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零部件國產化率將達100%,特斯拉產業鏈景氣度再提升

首批國產 TeslaModel3已經於去年12月底率先交付於中國買家,又在1月7日正式打開了國產Model3的交付,特斯拉產業鏈進入發展快車道。特斯拉是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領導者,在電動車設計、智能化方面具備全球絕對領先優勢。受益於銷量持續高增、中國本土化進度超預期等,相關產業鏈公司股價近期屢創新高。

事件驅動 Model3降價後推出ModelY

國產特斯拉Model3降價超預期,在中國市場實現對競品燃油車型平價。1月3日,國產特斯拉Model3將售價由35.6萬元下調至32.4萬元,疊加享受2.5萬元電動車購車補貼,到手價由35.6萬元降至29.9萬元(環比下降15%),實現對競品燃油車型30萬元的平價,降價進展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1月7日下午,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出席特斯拉中國製造Model3向社會用戶的首次交付儀式,這也標誌著國產特斯拉Model3正式啟動交付,同時在交付儀式上,馬斯克宣佈中國製造ModelY項目正式啟動。馬斯克同時表示,ModelY的需求最終可能超過其他特斯拉車型的總和。一年前的2019年1月7日,上海超級工廠正式破土動工,當日馬斯克來華見證,並提前宣佈上海超級工廠將生產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和新車型ModelY。

ModelY目前共有3個版本,WLTP續航里程為480-540KM,售價區間44.4-53.5萬元,暫定於2021年交付;與目前同類型豪華品牌電動車競品奔馳EQC相比,其續航里程高出15.7%;雖然車身空間不如EQC大,但是能夠乘坐7人,符合目前中國市場對7座SUV的認可與偏好;同時,其最高售價較EQC低了4.48萬元,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隨著Model3與ModelY的量產,這兩款車型很可能會成為汽車市場上一個現象級的產品。

行業動向 年底零部件國產化率將達100%

特斯拉官方表示,目前中國工廠生產Model3的零部件國產化率為30%,預計2020年底將實現零部件100%國產化(從海外供應商的中國工廠採購也屬於國產化)。特斯拉產銷快速爬坡,2020年全球銷量有望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60%,預計將直接提振供應鏈景氣度。

目前,國產Model3國產化率僅為30%,而按照計劃,在今年年中,Model3將完成80%的國產化率,而到今年年底,100%的生產原材料均將由中國產業鏈提供,對特斯拉國產產業鏈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同時,隨著Gigafactory3二期工廠建設完畢與投產,疊加ModelY的後續放量,特斯拉將真正進入盈利回報期。屆時,隨著國產特斯拉車型銷量的提升,對國產產業鏈的需求將持續上升。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年銷量突破百萬,滲透率超過4%,未來空間巨大,全力搶佔中國市場對特斯拉至關重要。財報顯示,2019Q3亞洲區域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52.5%,遠高於美洲地區的-0.6%,目前佔比12.4%。“上海速度”助力特斯拉開啟“超跑模式”:從動工到完成一期建設僅10個月,從Model3正式開啟預定到大規模交付公眾僅3個月,目前產能超預期爬坡至3000輛/周,第二款國產車ModelY正式開啟預定,二期工廠也在加速建設中;Model3+ModelY將帶動亞洲區域營收持續快速增長。

投資機會 本土供應鏈有望受益

中信證券認為,供應鏈標的包括:整車國產化零部件、電池供應商LG化學供應鏈。依託中國成熟、高效的零部件供應鏈體系,大量零部件料將國產化、本地化供應。其中,預計旭升股份、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寧波華翔、華域汽車、岱美股份等單車價值量較大。

中信證券預計LG化學中國工廠將帶來本地電池材料供應鏈彈性。經測算,目前星源材質(隔膜)、新宙邦(電解液)配套LG化學業務佔比較高,而恩捷股份(隔膜)、璞泰來(負極)雖然目前佔比較低,但後續受LG化學需求拉動彈性預計較高。其中給特斯拉配套的LG化學21700電池供應商有恩捷股份、天賜材料、科達利等。

國產ModelY項目順利啟動,國產Model3降價超預期、上海工廠生產進度、交付進度超預期等利好持續催化,中信證券繼續重點推薦特斯拉供應鏈,包括寧德時代、三花智控、華域汽車、拓普集團、寧波華翔、均勝電子、岱美股份、宏發股份,關注旭升股份;鋰電及其上游推薦璞泰來、先導智能、新宙邦、當升科技、杉杉股份,關注恩捷股份、科達利等。

綜合單車配套價值量和估值,民生證券推薦拓普集團,關注旭升股份、岱美股份。

國元證券推薦關注特斯拉國產產業鏈龍頭零部件廠商,如特斯拉熱管理供應商三花智控、特斯拉金屬殼體供應商旭升股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