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體店的都來聊聊今年啥感覺?和往年相比又如何?

農友君


我聽說了很多因為資金融資鏈斷裂、股東內部吵架、運營不善導致的閉店。開什麼樣的店,開在哪裡,如何運用互聯網系統來運營,如何吸引客流,供應鏈如何打造都是需要商家考慮的地方。下面看一組數據:

1.蘇寧小店計劃2019年新開門店15000家,開店數量超過美宜佳。
2.永輝超市2018年上半年密集開店160家。
3.網易考拉2018年首家線下店落戶鄭州中大門,今年4月27日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第一家線下門店於開業,門店面積近200平方米。
4.......

年年都有人喊大環境不好、生意不好做。但是為什麼蘇寧小店、永輝超市都在擴大開店規模,網易考拉也不甘從線上走向線下,巨頭的圈地運動愈演愈烈。不僅是巨頭在開店,很多創業者也都在開店,生意紅紅火火的大有人在。在軟件園邊上的一家餐飲店,做瓦罐的,開了幾年了,每個工作日,客流都是爆滿的,每天不僅餐廳內漫客,餐廳外也擺上五六桌,老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1.地段優勢:

位於路口的拐角處,軟件園和觀音山上班族出來都可以去那裡吃。開餐飲店之前,選址一定要觀察好。

2.菜品豐富:

瓦罐湯、炒菜、水煮類等等,挑選空間很大,味道不錯。

3.菜價很接地氣:

服務工薪階層,菜價不宜太高,比較能接受。

4.服務到位:

請了好幾個服務員,響應很快。

5.擴大線上銷售渠道:

接入美團、餓了麼。


和往年相比,這家瓦罐生意並不差別。


我是又一城零售服務,有相關零售話題歡迎來交流。


成就新零售


我是做小型餐飲實體店的,出來聊聊今年是啥感覺,老實說,我今年總的感覺還不錯,本店不到30平,日均營業收入2500左右,還算將就,和往年相比,除了人流減少,收入還有所增加,看到這裡,你們可能就有所奇怪了,為什麼人流減少而收入有所增加呢?

這個不難奇怪,是因為14年~17年,消費的人多但菜品單價低,而今是消費的人少了,菜品單價提高了,再加之少了一些直接影響的競爭對手,從而增加了消費者,就這樣熬過了今年的低迷期。

可好景不常在,最近的高價豬肉對我們小型餐飲的衝擊不小,欲哭無淚,沒辦法就這樣熬著吧!上有老下有小的,容不得自己任性。


嫦娥姐姐61


我們有幾個問題,交流一下,相信結論和答案就自然而然了,第一個問題,是不是開店時間長的就一定會有成功的經驗呢?比如你幹了十年的服裝店,你再幹服裝店,就比那些沒有幹服裝店的要強嗎?第二個問題,我們做實體店面,商業邏輯就一定不變嗎?比如我們在店面賣零售,把店面當成銷售成交渠道,賺產品的買賣交易差價?第三個問題,我們的實體店面最大的問題只是房租的問題嗎?

為什麼要問這三個問題呢?因為這三個問題包含了三個核心的思想,一是經驗論,是否繼續有效?二是現在的實體店商業邏輯,與前幾年的實體店的商業邏輯是不是一樣?三是我們面臨的是一系列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房租問題,我們不能用農民工的單純思維,來把實體店做不好,就是房租高,這種思維太單一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投資實體店,首先的角色依次為,1.你要是一個投資人,你專長投資思想,要麼你幹嘛開店?2.你要成為實體店的運營專家,你不是專家,你為什麼要開店?3.你要把店面當成你商業模式系統下的一個工具一個道具!實體店就是一個舞臺,演員是販賣營銷體系!實體店已不單純是銷售渠道,一定是社交型,深度服務性,絕不能夠再單一的靠產品差價來賺錢,簡單地說,傳統實體店的商業賺錢邏輯改變了!

我們來說說實體店只是一個道具,打個比方,我開一個很小的實體店,那我加上互聯網,加上直播,這家實體店,其實即使零售做的不好,但是我可能把我開店的經驗分享出,我把我這個店做成標準化,可能也完成了店招店,分銷了店面,在線上,又完成了線上的成交,線上社交化商業在裂變,這時的店面,只是我們商業體系當中的一個環節,一個工具,我們以前太以店面的銷售利潤為中心了,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在做零售,我們無法人與裂變人,無法店裂變店,我們無法做,分級和分銷,其實實體店是最有資格做深度分級和分銷的!

