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瀾:解決新經濟成長煩惱 需要“敏捷治理”

薛瀾:解決新經濟成長煩惱 需要“敏捷治理”

薛瀾:解決新經濟成長煩惱 需要“敏捷治理”

專家簡介

薛瀾,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

2020年1月4日,由阿里研究院舉辦的“第五屆新經濟智庫大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出席並演講,在主題演講《成長的煩惱:新經濟的發展與治理》中,薛瀾表示,政府對平臺的不恰當規制,可能傷害其競爭力,從而給市場的其他競爭者不合理的競爭優勢。解決新經濟的成長煩惱,需要“敏捷治理”,在新經濟的條件下,規制者和企業之間必須得相互學習,相互適應。

首先,非常高興今天有這個緣分跟喬治·吉爾德先生同臺共同討論新經濟。現在最流行的是上臺講要拿一個小卡片,可惜我沒有準備,找了一張紙湊合一下,好在我有PPT。

我要講一個成長的煩惱,新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哪些煩惱我們要解決。首先,第一個最核心的觀點就是新經濟的發展背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可能有一些數據跟大家討論;第二,確實是新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第三,確實它帶來了一些煩惱是什麼,然後我們怎麼樣解決,這就是我要講的內容。

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家都知道,應該說方方面面的,包括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等很多新技術帶來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信息世界都能連在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應用領域我們已經看到,從2012—2016年應到哪些領域?直觀的理解,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電子商務,大家看到在過去20年的發展過程中,電子商務確實是蓬勃發展。這個背後,大家看到藍線,就是我們互聯網人口的不斷增加,這個背後是互聯網。當然,互聯網的背後其實是整個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科技發展,高速的發展,這個縱軸是科技發展的年代,一代技術到一代技術發展的年代,大家可以看到,橫軸是時間,大家看時間越接近速度發展是加速度的發展。當然還有其他的數字,舉個例子,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怎麼來的,背後也讓大家看到,在過去這些年人工智能它的科技,它的發展,這裡面發表的應用領域,發表的論文,還有專利等等,都遠遠超過其他領域。下面這個比較平的線是其他,下面高速發展的是人工智能領域,實際上人工智能這幾年爆發並不是偶然,背後大家看到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當然,新經濟背後的科技發展推動新經濟的發展,新經濟發展其實帶來商業模式的不斷改變。大家可以看到,從90年代到2000年代中期,當時新經濟已經出現了,當時更多的是適者生存,誰能夠活下來。按照馬雲的話講是後天很美好,但不幸你可能在明天就犧牲了。到了2005年—2015年期間,這就是創新期,誰能夠推出更快更多的創新就能夠勝利,能活下來,到現在為止就是引領者。在未來,喬治·吉爾德先生說誰掌握

區塊鏈誰就能贏得發展,我們拭目以待。在新的規則下,從傳統的,我們講規模經濟或者範圍經濟等等,現在可能很大程度是流量市場的競爭和流量規則的重構,這些是構成了我們新經濟發展背後的一些新的模式。

在今天,我不用多說,新經濟能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和方便?但是另外一點也別忘了,新經濟也帶來一系列的煩惱。這個煩惱,首先從作為一個學者來講,新經濟我們在學術研究上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所謂生產率悖論,就是說我怎麼解釋蓬勃的創新活動和遲緩的生產率增長。這個大家可以看到,以美國為例,美國應該是創新非常活躍的國家,以它的勞動生產率變化作為例子,47年到83年平均是2.8%,02年到07年1.6%,07年到現在是1.3%,如果我們這麼看的話,勞動生產率增長恰恰是非常遲緩的,這顯然和我們傳統的理解,創新推動生產率的發展是完全不符的。當然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有人說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平臺型技術,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非競爭的產品,因為新經濟最核心是資源的稀缺,MC是逐漸增大的,這個就涉及到價格的問題,但現在MC是零,創造的價值是免費的,這樣的話生產率增長就反映不出來。說不定背後是整個經濟理論都需要創新,原來基於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發展出來的理論,可能在新經濟時代需要重新考慮。

第二個大的問題是創新悖論。創新悖論如果大家瞭解創新理論都知道,熊彼特的理論,創新是創造性的毀滅,帶來更大的收益。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相比是顛覆性創新,數碼相機和膠捲相機相比是一種創新。但是在新經濟這種技術非常快的傳播的情況下,我們會不會也出現一些對少數企業有益,但是對其他人有害的創新呢,當然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現。比如傳統的純消費型主義,一次性扔的東西,帶來生態環境的危害。金融創新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針對兒童的,很容易上癮的遊戲,給小孩帶來不利的影響,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它也是一種創新,但是這種創新不一定對社會那麼有利。

