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小排量車不適合跑高速,多少排量的車適合?

潘靈聰


我覺得這個恰恰說反了啊,綜合來看的話,小排量發動機,不管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它們相對來說適合跑高速,當然小排量渦輪增壓更加適合。

我這裡為什麼加上綜合呢?因為一款發動力不能只考慮它的性能,還要考慮環保(油耗)、體積(輕量化)、成本等原因。如果只討論性能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那樣的話小排量發動機就不應該存在,更不用說跑高速、跑市區了。

小排量發動機主要還是被油耗和成本逼的,它在性能方面跟大排量發動機差距大,而且負載越高的情況下,這種差距表現出來會越明顯。

像市區用車這種路況,發動機負載是比較大的,小排量發動機(包括小排量渦輪增壓)的動力表現不行,油耗優勢也體現不出來。

到了高速巡航這種路況,小排量發動機(特別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就表現得特別出色的。大排量發動機的動力儲備無用武之地,除非動不動就超車或者要跑一百七八以上,不然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足夠。

而小排量發動機在高速上省油優勢明顯,像本田為前幾年的V6發動機研發了自動閉缸技術,就是為了在低負荷的工況方面降低油耗,不然跟小排量渦輪增壓比,在這方面的差距太大。

我們拿實車舉個例子,像1.5T雅閣和2.5的凱美瑞,市區開的話明顯凱美瑞更舒服。雅閣測試零百加速是不慢,但是市區走走停停的話,加油猛了衝,還要吼一下才走,而且油耗也不必凱美瑞低多少。

但是到了高速上,時速一百一二巡航的話,雅閣就不比凱美瑞差了。所以相比較之下,市區和高速兩種路況之間,小排量更適合跑高速。


老胡評車


為什麼要說小排量車不適合跑高速?我從1989年買的第一輛麵包車就是1.0排量的,那時候的高速路很少,九十年代後期高速路多了,貴陽,廈門經常跑。到目前為止也換了六代車了,1.2,1.3,1.5排量的都開過,開車,開的是心情,不是賽跑。


一路順風240723563


小排量車可以跑高速,但是的確不適合跑高速,特別是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跑高速如果滿載的話,再開空調動力表現就會有很大的影響。請注意,這裡所說的小排量指的是1.4L以下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和1.2T以下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總體來說,小排量發動機不建議跑高速有以下原因:

1、小批量發動機動力小,高速行駛時,發動機轉速相對較高,

小排量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表現比較差,一般在設計時會刻意的增大變速箱的減速比,拉高轉速,增大輸出功率,但是,低速減速比增大以後,對於高速減速比就會有一些影響,因此,小排量發動機在高速行駛是轉速很高,一般都會超過3000轉,這麼高的轉速實際上油耗並不會太低。

2、小批量發動機車型隔音一般相對較差,而由於發動機轉速高,噪音較大,長時間行駛很容易睏倦和疲勞

發動機高轉速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噪音的增大和震感的加強,長時間在這個環境,很容易導致疲勞,睏倦,舒適性也大打折扣。

3、小排量車型在高速行駛時,如果滿載行駛,高速動力表現比較差

在小排量車型高速行駛時,發動機轉速較高,如果滿載行駛,再加上空調等外設的運轉,更加會影響動力表現,而在高速行駛時,動力響應性差會影響行車安全。

多少排量車型跑高速比較合適?

個人認為,如果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建議至少1.4T,如果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至少是1.8-2.0L,在這個排量下的發動機,可以保證汽車高速行駛的動力充足,確保行駛安全!


眾口說車


人家100碼2000轉,你100碼4000轉,長時間高轉速,你說故障率高不高?所以說小排量不適合跑高速


唐非常


有一次我開寶馬5系大約110的時速在高速上,當時一輛五菱宏光涮地超我而去,我立馬加速追上去,結果我140都沒攆上他。


老李風情


非常不贊同這句話!!!

所謂“小排量車不適合跑高速”無非就是覺得小排量車跑高速時發動機轉速太高傷車、小排量車動力不足,高速超車困難太危險。


小排量車動力弱,因此傳動系統減速比偏大,這樣可以進一步放大發動機輸出軸傳給車輪的扭矩,保證驅動性。但是說高轉速傷車就有點“矯揉造作”了。就拿我們廠裡送貨的五菱麵包車來說,高速上5擋跑120時發動機轉速4000朝上,車裡還拉著貨,跑了十來年了,用的還是最便宜的礦物質油,一萬公里換一次,現在依然動力滿滿。高轉速下只要潤滑和散熱到位基本上不用擔心傷車。

至於說動力弱超車慢太危險的更是可笑了,超車最重要的是司機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根據路況結合車輛當前狀態下的加速性做出正確決策才是保證安全的重點,你開個百公里加速20秒以外的車想讓它給你百公里加速10秒以內的體驗,給不了你就怪它動力不夠,講不講理?我非去和姚明比升高,比不過就怪我個頭矮,我是不是有病?



