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為什麼敢和美國硬到底呢?你怎麼看?

用戶98525082651


伊朗為什麼敢於和美國硬抗到底呢?

難道,伊朗內心不害怕嗎?

如果,伊朗投靠美國,不就和美國,沙特一起控制中東石油大勢,過起悠哉小日子了嗎?

難道,伊朗是為了宗教信仰?是思想的聖者,為了信仰而奮不顧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哪有的事!

伊朗非要和美國最對,原因只有一個:

他必須和美國做對,除了這一條路,他沒有其它選擇。

哪怕他心裡怕的要死。

為什麼?

因為,伊朗也是一個有夢想的國家,他不甘做一隻被人圈養的小綿羊。

他,要稱霸中東,重現波斯帝國偉業!他夢想著當那片的老大。

如何才能稱霸中東,當老大?

中東是個什麼地方?太亂了,山頭林立,幫派繁多,而且都有保護傘,誰能鳥誰,光靠武力,弄不好就被反殺了。

確實不好弄,不好弄也得弄啊,誰讓你有夢想呢,萬一實現了呢?

深思熟慮後,伊朗確定了一條戰略性的路線:

拉攏阿拉伯人,尤其是什葉派,說白了就是爭取大多數,打擊少數。

阿拉伯人最恨最怕最討厭誰?

沒錯,以色列

所以只有,硬著頭皮去幹以色列,才能給阿拉伯人以安慰,才能獲得阿拉伯人的認可。而且必須以宗教信仰的名義去幹,為了伊斯蘭幹猶太,太正確了!

所以說,宗教某種程度只不過是政治家實現目的採取的欺騙手段而已。

以色列是誰?

這片武力最強的大混混,最關鍵的是,背後照著他的是真正的老大:美國。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佈下的一個最重要的棋子。

美國為了全球霸權,為了全球能源,為了石油美元,必須整服中東,所以安排了以色列在這片把守著。

開始,阿拉伯人不服,打了五次大架,全輸,而且每次都是美國出面拉架勸和:我這小老弟比較狠,也只有給我點面子,聽我的話,可每回也挺費勁,當老大也不容易,你們多少……。

阿拉伯人又氣又狠,關鍵是真被打怕了,沒辦法,只有投靠老大美國,石油用美元就美元吧,起碼命是保住了……

伊朗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為了波斯帝國夢想,為了將來大口吃肉,權衡利弊,奶奶的拼了!

所以,大家可以經常看到,伊朗動不動就說要把以色列從中東抹去之類的硬話,都是說給阿拉伯人聽的。

所以,為什麼伊朗敢和美國硬抗呢?因為,他有夢想。

為了實現夢想,這是唯一的選擇。

即使不為夢想,投靠美國,換富足和安逸?也是不可能的,做美國的朋友,必然等罪俄羅斯,俄羅斯也會不斷找茬收拾伊朗,好日子不會來的。

反覆斟酌,背靠俄羅斯,敲打以色列,爭取阿拉伯,對抗美利堅,是伊朗的原則。


你說聊啥


美國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國家,伊朗在和美國對抗的幾十年裡,伊朗知道了他這個特點,對付美國就不能屈服,不能服軟,不然的話就會任美國擺佈。所以說這次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鬧得很僵的時間,伊朗表現出來的大多就是強硬,沒有絲毫的軟弱,美國對伊朗施壓的越狠,伊朗就越強硬,特朗普知道了這個事不好辦,想要和伊朗領導人坐下來談談,伊朗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特朗普現在也是騎虎難下,開局是容易的,收場現在變得難了。



當初的特朗普是那麼的自信,直接否定了奧巴馬的伊核協議,然後就是對伊朗進行嚴厲的制裁,制裁伊朗的石油零出口,然後就是軍事威脅,什麼航母轟炸機的都部署到伊朗的周邊,等伊朗害怕了估計都會向自己投向。但是特朗普想法是簡單的,局勢並沒有向他所想的方向發展,後來他多次表示可以和伊朗談談,但是伊朗沒有和特朗普談判的意願。



