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作者 | 罗sir

2005年,年仅23岁的胡歌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就参演了仙侠剧《仙剑奇侠传》,并在当中塑造了“李逍遥”这一角色。

同年,胡歌大火。多少人迷恋着胡歌饰演的“逍遥哥哥”,那是胡歌“出道即巅峰”的时刻。少年成名,各种赞扬扑面而来,那是胡歌志得意满的一年。

第二年,大火的胡歌参演电视剧《神雕侠侣》,遭受严重车祸。助理张冕当场死亡,胡歌也在被送医后昏迷了十几个小时,与死神擦肩而过。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事后胡歌告诉公众,上车前是助理张冕要跟胡歌交换位置的。出事后,胡歌听到助理去世的消息大哭了一场,并以助理的名字捐献近30所小学。

而当年那场罪魁祸首因为疲劳驾驶的司机小凯,胡歌也同样没有怪罪他。用胡歌的话来说,全世界都可以怪罪他,但我不行,如果连我都怪罪他,那还有谁来原谅他呢?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而胡歌,是那种令人舒服到骨子里的人。

01

虽然我从来不曾追星,但并不妨碍我佩服和喜爱一个男艺人。

胡歌,14岁就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小主持人。情商高、又踏实,能在盛名之下选择急流勇退,又能在娱乐圈保持几乎零绯闻。

这样一个近乎全方位完美的人,怎么能让人不喜爱呢?

2015年,胡歌在微博上发了一句台词,“我既然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这是后来继《仙剑》后,又大火的一部古装剧《琅琊榜》。

不同的是,这次胡歌没能在里面扮演“武功高强”的大侠。琅琊榜的主角,是一位在历经生死之劫活下来的瘦弱书生。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一部权谋大计,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胡歌作为演员的“可塑性”,这是最为难得的。

一个瘦弱的书生,却在朝堂之上,把人心和权谋之术玩的不亦乐乎,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奈,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精神。

那年,被称为“胡歌年”。

《琅琊榜》、《伪装者》、《猎场》三部大戏,胡歌垄断了电视剧观众,也霸屏了各大卫视。在这之前,胡歌却一直在剧院里饰演话剧,只为打磨自己的演技。

三部大剧之后,正当众人以为胡歌又要来年继续发力的时候。胡歌却说:“我准备去美国进修了。”

是的,胡歌从来不曾离开学习的节奏,即使自己火得一塌糊涂,也没有抱着“圈钱”的想法,趁着大火拍电视剧。这就是大众眼中的胡歌。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一个睿智、进取、有责任心还不被功利所影响的男人,在娱乐圈越是少有就越可贵。

02

胡歌在自己的社交主页上的介绍是:胡歌、演员。

做演员最怕的,就是演员沉浸在自己过去所塑造的角色里出不来。一个角色太过于成功了,观众看你就是演什么就还是那样,这就会被角色定型,让观众出戏。

当胡歌在电视圈意得志满的时候,他开始告诉媒体:“我现在就想在大银幕上有这么一个演出机会。”

然而,胡歌的电影之路,似乎并没有特别顺利。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最早胡歌参演电影是在2006年的电影《第601个电话》、2004年《疑神疑鬼》,但都没有什么知名度。第一次胡歌在电影中不错的角色是2010年的电影《辛亥革命》,饰演林觉民。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看到胡歌在海报中的位置吗?

胡歌在电影中的大多数饰演,都是一些发挥不大的角色,我们很难去分辨胡歌的电影圈中表现究竟如何。

但在2019年,一个不一样的胡歌在电影中确有优异的表现。

2019年12月6号,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截止目前,这部电影票房2亿,作为一部文艺类型犯罪片,票房算是不错。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罗sir也是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但好巧不巧的是,就在第二天,朋友告诉我,胡歌桂纶镁亲自来影院宣传了,这也算是一个非常遗憾的错过吧。

说回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首先是在国外戛纳电影节首映的,当时给出了2.8的高分。我就是那时候开始对这部电影新生向往的。

胡歌至少在这部影片上,是证明了自己作为演员的可塑性的。

南方小城,一个底层混乱的城中村,胡歌饰演的周泽农作为盗窃团伙之一,因失手杀死了一位警察,自己走上逃亡之路,最后艰难自赎的故事。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作为一部现实社会题材的影片,全片充斥着压抑感,光影交错,异常真实。观众能够非常好的融入到主角那种绝望的逃命之旅中。

全片充斥着一种看似荒诞实则暗讽的黑色幽默,灯光、舞鞋、还有最后主角胡歌被通缉的30万悬赏金。在最后关头,胡歌饰演的周泽农依然想让自己的妻子来举报自己,以换取30万的悬赏金。

整部影片,胡歌的演技都可圈可点,南方口音、底层人民的那种不安,沮丧,到最后逃跑中被击毙的那种不甘心...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影片中那首《梭罗河》,曲调和影片本身契合度也非常高,算是点晴之笔。

目前,《南方车站的聚会》豆瓣评分7.4分,按照这种犯罪片的评分来看,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胡歌以后的电影发展之路应该更为妥当。

我既然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

03

为什么2019年会是胡歌的升华年?胡歌如何又“活”了一次?

胡歌从来不参加真人秀,也几乎很少参加综艺节目。胡歌最近参加的一次综艺节目,应该算是《朗读者》,胡歌在朗读者中选了《哈姆雷特》的经典语句朗读: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自从胡歌2006年车祸以来,胡歌就一直未曾停止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胡歌来说,梅长苏是生命的意义,哈姆雷特也是生命的意义。

胡歌的睿智、情商高,都是经历过死亡边缘的代价自我思考得来的。一个温柔细腻的胡歌,一个不愿伤害他人的胡歌,一个善良的胡歌,一个找寻生命意义的胡歌。

找到生命的意义对胡歌而言,是一种自我的升华,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2017年9月,琅琊榜之后的胡歌,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35岁生日。

2017年,胡歌在自己生日之际,一个人骑着机车从上海出发目的地是四川甘孜色达。这是胡歌探索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庆祝生日的一种方式。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色达,是藏传佛教之地,也是“世外桃源”之地。这是能够让人宁静的地方,远离闹市的喧嚣,让人回归内心的深处。

胡歌的心中,住着一位不属于喧嚣娱乐圈只属于宁静高原的“小王子”。

从电视圈到电影圈,这是属于胡歌自己的“小王子”。这也是胡歌未来将要持续发力的方向,也是胡歌为自己事业找寻到的新生命。

2019年,是胡歌事业的新起点年份。

至于37岁的胡歌至今仍然单身,这只能说明想要走进胡歌的心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胡歌作为一个内在外在,一应俱全的好男人,我的确想不到别的原因来替胡歌开脱了。

如果胡歌真的过得充实,那么结婚与否又能说明什么呢。


从琅琊榜到南方车站,从电视到电影,胡歌完成了他自己的升华

但愿胡歌未来能拿出更多好的作品,既能满足自身又能满足大众的需要。

就像胡歌自己说的:“我既然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