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美食“熱麵皮”在山西變成“混炒”漢中7旬大媽做的美味飄香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坂下菜市場,有一戶商戶的門前,在寒冬天總是冒著濃濃的熱氣,隨著熱氣的飄來,一股淡淡的香味也隨之飄來,吸引路人注意,小編帶著好奇,前去觀看,探尋究竟。

走進一看,濃濃的熱氣中,有一位年近7旬的大媽在蒸籠前工作著,她姓陳,是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漢山腳下的農村人,她做的是一種美食,上過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的,漢中“熱米皮”。

這種熱米皮的做法其實也不難,就是將優質大米磨成粉,然後化成糊狀,在蒸籠上高溫蒸煮,成了圓形的麵皮,類似北方人的麵餅,圓圓的、白白的、很好看。

把麵皮用機器切成均勻的條狀,放在碗裡,蘸上油辣子,陝西人說:“美地很、好吃的很,一天不吃就想的不行。”山西人說:“好吃、不錯,就是太辣了。”

陳大媽一家人,來到臨汾開店已經有幾年了,他們把陝西的美食帶到山西,為的是讓山西的食客吃到正宗的米皮。臨汾的食客買回她做的米皮後,有了新的吃法,叫混炒,就是把米皮、小麥麵條、豆芽等混合到一起炒著吃,更加好吃了。

陳大媽給小編說:“她每天要做一百多斤米皮,三百多張,賣給臨汾各個混炒飯館攤位上,在臨汾也算是到外地打工,一年掙個十幾萬,比在家鄉務農好多了。”張旦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