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前些日子網上一段俄羅斯陸基反導導彈試射的視頻火了。在視頻裡,導彈“咻”的一聲怪響直衝雲霄,速度快到連攝像機都只能拍到尾跡。一時間,很多網友沸騰了,部分人甚至覺得俄羅斯的這款導彈已經領跑世界。可俄羅斯這型導彈真的很先進嗎?事實上可能真的未必!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快到攝像機抓不?No,只是戰略欺騙而已

首先我們排除攝像機的性能問題,要知道現代化的高速攝像機連電磁炮發射的炮彈都能捕捉到,更不用說速度慢得多的導彈。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其實我們看一下後期傳出的從另外兩個角度拍攝的同場測試視頻就明白了:快肯定是快,但是也沒快到只能拍尾跡。這鍋啊,攝像機不背!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顯而易見,這只是俄羅斯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採用戰略欺騙手段而已。其實這種手段在前蘇聯時期已經屢見不鮮,最著名的莫過於1954年的紅場閱兵,俄羅斯僅有的10架米亞4採用反覆通場的手段給西方造成了蘇聯已經裝備大量米亞4的假象,迷惑了在場的西方記者和情報人員,使得他們認為蘇聯的遠程航空核打擊能力已經與西方相當。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米亞4轟炸機


俄羅斯反導系統的前世今生

這次實驗俄羅斯發射的是53T6M近程攔截導彈,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A-235中段導彈防禦系統的組成部分。與俄羅斯的航母一樣,俄羅斯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同樣是前蘇聯時期建造的,俄羅斯暫時無力研發新的陸基反導系統,甚至沒有能力恢復A235鼎盛時期的戰鬥力。

A-235中段導彈防禦系統是前蘇聯第二代陸基中段反導系統——A-135的改進型號,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由A-135型的兩層攔截升級為三層攔截,並採用了改進型的攔截彈。其中,第一層由改進型51T6遠程攔截彈構成,可摧毀1500千米高、800千米遠的目標;第二層則由58R6導彈的後續型號構成,攔截高度1000千米以內、距離120千米以內的目標。最內一層則由改進型的53T6M構成,用於攔截高度350千米以內、距離40~50千米以內的目標。三層攔截更為合理,攔截成功率也更高,攔截技術上採用了核攔截(遠程彈)+常規攔截(中近程彈)結合的方式。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俄羅斯目前中段反導系統採用固定發射井方式方式

A-135反導系統則是前蘇聯第一代陸基中段反導系統——A-35的接班人,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由於蘇聯解體等因素直到1995年才進入戰備值班狀態,該系統擁有兩種攔截彈,一種是負責大氣層外攔截任務的51T6遠程攔截彈,一種是負責大氣層內攔截任務的53T6近程攔截彈。由於前蘇聯在電子領域長期落後於西方,再加上研發年代較早,A-135採用了技術更簡單粗暴的核戰鬥部來攔來襲核彈,兩型攔截彈都配備了1~2萬噸當量的核彈頭,主要通過核爆的大範圍殺傷效果來摧毀來襲核彈。雖然A-235已經大體研發成功,但A-135反導系統仍是俄羅斯目前唯一執行戰備值班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A-135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發射想象圖

尷尬的俄羅斯陸基反導現狀


介紹完俄羅斯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前世今生後,我們言歸正傳,再來看看今天的主角——“53T6M近程攔截彈”。該型彈是5T36的改進型號,雖然2011年才進行第一次打靶,但其並不是全新研製的武器,仍然是前蘇聯的遺腹子。在前蘇聯還沒有解體的1991年1月31日,A-235系統的國家合同便已經簽訂,簽訂國家合同也就意味著其所有的技術指標已經凍結,相應的設計工作已經完全結束,可以隨時投入正式生產,這其中就包括了53T6M近程攔截彈。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53T6M近程攔截彈(12X12的底盤是其外觀特徵)

但前蘇聯的解體極大地拖延了A-235導彈防禦系統的研發進度,53T6M近程攔截彈更是直到2011年12月20日在哈薩克斯坦薩雷沙甘靶場才進行了首次發射。但是負責最外層攔截的51T6遠程攔截彈已經在06年退役,而替代的新型號到現在進度並不明朗,同時58R6中程攔截彈的後續型號也同樣情況不明(在俄羅斯,進度不明一般都代表服役遙遙無期),而最大的可能性則是在獲得一定的改進之後繼續服役(類似於民兵Ⅲ洲際導彈的延壽)。這樣整個A-235導彈防禦系統雖然號稱是三層式攔截方式,但實際上很有可能還是和上一代的A-135一樣,只是兩層式攔截方式。而且由於遠程攔截彈的暫時缺乏,A-235的攔截範圍還由上一代A-135的“1500千米高度以內、距離800千米以內”縮減到“1000千米高度以內、距離120千米以內”。還沒完全服役就變成了獨腳獸,缺錢缺技術的俄羅斯只好研製低一檔的S500來和跛腳的A-235組成新的反導系統。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負責最外層攔截的51T6