第三個方面,從政府角度來看,平臺經濟的雙失靈現象,主要是指經濟性監管的問題。一方面大家知道由於網絡外部型和規模經濟,由一個大的平臺協調交易等等很有可能在經濟規律上是效率最高的選擇,但是這樣我們大家知道這就是所謂典型的自然壟斷的現象出現,這就是我們講的市場失靈,需要政府進行規制;但另一方面,整個的平臺經濟動態的發展,實際上

政府往往是沒有能力進行這種合理監管的,導致了治理失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講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是雙失靈,同時出現了。當然大家也知道,由於平臺經濟變化非常快,很有可能政府如果對平臺不恰當的規制,就有可能傷害競爭力,說不定給市場之外的競爭者不合理的競爭優勢,這種情況下也給治理帶來重大挑戰。

還有一類監管是社會性監管。可能生產消費活動,給社會帶來一些負的外部性,有可能有種種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大家知道互聯網平臺經濟涉及到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的處理和使用當中,有可能存在對用戶的潛在危害或者不利影響,好比說信息不對稱,有的平臺經濟對用戶數據使用沒有得到用戶的許可,或者對用戶的利益沒有恰當的分享,還有就是保護不當,造成信息的洩露,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傷害。對於這一類問題怎麼解決,怎麼規制,很多的國家目前討論的很多問題,背後都涉及到對這類問題的解決。

下面我們講針對這些煩惱怎麼解決。傳統我們都知道,對自然壟斷,包括對負的外部性等等我們都有一系列規制的思路。但是傳統思路也有一些問題,首先,傳統思路是需要

政府通過一些公平公正政策手段和流程,最後制定規則。但這樣的規則往往是曠日持久,尤其新經濟規則下,新利益的分配有一些平衡,但是商業模式可能很快就變了,等你真正出來,規則早就落後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研究公共政策的學者提出來,敏捷治理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考慮的一種模式。這種敏捷治理的基本思路,首先就是政策目標是在不同的社會目標之間權衡,比如說我們一方面希望創新,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在這二者之間我們要怎麼樣有效的進行平衡。另外一點,我們制定規則的時候,一般是希望規則能夠非常全面、準確、完整,但是另一方面你又必須得跟上創新的速度,能夠非常迅速敏捷的進行反應,所以這二者之間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個怎麼平衡。

在新經濟的條件下,規制者和企業之間必須得相互學習,相互適應。因為確實政府有很多的,它需要從企業當中學習的。前幾年到加州工業社會委員會了解無人駕駛規制政策制定的時候,他們說要把無人駕駛公司請過來,大家共同來討論,這個就是規制者和企業之間要相互學習。另外就是企業訴求和公共安全之間要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比如很多消費者利用阿里的平臺,也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個就是政策工具,傳統的政策工具,罰錢非常狠,大家知道像美國和歐洲,一罰都是多少億,現在已經創記錄了。當然這種罰對大公司問題不大,但對很多種小公司,一巴掌下來必死無疑。所以怎麼樣助推引導,而不是一巴掌打死,很多政策工具就需要做新的調整。最後,你規制的方式也得需要時刻做好準備,不斷與時俱進。

剛才我講的主要是從政府規制的角度,但是另外一點,在新經濟時代,企業要承擔起企業責任,行業要承擔行業的責任。企業內部怎麼樣建立規則,從源頭解決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比如說剛才講的數據安全的問題,對公眾權益的保護等等。另外,我主動接受監督,更好參與治理,像阿里等平臺,已經走在監管部門的前面,能夠讓用戶通過各種各樣的機制,使得他們能夠真正的實行自我監督,剛才講類似於公民審判員一樣,類似於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當然,行業也是有非常重要的責任,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建立規則,同時推進並監督規則的執行,最後改進規則。所以在這些方面,在新經濟時代,承擔保護公眾利益責任的,不僅僅是政府

,也不僅僅是企業,也包括大家自己,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參與到新經濟的發展和引導過程中。謝謝大家。

文章選自新浪網,2020年1月5日

薛澜:解决新经济成长烦恼 需要“敏捷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