伊朗的強硬也就來自於自己的認知,美國既然欺軟怕硬,自己為什麼要害怕?中東雖然是美國盟友多,但是伊朗也是一個軍事大國,也不可能隨便被欺負,再說自己對抗美國這麼多年,沒有看家武器還是不行的,伊朗手中的王牌也不是一個。美國也不想,也不敢軍事幹預伊朗,從其他的中東戰爭可以看出,軍事幹預可能要陷入戰爭的泥潭,沒有巨大付出是打不敗伊朗的,美國花費的太多了,特朗普也不願意這樣做。



伊朗現在從外交方面尋求突破,現在的國際環境對於伊朗還是有利的,畢竟是美國沒事找事,簽署伊核協議大家都在,現在退出又是美國單方面的,其他國家也不能容忍啊!伊朗也知道自己佔理,和美國對抗也可以獲取國際上的支持,美國也不是輕易敢動武的。


微觀V視野


長期來看,伊朗是要和美國接觸和談判的。當然需要有個臺階,畢竟目前伊朗聲稱看不到談判的希望,所以不談判。

但過去內賈德時代也拒絕談判,不過魯哈尼上臺後,伊朗和美國等國際社會簽署了伊核協議。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伊朗受不了美國和國際社會的長期壓力制裁。

如今其實也類似,甚至伊朗的情況比以前還要糟。

因此木叔的判斷是,未來,伊朗和美國還是會接觸、會談判。至於是和美國一國,還是和多國一起談,那是技術性問題了。總之,伊朗這樣的拒絕和美國接觸乃至談判,只是維持硬碰硬的態度,是不可持續的。

當然,伊朗和美國談判的結果是什麼,要看雙方的談判的底線和要價是什麼。

伊朗的底線和要價是:伊核協議裡規定的國際社會對伊朗的經濟和財政支持,要持續,美國的制裁要解除。

美國的底線和要價是:伊核協議要修改,伊朗一定要限制導彈計劃,敏感核設施要被核查。

確實,雙方立場差異太大。

所以表面上看,伊朗這個態度是有道理的。

不過如果不接觸,不談判,伊朗的問題恐怕難以解決。

從理論上講,任何談判、接觸和交流之前,彼此的底線和要價都是有差異的。

要是沒有什麼差異,那還談判、接觸和交流乾嘛?

只有談起來,交流起來,彼此接觸,互相試探對方的底線,同時做出各自相應的讓步,談判才能有結果。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和前提。

而哈梅內伊的態度是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對話。

等於把和美國交流的大門封死了。但客觀而言,這個政策能讓伊朗獲益?不可能。

所以說這個政策早晚會被打破,伊朗不可能一直和美國拒絕接觸。

因為這從根本上對伊朗的損害是最大的。美國人根本不用武力,對伊朗的制裁和石油禁運就可以把伊朗逼到牆角,等於以逸待勞。

所以,時間並不在伊朗這邊,時間拖得越久,哈梅內伊的三不政策越持續,伊朗的經濟越差,談判的籌碼就越少。

美國確實是霸權主義,但伊朗沒有能力應對這個霸權,在談判桌上與美國人迂迴也是一種戰術。

表面上看,伊朗不談判是有骨氣,是敢和美國叫板,但伊朗和美國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不談判伊朗的問題可能會暴露的更多。

到時候哈梅內伊的什葉派教士集團的政權都有可能出問題。


木春山談天下


伊朗敢和美國強硬到底,這是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激烈對抗和碰撞的必然,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是不可調和的,是不能和諧共處的,兩種文明在一起只有對抗和戰爭。

伊朗也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伊朗的伊斯蘭文明看來,以美國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是邪惡的文明,是魔鬼,伊斯蘭文明才是代表正義的文明,現代的伊斯蘭文明史也是一部和基督教文明不斷抗爭的歷史。

是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尖銳對抗,註定了伊朗對美國的強硬,伊朗是伊斯蘭世界什葉派的精神領袖,伊朗把戰勝基督教文明視為它神聖的歷史使命。

伊斯蘭文明沒有妥協,伊斯蘭文明是好戰的文明,驅除邪惡文明和一切域外文明是伊朗的歷史責任,在整個伊斯蘭世界,也只有伊朗能扛起這面和外來文明鬥爭的宗教大旗。

在伊朗看來美國勢力在中東的存在,是一種入侵行為,是對伊斯蘭世界的侵犯,也是對伊斯蘭文明的褻瀆,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是水火不容的。

