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終明一世276年只有一個異姓王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曾經定下一條組訓,異性生前不得封王。就算是朱元璋的開國六公爵常遇春,徐達,李文忠,湯和,郭子興,陳友仁他們六個人也都是公爵,而是死了之後才追封一個王爵。那個時候才可以追封王爵,畢竟一個死人又不能怎麼樣。

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終明一世276年只有一個異姓王

活人就不同了,一旦封了王爵那就有可能想著造反,諸侯王們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勢力,慢慢的就會有異心。就算本人不想反,到自己的子孫就難免。曹操稱魏王之後雖然沒反,但是曹丕卻逼漢獻帝禪讓。儘管明朝之後對組訓慢慢的擱置了,但是這一條卻遵守的特別好,終明一世就封了一個異姓王。

明朝就封了一個異姓王,那麼大家一定覺得這一個異姓王也一定很珍貴,這一個異姓王應該是有過特別貢獻的一個人,或者是有名的靖難功臣,再或者是力挽狂瀾的柱石。但是他都不是,他甚至都不是一個漢人,而且還是一個投降的蒙古人。那麼大家一定有疑問,明朝那麼仇視元朝人,為什麼會封一個元朝人做異姓王,我們來看看他的所作所為。

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終明一世276年只有一個異姓王

此人是也先土幹,他的出身卻不簡單,他是元世祖時期的太保,而且還是恆陽王也先不花六世孫。原本他就是元朝的名門望族,元朝滅亡之後他就自成一股勢力,而且因為自己的兇悍狡詐也被阿魯臺所忌憚。永樂年間的時候,明成祖朱棣發起了北伐戰爭,而在他第四次北伐的時候,也先土幹竟然率眾來投降了。

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終明一世276年只有一個異姓王

w

當時的韃靼一見明朝大軍來了,瞬間就跑了,就是不和明軍打仗。朱棣一看這樣下去又要無功而返了,而正巧此時的也先土幹率眾投降,所以朱棣就將他封為“忠勇王”,並且改名金忠。不過朱棣雖然將金忠封王,但是卻沒給他封國,也就是一個沒地盤的名譽上的王。也就是象徵性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