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洪山盐业历史变迁

朱镇、洪山盐业历史变迁

​ 阿兰德龙

一、猫儿井过往

1、猫儿井名字由来

任何地名都有一定的掌故, 猫儿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说不出所以来,问及当地老者也一脸茫然,只说自古沿袭,久之使然,井肯定是与盐井相关,关键为啥冠以“猫儿”二字,让我思索不可得。戊戌(2018年)腊月初一,我到朱镇去为弟媳母亲做九十大寿,见朱镇乡政府设“川北盐乡”文化广场,遂向老人问及此事,却不能道出一二,她向我推荐一位老人,老人叫王国良,年过九十,曾在中铁二局工作。在我的询问中,他将他知道的盐业生产情况逐一告之,加上我走访周克武、莫如贵、朱成祥、陈才安(近80岁洪山老人)等老先生的亲历所见记述,结合我小时所见盐井,我便整理成朱镇、洪山盐业历史变迁,以述说曾经的荣光。

相传一:猫耳井有一井,紧靠金阳寺,取名‘广水井’,井水颇丰,日取上百担,金阳寺依靠山其外形如猫耳,故名猫耳井(周先生所述,访谈已过数时,周先生专来补充说明)。

相传二:原来猫儿井并不是一个井 ,是一处有涓涓细流的泉眼,泉水周边没什么草丛或树苗,只有光突突的石头,石上苔藓形成一圈圈花朵样,水流在石头上白花花的一片,如棉白,似玉坚。早晨在泉水上方雾气腾腾,每天都有一群野猫在舔食石上白色物质,家畜猫、牛,狗、猪等动物也经常光顾。人们都知道猫狗等动物很有灵性,也好奇地学着猫儿取用泉水食用,发现水是咸的,人们把白色物质称为‘咸’,久而久之便讹成盐,白色物紧贴石上称为‘咸爬’,叫来叫去本名已失,盐巴反倒叫出名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猫儿井名字由此而来(本人合理推演)。

相传三:猫儿井场中间有一井,洞口小,大碗粗细,水离地面约一尺有余,井壁光滑溜圆,井中水既不外溢也不干涸,早晨井中白雾升腾,无论家猫野猫总是伸着头在井上,嗅着雾气,好似享受。因猫多井小,无处容身,常有猫失足坠入井中的,爬也爬不上来,最后淹死在井中,虽在六七月炎热天,十天半月猫尸体不腐,人们好奇,称为神水,并有勇者尝其水味,水咸微苦,久食精神倍爽,人们争相传颂,猫儿井由此名之(本人想象推演)。

相传四:汉文化风水演译中有“左青龙,右白虎” ,巴人对风水理论也学汉人,但把白虎座说成是猫儿,猫儿名字由此而来。今天朱镇由‘朱真观’而名,朱真是‘真猪’变化而来,现在还有的地方对猪图腾崇拜,甚至在寺庙里供奉猪(阆中本土专家张治平先生推证)。相传一较为可信,其余皆为杜撰,本文仅一处用‘耳’字,其余各处以现在常用名‘儿’字。