再說了高速行駛中車速100朝上時絕大部分家用車的再加速能力也就那樣了,不可能像0-100加速那樣狂躁,更不可能讓你一腳油門下去瞬間就超過前車。更何況真給咱一輛100-200加速五秒出頭的車咱還不一定能駕馭。

每輛車都有每輛車的特點和性格,你開著它走在路上它就相當於你的夥伴,熟悉它,正確地操作它,這才是正確的駕駛態度。


愛車大家說


本人的1.4排量的北斗星才900公斤,絕對是狠角。但不竟安全係數低,不是跑不起,而是不敢跑!本人開過的車不多,起亞K2、捷達、桑塔納、天語等跑到120車頭就開始微微發抖,再往下踩油門方向盤振感明顯,但開朋友的X1,1.5T三缸機輕鬆上150。所以應該跑高速應該與排量沒多大關係吧,車身重量、風阻係數、底盤等應該更直接。


AXA001梁R


個人覺得小排量的車在跑高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畢竟國內高速限速只有120千米每小時,這對於市面上99%以上的車子來說都沒有問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五菱宏光,在高速上飛馳。五菱搭載的也是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他們在高速上的表現並不差呀。


拿本田飛度這款小型車來說吧,它搭載的是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車速在120千米每小時的時候,自動擋轉速才2500轉,手動擋轉速也僅僅在3000轉左右。

前幾天的時候也是看了一家做汽車測評的,他測評的是1.0T的車型,這款車子就不說名字了。您猜猜這款車子極速是多少?200多呢。這足以說明小排量的車子跑高速是沒有問題。

實際上市面上大多數的車子,動力都有些過剩,開車轉速經常上三千的朋友少之又少,連三千轉都沒上去過,為啥吐槽車子動力不足呢?


相對於大排量的車子來說,小排量車子跑高速相對會遜色一些,畢竟小排量的車子大都是比較廉價的車子,動力會弱一些,隔音效果一般,多為非獨立懸掛系統操控性也差一些。

跑高速不僅僅考驗一臺車子的動力,底盤也是很重要的。底盤紮實的車子更容易給駕駛員帶來信心。例如福克斯,高爾夫,昂克賽拉等也是很出色的。

就跑高速多大排量合適來說,個人覺得1.5T和2.0L以上的車子,都很出色了,完全勝任。


小強說說車


這個問題帶有誤導性,世間不存在什麼適合、不適合跑高速的說法,適不適合又能怎樣?消費能力有限,手裡只有1.6L或者是1.2T的車子,難道就因為這一句不適合跑高速,還要換車麼?多大排量、適不適合跑高速,關鍵要看消費者的購買力,購買力強,超跑都適合跑高速;經濟實力只能承受1.2T,那麼1.2T就是最為適合跑高速的車型!


空談沒用,大排量自吸跑高速的確爽,動力充足、平順,但價格也貴,對吧?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所以人家大排量自吸跑高速合不合適和我們有關麼?我們只有1.2T、1.6L,那麼這個排量就適合跑高速,不適合又能咋滴?誰給咱點錢、換輛車?鄙人開車這麼多年,真沒見過哪輛車不適合跑高速公路,也沒遇到所謂的動力差、超車困難之類的困惑,高速公路又不是市內,車流量小,變道不一定非得超車吧?



高速公路對車輛動力需求不大

高速公路名曰高速,但實際上高速公路是最不需要動力的,維持100Km以上勻速行駛,只需不到30千瓦的功率足以,現如今的車子、無論排量有多低,功率都至少是30千瓦的二倍,有一倍的儲備功率,怎麼還不夠用麼?高速公路和市內擁堵環境不同,市內擁堵、車多、加速距離短,所以大家開車很容易搶道,想在極端的距離內、把車速拉起來,就需要強大的動力來支撐了,所以市內短距離、急加速,才最不適合小排量車!



高速公路的場景就不同了,高速公路車流量很小、路況良好,所以用做加速的距離很長;加速可以不快、咱慢慢悠不行麼?加速到預期車速後,即可進入巡航狀態,此時的油耗、轉速也就都趨近於平穩了,而如今CVT、多擋位At變速箱普及,傳動比範圍都很大,即便排量很低、動力很弱,同樣能在高速行駛時把發動機轉速給壓下來,飛度1.5L機器典型高轉速,而CVT版本跑到120Km時、不過2.5K轉而已,所以小排量機器跑高速不等於高轉速;而日產的1.6L車型,跑高速120Km時,轉速甚至可以壓的更低,所以小排量有什麼不適合跑高速的?