伊朗必須先整合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力量,把什葉派和遜尼派團結在一起,整個伊斯蘭世界團結了,有凝聚力了,伊朗才有可能帶領整個伊斯蘭世界,把美國的邪惡文明從中東驅趕出去。讓中東完全伊斯蘭化,還伊斯蘭世界的一片文明淨土,是伊朗的夢想。


松間山水畫



伊朗在伊斯蘭革命之前,是一個君主立憲體制的社會,而且這個體制是巴列維王朝為了適應世界潮流,正在君主立憲制過程中,遭到了伊斯蘭革命人士的反對並被推翻。

原本流亡海外的霍梅尼趁機歸國,受到了革命群眾的熱烈歡迎,巴列維王朝的軍隊最終被游擊隊和革命軍打敗,巴列維流亡美國,受到了美國的政治庇護。

這個套路熟悉吧?跟美國這些年發動的顏色革命的套路如出一轍,只不過那個時候美國是保守派的支持者,而革命力量成了阻擋美國統治中東的眼中釘。



最後伊朗革命者才不管你美國是未來的中東革命力量的幕後推手和主要支持者,強烈要求美國遣返巴列維。出於巴列維是美國昔日的盟友考慮,加上激進的伊斯蘭革命事先也沒有跟美國打招呼,很讓喜歡到處“主持公道”的美國人沒有面子,於是美國也就沒有給伊朗伊斯蘭政權面子,果斷的政治庇護了巴列維國王。


這讓伊斯蘭革命政權很沒有面子,畢竟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格掉舊政權當權者的命,因為美國橫插一腳,伊朗革命的目的沒有達到,這哪裡成?於是熱血沸騰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小將青年學生們幹不掉美國,還幹不掉美國駐伊使領館?他們就高唱革命歌曲佔領了美國駐伊大使館。

這就有點石破天驚、蠻不講理了。美國一向就是蠻不講理的祖宗,哪裡能夠忍受這個?於是美國組建了特別行動隊,準備通過武力行動拯救駐伊使領館人員,順便給伊朗革命政權一點顏色看看,戰無不勝的美國軍隊可不是吃素的,都給我老實點。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拯救行動失敗,美國搞的灰頭土臉,最後還是不得不通過談判和利益交換才救出了使領館人員。從此美國鬱結於心,難以釋懷,跟伊朗革命政權對上了。

同樣的,伊朗革命政權也沒有辦法做出讓步,因為美國需要的不是讓步,是要麼伊朗政權主動服軟,做美國的忠實走狗,在中東為美國看家護院,要麼伊朗革命政權乾脆解散,換美國推舉的傀儡掌權。


人家通過生命和鮮血建立的國家制度和政權,又豈願意拱手讓人,甚至於把自己的安全都置於危險境地?所以,不是伊朗一定要與美國死磕到底,而是美國就沒有打算給人一碗像樣的飯吃和有尊嚴的路走。


謝金澎


這麼多年來,可以說伊朗一直是在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制裁中生存著,伊朗依靠著自己的生產力,儘管過的苦一些,但完全可以維持的住。伊朗為何敢和美國硬到底呢?伊朗保衛自己免受美國入侵的能力始於其強大的地理位置。

在伊朗,幾乎所有伊朗的主要城市都位於伊朗北部,入侵伊朗的這些城市將是具有挑戰性的,除此之外,伊朗強大的軍事也使得美國不敢對其主動進攻,儘管能夠獲勝,但付出的代價將是美國所承擔不起的。伊朗是世界上第17大國家。它的面積為1,684,000平方公里。這意味著其領土面積大於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

雖然伊朗的軍隊遠遠不如美國軍隊,但美國軍隊無法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樣迅速和廉價地征服伊朗。伊朗保衛自己免受美國入侵的能力始於其強大的地理位置。伊朗是一個堡壘。伊朗三面環山,四面環海,中間有荒地,伊朗極難征服。

