家這個身份。

經過時間的演變,現在民科一詞已經脫離了原來的意義,由中性詞變成了貶義詞。現如今民科指一類反智反科學的人群,這一類人群憑藉著臆測整天傳播各種偽科學言論。他們不是民間科學家,也不是民間科學愛好者。許多吃瓜群眾就是沒有搞清民科的定義,才會誤認為愛因斯坦也是民科。

有沒有出科研成果與是不是民科並沒有關係。民科與學歷的高低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事實表明,許多民科往往都是低文化人群,根本不具有基本的科學素養。

某些科學家年齡大了腦子不清楚,在不經意間也會淪為民科。比如朱時清院士,年輕時也在化學方面為我國做出了貢獻,但在後期吹捧的“量子佛學”,就是偽科學。受人尊敬的航天專家錢老,晚年在氣功、特異功能等非自身專業領域方面發表不實言論,那時的他也算作民科。


科學家是對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或者在某些科學領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的一種敬稱。只有具備專業科研能力的人才能被稱之為科學家。

凡是具有科學精神的普通人,並且熱愛科學,我們都可以將其稱之為科學愛好者。許多自詡為民間科學家的人,其實就是科學愛好者。

科學研究本就不應該有官方與民間之分,科學家也沒有,只有專業有與非專業之分。自身能力不足,非要搞跨界,平時研究生物的總是對物理指指點點,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這種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討論註定徒勞無功。自身能力不行,給再好的裝備,也很難成為王者。

有些民科精神有問題,整天活在想象中。在當代,連高等數學與基礎科學都沒搞懂,就幻想著做出偉大的成就,這有可能嗎?要是科學研究這麼簡單,那還讀什麼博士?上什麼大學?


對民科,我用三個字來概括:假、大、空。假是指傳播虛假科學甚至謠言,有些民科甚至還自創理論,卻無法自證其實;大是指盲目自大,不接受批評,不認真學習;空是指整天幻想,不做實驗,不考慮客觀實際,依靠想象進行所謂的科學研究。

如果不相信,隨便了解一下那些民科的言行就能知道個大概。一些物理民科,由於自身能力有限,知識水平還停留在牛頓時代,卻敢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個現代物理學的支柱大放厥詞,號稱要推翻它們。證據呢?有完善的理論嗎?


雖然作用不大,但還想再次奉勸一下,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不要總想著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還是安心學習吧!

大家怎麼看?


科學探索菌


首先,要弄清楚民科的定義是什麼,如今網絡上對民科的定義早已經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完全淪為一種貶義詞,指的是不通過學習僅憑自己的妄想就想推翻主流科學理論的“妄人科學家”!

民科的意思一開始很簡單,指的是體制外的民間科學家,是一箇中性詞。但如今提到民科,完全變味了,經常被用來諷刺一個人!

從這點上來講,沒有任何一個大科學家是民科,民科與科學有本質的區別,科學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任何的想象和猜測也都是有理論根據的!

有人說早期的愛因斯坦就是民科,這是對愛因斯坦完全的不瞭解,有些人只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剛發表是並不被認可,但不知道愛因斯坦在發表相對論之前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具有很強的數學和物理學功底!

而民科呢?僅僅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拒絕任何專業性的批評和評論。評判一個人是不是民科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他是否具有“用事實和證據來說話”的精神,而不是陷入空想不能自拔!

所以,民科可以是任何人,與學歷沒有必然關係,博士和大學教授也可能是民科,說白了民科反應的更多的是是否具有科學精神!最典型的民科思想就是那些整天幻想著“永動機”的人!


宇宙探索


民科與科學一點邊都沾不上,民科是科學史學家和科普界給打著科學旗號胡說八道的人定義的一個貶義詞,與大仙和神鬼玄說並列。

但民科這個稱呼迷惑了很多吃瓜群眾,叫得似乎有點不倫不類魚目混珠。其實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覆強調過,民科不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也不是民間愛好科學、具有科學精神進行發明創造的人士,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不在民科之列。

世界科學史研究者早就給民科畫了一張像:民科是獨立於科學共同體之外的特殊群體,這個群體打著科學研究的招牌,從不尊重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不用實驗和證據說話,只靠說大話空話就幻想著解決一個重大科學問題,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甚至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他們一般都具有精神病患者的“妄人”特徵,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妄言”謊言中,堅信不疑。

所以鑑別民科的根本方法,就是他們承認不承認科學的方法,是否願意用證據說話,願意不願意讓別人驗證他們的“理論”。

說穿了,民科就是反智反科學的群體,用臆想謊言和謠言說事,動輒站隊煽情,鼓動民意。

他們從來也不相信科學,又不願學習,對已經在科學界達成廣泛共識的偉大科學理論,比如相對論、進化論、量子力學從來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卻肆意貶損。

