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面膜?不存在的!

你买过“医美面膜”吗?那些所谓的“械字号面膜”,或是打着“医学护肤”旗号的妆字号面膜。

这类面膜标榜自己标准更严、功效更强、安全性更高,听起来仿佛很可靠。不过,国家药监局近日科普:医美面膜,都是消费陷阱。

“械字号面膜”:实为医用敷料

在淘宝搜索“械字号面膜”,出现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医美面膜?不存在的!

不少商家会在页面的显眼位置标记“械字号”字样,并晒出自己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有些店铺还会向消费者“科普”妆字号面膜与“械字号面膜”的区别,突出“械字号面膜”的特殊功效,吸引消费者购买。

医美面膜?不存在的!

谎话说得相当正经,我差点就信了。

国家药监局指出,商家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实际上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具有吸收创面渗出液、支撑器官、防粘连或者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等医疗作用”。

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可以分为三大类:外科敷料(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敷料)、接触性创面敷料(分为急性创面敷料和慢性创面敷料)、包扎固定敷料。

按照《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医用敷料命名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

因此,医疗器械产品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各级药监部门没有批准过“械字号面膜”,并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


医学护肤品:违规宣传

除了瞎编的“械字号面膜”,一些打着“医学护肤”广告的妆字号面膜也骗倒了不少人。

医美面膜?不存在的!

这些面膜宣称可以“肌肤急救”,抑制皮炎,祛疤修复,增强肌肤抵抗力。

在此“宣传攻势”下,不少消费者稀里糊涂就买了单。实际上,这些都是违规宣传。

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是指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护理或清洁作用的化妆品。根据产品上市前监管方式划分,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上市前需申报注册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面膜,主要是宣称具有祛斑美白等特殊功效的产品;第二类,上市前需备案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面膜,主要是宣称具有保湿、清洁、滋润等功效的产品。

医美面膜?不存在的!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章的规定,化妆品不得宣称具有医疗作用,其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等内容。

部分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包装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实际是违法宣称行为。


面膜虽好,还得合理使用

国家药监局建议:医用敷料,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应在其“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被当作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

面膜类化妆品,应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虽然化妆品没有明确的用量限制,但是面膜并不是使用越频繁越好。对于一些皮肤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每天使用面膜,可能会加重皮肤的敏感程度,反而不利于皮肤健康。 

END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曾诗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