如果美國選擇入侵伊朗,傾向於通過其陸地邊界入侵伊朗,就像2003年入侵伊拉克時一樣。乍一看,從阿富汗西部開始入侵似乎是最合理的路線,因為美國軍隊已經駐紮在該國,但其實也是很難,首先,從後勤的角度來看,在阿富汗西部建立一支龐大的入侵部隊將是一場噩夢,特別是現在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惡化如此之大。

從阿富汗邊境到伊朗大部分主要城市,更加艱鉅,需要穿越兩個大沙漠地區。將嚴重限制美國使用任何機械化和可能的機動化步兵去入侵伊朗。

而伊朗的西部邊界,伊朗西北部與美國的北約盟國土耳其接壤,但安卡拉拒絕美國通過土耳其入侵伊朗。

伊朗西部邊界的一個例外是在南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那裡碰撞形成阿拉伯河水道。這是薩達姆侯賽因在20世紀80年代使用的入侵路線。不幸的是,正如薩達姆發現的那樣,這片領土是沼澤的,容易防守。此外,在進入伊朗領土後不久,任何入侵部隊都會進入扎格羅斯山脈。儘管如此,這個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伊朗的弱點。


走進伊拉克


不反抗就會死,為什麼不反抗?伊朗為什麼敢於美國硬到底,因為沒有出路!與其屈辱而死,不如強硬到底!

自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曾經貴位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戰友、號稱中東憲兵的伊朗就成了美國心中最深的那根刺。伊朗不僅僅是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更是撕裂了,美國在二戰之後,用幾十年時間打造的,圍堵東方的戰略包圍圈。看一看,中東——中亞的地圖就可以看出來。曾經的歐洲——土耳其——伊朗構成的是多麼清晰的戰略包圍圈。而伊斯蘭革命的勝利,也不單是擊碎了這個包圍圈,並且是將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降為最低!美國壓抑了十餘年,方才抓住蘇聯解體,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時機,再次重新執掌中東牛耳!

如今的中東,除去伊朗政權,曾經的反美勢力幾乎被美國掃蕩一遍,在美國面前,伊朗是唯一的敢於大聲說話的中東國家。美國沒有忘記伊朗,也不會放過伊朗,作為美國心中的刺,作為中東唯一的釘子戶,美國不拔出伊朗,美國在中東的威嚴就無法永久佇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乃至於未來,飽經戰火洗禮的中東,當這些被壓迫、摧殘、鎮壓了的中東民眾,突然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只有與美國對抗到底的伊朗保留下來,只有伊朗在歷經磨難之後,逐漸走上繁榮富強之路!仔細想一想,這些被壓迫的民眾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伊朗,對於美國而言,無論是過去的恩怨,還是現實的強烈對比,亦或者未來的幡然醒悟,美國都不會留下如此觸目驚心的反轉典型。伊朗必須被鎮壓,而且是最殘酷的鎮壓,只有這樣才能令被征服者折服,令被征服者心甘情願!

伊朗抵抗也罷,不抵抗也罷,作為如今,唯一保持獨立尊嚴的中東國家,都必須被推翻,都必須歷經美國的戰火洗禮,這是美國徹底佔領中東的必經之路!屈服是死路一條,抵抗還有機會,伊朗除了頑強抵抗,別無他路!


石隙甘泉


人若是沒有主心骨,憑吹,那是氣球,勁稍大點自己就爆了,還能硬嗎?伊朗憑其一個三流國家綜合實力水平,跟美國硬了近四十年,憑的一是自己優越的條件,二是美國點太背!讓號稱雄霸天下的美國對死敵伊朗多次交鋒,每一次都沒有可靠的優勢拿下對手,這種態勢的伊朗為什麼不敢硬?

至今快滿四十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美國乾兒子巴列維王朝後,由於美國出於石油利益粗暴干涉伊朗內政,霍梅尼盛怒下扣押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全部人員,讓美國霸權心態受到極大挫折和“屈辱”,卻又自覺無力對其強硬報復,以致雙方成死敵直至如今。這期間雙方無數次較量美國不但佔不著任何便宜,反而屢屢被這波斯寧種狠狠打臉,極盡羞辱,的確話超級大國美利堅威風盡失,威嚴好地,情何以堪?

