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最輝煌的古都,歷史古蹟看點十足,曾因“娛樂匱乏”備受冷落


說起泰國旅遊,大多數人都會最先想到吃喝玩樂:冬陰功、人妖秀、馬殺雞、跳島遊......這一系列的遊樂產業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以致於大家都忽略了泰國也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豐富歷史遺蹟的文明古國。

泰國除了有“微笑國度”之稱,還有“千佛之國”的美譽。對於普遍信奉佛教的泰國民眾而言,最能代表泰國曆史文化的地方,不是曼谷,也不是清邁,而是一個已經快被世人了的千年古城,名為“阿育陀耶”。

而這座歷史古城,也叫作“大城”。這裡距離曼谷北部約80公里,是泰國曾經是歷史最長久、面貌最繁華的故都。在大城最鼎盛的14世紀,這裡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甚至可與當時的一些歐洲首都相媲美。

在歷史上,大城孕育了泰國曆史最長的阿育陀耶王朝,當時整座城市可謂價值連城。據史料記載,這裡有超過2000座鍍金尖塔式的廟宇,處處金碧輝煌,猶如“人間天堂”。但這滿城繁榮由於18世紀末緬甸軍隊的入侵,一切變得灰飛煙滅,如今保留下來的只有一小部分破舊的佛塔,其餘都是殘垣斷壁。

所以有人說,泰國大城的命運,與我國的圓明園極其類似。15世紀的泰國,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但由於鄰國緬甸入侵,不僅盜走了170公斤的金箔,還放火燒燬了整個繁榮鼎盛的都城。可即便如此,大城在泰國人心目中仍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因為具有輝煌的歷史地位,大城也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的大城,是遠離都市煩囂的一片靜謐之地,這個昔日金碧輝煌的千年古都,只剩下一個破舊不堪的廢墟,那些風化的石頭,斑駁的牆體,沒有頭顱的佛像,缺了尖頂的佛塔,都讓人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但是從這些殘垣斷壁,又不難看出它昔日的輝煌。

大城並不大,也沒有旅遊團期待的燈紅酒綠,只有歲月深深的烙印,和人類文明的遺憾。大城作為泰國的古都,以前這裡的遊客基本上是來此“朝聖”的泰國人居多,如今泰國舊都的遺址備受各國網紅追捧,這裡極富歷史感的照片被分享到各路網絡平臺,吸引了不少自由行的遊客慕名而來,大城也漸漸成為“新晉”的熱門打卡地。

遊覽大城,最好的方式就是租上一輛自行車,隨心行走,在廢墟里靜坐,觀飛鳥,看殘雲。騎行在綠蔭隱映中的大城古蹟景區,與現代建築相鄰的古遺址賀古佛像會一一顯現在眼前,處處古樸斑駁、清新靜謐,禪意悠悠,洋溢著濃濃的宗教文化氣息。


在大城眾多的估計之中,最具標誌性的景點,就是“樹抱佛頭”。一顆從石頭佛像上被“砍”下來的巨大佛頭,歷經數百年滄海桑田,與這裡的菩提樹根纏綿生長,佛頭在樹根的“保護”下,閉目含笑,笑對風雲,笑看人間。一個不經意的表情,就成了永恆的經典,也被列為泰國七大奇蹟之一。

大城沒有繁華,遠離喧囂,也沒有五光十色的夜生活,與泰國其它地方相比,這裡似乎有些沉悶,有些無聊,但這裡的古城韻味和古老文化卻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也不是用文字和圖片就足以形容的,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滄桑與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