為什麼說53T6M攔截彈是落後的


但是4千米/秒的速度真的就很快了嗎?這個還真不是。比如,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同樣能達到4千米/秒的速度,研製中的S500更快,據悉能達到7千米/秒。而53T6M之所以給人留下快到突破天際的印象,最主要的還是因為53T6M誇張的加速度,從0加速到最大速度只要3~4秒,遠超傳統防空導彈。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53T6攔截彈

極高的加速度是由53T6M的定位決定的,53T6M是整個A-235中段反導系統的最後一道防線(下圖)。每一次發射都必須為下一次攔截留出充裕的攔截高度,因此必須具備足夠高的速度和加速度。通過換裝新的發動機和採用新型複合材料,53T6M的最大飛行速度由53T6的3千米/秒提升到了4千米/秒,從0加速到最大速度更是隻要3~4秒,擁有極高的加速度。但這並不表示其就很先進,簡單來說,其他國家同期的末端攔截彈同樣擁有不遜色於53T6M的加速性能(比如同期的反擊一號)。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俄羅斯反導系統各類導彈線形圖,右2為53T6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錐形彈體設計的反擊一號

事實上很多方面都顯示出53T6M是落後的。首先,53T6M採用了落後的錐形彈體設計,從外觀上看,更像是一枚彈頭而不是導彈。錐形彈體多見於早期的防空導彈,比如早期的“奈基”防空導彈就是最典型的錐形彈體設計。早期的導彈發動機性能並不足以支撐圓柱形彈體設計的導彈達到較高的設計指標(速度和射程),而錐形彈體卻能在不超過設計重量的前提下,通過安裝更多數量或更大體積的發動機來獲得更大的推力,再加上錐形彈體更小的空氣阻力,兩項優勢相結合便能讓導彈獲得更大的射程和速度。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典型錐形彈體設計的奈基防空導彈

但是錐形彈體的缺點也同樣很明顯,錐形彈體的彈頭部分彈徑很小,導致戰鬥部威力不足(這也是A-135採用核彈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錐形彈體上細下粗的外形對發射筒的空間浪費很嚴重(見下圖),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導彈的保存和運輸成本。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53T6及其運輸車示意圖

事實上,在導彈發動機得到長足發展之後,目前已經沒有防空/反導導彈採用像53T6/53T6M這樣尖銳的大角度錐形彈體設計。即使是更加看重加速度能力的中段反導導彈也更多地採用兼顧低阻和大空間優勢的非連續型錐形彈體設計。比如,同樣定位於中段反導的GMD攔截彈就採用了三段式非連續型錐形彈體設計。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GMD攔截彈採用了非連續型錐形彈體

其次,狹小的彈體空間對制導設備小型化要求較高,而前蘇聯/俄羅斯的電子工業領域長期處於低端水平,這使得53T6導彈只能使用無線電指令制導,必須通過地面雷達指引才能對目標進行攔截,並不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再加上前蘇聯時期導彈發動機性能的滯後,純錐形彈體的53T6沒法安裝輔助動力系統,因此無法精確對付具備末端突防能力的導彈,這也是53T6採用核彈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D-2NP超遠程相控陣雷達負責制導53T6導彈

這裡說明一下,雖然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運載火箭)的確很先進,連西方國家都引進相關技術。但是在體積更小的導彈發動機方面卻是落後於西方,簡單的例子就是俄羅斯現役最先的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在尺寸和重量均大於三叉戟導彈的前提下,其射程和有效載荷均遜色於後者。其實在遠程防空導彈領域也有類似的現象,比如下圖所示的俄羅斯S500的新型反導攔截彈仍然採用了大直徑的錐形末端助推器。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S500的導彈發動機水平還是很一般


雖然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53T6M通過使用全新的制導手段提高了攔截精度,能夠使用常規裝藥的高爆彈頭或碰撞攔截器來攔截目標,卻也同時強調53T6M仍保留了攜帶核彈頭的能力。說明53T6M極有可能仍然只能通過守株待兔的方式攔截來襲導彈,並不能攔截具備末端機動變軌能力的來襲目標。

末日黃花——從一次秀肌肉的反導試射看俄羅斯如今的中段反導現狀

53T6M仍然只能通過守株待兔的方式攔截來襲導彈


結語

雖然俄羅斯官方媒體和網上對53T6M捧得很高,但還是難掩53T6M導彈整體設計早已過時的尷尬。事實上,20多年來經濟和科技領域持續的倒退,俄羅斯實際上就已經喪失了中段反導的攔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