多大算大排量?

談排量首先要結合自己的購買能力,8.0T夠勁也夠猛、跑高速特爽,但也得看有沒有那個消費能力,力所不能及的大排量毫無意義;那麼多大算大排量?開1.2T的看1.6L是大排量,而開1.6L的看2.0L又是大排量,開2.0L看2.5L還是大排量,這還有頭麼?鄙人過去開過一段時間0.8L的奧拓王子,不到36匹馬力,那時候鄙人看身邊的車子全是大排量,可鄙人還是駕駛它跑高速、一切正常,加速是慢、不過慢慢的悠,車速同樣上得去;超車無力?超車的確無力,無論市內、高速,只要鄙人想超車、就沒有能超過的,跑高速超不過就超不過吧,不能在對方車頭變道,可以在車尾變道吧?所以攤上啥車、就開啥車,最合理,哪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道理呢?



這麼多年來,鄙人換過多輛車,從開始的0.8L開到如今的3.7L,真沒發現哪個排量不適合跑高速,各位朋友的車子排量再小、動力再弱也若不過0.8L、36匹馬力吧?連一個小奧拓都能玩轉的高速,各位朋友的1.2T、1.6L又有什麼不能跑、不合適呢?還是那句話,排量小、動力弱,的確影響加速性能,但卻影響不到高速巡航,因為車輛保持勻速巡航時所需的動力很少,所以小排量車跑高速毫無影響!真正不適合小排量車的是市內搶道環境,排量小、動力弱真搶不過去,短距離提速、才是硬碰硬的比拼動力!所以無論多大排量的汽車,跑高速都不困難。。。


非專業車評


閒得無聊,來回答一個無聊的問題。

首先,合適與不合適的定義是什麼?沒有定義就無法回答問題。套用常見的幾個關心的問題:

1.時速。小排量的車速度上是否滿足高速的需要?國內高速最好也就120,按照10%的上限,也就132的時速。目前沒有那個燃油車或者純電動跑不到這個速度(老年代步車除外)。

2.動力。排量跟車的動力有直接的關係。前面說了速度上到132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小排量確實在速度後段乏力這個是共識。比如有些在90的時速之後就會有乏力,有些車100之後非常明顯。注意我說的是乏力,明顯等用詞,是因為沒有數據沒有曲線圖來描述動力衰減。只能直觀主觀的來描述(所有車評都是這樣主觀描述,專業的車評用主觀的數據描述顯得非常不專業)。扯遠了,所以小排量也只是在某個時速值之後有乏力的表現,影響到急加速的感受而已(高速上一般情況也就勻速行駛就好,很少需要急加速的情況)。所以動力上來說,實際也沒影響。

3.舒適。這個跟排量沒多少關係。跟車型,地盤調校有直接關係。舒適性這個東西又是相對主觀的感受。要細說就同樣要有實驗數據,可以沒有哪家車評能拿出實驗數據,都只是我覺得、我感覺。車內噪音,震動圖形,座椅尺寸,座椅弧度等等都影響舒適。都沒有對比數據來證明那款確實舒適性明顯高其他車型很多。最重要的是跟個人習慣也有關係,所以不要問舒適的問題,自己去試駕去感受。

4.油耗。油耗跟是否適合跑高速也八竿子打不著。油耗跟排量並非線性的正比關係,只是有關係而已。1.2的排量比2.0的排量低太多也不見得。1.2排量可能5-6個油,2.0排量也可能就6多一點,再多也就7了不得了。油耗最直接的影響還是駕駛習慣,猛加油猛剎車,別人紅燈50米就松油了,你非要加油衝到10米距離再一腳急剎車,那油耗當然比別的車高太多(高速上幾乎沒有紅燈,隧道除外)。

5.平穩。排量跟平穩也沒直接關係。通常印象可能覺得小排量車型就是小型(A0甚至A00級),但是實際上,A,B,C級都有小排量,奔馳C級還有1.5的呢,大眾帕薩特還有1.4的呢。直觀覺得,小型車輕,輕就不穩,發飄,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以訛傳訛。實際平穩跟地盤,氣動佈局關係更直接。超跑幾百公里,動不動彪200好幾,你看他飄不。

所以,車的問題別網上問,你問不到結果,大家只能告訴我覺得,我感覺這類意見,這類主觀感受對你毛用沒有,去試駕,自己感受。

另外兩點意見:

1.一分錢一分貨,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2.汽車品牌優勢明顯,品牌是百十年來靠市場口碑建立起來,口碑靠質量建立起來。

3.不要太看重各種花裡胡哨的配置,有些可能一輩子用不了兩次

一篇廢話,隨便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