那次扣大使風波正趕上強大的美國佬新敗越南戰場,國力極度空虛,而且政府的窮兵黷武讓美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政府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只能挑峻新扶持上臺狂妄的薩達姆發動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免強我點心理平衡。但伊朗並未因此而倒下,仍然是美國的眼中疔肉中剌。

緊接著美國最大的對手前蘇聯解體,華約倒塌,美國成了世界一超獨霸,於喜不自勝中忙蠱惑東方陣營實行西方的社會制度及美式聯邦政體,從根本上閹割了這個最大對手賴以抗衡,或者威脅美國爭霸世界最強大的社會制度和國家體制,甚至自廢武功,廢馳了強大的國防武備,再以體克療法整垮了蘇聯經濟和社會生態,深度滲透企圖讓已經性命垂危的俄羅斯繼續肢解,徹底剷除這個爭霸世界的最大障礙。

但美國這項使命尚未徹底完成,那個美國曾經支持過的薩大姆又野心爆棚,出兵佔領科威特,要吞了這個踩一腳都能出油的中東油庫鍋底,並擴大伊拉克出海口,但薩達姆狂妄的忘了這是那個美國佬的命根子,它豈能饒了你?一個左勾拳把薩達姆打趴在地,又按地上磋臉暴虐十二年後宰了他;但美國這個葫蘆還沒捺倒,那邊又起來個瓢,又是自己親手扶持的基地組織竟對美國本土發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襲擊,讓美國又忙活了至今十七年還沒完;奧巴馬政府說戰爭太燒戢了,讓美政府欠債九萬億美元,不打了,就搞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吧,於是敘利亞、利比亞、突尼斯、埃及、烏克蘭、也門全亂七八糟了,美國政府債務又漲了十一萬億!

美國太忙了,為了稱霸世界忙著擴張軍備,忙著攪亂世界,忙著堆砌債務,沒有任何機會修理伊朗這個波斯寧種,伊朗人戰略失誤發展核武總算送給美國一個機會,不被奧巴馬的巧實力戰略斷送,簽定了《伊核協議》,讓伊朗有機會活過來,活下去!這期美國也曾試圖軍事施壓伊朗企圖征服它,但每每被伊朗反制,落個火燎豬肉皮——卷簷到底兒!丟人現眼。

現在特朗普政府為了挽救逐漸專向崩潰的美國經濟,對世界發動貿易戰,這其中的關鍵之役就是維護石油美霸地位的伊朗石油出口爭奪戰,只要拿下伊油出口壟斷權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就鎖定了絕對勝算。而認伊油出口歸零就是征服伊朗贏得這場戰爭勝利保證的的關鍵,為此老川普給伊朗挖坑與其相互叫陣企圖拉著伊朗共同撕毀《伊核協議》,伊油出口就自然歸零,它將萬劫不復,最終奉上石油出口控制權跪倒在美國霸權腳下變傀儡,至於伊朗所謂導彈及核能力問題就自然不在話下了。

然而那個蔫壞的魯哈尼把川普拱到坑邊踹他一腳,川普進坑了,魯哈尼溜了!之後川普政府又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十一輪拉著伊朗企圖重開伊核問題談判,還是老套路,都被波斯寧種硬頂了回去。現在川普讓伊油出口歸零的極限施壓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並且大軍雲集伊朗圍邊,還要組建中東版北約對伊朗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但伊朗並未見絲毫軟弱,以試射對地導彈、暴光大規生產截擊戰機、波斯版S300防空導彈實導演練等回應美國的軍事壓力,正如提問的描述,伊朗真的是在跟美國硬頂到底。

伊朗之所以敢於跟美國硬碰硬死磕到底,一是憑自己八千萬人口民族意志的高度頑強、堅定、統一,讓入侵美軍將陷入無時無地槍林彈雨的人民戰爭的一片汪洋之中;二是憑伊朗164萬平方公里遼闊疆域山巒迭嶂溝壑的地形優勢,讓美軍在這裡遠比當年越南戰場更加兇險十分;三是伊朗導彈雨對整體中東美軍的打擊覆蓋力,讓美軍無法承受,有被迫撤離中東的危險;四是美國對伊朗長達四十年的制裁打壓為其培育出強大的經濟獨立自主性,使伊朗經得起經濟、軍事兩種戰爭的壓力,最終拖垮美國。