他們缺乏起碼的專業素養,只憑著吃飯拉屎的日常生活邏輯,胡亂解釋這個世界,就企圖創造一個偉大的理論,還揚言要取得國際科學大獎。

這些民科創造的所謂“理論”,從來也不敢或者很忌憚拿到科學界,用被世界科學界公認的科學方法去檢驗驗證,因此他們的“理論”只能停留在自己虛幻的想象中,或者欺騙一堆具有同樣思維意識的吃瓜群眾。

科學一出生,就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曬的,要經得起任何人的質疑和重複驗證。

只要有一個人是用公認的科學方法證明某個科學發現或者理論有誤,就是證偽,這個科學事物就不再是科學正確的。不管是牛頓的萬有引力,還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都是如此。

這種質疑當然也不能排除“民科”去做,但他們之所以成為“民科”,就是因為他們從來也不用科學方法和證據,他們甚至對所反對的理論一竅不通,只憑想象和胡說八道,以為就能夠推翻一個被科學界無數次證明了的理論,所以科學界只能對他們的質疑嗤之以鼻,和他們交流只會浪費科學家們的寶貴時光。

民科是一種方法和思維,是他們的行為模式決定的,符合上面所說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就是民科,而不由他們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決定。

民科在官方、官科和民間都有存在,因此民科的對應詞不是什麼“官科”,而是科學。所以民科就是反智反科學的代名詞。

有些知名人士和曾經有過成就的科學家,他們本來就是“官方”或“官科”,由於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是民科那一套,都可能墮落為民科。

如個別名人在與科學家辯論時,採用詭辯方式,轉移話題,玩弄語言遊戲,弄得只講專業的科學家張口結舌,從而達到貶損科學,譁眾取寵的目的,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民科。

還有個別科學家到了晚年皈依神學,把科學往神學上瞎扯,被科學界所唾棄。

也有一些打著博士、科學家旗號的“官科”,實驗造假,數據造假,毫無依據或製造謠言反對科學事物,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學者或科學家,而是宣傳偽科學的民科。

也有一些科學機構,參與到一些反科學偽科學活動中,這種由於領導人或者主持專家的素養低下而導致的歷史笑話,常有發生。比如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氣功熱和特異功能神話,就是某些領導和個別頂著著名科學家旗號的人力挺氾濫起來的,這就是官科墮落成民科的典型。

歷史上的確有很多並不是供職於專業的科學機構或者學府,通過自己的鑽研和探索,取得了很高成就,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這與民科完全不搭架。

中國的華羅庚,美國的愛迪生等等,都是自我刻苦成長的典型。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的時候還是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這些人都具有堅定的科學精神,篤信堅持科學方法,才取得成就的,是正兒八經的科學家,與民科一點邊都不粘。

在這裡再說一句,民科不民科並不是以體制內外、官方民間來劃分的,而是以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來區分的。這個社會除了那些“發明理論”的民科,還有很多具有這種思維的跟風者,現在科普界把這類人通歸於民科或者民科思維的範疇。

至於“民科”這個名字取得對不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空通訊也無法左右,在這裡只是做一區分,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很多時候民科在我們眼裡是貶義詞存在的,可是我覺得本身就應該對民科有明確定義再來分析。

首先要強調的是民科的說法其實只在國內存在,而且早期和後期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早期的民科定義是:我國體制外、非官方的民間科學家,後延伸為泛指所研究課題不屬於自己所學專業領域或在所研究領域沒有取得博士學位的科學家。

而按照這個定義,能夠讓我們想起民科出身的大科學家就是愛因斯坦。

當時愛因斯坦在瑞士的伯爾尼市的一家專利局做一個助理鑑定員,從事電磁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鑑定工作。他每天要工作8個小時,工作很繁重,只有下班和週日才有時間思考理論物理問題。此時他雖然已經從蘇黎世理工學畢業,但是還沒有資格當職業科學家,因為那得有博士學位。那時愛因斯坦頂多只能算是個科學業餘愛好者,而且也是個“三無”民科:沒有資金,沒有設備,沒有專門的時間搞科研,所以只能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做些“思想實驗”來提出自己的假說。

1905年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成就最輝煌的一年,當時他只有25歲,這是他在專利局工作的第三個年頭,此時還是一個三級小職員。他對科學的最重要貢獻都是這一年做出來的,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光量子理論,間接證明了原子的存在,解釋了布朗運動,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時空概念,並提出了科學上最著名的質能方程:E = mc2。沒有這一年的成就,愛因斯坦就可能在專利局長期工作下去。

