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自阿法狗橫空出世以來,人工智能就一直是科技領域的熱點,但在資本市場,看空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了,對應的現實是,越來越多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創業者,表達了對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失望,認為目前的人工智能和自己創業前的願景差距太大。

不過,現實的情況可能並不悲觀,L4級的自動駕駛商用遙遙無期,但L3級的智能駕駛已經成為了很多新車的賣點;自然語言處理(NLP)的效果仍然無法讓人滿意,但並不那麼人性化的智能客服卻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機器人技術大體還只能按照預設的程序完成既定的動作,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身邊出現越來越多的自主服務設備。

雖然看上去在這些已經落地的產業化應用中,對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使用強度並不大,甚至會被一些技術大牛認為是嚴重兌水的偽人工智能。但只要這些應用能夠解決一些以前解決不了問題,帶來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那就是有意義的。人工智能這棵知識樹會一直向上生長,但最下面的果實,卻已經可以收穫了,雖然不夠甜,但能解渴。

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幾天前,杭州面向在杭企業徵集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要求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特點,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示範,促進人工智能在社會民生領域的廣泛應用。而近兩年來,福建、上海、廣州、成都等省市,也紛紛進行過類似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徵集。

政府機構能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大客戶,絕不是僅僅出於扶植高科技產業的目的,而是在多個領域,確確實實有著極為迫切而龐大的需求,希望藉助人工智能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舉例一些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1.智慧醫療:提供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用藥輔助、合理用藥監測、處方質量監測、異常處方干預攔截、醫務人員行為預警、醫療場所安全預警等。此外,在防疫方面,還包括學校缺課及疫情預警;基於全程溯源的疫苗管理,包括智能化的疫苗入庫、出庫與儲存監控,疫苗流通管理和使用跟蹤,疫苗接種管理及疫苗超期預警等。

2.智慧教育:指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處理、無線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以智能設備和互聯網等為依託,構建的智能化、數字化、個性化的現代學校教育體系。還包括面向教育管理機構的入學劃片決策智能輔助、教育輿情智能分析、校園安全智能預警、數字化校園智能評價以及教育大數據分析等。

3.智慧交通: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智能交通體系,通過如違章車輛及駕駛員自動識別和預警、紅綠燈自行優化配時、現場違章處理和救援的智能調度等功能,用“智慧”激活城市交通脈搏,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努力讓城市道路更安全、更有序、更通暢。

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4.智慧規劃:基於時空大數據庫的建設,提供全時的虛擬服務,形成一個全感知、全要素、全週期、全開放的虛擬數字孿生城市,基於城市知識圖譜的迭代和發展,並結合全球範圍內先進城市的設計經驗,主動發現城市規劃的頂層設計方向與局部優化細節。

5.智慧園區:包括智慧門禁、智能停車、智慧節能、智慧樓宇、智慧食堂等智能化系統,並實現園區運營數據的收集,打造數據中臺,實現智能化的數據匯聚和數據分析,形成有價值的園區數據資產,實現對園區內企業發展的精準分析和全景式展現,從而能夠對園區內企業提供針對性的主動式服務。

6.智慧能源:構建匯聚“電網、熱網、氣網、信息網”在內的區域能源互聯網平臺,實現業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連通、耦合、互動、協同,為區域用戶提供穩定、安全、高效的能源使用服務,更好地解決能源安全、清潔低碳、高效便捷三大基本問題

7.智慧環保:基於物聯網與通信技術,多渠道採集與生態及環境有關的海量數據,基於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以及預測將來可能有出現的生態環境變化,輔助政府及專家進行精細化決策,以解決環保問題和消除環保隱患,從而改善環境,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質量,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8.智慧建造:廣泛應用BIM、物聯網、雲平臺、二維碼等先進技術,藉助工程現場的多元化監測傳感和運營平臺的數據處理能力,全面打造智慧建造體系,實現對人(人員)、機(設備)、料(材料)、法(方法)、環(環境)的實時定位監控和全建造週期管理。

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9.智慧辦公:滿足各級黨政機關政務協同辦公需求,包括日常智能監察、人員績效管理、無紙化辦公和移動審批、支撐現場辦公、以及政務數據可視化等,並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讓決策更科學。

10.智慧政務:結合證件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通過智能政務服務機器人,為辦事人員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事項辦理等自主化服務,提高政府服務效率。

11.智慧民生:實現對居民、流動人員、車輛、房屋等信息的全面、精準採集和管理,為政法、公安、應急、綜治、街道、社區等多部門提供相應的業務支撐,深度精細服務民生。

12.智慧養老: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智能終端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慧平臺,拓展遠程提醒和控制、自動報警和處置、動態監測和記錄等功能,構建居家虛擬養老院。

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13.智能信訪:通過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智能客服等技術,針對來電來訪的信訪人員的訴求進行智能引導,並進行訴求智能分類、等級預判與相似訴求處理案例提取,以輔助接待人員進行處理。

14.智慧應急:滿足應急、安監、環保、燃氣等各級部門的各項應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實現應急值守監測和預警、應急事件分析評估、應急決策輔助、應急物資智慧調度、應急現場指揮輔助等功能。

15.智慧安防:以AI技術為支撐,將傳感器、視頻監控點等數據源的信息通過傳輸網絡集成到一個綜合的IT系統上,基於“人臉識別”、“行為識別”、“軌跡識別”等技術,達到預測威脅並及時響應的目的,有效降低傳統安防領域過度依賴人力,成本耗費極高等問題。

16.智慧審判: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識別和分析相似案件的量刑幅度並提供量刑參考範圍,以及為法官提供裁判文書參考模擬等。

人工智能開啟經濟適用模式:16個應用場景!人工智能企業面臨抉擇

從目前看,未來可能只有兩類“人工智能”公司,第一類是始終引領人工智能領域某些核心技術及模型算法發展的高科技公司,他們會繼續為整個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基礎技術的賦能;第二類是集成或自研一些可能並不尖端但已被打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傳統產業,包括政府機構,提供小步快跑式的信息化服務升級和人工智能應用落地。

至於目前許多技術實力並不突出的人工智能企業,則需要儘快明確自己的方向,繼續做通用可賦能的人工智能技術?還是以應用和項目為核心進行技術的集成或自研自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