2、猫儿井的繁荣

猫儿井处于阆中南端约50公里,现为阆中南部共辖,海拔350余米,是阆中最低点,嘉陵江临古镇由北向南流。昔日猫儿井场镇虽小,却有一脚踩两县之趣,场东属于阆中,场西属于南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路过,倒也没细细区分阆南交界点。一场属两县,据说阆中南部曾有过归属之争,甚至相互以一个整村换取猫儿井弹丸之地,但因猫儿井地理位置太过重要,是重要水码头,所以互不相让,只得釆取如此折中办法。街道宽阔不过四五米,长不过百余,部分青石板铺路,因制盐,售盐,水运而繁华异常,经嘉陵江北通苍溪广元,昭化碧口,或到汉中,盐巴经汉中运往中原;南过南部南充,由重庆经长江出川,通向长江各口岸,最远到宜宾上海。常住民虽不过五十来户,但南来北往商旅云集,常年流动人口逾万,场镇客栈,酒肆,饭店,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场上有最大的两个圈子,一是白的盐圈子,将阆中所辖洪山、朱镇、福星,南部所辖三合、碑湾、养班等地产盐集中,再经嘉陵江运往南北。一是黑的炭圈子,将广元,旺苍的煤炭、木材、山货运至待贾。白天一片繁茫,装货卸载全靠人工,背老二衣衫烂偻补丁重叠,油腻灰尘与汗水交织,劳动的号子彼起此伏,儿童在人流中捡拾不起眼的遗物;煮盐,酿酒,制醋烟雾萦绕。药房,布店,食店人来如潮,好一番欣欣向荣之景。晚上,白天燥动被另一番景致所替,灯火在各店铺通宵达旦地亮着。喝茶的把远近、过往趣事反复咀嚼,时而李家长张家短,偶尔插点荤段引人回味无穷;说书场是老少皆宜最廉价获取欢乐的地方,一壶茶,一杯酒外加一盘花生蚕豆之类,任由说书人扮芸芸众相,把大千世界悲欢离合演译的淋漓尽致,说到精彩处,戛然而止,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你每天欲罢不能,不得不频繁捧场;喝酒的谈天论地,天南地北神吹,特别是走船人千奇百怪的趣闻,好似整个世界都在他的嘴里,划拳饮酒,喝五邀六;掷色子,玩牌九,喝花酒,押舞妓,辛苦一天的人在消魂中荡去一天薪资。川剧变脸,皮影戏,板凳戏,猴戏人偶一一粉墨登场,耍狮舞龙,踩高跷,玩杂耍,花花世界纷繁若星河,难怪有人喻之为‘小香港’。

今日猫儿井冷落得令人心酸,路途泥泞难行,杂草丛生掩路,昔日香火鼎沸的观音洞注目嘉陵江涛涛江水,现已楼阁垮塌,残墙断垣,观音、财神都失去往日威仪,雕塑蛛网拂面,断指残臂,漆脱金落;居家房舍东倒西歪,瓦片经不起岁月摧残,板椽腐败散落,野生乔木横突遮掩门庭。白色垃圾挂在树稍迎风舞动,好像昭示洪水过境的壮观,场镇破败不堪。因红岩子电站蓄水,水提升了十几米,水已漫至场头,水码头喧哗不再,人们纷纷迁居山梁,两三层砖瓦洋房沿公路而见。往日喧嚣归于寂寥,江水依旧北来南往,只是早已失去狰狞的面容。鹅卵石的滩涂地,青青的白杨林早已不见踪影,儿时的乖乖石,水落材再也不可趣拾。

二、打井造架

1、打井

朱镇盐井很多,迭家山南面山下的井,水井深,盐的纯度高,取水难度大,现在还遗有炉石子包(堆放煤炭烧过的炉渣)堆放如山,炉石子包上灌木和杂草丛生。猫儿井位置最低,靠江近边,淡水渗透大,出水量颇丰,盐度较低。 最为有名的盐井处于金阳寺旁,井名‘广水井’取意水丰,离江也近,取水方式不同于其它井,叫“牛打水”,就是靠两头牛拉动滑轮转盘,轮盘牵引火烧篾索提升楠竹筒吸水,井深150余米,水量足,含盐量高,常年取之不尽。其它井需靠人力,谓之“搬盐水”。