更重要的是,即使愛因斯坦做出了這些重要成就,如果沒有重要的人物發現愛因斯坦所提理論的價值,他也很可能被淹沒了,而以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終其一生。愛因斯坦的伯樂就是當時歐洲理論物理學界的巨擘——普朗克,可以這樣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普朗克發現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利用在專利局工作的業餘時間連寫了3篇論文,送給《物理學紀事》刊物發表,負責理論物理審稿的就是普朗克。假如普朗克一看這位作者的背景,就是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所說的都是些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理論假說,因而看不上愛因斯坦的文章,甚至不看一眼就把愛因斯坦的這些文章扔到廢紙簍裡,那麼很可能就沒有人知道相對論這回事。普朗克不僅連續發表了這位專利局小職員的文章,而且還專門做演講宣傳愛因斯坦的理論。爾後普朗克又多次與這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通信交流,並說要到伯尼爾的專利局去看望愛因斯坦。這不僅對年輕的愛因斯坦是莫大的鼓勵,而且給予了這位年輕人極大的信心投身科學。普朗克對“民科”的做法值得今日位居高位的科學家或者院士們借鑑。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法拉第和焦耳身上。

邁克爾·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出生於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

法拉第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在哥哥的資助下,他有幸參加了學者塔特姆領導的青年科學組織--倫敦城哲學會。通過一些活動,他初步掌握了物理、化學、天文、地質、氣象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法拉第的好學精神感動了一位書店的老主顧,在他的幫助下,法拉第有幸聆聽了著名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的演講。他把演講內容全部記錄下來並整理清楚,回去和朋友們認真討論研究。他還把整理好的演講記錄送給戴維,並且附信,表明自己願意獻身科學事業。結果他如願以償。20歲做上了戴維的實驗助手。從此,法拉第開始了他的科學生涯。戴維雖然在科學上有許多了不起的貢獻,但他說,我對科學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法拉第。


法拉第勤奮好學,工作努力,很受戴維器重。1813年10月,他隨戴維到歐洲大陸國家考察,他的公開身份是僕人,但他不計較地位,也毫不自卑,而把這次考察當做學習的好機會。他見到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參加了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還學會了法語和意大利語。大大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1815年5月法拉第回到皇家研究所,並且在戴維指導下做獨立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幾項化學研究成果。1816年法拉第發表了第一篇科學論文。從1818年起他和J·斯托達特合作研究合金鋼,首創了金相分析方法。1820年他用取代反應制得六氯乙烷和四氯乙烯。1821年任皇家學院實驗室總監。1823年他發現了氯氣和其他氣體的液化方法。1824年1月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接替戴維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同年發現苯。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了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臺電動機,是第一臺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很顯然,法拉第獲得眾多成就的時候確實也沒有獲得現代博士學位相當的資歷,因此要說其是民科也合理。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出生於曼徹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國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焦耳自幼跟隨父親參加釀酒勞動,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青年時期,在別人的介紹下,焦耳認識了著名的化學家道爾頓。道爾頓給予了焦耳熱情的教導,教給了他數學、哲學和化學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為焦耳後來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道爾頓教會了焦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研方法,激發了焦耳對化學和物理的興趣,並在他的鼓勵下決心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834年,16歲的焦耳和他的哥哥本傑明被送到曼徹斯特文學與哲學學會(Manchester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的道爾頓的門下學習。 焦耳兄弟倆跟隨道爾頓學習了兩年算術和幾何。後來道爾頓因中風而退休。但是跟隨道爾頓的這段經歷影響了焦耳的一生。焦耳後來又受約翰·戴維斯(John Davies (lecturer))指導。焦耳兄弟倆對電學非常著迷,曾經實驗過相互電擊,還拿家裡的僕人們做過實驗。

焦耳在受道爾頓指導期間,於1835年進入曼徹斯特大學就讀。畢業後開始參加經營自家的啤酒廠,直到1854年賣出啤酒廠,他在經營上都一直很活躍。 科學開始只是焦耳的一個愛好,直到後來他開始研究用新發明的電動機來替換啤酒廠的蒸汽機的可行性。

1838年,他的第一篇關於電學的科學論文被髮表在《電學年鑑》(Annals of Electricity)上。這份學術期刊是由戴維斯的同事威廉·斯特金(William Sturgeon)創辦和主持的。

1840年,他得出了焦耳定律的公式, 本來準備讓皇家學會大吃一驚的,可後來發現自己被僅僅當作鄉下的業餘愛好者。當斯特金在1840年搬到曼徹斯特後,他和焦耳成為了這個城市知識分子的核心。他倆同感,科學和神學應該並且可能整合在一起。焦耳開始在斯特金的皇家維多利亞實踐科學講座(Royal Victoria Gallery of Practical Science)上開辦講座。

