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災多難的“聖安東尼奧”級登陸艦,造成95000升的燃油外洩


美軍“聖安東尼奧”級登陸艦:該登陸艦是美國海軍下一代的兩棲船塢運輸艦,相較於以往的兩棲艦艇,LPD17著重於減少對友軍岸上設施的依賴、降低人力需求、減低作業成本、保留未來改良空間以及提高獨力作戰能力,特別是自衛能力。美國海軍計劃建造9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以其替換現役的27艘兩棲艦艇。

相較於老一代的船塢運輸艦,聖安東尼奧級的飛行甲板與機庫收容設施進一步擴大,能操作海軍陸戰隊各型航空器,包括CH-46中型運輸直升機、CH-53重型運輸直升機或下一代運輸主力──MV-22傾斜旋翼機。機庫設置於船艛末段,能容納一架CH-53重型直升機或一架MV-22傾斜旋翼機,或者是4架CH-46或UH-1Y等級的中/輕型直升機,必要時還可讓AV-8B等STOVL戰鬥機降落。

首艦聖安東尼奧號到2005年交艦服役時,總費用已經達到17.6億美元,這還沒算進之後為了解決各種問題花費的資金;總計前五艘聖安東尼奧級的實際成本達到平均每艘17億美元的水平,而最初規劃的平均單價卻只有8.6億美元,上漲幅度幾乎是百分之百。


聖安東尼奧號在2005年8月底由美國海軍接收並駛離船廠,三天後船廠所在的新奧爾良就遭到卡特里娜颶風襲擊,該艦的測試進度也因而受到影響。在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後的救災行動期間,海軍與海岸警衛隊相關人員、政府官員利用聖安東尼奧號成為一個救災作業平臺,艦上也收容若干無家可歸的船廠工人。

聖安東尼奧號在接受美國海軍進行驗收測試時,連續兩次沒有過關,被迫回到船廠檢修;檢修完畢進行海試時,又曾發生右舵機卡死的狀況,一度導致無法出港;搶修排除故障後,在海試途中又發生燃油迴路通風系統故障 ,導致可燃油氣堆積,此外進行直升機起降測試時,也發生飛行員和甲板引導官之間通信中斷的問題。

在2008年底,鑑於索馬里周邊海域海盜猖獗,已經嚴重影響國際航運安全,包括美國、北約與歐洲國家、俄羅斯、中國等都陸續派出艦艇進入索馬里海域維護航運;在2009年1月,美國將包括美、英、法、德、加拿大、丹麥、荷蘭、巴基斯坦等22國國的艦隊聯合組織為第151特遣艦隊,統一協調所有護航與反劫持任務,編成之初就以聖安東尼奧號為旗艦。


在2009年3月20日,聖安東尼奧級的二號艦新奧爾良號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與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哈佛特號發生碰撞,哈佛特號的帆罩部位正面撞上紐奧良號,導致其正面破損,與艦體連結處破裂進水,整個帆罩並微微向右歪曲,而新奧爾良號被撞後油槽破裂,造成95000升的燃油外洩。事發後兩艘艦艇都以自身動力返港整修。新奧爾良號的修復工作由Bahrain廠負責,花費230萬美元,然而哈佛特號攻擊核潛艇的整修則花費超過1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