挖井是制盐四十八道工序中最重要的一道,工人叫挖井匠,不仅需要年轻体壮,而且还要枝术传承,其薪资远高于其它用工,阆中南部临近区域仅有几个顶级挖井匠老师傅,在挖井队伍里是灵魂,是总指挥。挖井匠师傅需要找准盐脉,盐脉盐层不是随处都有,阆中南部相邻形成三角地带为什么就有盐层,相传一亿五千万年前四川仍是海中台地,最后经过地质运动,四川盆地慢慢抬升,阆中的洪山、福星、朱镇,南部的三合、碑湾、养班居于盐层缝隙之上,故自然而然。找盐脉是靠师傅长期经验积累,也只能是八九不离十,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找准后再雇佣十余人作专业团队,统称挖井匠,当然也可能挖出一口“白眼井”,没有咸味,与平常淡水井没什么差别,自然劳命丧财。井挖至有咸水为准,井的深度取决于盐层深度,幸运的十来丈,有的可达百余丈,现在想想都可怕。最初时坑阔,能容多人同时作业,约两米深时,松疏土层挖完,在所挖坑上方置木架转盘(名字叫车工盘),为了每天都能作业,车工盘上修简易车工栅以避日晒雨淋,转盘缠绕麻绳,绳末端捆上叫‘擀’的钢锤,钢锤下尖上圆,车工盘缠绕麻绳,麻绳末端连接钢锤,利用车工盘将钢锤提升到最高处,在重力作用下,钢锤冲击地面,同时注水,钢锤周围带刺槽,能将土石泥浆带出(这与现在修楼房打桩基非常类似,只是动力不同),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有咸水为止,经过岩石层同样有效,这个流程叫‘中井’,一个盐场常有几十个井密布周边,相隔不过几十米。挖井最大难题在于淡水浸入,有时涌流如注,经常半途而废,这会给东家造成极大的损失。井挖好后防止淡水漫入,就在井中下树筒,树筒是用锯子将上好柏木(端正,约20厘米粗细),对准上下截面直径相对剖成两半,每一剖面再挖去树心,形成半圆型水槽样,然后将两剖面合好,形成内空直径约15厘米左右的树筒,用桐油拌石灰和匀勾缝(两剖面对接处),再用细麻绳依次紧密缠挠树筒,将桐油反复油刷麻绳和树筒对接处,树筒经久耐用,不受盐水腐蚀,也密实防渗透,这个流程叫‘箍井’。树筒一般下到几十米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常到三合黄莲垭村舅父家,舅父与表弟是木匠,他们经常将这些树筒取出做喂猪的猪槽用,或用修房的板椽用,取时非常艰难,常先用炸药将井炸松,井也自然被填埋,所取树筒非常有限,可见当时工匠作业认真)。将这样的树筒依次对接,下至盐水层,上至地面,树筒除与盐水相通外,不得有外面淡水通过树筒渗透到盐井中去,在接近地面的树筒须穿过圈子石加以牢固,圈子石为坚硬立方体石材中间打孔,地面铺上石板,盐井便大功告成,井孔仅能容直径8厘米楠竹自由通过。这样盐井非一般人家能力所为,前期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大型盐井需几大户人家共同出资修建,所以盐井都为地主、富农、土豪或军阀把持。​

2、造井架

井架用柏木搭成相对的巨型人字架,架高一丈九(取意长久)与现在秋千架类似,架上放横梁作轴;有的是两边用石头码成基础墙,高一丈,墙上再放带叉的立柱,横轴放在木丫上。用柏木做成直径约9尺9寸的车工盘,车工盘成圆柱形,盘的表面由直径2寸圆木搭成间隔9寸的横隔,盘阔五尺,轴从车工盘中心穿过,车工盘通过轴心可以转动,在一横隔圆木上设置活动‘千斤顶’;外形与现在许多景区轮转水车略同,只是轮子略宽。也有另类井架,小时我在大姐家(南部安坝六村)去玩,所见盐井架与各位先生们所述差异很大,也许是小井,产盐水量有限,或者井不够深,或者取水楠竹筒小,其轮子由细斑竹梆成,直径丈余,搬水名符其实,由手动可以完成,不用踋踩。轮中间环绕篾索(也用麻绳),篾索的长度大于井深。取水容器由一根楠竹去其细稍,取其根部,约一丈有余,当中竹节用钢钎穿透,形成上下贯通,最下节设置阀门,用牛皮做皮垫,叫皮钱子。​

