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EMUI10人因研究团队:科技的“温柔”一面

华为EMUI10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变化,我们陆续为大家揭秘了一些。今天我们来说下华为人因研究团队,和他们在设计上做出的改变,以及EMUI10系统给我们带来的那些变化。

一束花、一片叶,我们观赏起来觉得赏心悦目,会将其归结于视觉的体验;但其实,在不同的心态、情境下,同样的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心理感观也不尽相同。这带给我们一个启发——美不仅在于视觉体验,更是与心理、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揭秘」华为EMUI10人因研究团队:科技的“温柔”一面

如何结合特定的心理、生理等不同因素,呈现给用户美的体验?我们今天就要认识这样一些人——人因技术研究团队,这些来自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交互设计等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正以人因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到具体场景中,根据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产品,让技术的原点归于人的需求,带来更为舒适顺滑的体验。

最有“温度感”的研究团队,让你看见科技的“温柔”一面

人因研究是靠长时间的积累,团队每年都要对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国家的消费者深入进行调研,用同理心去理解用户。与此同时,在进行每个课题研究时,都还要查阅上百篇英文文献以及顶级的论文,这些都为人因研究积累了客观、详实的理论基础。

同为各大顶尖院校的学霸级人物,人因团队成员收集理论材料的手段却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翻阅外国文献;有人则拜访导师,小酌、论道;甚至有成员在高校论坛开出了“悬赏令”,召集学弟学妹做团队的“外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因团队的研究绝不是纸上谈兵,他们更乐于深入人群,去增强对人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人因团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善于交流。除了工作所需外,这更多是属于团队成员与生俱来的特质。

对人的行为的充分观察,也是人因研究的重要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维度,碰撞灵感,结合工作,去洞察人心的细微之处,去探索体验背后的真谛。

为得出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人因团队也发生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有一位女性队员为了观察不同情景下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拿自己家人作为样本,不断“偷窥”他们使用手机的动作,一度被家人嫌恶。甚至在男朋友上洗手间的时候“夺门而入”,给男朋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美学之外,我们如何感知色彩

我们经常会认为UX是程序员和设计师的事情,是他们将算法规则植入UX当中,使之兼具实用与优美。但不止于此,更高层次的体验设计往往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手机的使用体验,只有将种种因素都纳入考量范围,才能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色彩不仅是美的表现,也是思想的表达。成员们认为,在手机上展现色彩的最佳状态,是用户最为关切的手机性能。科学研究表明,对比度是影响手机界面阅读、识别效率及用户主观满意度的主要色彩因素——对比度过低可能导致易读性不足,对比度过高可能导致视觉舒适性降低。

为打造更为舒适的全新一代EMUI10系统,人因团队通过在4种典型环境光下,对于手机界面控件背景、图标、文字、图片等典型界面元素的研究。采用主观评价、心理物理法、操作绩效评估、眼动研究等方法,得到手机界面上易读的对比度下限和舒适的对比度上限,进而得到各场景推荐的对比度范围。结合计算设计能力,将复杂的色彩设计变得有据可循、逐步走向计算化与智能化,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色彩体验。

「揭秘」华为EMUI10人因研究团队:科技的“温柔”一面

万物皆有其道,顺之则“畅”

在易读性与舒适度之外,人因研究在动效设计上尽量使其回归自然,使之更加符合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动效有助于让用户界面设计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同时也更加符合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和习惯,是除了视觉之外的设计突出点。

以人的信息加工模型为理论基础,人因团队将生活中的“流畅”一词解构为感知、认知、操作三个维度,即人眼看到的视觉感知流畅、大脑认知理解的流畅和手触控操作的流畅。

以动效时长的设计研究过程为例,首先,人因研究团队通过文献综述,整理了与人的流畅体验有关的动效设计规则。而后,将人的时间知觉理论中的关键节点和不同种类的动效进行了匹配,构建了动效设计时长的理论基础。

在构建科学的理论模型后,人因研究团队以自然人为实验对象,在典型场景下,通过不同时长条件下人眼瞳孔反应的测量和主观流畅评分的分析建模,找出典型动效时长的最优表现区间。

「揭秘」华为EMUI10人因研究团队:科技的“温柔”一面

世界是由规则与秩序构成的,而科学细致的调查与实验可让真相水落石出。动效的弹性系数、手速计算函数、摩擦减速系数等多种属性参数,需要精密调试,可以为用户提供极致流畅的体验。

连接个体,赋予文字人性的温度

在影响手机阅读的因素中,文字设计是重点之一。文字大小、字重、段落行间距都决定了文字的易读性。不过,不同设备屏幕尺寸、用户年龄及视力水平对文字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解决文字易读性难题,需要从多方面同时着手。

人因团队针对浏览场景、搜索场景、阅读场景,在手机、手表上分别进行实验,精细打磨了一般模式下文字的相关参数。同时关联了年龄因素,增加了更大的字号水平,使年纪较长的用户也能无障碍地使用EMUI10。

「揭秘」华为EMUI10人因研究团队:科技的“温柔”一面

目前,在设计层面满足用户体验,可以走两条路——向后延伸是“参数平台”,将视觉、交互、动效、音效参数化,使用开发的语言进行设计的输出;而向前延伸就是“人因分析”,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人眼的舒适度、交互的适应性、思维的转换节奏。可以说,人因研究是在为用户的前端思考服务。

可以说,融入人因考量,产品才会更人性化,更具生命力。

欢迎关注 [ 华为手机功能教程] ,人人都做手机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