更重要的是這場石油爭奪戰,伊朗是站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正義立場,它在覆行國際法及自己的義務,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質優價廉的石油資源,它屬於正義一方,因此獲得了世界全體正義的堅定強大支持,不僅在經濟上不懼美國的隔山打牛,而且即使美國敢於挺而走險孤,注一擲地動用軍事打擊手段封鎖伊油出口,將會將被抗美援伊的DF26、匕首、先鋒等航母殺手,打回美洲老家稱霸去,所以伊朗什麼不敢踉美硬到底?


鐵嶺鋒


美國針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在11月5日正式啟動了,但是伊朗一點都不怕,伊朗總統魯哈尼聲稱伊朗將會打破制裁,並繼續出口石油。與此同時,伊朗還聲稱抵禦了一波來自以色列的網絡攻擊,伊朗的技術團隊嚴陣以待,使得網絡入侵者無功而返。在制裁開始之際,伊朗又舉辦了一波軍事演習,算是適當秀了一下肌肉。

伊朗和美國硬到底的資本,當真是那點兒肌肉嗎?讓我們看看伊朗的肌肉有多大:伊朗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18位,約為165萬平方公里,遠大於伊拉克等周邊國家,且伊朗人口多大8000多萬,比英國還多了接近兩千萬。這說明伊朗確實不算是一個小塊頭,至少可以算“中等個子”,美國的個頭雖然比伊朗大,但是也不能簡簡單單把伊朗當成敘利亞一樣蹂躪。

當然,光比個頭是沒用的,現在流行比武器裝備。伊朗是一個擁有兩支武裝力量(軍隊和革命衛隊)的國家,現役軍人數量超過50萬,其中陸軍佔了七成左右,且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擁有數以千計的坦克、裝甲車,另外也有自己的海軍和空軍,同時還有龐大的預備役部隊。在戰時,伊朗的軍隊動員人數可達到百萬之眾,且這些部隊很團結,絕非一盤散沙。

伊朗最大的博弈資本,是擁有數以千計的彈道導彈,且這些導彈是具備實戰能力的,射程有可能已經達到上千公里,這些導彈不足以威脅美國本土,但是可以對包括以色列在內的整個中東區域構成威脅。美國在海灣和中東地區部署的大量軍事力量,也在伊朗的彈道導彈力量覆蓋範圍之內。

那麼,這些資本在戰時能發揮多少作用呢?毫無疑問,伊朗會被美國碾壓。因為實力差距擺在那裡,美國不僅僅是軍事技術先進而已,而且其它各方面指標也都全面領先伊朗,比如經濟基礎,比如投送能力,軍隊素質,作戰體系,戰術經驗。這些積聚的資本,使得美國打贏伊朗是沒有懸念的。美國不需要其他國家幫忙,僅僅依靠自己,就能打下伊朗。

但是能打下就代表可以打嗎?這也未必,美國必須衡量成本,伊朗不是一般的小國,一旦美國動手了,就必須打到底,而不能半途而廢,而且美國一定必須依靠盟友幫助。雖然美國不需要盟友也能打下伊朗,但是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美國孤軍作戰,就很容易陷入戰爭泥潭,這是很致命的,現在的美國,沒辦法再在戰爭泥潭裡面無限期耗下去了。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對伊拉克發動過兩次戰爭,第一次是海灣戰爭,美國僅用42天的時間就搞定了伊拉克,但是第二次打伊拉克,美國卻花了七年多的時間,而且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拉克的爛攤子都還沒收拾完。究其原因,第一次戰爭,美國是有理由的,有大批國家聲援美國,且伊拉克自己內部也有問題,因此一下子就搞定了。但是第二次,支援美國的國家不多,美國自己宣傳有4國參戰,但實際上參戰的只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四個國家,而且還有很多國家反對,所以美國才會打得那麼艱難。