​​

三、取水晒盐

1、取水

取水时将篾索末端与楠竹捆梆结实,竹筒下坠一铅锤,车工盘在手动控制下,楠竹缓缓深入盐水井中,当楠竹慢慢没入盐水时,下面阀门在压力作用下打开,水注入竹筒中,估计水将竹筒装满,搬水时在在轮轴两头名站一人(也有一人踩,一人用手搬,脚踩在横隔的圆木上,就像不断攀爬梯子一样,每顺时针旋转一圈,千斤顶自然支撑地面,放止溜索,溜索非常危险,几十丈深的井在五六十斤的带水楠竹下溜是很可怕的;如果轮子逆时针旋转,千斤顶反扣在横隔上,楠竹筒在手动控制下可缓缓深入盐井中。随着轮子逆时针转动,蔑索就缠挠在轮上,蔑索牵动楠竹向上移,下面阀门在重力作用下关闭,当楠竹上升至地面,将楠竹放入水桶,用‘钩钱子’将阀门钩住,盐水注入桶中,每取一次水有一桶左右,这样就完成一次取水,习惯叫“搬水”,依次循环往复,一般盐井出水不多,早晚各取一次,约一担盐水,取水时间多在早晨五点和下午五点,即是要有足够时间让盐水渗入盐井,一井取完,依次下移,一般盐场约三十至四十囗井,每天产盐水三十到四十担。盐场搬水工两人一组,盐场分大小有四组六组,有的多达十组。

2、晒盐

晒盐需要将取好的卤水挑至一斜坡,没有斜坡可以木材搭一人字斜坡架,斜坡架两边呈坡状,四川关昌和南部安坝六村多是这种晒盐架,水不是人力挑上去,而是用人力翻车提上去。斜坡顶端放一黄桶,能盛盐水几十担,将盐水倾倒黄桶里,桶底有一孔,盐水通过小孔流入楠竹做成涧水槽,水槽两头封堵,楠竹每隔3寸钻小孔,盐水再经过小孔流向‘金竹排’上,金竹排实际上是带竹枝的小斑竹扎成排,金竹排是从上到下有三排,上排盐水流到下排,下排流入盐池,一般盐井有这样晒水金竹排几十个到上百不等,竹排层层叠叠,盐水通过竹枝依次向下滴注,最后滴注入最底层盐田坝里,这叫晒盐,实际是一个自然蒸发过程,层层金竹排是为了增加蒸发面积。​​

盐田坝是地面上挖一四方坑状,用火砖铺底,石灰和桐油和匀勾缝防漏,在盐田坝里再次蒸发,经过两次晒盐,可蒸发近百分之二十的水,这能够节约很多燃料。挑水工一般不专设工人,常由搬水工充任,工作又苦又累,是各工序中最低等的工作,有气力就行。如若单设,常用笨傻之人,工薪也最少。晒盐有两大功效,一是通过自然蒸发去掉一定的淡水,让盐水含盐纯度提高(盐度是含盐比重,测盐水咸度用比重计,小时在生产队见过测粪水浓度的比重计,猫儿井的盐度在2.8至3.4之间),减少煤炭用量;另外的功效是最重要的,流过层层金竹枝去硝去硫去碱,盐水中含有大量芒硝以及硫化物,晒盐是通过物理方法去掉这些。现在的盐是通过化学方法除去杂质,盐的安全性高。过去认为海盐不洁净,井盐干净,其实当时无论井盐海盐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由于盐的稀缺,就不是那么强求了。

四、熬盐仓储

1、熬盐

熬盐房较一般住房高,约现在两层楼高,内空,上层不封闭,形成巨大排气孔,下层墙体用土夯筑而成,或用篾编成篱笆状,两面抹上草土混合泥桨。经过两次蒸发后的盐水挑到蒸煮房的黄桶中,黄捅很大,可盛三五十担盐水,黄桶有五六只,当所有黄桶盛满后便可开灶点火。煮盐的锅是用很大毛边锅,口径约三尺左右,锅上用青砖砌圆柱形,柱高不过一尺,一锅能装几担水,灶台一字型排开,灶台设五口大锅,锅与锅间隔不过尺许。各灶台炉堂相通,第一锅炉堂宽阔,主要上柴上煤升火用,最后一口锅设巨大烟囱,通过热力气流原理,只要第一口加煤升火,最后一口锅同样有火力,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作经验积累的结果。煮盐工序又分搬运,烧火,点卤,装验,排水等多道工作,开灶点火都需良辰吉日,烧香祷告才能进行,一旦点火,经久不息,一月开灶两次,每次要七天至十天不等。熬盐实行两班倒,每班工作十二个小时,每班一至二人。熬盐匠工作看似轻松,其实劳累异常,要在锅间不断臼水走动,工作一定时期腰酸背痛,时时受盐卤水蒸汽和煤汽薰烘,关节内脏无不受损,盐匠又是最后成盐工序,老板相对看重,盐匠工薪也较高。煮盐时将黄桶里的盐水倒入第一口锅中,大火沸腾熬制,水分主要在第一锅蒸发,盐水有一定粘绸度(师傅经验判断),将盐水舀到第二锅,再隔一段时间将水舀到第三锅,熬盐匠不间断将水往后赶,最后一锅就该出盐了,当中是微黄的盐巴,锅边周围是黄色的硝,用铁铲将盐铲入篾编包子中,将硝铲出另存,硝是制炸药和硝制猪、狗、牛、羊皮的原料,五口大锅中第一第五两锅损伤大,需轮流交替使用。​​

