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你認為哪一首描繪的畫面最美?

蘇州三憶影像


從短短几句詩中能體會出強烈畫面感的,還得首推詩人王維了吧。他的作品通過描寫田園山水,隱含著雅人高士淡薄高潔、出塵致遠的隱居生活,他的詩中我們能看到清新靜寂的山林,聽到潺湲而去的流水和啾啾的鳥鳴,又似乎能仰望到從古至今人類共同凝望的那一輪明月……

《山居秋暝》是王維的名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似乎人人都耳熟能詳。但是他還有一首《渭川田家》簡直就是一幅畫嘛,整首詩語言特別簡單幹淨,用白描的手法,在我們眼前描繪出一幅春末夏初渭水河畔農家薄暮之時的田園畫卷,畫面感極強,讀詩時你的眼前猶如一段電影畫面由遠及近,徐徐展開,安然閒逸,寧靜深遠,令人遐想唏噓。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稚錐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真是好美的一幅農家晚歸圖!溫暖的夕陽籠罩著村莊,彷彿給小村披上了輕紗。遠處緩緩歸家的牛羊,綠油油的麥苗,近處倚門望兒孫歸來的老人,從田間荷鋤而歸的農夫,在絮絮地說著什麼?耳邊不時傳來幾聲雞的啼叫,還有蠶兒們唏唏嗦嗦嚼著嫩嫩的桑葉聲,炊煙也在嫋嫋升起,亮藍動人心……這安閒自在的暮春村景,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歸隱之意呢?

感覺王摩詰的這首詩與陶淵明的歸隱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啊,“田園將蕪胡不歸”?不如歸去……


l翠微居l


世人都愛寫景寫物的,我獨愛寫人的。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王昌齡《西宮秋怨》

詩詞大意:芙蓉花也不及盛裝的美人好看,水殿和風吹來,珠翠香氣四溢。是誰用秋扇遮掩面容默默地哭泣,明朗的月亮現在正高高懸在空中,然而也還不見君王的到來。

人和景物再美,也不及畫中人,古詩詞中美景美物一遇到美人便淪為陪襯。芙蓉美吧?不及美人的妝容,水殿涼風意境好吧?卻只能襯托佳人的香氣。



71如山


李叔同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本人認為這一首詩描繪的景色雖然有些淒涼。但是卻是最美的。

作者李叔同,在中國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無論音樂、戲劇、書法、繪畫、詩詞皆是一流,堪稱全才大師,中國現代藝術的鼻祖。不但才華橫溢,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個超級富二代,留學日本,到最後回國教學再到落髮為僧。可謂是經歷了傳奇的一生。


我不愛吃稀飯


要說這最美的畫面,我最喜歡的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中的那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上片描寫的是上元佳節的場景,下片轉為寫人,盛裝出遊的女子從身邊走過,暗香襲人,可是卻沒有詩人的意中人呀,在人群之中苦苦地求索,心灰意冷之時,回過頭來就看見了那個她,全篇就此結尾,言有盡意無窮,可以想象那會是是怎樣的歡欣雀躍,但卻無法說出口的感覺,即使周圍人聲喧鬧,眼中也獨獨只有你。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時光逆旅百代過客


既然說到古詩詞的畫面之美,又怎麼能少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摩詰呢?我認為他的代表詩作《鳥鳴澗》所描繪的畫面就是最美的一幅靜謐山水。

鳥鳴澗——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佛的山水,往往都是幽靜的、閒適的,若有禪機。這首《鳥鳴澗》便是如此,全詩都凸顯一個“靜”字,然而又絕不只著眼於靜。相反,作者通過幾個動詞“落、出、驚、鳴”來反襯春日的靜夜,更能增添藝術感染力,也更富哲理。

桂花是很細小的,又是在夜間花落,本來是很難發覺的,但就是這樣的場景被“詩中人、畫中人”的“閒人”捕捉到了,“詩中人”所處的環境之幽靜可想而知。也許只有外界無雜聲,心中無雜念,才能體會到外界如此細微的變化。我不由的想起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一段描寫,與此頗為相似。

“他(李尋歡)不願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

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麼寂寞。”