既然伊拉克都那麼難打,伊朗自不必說。美國確實可以打下伊朗,但是美國得找到理由,並且獲取足夠多的盟友支持。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那麼美國就得自己打,打完收拾爛攤子。這對美國而言是很要命的,美國會被拖在這裡,一直拖到筋疲力盡。阿富汗和伊拉克,都算是前車之鑑了,美國現在甚至都懶得在敘利亞的問題上和俄羅斯動真格,這也說明美國對於戰爭選項確實是變得謹慎了。

如果美國不敢輕易動武,那麼較為合適的選項就是制裁了。確實,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也沒說要打伊朗,只是說要制裁伊朗,而且還擺出一副誠懇的樣子,聲稱要和伊朗重新談過。但是伊朗也不傻,伊朗知道特朗普想要廢除自己的彈道導彈,並且還要砍掉伊朗的地區影響力,這對伊朗而言是很致命的。一旦伊朗按照特朗普的意思去做,那麼無異於自廢武功,到時候就真的沒人救得了伊朗了。

所以伊朗沒有上美國的當,而且伊朗還很機智地留在了伊核協議之中,因此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現在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法國、德國也都站在伊朗這邊,美國連最親密的盟友都說服不了,想要制裁伊朗的難度也可想而知。而且由於太多國家反對美國,所以導致美國想要制裁和伊朗往來的國家也不容易。伊朗見國際環境有利於自己,自然就更加自信了。

即使是直指伊朗經濟命脈的石油制裁,也很難真正對伊朗造成傷害,因為伊朗石油照常在出口,該買的也還是會買。美國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現在甚至不得不給自己找臺階下。伊朗雖然確實因為制裁的因素面臨著通脹等問題,但是伊朗經濟還不至於垮。加上有俄羅斯等國的支持,伊朗的信心就更加強大了。

伊朗敢於和美國硬到底,歸根到底是因為美國還沒有強大到壓倒一切的地步。而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這一次顯然是孤家寡人了。除了以色列之外,沒有多少國家真的在響應美國。關鍵時刻美國又和土耳其、沙特等盟友搞僵了,這個時候想要扳倒伊朗,談何容易。


白虎堂


設想一下:假如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 伊朗繼續保持親美政策 今天的伊朗會不會成為中東首霸呢?

這很有可能。回顧伊朗40年,除了80年代在經濟上因為美國和以色列暗中的援助對抗伊拉克得以因此取得比沙特高的經濟之外,1990年之後,沙特經濟就比沙特高。而1978年時,伊朗和沙特GPD基本相同。見下圖

黃色沙特 紅色伊朗

從GDP發展來看,若是伊朗選擇親美,其經濟絕對成為中東第一。

在軍事上,只有伊拉克才有可能抗衡。即便沙特購買武器,在同樣購買美國武器的情況下,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只是超出沙特一點點!

下圖是中東地區國家的GDP曲線圖:

排名如下:沙特第一、伊朗第二、阿聯酋第三、以色列第四、埃及第五、伊拉克第六、阿爾及利亞第七、卡塔爾第八、科威特第九、摩洛哥第十、阿曼第十一、黎巴嫩第十二、利比亞第十三、敘利亞第十四、突尼斯第十五、約旦第十六、巴林第十七、也門第十八、巴勒斯坦第十九。

伊朗和沙特最大的不同是:沙特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伊朗大部分土地是高原。

不客氣的說一句,如果伊朗在1979年選擇親美,薩達姆根本就不敢攻打伊朗。

伊朗將在經濟、軍事上成為中東地區的首霸,唯一的對手是土耳其。

在70、80年代,土耳其的經濟都在伊朗之下,但今天土耳其已經遠遠把伊朗摔在身後。

紅色伊朗 綠色土耳其。

伊朗需要回憶下,這40年走錯了嗎?

若在1979年,伊朗選擇親美,繼續和以色列保持盟友,伊朗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是中東地區之首,今天的土耳其也不敢有恢復奧斯曼帝國榮耀之心。

題目問伊朗為什麼敢和美國死磕?伊朗和美國死磕的代價是伊朗稱霸中心這個機會成本。更可笑的是,伊朗至今還在堅持著實現這個夢想。

伊朗人將宗教觀念放在國家利益至上,這就是伊朗和美國死磕的原因。直到今天,伊朗人依然沒有反省,想過他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