2、仓储

出好的盐用篾编的包子装(带盖,叫天包地),一包一百斤叫一票,然后存储到盐库待运待售。盐库要防水防潮,先在地下做成众多横竖交错的小排水沟,火砖铺在沟上,同样用石灰桐油拌匀勾缝,地面再横竖放圆木,圆木上铺木板,盐包放在木板上。仓储在不同季节有不同变化,五六七月潮湿温润,盐受潮增重,冬腊月天气干燥,重量自减,从小水沟流淌出来的水为胆水,结晶品为胆巴,胆巴为点豆腐必备,现在洪山胆水豆腐备受青睐原由也因如此。仓储计量入库,保管,出纳,会计三帐合一。盐库的盐除朱镇本地盐井以外,还要库存阆中南部临近区域盐井产盐,存储方式有寄存和售存,寄存是盐代为保管,只需交纳一定保管费,后续销售由各自盐井主自行负责,各家盐包有不同的标识;售存是将盐批发仓库,销售由仓库主人负责,利润空间大,各盐场也设小型盐库。

五、运输贩售

1、水路贩运

猫儿井的盐对外运输釆取水路和陆路两种方式。水路是主要外运方式,便捷,运输量大,成本低。将盐包堆放到货船,一船装上万斤盐巴,一月南北各发一船。上运至广元出川经汉中入中原,经过苍溪卸去部分盐,再运往广元、昭化、宝轮流转。返回带上货物最多的是木材、煤炭,还有一些生活必须品,诸如花椒、木耳、针线麻头之类,总之船不空载,往返六七百余里,费时月余;南下经过南部、南充、重庆经长江出川。​​

​​2、陆路贩运

陆路运输全靠人力,肩挑背磨。一路从洪山经过碑丫河,再过大丫河,张长二沟,到五郎坪,过黑土地,再到观音场到恩阳河。恩阳河是盐巴集散地,也是通过米仓道物质出川集散地,我曾驱车专程到恩阳访古,万寿街、正街依旧,水码头凋零,往日背老二繁忙不在,盐库无所寻,沿河茶店遍布。再从恩阳通向巴中、通江、南江,恩阳到巴中仅十余公里,可以单独运往,也可由当地人充任;另一路是经毛观子,邱家河,过倒马溪(今宝马),到扶龙过妙高在观音场交汇,由恩阳河到巴中,南江,通江经过米仓道出川至汉中,再到中原。陆路一般是男人干的事,也有女人用䇲背背六七斤,甚至十四五岁少年,更多的妇女儿童从事短途贩运。福星到黑土地,再到安家梁,过大垭凉水,过石岗(金子)到观音场汇合。七八结队而行,每人挑盐一百斤,加上一些生活用品,风餐露宿,去时一挑盐,回转一挑米,或一些铁货山货,两头挑不空。路线是固定的,哪里就餐,哪里住宿都有固定场所,行进时间和速度基本一样,店东家能准确预测什么时间哪批背老二会到达,食物,热水早已备好,老顾客,老房东不担什么风险。陆路搬运异常辛苦,汗水盐渍对肩部肌肉反复浸泡摩擦,肩部破皮红肿至溃烂是常事,疼痛难熬,只有多次反复磨成厚厚死茧,才不会有所痛痒,成为常态便成为职业。陆路贩运许多是私贩,风险大,利润高,私盐贩子愿意挺而走险,官家也设关卡征收重税,不同管辖范围反复征收,当然官商勾结另当别论。在运输过程中还有人口流动,一种是巴中等地女子嫁到洪山朱镇,一种是孤儿随同背老二流落到阆中。当时有民谣,“阆中不运盐,巴中打闪闪”可以看出阆中盐业对巴中、南江、通江、达州等地有多么重要,有人说一两盐二两力,其实通南巴也产盐,产盐不能满足需要,当时盐贵如黄金,“阆中不产盐,南部好一半”是说阆中产盐对南部经济的冲击。​​​​

