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華為是越來越強大,還是說會跟諾基亞一樣會落寞.覺得華為還能站在頂端多久?

火山下雪


沒有可比性,華為主要做基站業務,手機只是附帶業務之一!

諾基亞沒有核心技術,相信華為一定是中國最強大的科技企業,連馬雲、馬化騰、董明珠、柳傳志、王健林這些大佬都只佩服任正非,唯一沒有之一!


風流才子溫星717


在中國的民用高科技領域,華為確實算得上是風向標一樣的存在了。從目前國內手機廠商的發展態勢來看,華為正在逐步成為曾經的諾基亞、三星和蘋果。既然華為越來越強大,那麼未來華為的路在哪兒呢?華為會不會向諾基亞一樣逐漸落寞呢?


坦白講,這個問題我並不能非常準確的預測,在這裡我只能說一下我的猜想。

下一個十年,中國手機市場的龍頭品牌一是來自內部,並且非華為莫屬。

華為這兩年的進步到底有多神速?2017年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為19%,到今年三季度,華為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高達46%,比蘋果、小米和OV加起來的總和還多。此外,由於5G上率先發力,華為在5G市場的佔有率已經突破71%,這樣的進步確實稱得上神蹟,華為現在已經達到了曾經諾基亞、三星和蘋果在中國的高度,並且華為進步的腳度還沒有停歇。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見證了無數人從其他手機真正流入華為。在品牌種程度上,華為同樣以63%位居榜首。

當然,老祖宗說過物極必反這樣的經典理論。華為未來下跌是必然的事情。

其實不論是現在的華為還是曾經的諾基亞、三星和蘋果,它們在發展達到瓶頸以後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現象。在我個人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考班級第一,但既然他能佔據第一的位置那麼久,就已經說明了他的實力。華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不知您對這個問題如何看待?您認為華為會像諾基亞一樣落寞嗎?


亥科技


作為前華為員工,我希望華為越來越強,怎麼走拭目以待。華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今年還可以保持營收和利潤比較高的增長這是在年中想象不到的。華為其實是做了很痛的內部變革,丟了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更聚焦主航道,更下定決定做自己的芯片和系統,效果會慢慢呈現的,這是由大變強的關鍵一步,若干年後,我們會感謝美國的,這巴掌挺疼,但是打醒了我們。華為是一家技術公司,可喜的是,華為一直在聚焦自己的技術,儘管有時會有偏差,但大方向一直未變。任正飛的大局觀,未雨綢繆真的國內沒幾個企業家可比。後任正非時代,華為會有波動,但是華為為此做好了機制上的準備,會盡力減少波動。這段時間華為出了一下負面新聞,公司這麼大,難免,發生在華為身上更會被放大,沒辦法,做好自己的事情,讓別人去說,我相信這些道聽途說,說這說那的人中沒有幾個有資格進入華為工作,所以無妨。再說說手機,華為已經紮根高端市場,產品線也涵蓋了1000~12999,每個售價對應自己的消費群體,在1000~2000元消費群體的去評價高端產品其實是無力的和沒有說服力的,所以該買什麼買什麼去。


WT137591214


一、任何企業都會倒下,華為也一定會

相信這個沒人否認,沒人企業是永久的,馬雲給阿里的定義也是活100年。任正正也說未來華為一定會倒下的,所以說華為未來肯定會倒掉。

另外諾基亞其實並沒有倒下,倒下的只是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在通信設備上,諾基亞比以前更強大了,這一點還是要糾正一下。

二、華為能站在頂峰多久,這個誰也無法預測

那麼華為能夠站在頂峰多久,這要從華為目前的業務看起,目前華為的主要業務有兩塊,一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二是運營商業務(主要是通信設備)。

而除這些外,還有企業服務,ICT這些集成等業務,從收入構成來看,不算是主要收入來源。

得益於5G的來臨,以及智能手機的發展,至少在5-8年之內,華為會依然站在頂峰,這是當前的業務決定的,因為這是目前的發展方向,且華為有核心技術,所以在這個時代倒不掉。