我是孫洪鶴,關於實體店裂變系統新方法是一個上百節的視頻系列, 我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的視頻,也希望大家能夠成為好朋友



孫洪鶴


做實體店絕對和往常不一樣,因為新的工具可以助推實體店做到“就像不怕巷子深”的升級版。

實體店本身可以做成跨界融合的新零售店。締一定製在威海開的第一家新零售旗艦店—倍佳締一生活館,就融合了服裝現場定製、咖啡館、書店、健康測試跨界融合,做成了新奇特的新物種店鋪,可以完成線下引流、截流、成交、回頭、口碑傳播裂變。

同時做了線上的網店,做成二級分銷,完成了消費者清晰畫像和會員裂變,實現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這樣的新零售旗艦店就是新物種,是光明的未來!


締一智能服裝科技


我看到這個問答下面有人義憤填膺的罵馬爸爸,試問,馬爸爸不幹淘寶就沒有別人幹了嗎?馬爸爸不幹有劉爸爸,還有李媽媽,還有王叔叔。總不能誰成了就罵誰吧,還是我就是要罵不管你姓啥,你成了我就想罵。為什麼不想想為什麼這樣一個從來沒有的商品流通方式一夜之間流行開來,難道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嗎?我們能因為淘寶搶了我的生意,我就滅了它嗎?真正做生意的人還怕變嗎,不變的才可怕。不變化的市場我們做的還有什麼勁,換頭豬不是一樣做生意了。

我們這一代人有幸加入到改造開放的大潮流中來,看著日漸豐富的物資,滿地的熱錢,熱情高漲的房價。試問大多數勤勞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是下降了呢。學著像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一樣去思考問題。我今年的實體店生意不如去年下半年,去年下半年不如去年的上半年,而且感覺壓力重重。經濟曲線呀同志們,女士每個月還有幾天不碰涼水呢。經濟社會就是這樣運行的呀。豬肉價格還起起落落呢。把自己的小生意看管好,人無遠慮。再頹的市場也有賺錢的,再好的市場也有關門的商家。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接受變化的現實,能幹就好好幹,實在不行就抓緊時間另謀出路。坐等春暖花開的時節。



老劉不油膩


馬雲先人一部分人窮起來,帶領全國人民共同走向貧窮!哈哈哈哈


海軍帽飄起來


今年第一年開店,感覺就是開店真不如打工


用戶6019784208


實體店今年聽得最多的是不好做,越來越難做,錢更難賺了。和往年相比趨勢更差。

個人感覺原因首先像手機店、服裝店、雜貨店、超市等等都隨著電商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其次開店的數量供大於求,土多店、超市不到10米一家,竟爭力大使得人群分散;但是餐飲行業還是不錯,小吃店等有好的地段、好的手藝,生意就很火爆。


阿燕運營工作記


我也是開了快十年的店了,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前幾年我在北京開小餐館,生意還可以,是賺了點小錢,2017年查環保,被趕出來了,也走了好多地方,開了兩次飯店,都不太賺錢,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以前大街上做各種生意的都有,這兩年基本上都被網絡淘汰了,騰出來的店面大多數都開的是餐飲店,美髮店,競爭力太大,關鍵還沒有老顧客,你做的再好顧客不進你家店你也沒辦法,加盟店優惠高成活率的也不多,都是投資幾十萬三個月不到就關門了,加盟費要幾萬,那都能理解,下來是師傅來店培訓要錢還是高工資,各種調料都是公司供應,價格高的離譜,加上食材,一個產品做出來已經是達到百分之四十五了,再加上人員,租金,水電,底資易耗品,到手的就剩不到三十的利了,還要搞活動,看上生意特別好,利潤大多都到公司裡去了,留到自己手上的寥寥無幾,不加盟店吧,傳統的生意除非你是幹了十多年的老店,老顧客多生意還可以,要是新開的店還是多年的老師傅還得自己做,一年下來能賺個高工資都算不錯了,要是再搞個好點的裝修,一年都難回本金,現在生意太難做了,看看自己的周邊鋪子有幾個好生意的,不要說自己有多厲害,笑著進去哭著出來,我奉勸想開店的朋友,一定要慎重,別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辛苦錢陪進去,你上是我的觀點,不喜勿噴


秋天風380


今年的實體店真的是災難現場,我在雲南這邊經營一家賣酒店用品的店,現在每天拉開門的想法是哪位上帝來救救我幫我開個張呢?開個張都難更別提賺錢了,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了,店又不好轉,保本都難啊!老天爺啊!怎麼活下去阿!上有老下有小要怎麼養活啊。無奈~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