六、洪山盐业

洪山盐井分布主要集中在洪山镇一把伞村,二社地主邓茂林拥有盐井32口,盐工总计四十余人,一月发薪资达六十到八十两白银,每月开灶两次,月产盐在千斤以上,用煤无以计数,烧过的炉渣堆集成山,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常用炉浇铸混泥土。同村八社杨洪林(解放后定为地主)也有井三十余口,年产盐在八千至一万斤左右。王国佐(富农)一把伞村三社人,也有四十余口,年产盐在万斤以上。楼垭场的盐井零星分布,产盐相对较少。董家店杨正荣(富农)拥有盐井二十余口,年产盐也在五千到八千左右。

七、阆中盐业兴衰

阆中先民早已釆盐用盐,开发利用盐业资源,历史悠远弥久,巴人的‘巴’是否与盐巴有关尚无确切记载。《华阳国志》载巴国多种物产,盐是重要特产之一,战国时期楚国秦国对巴蜀盐业垂涎欲滴,常常因此挑起战争。《水经注》卷二十《漾水》记“幡冢西五十许里,相承营煮不辍,味与海盐同”漾水为嘉陵江阆中段。李家驹先生《阆史索征》西汉时阆中渝水一带产盐已有明确记载。《山海经》《楚辞》多有记载巴国采盐制盐,两汉时盐铁官营,阆中为巴郡治所,盐业资源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新唐书》载唐代全国盐井六百四十,果(南充)阆(阆中)开(开江)通(通江)百二十三,可见阆中产盐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成名著有巜论唐代盐业政策与王朝兴衰》开元阆州一千七百贯、晋州二百七贯,果州二十六贯,当时阆中辖制广阔,以盐课税之多,其它州县无可比拟。《四川通志》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7年)四川十州产盐,梓(三台)遂(遂宁)晋(西充)阆(阆中)果(南充)五州共三十八所,以后历代盐业扩张,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阆中南部有井共有806眼。

中华民国时设川北盐务管理局阆中分局,登记造册盐场分布,盐业主控井产盐规模,缉查私贩,取缔黑市交易,设置公行专卖(昔三合梨子垭有黑窝子,是黑市交易场所,黑窝子在梨子垭下的溪沟旁,地势平坦开阔,估计是揖私人员来了贩卖人好逃跑)。

土地革命时期(1933一1935年),红三十军、红九军转战仪陇阆中,先后攻占阆中水观,福星,洪山,南部的三合,碑湾,养班等地,就是为了抢占盐乡。当地盐主废田弃井,红军供给部派出郑义斋(红四方面军供给部部长),郑行琪(供给部经理),明华阴(保卫局局长)到洪山动员组织民众,推选德高望重的盐工罗友瑞为盐乡总代表,洪山草街子设盐业经销处,供给部提供竹筒、蔑索、桐油、燃料等生产生活资料,重启阆中南部盐井约3568口盐井,452处盐灶恢复投产,盐工翻身做了主人,工薪提高,他们积极投入盐业生产,产盐猛增,月产盐达60余万斤,大量的食盐运往川陕革命根据地,保障根据地用盐需求,更多食盐出川外运换取战略物质,为红军巩固川陕革命根据地做出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洪山一把伞村、猫儿井、楼垭场产盐仍很兴盛,盐工以工分计,产盐抵交公粮统购。三大改造时,在洪山设总厂,下设猫儿井、元山、洪山分厂,21个生产小组,盐工384人,盐井650余眼,制盐25座,晒盐金竹架285排,晒坝43处,日出卤水2500余担,年产盐约1000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煤炭异常紧张,盐水已无法正常熬制,就把盐水直接卖给百姓。1965年后因成本增加,海盐泛滥,洪山、猫儿井盐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猫儿井仍是水运货物集散地,生产物资,农副产品进出中转站,南部县城至猫儿井每天一次往返船运(划子船),客货混装。2001年南部红岩子电站蓄水,猫儿井繁华永远成为历史。