三、華為目前的困難和機遇在哪裡

那麼相對而言,華為的困難和機遇在哪裡?困難其實蠻多的,禁令,谷歌的GMS等,這些都是華為的困難。另外主營業務市場增長也越來越接近頂峰,畢竟華為手機在國內已經佔到了50%了,同時全球目前增長乏力了,另外通信設備競爭也大,華為不可能打敗所有對手,只能在當前的形勢之下,再增長,但增幅不會很大了,這些就是困難。

所以華為的機遇是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不是總是努力的去手機、通信設備了,而應該從手機、通信設備的基礎上,延伸更多的業務來,目前華為計劃的AI,雲、AloT這些,搞好了,下一個十年估計無憂,如果沒搞好,也許下一個十年就會有困難,畢竟AI、雲、AlOT這些是下一個十年的機會。


互聯網亂侃秀


謝謝您的問題。華為現在還沒有在頂端,處於恢復期,華為能夠做得多好,取決於人。

華為還在攀登。2019年華為被納入美國實體清單後,零部件供應受到了影響,海外5G市場受到了影響。本來想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但因制裁而推遲。不過,今天華為將備胎技術全部推出,對組織、業務和人員結構進行及時調整。總體看,任正非不擔心華為2020年的發展,會穩中有增,營收幅度不會太高,約為10%。2021年至2022年華為會有規模性增長。所以,華為要達到發展高峰,至少也是三年後的事。


華為不會落寞的原因。有足夠的預見性和危機意識是華為生存的原因。任正非與華為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是美國實體清單一直存在、制裁不會撤銷,所以與內部惰怠鬥爭,這些年華為每年都要投入150億至200億美元研發技術,海思芯片已經形成體系。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華為的研發投入的預算是逐層逐級做出的,由一線自下往上制定,還裁減了48%的研發部門,終止了46%的不必要研究,使得研發更加聚焦,成功率就會提升。

華為可以長久的原因。華為目前最難的就是形成鴻蒙生態,帶領開發者開發安卓之外的系統應用。任正非與華為始終走合作共贏之路,是其長久關鍵。華為不跨界,讓供應鏈企業都能生存發展。華為不排外,即使不能服務於全球所有國家,也心安理得。即使遭遇技術禁令,華為仍然歡迎美國企業提供零部件。讓利於人的經營理念與奮鬥者為本,本質都是一樣的。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未來的華為,會越來越難,手機沒有自己的系統,國外市場會丟好多,國內也會競爭激烈,2000元一下的5g手機,馬上就會出現一大堆。電信行業,國際,圍堵,國內棄用。一個字,華為會越來越難,她丫頭,未來10年內,一定回不來。


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不黑不吹,用任正非的話來講,華為未來會倒下,並且還是一定會倒下,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黑華為,而是在採訪中任正非對媒體的回答。

現在華為是通信行業的一枝花,不僅手機產業做到了全世界第二,通信設備以及通信專利數量也是同行業中的頂尖企業,在未來數年或者數十年之內還會迅猛增長一把,手機業務方面很可能超越三星成為第一,而通信行業也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隨之時間的推移,華為的倒下也是極有可能的,因為科技的發展會帶來新生事物,大家非常熟悉的功能機時代,以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為主,那時候還沒有安卓沒有蘋果手機,但是現在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從神壇重重的摔下成為兩個小品牌了。

再有就是當年日本幾乎佔領了科技行業的制高點,而現在江山易主風水輪流轉,國內的科技產業一點不比日本的差。

這些年以手機為主代表了科技的發展,往後手機會不會被新生產品代替還尚未可知,如果哪一天手機消失了,那麼以通訊為主的華為還能像今天這樣嗎?