1850年,焦耳憑藉他在物理學上作出的重要貢獻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當時他三十二歲,兩年後他接受了皇家勳章。許多外國科學院也給予他很高的榮譽。雖然焦耳不停地進行著他的實驗測量工作,遺憾的是,他的科學創造性,特別是在物理概念方面的創造性,過早地就減少了。

還有一位大神級別的民科,那就是費馬

皮埃爾·德·費馬(1601年8月17日--1665年1月12日),法國律師和業餘數學家。他在數學上的成就不比職業數學家差,他似乎對數論最有興趣,亦對現代微積分的建立有所貢獻。被譽為“業餘數學家之王”。之所以稱業餘,是由於皮耶·德·費馬具有律師的全職工作。根據法文實際發音並參考英文發音,他的姓氏也常譯為“費爾瑪”(注意“瑪”字)。費馬最後定理在中國習慣稱為費馬大定理,西方數學界原名“最後”的意思是:其它猜想都證實了,這是最後一個。著名的數學史學家貝爾(E. T. Bell)在20世紀初所撰寫的著作中,稱皮耶·德·費馬為”業餘數學家之王“。貝爾深信,費馬比皮耶·德·費馬同時代的大多數專業數學家更有成就。17世紀是傑出數學家活躍的世紀,而貝爾認為費馬是17世紀數學家中最多產的明星。


而我們國內的民科級大科學家可以想到的就是華羅庚了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 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

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中,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佈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華羅庚在多複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雖然這些大科學家很符合民科定義,可是我們要看到一點,他們對於知識的積累是很勤奮的,基於紮實的基礎做出來的學問才是他們成為大科學家的根本。

而且我要強調的是,我並不是給民科站臺,而是根據民科定義進行分析,很顯然,早期民科定義是在於資歷,這些大科學家們可能沒有獲得相對應學識的資歷,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不斷學習,不斷鑽研,最終做出舉世矚目的成績。



後期民科定義就屬於貶義詞了,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民科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瞭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其中,“不接受也不瞭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是“民科”與另一個群體“業餘科學愛好者”之間的根本區別。


這類民科其實東西方都存在,西方習慣稱之為“科學妄想家”。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給西方的科學妄想家畫過像,歸納出他們作為妄想狂的5個特點:

1,他們認為自己是天才;

2,他們認為和他研究同一問題的專家全都是一些傻瓜;

3,他們認為自己受到學閥的歧視和打壓;

4,他們竭盡全力攻擊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最確定無疑的科學理論;

5,他們的著作荒誕不經,大量使用杜撰的術語,就像是“瘋話”。

民科是中國社會比較特有的現象,“官科”是任職於“官方(government)”科學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由於歷史原因,沒有私營企業和私立研究型大學、私立研究機構;因而,流落民間的科學研究,難以受到嚴格的科學訓練,隨著社會的多種經濟形態發展,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科學研究機構和民營科技型企業等,從而,民間科學研究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不再應該將“民科”等同於缺乏科學訓練的業餘科學愛好者。

想來我們對於這類的民科所見也不少,而他們往往提出了猜想卻無法證明。而且很普遍的現象就是他們對於相關知識的瞭解是貧乏的,也就是說不管是自學還是有過相關教育得到的基礎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空白,就猶如無根浮萍,如何能做出像樣的學問,也因此這類的民科根本無法產生大科學家。


我心自在無礙


民科與專科的雜談。

民間科學和院科、專科等,都是社會各層面人人奉獻、貢獻的各類學說、學科等的相對統一於人類認識尺度的人。是科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各層面人的人類知識體系核心基礎組成部分。

民科經常被一部分院科或專科的人界定和冠名為:不專業、不繫統、個人觀點、偽科學等屬性和內涵。

這是一部分院科和專科人士,依賴於其被社會意識形態相對認同而賦予的歷史性帽子、位置等社會的個人歷史價值高勢位,而對那些持有不同觀點和相反認識的民間科學人士的冠名,是對知識固化和抱殘守缺的個人破缺的託辭。

人類科學和社會學的認識尺度,是具有認識、探索、研究持續深入的運動規律和突破自然和人類本能破缺性(未來的新元、新價值)的文明發展屬性的。

人類科學和社會學流態的歷史過程和文明成果,絕不是社會能量環境支撐(院科)和知識領域(專科)支持的唯一生產車間,還不泛民間的知識普及環境社會支撐和民間科學人士的思辯啟智和技術支持。

當下民科和院科、專科的社會各層面人人,都有少數無道德支撐的術士和騙子的存在,不是民間的唯一。

民科有術士、騙子之差異性存在,院科、專科也有磚家、騙子之區別性界定。2019.6.5


新思維的界定


反正我是看穿了,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來踐踏他人祈願的人,現在我皆視為謬論。


天狼星-龍魂


沒有的,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