千年盐业随历史洪流抛撒,曾经的辉煌皆为记忆,朱镇政府设川北盐业广场以兴旅游,但广场除一处模型和两张照片外,没有更多文字说明,写此文希望能弥补其不足,希翼它不仅让人们记住这段文明,更应该把先民的聪明才智发扬光大,在对自然索取的同时,更应该对自然敬畏,对自然的保护。

八、附历次访问老人

通过多方寻找,几次下乡,通过一个推荐一个,并经过不断求证,相互印证,除去不合理的地方,把大家都认可的保留才得出以下结论。

王国良先生(90岁)是朱镇乡太华村人,从小在盐井边玩耍,对盐业生产流程非常熟习,对朱镇井状况了若指掌,后在中铁二局上班。 他帮我提供盐业生产过程的最基础知识,弥补对盐业认知的不足。

周克武先生(81岁)出生在洪山镇一把伞村二社,从小在盐场穿梭,老家附近有大小盐场十余个,父亲长期从事私盐贩运,对盐业生产过程记忆犹新,通过对对周老先生的访谈,使原有的盐业生产流程有了更新的认知。 他帮我提供了掘井、煮盐搬水的不同方式,以及硝的提取和应用,胆巴的提取过程和使用,贩盐路径等知识。

朱成祥先生(77岁)是洪山楼垭场人,旧时初中文化程度,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书法功底深厚,红军时期供给部、盐务所就设在家的附近,亲自见证了红军时期在洪山对盐业生产和管理概况。他帮我提供盐业基理知识。

莫如贵先生(75岁)家住楼垭场草街子,从小生长在盐业开采的环境中,对掘井,搬水,晒盐,煮盐非常熟习,常在盐水锅里煮红苕,在炭火堆里烤玉米,特别是父亲长期从事私盐贩运,母亲也是从通江过来的,对盐业有深厚的情感。 他帮我提供最基础的盐业常识,生产器具名称。

陈才安先生(75岁)是洪山镇董家店村三社人,从小生活在盐井边,对本村周围盐井分布和盐业生产非常熟习,家庭穷困,经常捡拾炉渣二碳,冬天在刚出炉的煤渣边取暧,父亲在盐井上务工。对他访谈是无意间进行的,我在对周克武先生釆访时他把他知道的事一一告之。他帮我提供盐井分布,盐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何文秀女士(75岁)本人大姐,家住南部县安坝乡六村,1966年从元山嫁到改地,家旁有一盐井,当时开采有几年,当时队上为采盐工计工分,盐用于抵交集体公粮统购,盐水咸度高,甚至可以腌制腊肉、咸菜,对盐业开采过程熟悉。她帮我提供晒盐的新方式,就是用水车提水,盐水买卖转让,盐井分布状况。

整理人:何文龙,阆中中学历史教师,希望不以近视看古今,不单以书本育人,更应关注社会,关注芸芸众生。阆中文明久远,各种文化灿若星河,拔一丝尚可织华衣,看一景也可写华章。仅想从阆中文明中去窥视过往,又不想文字太过骄奢,通俗易懂地去想、去看、去回味、去咀嚼。

本篇盐业史访谈是有感朱镇盐业文化广场而写,虽孩提时见过盐井,但从未亲历亲为,加之学养不深,写起来难勉惶恐。虽访问众多老者,但时隔久远,记忆模糊,也仅是只言片语,或词不达意,或东拉西扯。知者渐行渐远,不知者常以不屑,在此搜索记忆,希望不以经济发展而忘记文明所在,根之所存。

二零一八年腊月 岁在戊戌 文龙记

二零一九年初春 岁在已亥再次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