現在再說說諾基亞吧,老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諾基亞雖然丟了手機產業,但是在通信行業依舊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某機構的統計下,2017年2018年諾基亞還是同行第三名。

諾基亞手機的失敗原因比較多,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任何一家企業,哪怕規模再大、效益再好的企業,只要出現一丁點麻痺大意和停滯不前的思想,就有可能被淘汰,被其他企業碾壓。

雖說未來充滿了未知數,但是華為如果不斷地強化創新,不斷地加大企業的新技術研發和投資力度,從而讓企業保持創新目標,保持創新活力,保持創新動力,實現創新發展,不至於太快地被新技術擊潰,甚至還能夠登頂世界巔峰笑傲江湖。


黑暗科技世界


華為越強大,國家才會越強大,這跟諾基亞有本質的不同。

諾基亞只是個外國企業,但是華為是中國企業,技術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的手中。

諾基亞落寞是諾基亞的事情,但是華為如果落寞,這就是中國人的驕傲。

相信華為不會落寞。所以不要混淆諾基亞跟華為之間的不同點。

不要說科技無國界,當國外的企業通過專利卡中國的脖子賺中國人的錢的時候,相信大家是痛苦的,因為我們的錢給國外賺走了,我們希望華為依靠專利賺外國人的錢,而不是希望國外的專利來賺中國人的錢,就像小米和高通一樣。

我們只有一個華為,所以要保護好,如果中國有幾個華為或者幾十個華為,那我們相信也不會對華為那麼看重。


唱頭409


華為?別在神話了,像華為這種,在核心領域上沒有絕對的優勢,在廣度上又差太遠。。。

  華為所有產品都是可以替代的,並不擁有領先對手20-30年代差。。。就一個企業而已,因為無條件加班,靠犧牲健康,情親獲得高薪,這種無人性,講狼性的企業,前幾年給眾人唾棄和討伐。最近給過度神話了。。。全球500強找不到第二個崇尚狼性文化的,找不到第二個搞末位淘汰的。。。天天強調這些狗屁東西企業,一定是走下坡路的表現。。


網絡2004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一定為倒下!這句話是任正非所說,確實,盛極而衰,這是中國的古話。放在華為身上也會適合,不過華為是想做百年企業,但是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自然,任正非的話是哲學問題,可是也保不齊在巔峰時期的:高處不勝寒。

研究諾基亞為何轟然倒下?

諾基亞的倒下,自然不是因為它的技術不適合,而是它的技術落後了時代。

  • 一方面,諾基亞在塞班系統上的長期浸淫,卻有了限制,開發者開發難度大,並且創新力不足,最後塞班中,諾基亞苦苦支撐

  • 另一方面,安卓系統興起,諾基亞不願意使用安卓系統,怎知安卓系統的優勢越來越大,對於消費者而言,更有趣的智能機的出現,讓諾基亞不能夠迅速的反擊

諾基亞的失敗,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是在一種長期的“傲慢”下形成的挫敗。

那麼,華為會和諾基亞一樣嗎?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聊一聊。

華為現在的發展方向是,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以及企業業務。主要是以前2者為主,你會發現,這和諾基亞很類似。

但是,有不同:

  • 華為沒有上市,實行的是虛擬股份,實行的是董事長的輪崗制,不會出現一言堂,不會在新技術面前堅守老傳統

  • 華為從來都是兩手準備,不過是系統和處理器,鴻蒙和安卓並行,處理器方面也依然使用英特爾和高通 ,沒有不接受外來技術

  • 華為有強大的國內市場,並且在研發上投入巨大,這種優勢不是一般起來可以比擬的。堅持每年10%投入研發

華為不會像諾基亞一樣傲慢,確實華為有一些問題的存在,但是瑕不掩瑜,從管理體制到技術革新,華為目前是無可挑剔的。像諾基亞一樣,確實可能,但是會有很長距離。而且,諾基亞給華為的啟示是:絕對不能在一個籃子裡放滿雞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