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國內轉基因作物科研龍頭 近7天股價翻一番


大北農:國內轉基因作物科研龍頭 近7天股價翻一番


本報記者李萌

截至2020年1月8日,大北農(002385)連續7天的強勢漲停向投資者印證了競爭實力的重要性,公司股價從4元漲到8元,7天翻一番的股價飆升正是源於大北農強大的轉基因玉米研發優勢。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佈《關於慈KJH83等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的公示》,公示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其中除189個轉基因棉花品種,另有3個主糧品種:1、大北農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2、瑞豐生物和浙江大學聯合申報的雙抗12-5玉米;3、上海交通大學申報的SHZD32-01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受此利好因素刺激,近日的資金流向昭示了大北農的投資價值。國泰君安、平安證券、華西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點評報告,給予公司推薦或增持評級。

  平安證券強調,轉基因農作物按“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發展,三主糧品種獲批意義重大。國內轉基因農作物首先發展非食用經濟作物,其次飼料、加工原料作物,再到一般食用作物,最後是口糧作物。目前我國共批准發放7種轉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證書,但僅抗蟲棉和抗病番木瓜獲批商業化種植。此前國內轉基因抗蟲水稻和高植酸酶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但均卡在品種審定階段未能產業化。此次2個玉米、1個大豆品種獲安全證書意義重大,但值得注意,安全證書擬獲批僅為產業化第一步,仍須經過品種審定等程序,一般需要1~2年且具有不確定性。

  積極穩慎推進轉基因成果產業化,加快培育壯大生物育種龍頭企業。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力求培育一批抗病蟲、抗逆、優質、高產、高效的重大轉基因生物新品種。以轉基因抗蟲玉米及轉基因耐除草劑大豆為重點,中央財政支持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牽頭,聯合轉基因研發、生物安全評價的科研單位,共建上中下游一條龍實施機制,促進產研緊密結合,提高轉基因專項重大產品研發應用效率,有利於加快培育壯大生物育種龍頭企業。

  若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種植,市場擴容+公司市佔率提升。我國玉米種子市值規模達279億元,玉米種業共經歷六次品種變革,第六代品種鄭單958和先玉335推廣10餘年來,尚未有突破性品種,品種換代的核心是種質資源的創新,主要方向是在具備“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易制種”等綜合優點基礎上實現機械收粒。轉基因種業帶來增量空間來自於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國內玉米種植面積5.3億畝,以10元/畝技術費計算,保守市場空間為53億元。本次大北農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適宜種植區為北方春玉米區,是中國最大玉米產區,種植面積約佔全國30%,產量約佔40%。平安證券認為若放開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種植,將打開玉米種業市場空間,且大北農憑藉首發優勢,有望快速提高市佔率。

  大北農多年來憑藉高比例研發費用的投入成長為國內轉基因作物科研龍頭。作為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持續研發費用大額投入,2017、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為4.39、4.15億元,其中種業類研發費用為0.67、0.68億元。公司作為轉基因作物科研上市公司龍頭:1)對內承接政府重大課題:作物科技產業承擔兩項國家轉基因重大項目“新型抗除草劑基因的遴選優化及在玉米、大豆中的育種價值明確”、“抗蟲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安全評價與國際合作研究”;2)對外拓展阿根廷、巴西的大豆玉米生物技術廣闊市場,先行試點,形成作物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大力推進大豆生物技術在南美市場的產業化步伐。公司自主研發的轉基因大豆轉化事件DBN-09004-6於2019年2月27日獲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種植許可,公司正積極啟動該產品在中國的進口法規申報程序,並進一步申報烏拉圭、巴西、歐盟、日本、韓國等其他大豆主要進口市場的進口許可。

   華西證券研究員周莎也看好大北農轉基因商業化進程的提速,有望貢獻業績彈性。大北農建有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生物技術育種重點實驗室、北京市作物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物生物育種北京市工程實驗室等省級認定研發機構,同時擁有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範基地、8大研發中心和2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公司新增申請專利107件、授權專利79件,其中新增自主選育國審水稻品種14個、國審玉米品種9個,自主選育國審品種累計89個(水稻60個,玉米29個)。公司轉基因技術優勢明顯。此次公司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進入擬批准名單是市場對公司轉基因研發實力的肯定。

  平安證券研究員蔣寅秋、文獻認為可適度參與事件驅動型機會,但更應重視大北農的生豬產業&種業&農信互聯等長期商業價值。公司生豬養殖利潤有望快速釋放。非洲豬瘟加速生豬產能去化,全國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屢創歷史新低,生豬供給不足支撐豬價上行。考慮到市場上暫無有效疫苗,即使豬價高企,養殖戶復養情緒依然謹慎,生豬產能恢復進程緩慢,未來一年內,生豬供需矛盾將支撐豬價維持高位;出欄量方面,2019年1~11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149.92萬頭,增長2.51%,實現銷售收入27.6億元,增長61.03%。同時,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生產性生物資產已達1.06億元,環比增長18.27%,生產性生物資產穩步提升為2020年出欄量打下堅實的基礎。量價齊增情況下,公司生豬養殖利潤有望快速釋放。

多位研究員表示,大北農作為高科技農業企業,創業孵化器式佈局農業相關高附加值產業,如豬料中的前端料、種豬、種業、農業互聯網。站在當前時點,短看非瘟疫情拉長頭部公司高盈利期,中期看公司在生豬產業升級:規模擴張、效率提升、產業鏈整合。長期看公司孵化種業、農信互聯等高附加值產業。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大北農:國內轉基因作物科研龍頭 近7天股價翻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