以上便是古龍的名句。不管是古龍筆下寂寞的人,還是王維詩裡悠閒的人,總歸不會是躁動的人物,喧雜的場面。而王維的這首《鳥鳴澗》,它的基調可能是愉悅的,絕不是熱鬧的。

詩的第二句闡明主題,夜靜春山空。前面的“閒人”到此心境愈發空明、空靈,頗有明心見性,了悟人生昊宇的意味。

月出驚山鳥,未必便是“蜀犬吠日”般的驚怪,而更像是山鳥驚奇於新月的皎潔、美麗。如此,時鳴春澗中也就有了愜意、自得、欣欣然的歡快之意。這就與全詩交融無間了,如果鳥的鳴叫帶有驚懼、惶惑,那與全詩是不相符的。

統觀全詩,有桂花,庶幾落英繽紛;有春山,夜色氤氳嫵媚;有山鳥,相迎一輪新月;有春澗,春水流瀉柔聲。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花、有鳥、有山、有水、有人、有月。短短二十字,勝於千萬言。多妙的一幅山水畫啊,它絕對是詩中最美!

與此相似,秦觀的《八六子·倚危亭》中有名句:“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也可謂寫景之至,但是整首詞筆調偏哀,不討人喜。


素衣山容瘦


不能說哪一首詩的景物描寫的最好。因為景物有萬種千種,他們之間有時候是沒有可比性的,所以說是沒有最好的。

我比較喜歡的是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給人一中空和靜的感覺,讓浮躁的內心一下子變得安靜。

我也喜歡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特別是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還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是一種閒適的自然的田園式的美。

還有岑參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沙漠),

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景色)

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自然界的和諧之美)

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富有哲理之美)

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湖泊氣象宏大和個人的胸懷,意象之美)。

這裡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如果物景和人的心境能夠達到一致,都是意境很好的詩句。或者讓人奮進,或者滋潤心田,或者是讓你產生美好聯想,讓人嚮往,或者心靈得到淨化。都是最好的。


市場守望者


有關古詩詞裡描繪最美的畫面的說法總是不絕!說真的真不好回答。大概也算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吧。王維的詩中畫算是一絕了。比如他那首《空山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那種空靈乾淨的畫面感簡直躍然紙上。

沒賣讀過其他詩詞的人其崇拜之情想必如綿綿江水滔滔不絕了吧?

那我們就再來一首看看,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李太白的這首《怨情》怎麼樣?不光有畫面感,還有心理活動的描繪是不是也很絕?

那我們再隨便的挑一首,這次不挑詩了我們來看看詞,昨夜雨疏風驟,沉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易安的這首《如夢令》又待如何?人家不光有畫面感還有對話最難能可貴的是,人家還糾正了下人的一個錯誤,應是綠肥紅瘦!是不是更絕?

所以我認為描繪最美的畫面之問,不甚成立,實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津門不周山下


我覺得王維的《使至塞上》描繪的畫面很美。

這首詩的內容是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在這首詩中我最喜歡的是頸聯寫景的這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描是寫的塞上風光,將塞上的風情直面呈現在我們眼前。當我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我彷彿就置身塞外看到蒼涼的大漠,一縷孤煙和一輪落日在頭頂上空。我喜歡這樣的景象,我喜歡這種蒼涼悲壯之美,而且這種氣勢雄渾的意境深深的感染了我。


怕冷酷少爺了


我認為李白曾創作的《俠客行》意境很美:“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的詩句透露出他的豪情壯志,雖然他的一生多漂泊不定,但是為我國的詩詞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作品一直被後人傳頌著,而他《俠客行》中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更是經典至極。

仔細讀過幾遍後愈發能感覺到其中的俠義之情,讓人不禁想要置身於李白所描繪的那幅江湖大道中去,縱情天涯,遊蕩四方!


西漢飛將軍


王維是唐代有名的田園詩人,當然也是寫景的高手了。

我喜歡他的代表作《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維 (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巍巍群山,層巒疊嶂,萬籟寂靜。

一場清涼的秋雨之後,秋意更濃。

雨過天晴,一輪明月掛在幽深的晴空之上。

月光穿過鬆針,落在涓涓的山溪之間,若隱若現,水流潺潺……

詩的心人和自然融為一體……

多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